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0章 ,《对称破缺可积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求订阅)

      第130章 ,《对称破缺可积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求订阅)
    京城玉泉路,中科大研究生院,校长办公室内,王多鱼正在跟钱学森和严济慈两人进行交流着。
    准确来说,是王多鱼跟钱学森请教问题。
    为了跟钱学森见面,王多鱼将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全部列了出来,这些问题是他之前在研究量子可积系统过程中发现的,然后将之记录下来。
    整个交流过程中,王多鱼是非常高兴的,一直笑容满面。
    钱学森不愧是物理学界的大佬,对于很多物理理论都是信手拈来。
    当得知王多鱼还准备编撰航天教材的时候,钱学森更是冲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非常棒,我们国家就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夸赞一番过后,钱学森又询问王多鱼,在编撰这些教材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地方么?
    航天专业教材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和结构力学、电子系统和制造技术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钱教授,说实话,我就是对基础方面进行研究,准确来说,就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远谈不上什么编撰教材.”
    王多鱼闻言,谦虚地说道:
    “不过说到帮忙这件事,倒是真的有.”
    “哦,你说。”钱学森笑呵呵地说道,旁边的严济慈没吭声,但笑容满面,显然对王多鱼十分满意。
    通过交流,不管是钱学森还是严济慈,他们都知道王多鱼的研究方向很乱!
    一会儿是纯数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比如说他之前发表在《中国科学·数学》杂志上面的论文,特别是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可以说王多鱼在纯理论数学研究方向上,做到了极致。
    这样的人才,就应该跟陈景润等人一样,继续深入研究这些前沿科学。
    但王多鱼却又打起了量子可积系统的相关数学、物理和数学物理等方面的问题,野心非常大。
    如此也就算了,王多鱼竟然还想在航天方面有所成就,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那么主动地编撰教材了。
    钱学森和严济慈两人都知道王多鱼是一个天才,但数学厉害,可不代表物理也那么牛逼啊。
    而且他涉及到的这些领域,还都是非常尖端的科研领域,很多人穷其一辈子,都未必能够有收获。
    难道王多鱼真的能够做到极致?
    不过,这是王多鱼自己选择的路,钱学森他们也劝不了。
    何况,交浅言深,也不是应用由他们来跟王多鱼说这些事儿。
    “谢谢钱教授,是这样的,我希望到时候我将笔记都整理好之后,能够交给您帮忙整理一下,如果有错误或者不对的地方,还希望能够帮忙指正”
    听到王多鱼的话,钱学森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
    这样的要求,钱学森无法拒绝。
    他自己没时间来编撰航天专业的教材,但绝对有时间帮忙审核一下。
    结束跟钱学森的交流之后,王多鱼又回到计算中心,帮冯康解决他们计算中心的问题,然后就只剩下讲座这件事了。
    过去这两天,王多鱼除了待在计算中心之外,就是今天来中科大研究生院跟钱学森交流了。
    而刘晓俪也即将在今天下午离开京城,准备返回江城了。
    京城火车站,刘晓俪坐上火车,准备离开。
    她依依不舍地看着王多鱼,过去这两天,她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王多鱼对她的疏远,她很难受,可她没有办法马上答应下来。
    她自己内心也十分矛盾,一方面她真的很想答应下来,可她一想到答应下来之后,她可能真的要当全职妇女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另一方面,她还很年轻,她觉得自己的事业应该还能够再折腾一下,再往上走。
    火车鸣笛了,缓慢启动。
    王多鱼微笑目送着刘晓俪的离开,并没有舍不得。
    送走刘晓俪之后,王多鱼就回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四合院,给炉子添了点蜂窝煤,然后回到房间内继续写论文。
    趁着现在他身边没有航天方面的书籍,趁着他跟钱学森交流结束,所以他准备写一篇论文。
    他写的《对称破缺可积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这篇论文是物理论文,对称性破缺的可积模型在物理中广泛存在,例如粒子数不守恒的系统、两端边界场不平行的系统、拓扑边界条件的系统等。
    基于自旋链模型与非对称排斥过程的联系,可以给出任意边界条件下非对称排斥的严格解。
    王多鱼写的这篇论文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凝聚态物理中的自旋链模型和超对称t-j模型以及非平衡统计物理中的非对称排斥过程。
    只见他在洁白的稿纸上如是写道:
    “我们首先给出了一般边界条件下spin-1/2各向同性自旋链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为求解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费了一天半的时间,王多鱼这才终于写完了。
    物理论文跟数学论文不同,他需要查阅的资料还是蛮多的,所以没办法像数学论文之后,直接拿起纸和笔就开干,根本不需要想那么多。
    不过,王多鱼相信,只要他看的书足够多,研究足够深入,往后写类似浅显的物理论文时,也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已经是王多鱼的家,张大爷已经搬走了,对方搬走的第二天,王多鱼和刘晓俪就搬进来住了。
    上辈子他在京城生活了很多年,对这里很熟悉,而且也很习惯这边的气候。
    这不,二月份这个时间点,京城沙尘暴即将来袭,他准备完成讲座之后,就抓紧时间离开京城。
    但是他很不凑巧,今天上午,他正准备前往中科大研究生院的时候,严济慈派人过来通知他,讲座可能要取消了。
    “为什么?”
    “是这样的,王老师,严校长跟我说了,最近这两天,关于您的讲座已经被泄露出去了,北大、清华等几所学校也想旁听,报名人数太多了,导致这一次的讲座只能暂时取消”
    顿了顿,中科大研究生院的老师接着说道:
    “严校长说,他已经跟北大清华等几所学校领导商量过了,准备再过两天再举办这一次的讲座,下午严校长会亲自过来跟您道歉.”
    王多鱼闻言,顿时无语。
    他就知道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没想到还真的出事儿了。
    从冯康知道这件事之后,或者说,从严济慈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或许这件事就已经有了先兆。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王多鱼突然摇头失笑,因为就算没有严校长这件事,也会有其他事情。
    从去年十一月份,论文发表过后,再到现在二月份,大部分想要参加报告会的人,估计都已经看完了那篇论文。
    能够看懂的,估计都已经看懂了,看不懂的人,那肯定还在慢慢啃。
    然而对于北大校长周培源、中科大校长严济慈、清华大学书记刘达他们这些人来说,让更多学生读懂王多鱼那篇论文,这才是正经事儿。
    不能因为学生们自己看不懂,就真的不理会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到时候四月份的报告会,岂不是有很多人要错过?
    因此,即便这一次不是严济慈提出开讲座,估计要不了多久,周培源或者是刘达也有可能会提出来。
    总之王多鱼是躲不掉的。
    数学所内,田守忠还在埋头计算,这个时候,门口出现陶方起的身影。
    “各位,我通知一下,明天下午两点,北大那边有一个数学讲座,王多鱼是主讲老师,主讲题目是四维球体的紧致四维流形在拓扑上实际等同于这个四维球体想要报名参加的马上来我办公室”
    陶方起通知了一句,然后就离开了。
    他只是顺嘴通知,等下还有广播通知的。田守忠听完之后,呆滞了一下,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等他反应过来之后,赶忙起身走出去了,他要去陶方起办公室那边报名。
    就在他出门的时候,广播的通知也随之响起,整个数学所的研究员都听到了。
    钱晓红、李佳航、卢万杰他们几位数学所研究生听到广播通知后,也连忙起身跑去陶方起的办公室报名了。
    当钱晓红他们来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这里已经排起了队伍,想要报名的人,还是蛮多的。
    李佳航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跟旁边的卢万杰吐槽了起来:
    “怎么突然就开始举办讲座了呢?不是说四月份才进行学术报告会么?”
    “谁知道呢?”
    卢万杰刚说完,前面正在排队的田守忠则是回头应了一句:
    “肯定是上面为了照顾我们这些看不懂论文的学生而提前准备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看得懂论文.”
    庞加莱猜想在拓扑学当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改变了我们对闭曲面的分类和特性的认识,同时庞加莱猜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弦理论和量子引力理论等领域。
    这些理论在处理高维空间和时间的弯曲时,庞加莱猜想的结论便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所以学习《四维球体的紧致四维流形在拓扑上实际等同于这个四维球体》这篇论文,对大部分数学研究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而且这样的学术报告会,对大部分研究员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因此,如果能够有机会在报告会之前读懂论文,亦或者能够听两遍报告会,那么对这篇论文的理解是不是也会更加深入一些?
    去年三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二月份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已经充分说明了一点,数学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基础教育。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理论数学的研究则是重中之重。
    上面都已经如此卖力支持了,华罗庚、周培源、段学复他们这些领导们肯定都会竭力支持,所以邀请王多鱼在二月份举办一次讲座,不是很正常么?
    田守忠说的很有道理,钱晓红他们不由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可就在数学所这边忙着报名时,王多鱼也在计算所的夏培肃办公室内,被电话那头的刘德本说了好几句。
    为什么?
    因为他在北大举办讲座,为什么不提前跟哈工大这边说一声呢?
    现在可倒好,哈工大铁定要错过这一次的讲座了。
    王多鱼没辙,只好表示等他回学校之后,再抽时间给大家讲一讲,不过要确保大家都已经研读过那篇论文,否则的话,他讲也是白讲。
    结束跟刘德本的通话之后,王多鱼目光幽怨地看向夏培肃道:
    “夏教授,您可把我给坑惨了,我本来躲在家里好好的,被你这么一说,唉,我又没办法清净了.”
    夏老太太闻言,却是幸灾乐祸地笑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最近这两天本来就很闲,我听说你好像还跑去约会了吧?年轻人,你虽然年轻,但应该把时间放在科研上面,不要总是偷懒”
    “还有啊,你最近是不是又投稿了一篇物理论文?你说说你,一个搞数学研究的,天天不务正业,像什么样?”
    王多鱼当即反问道:
    “既然这样,那我退出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咯?”
    “这能一样么?”夏培肃顿时急眼了。
    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本来就是跟数学相关的应用科研项目,又不是物理亦或者是其他科研领域,所以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
    上次王多鱼拿出来的函数式编程,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编程方式,夏培肃相信,一旦单云博他们这些项目人员都学会了函数式编程,那么接下来的编程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要知道,高速阵列处理机本来就需要很多的‘数’,也就是存储器。
    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编程人员来完成这些存储器的编程工作,这可是一项挺磨人的工作呢。
    如果人人都像王多鱼这样专业,能够盲打,并且还可以开发出函数式编程这样的办法,那么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肯定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
    跟夏培肃贫嘴两句,王多鱼赶忙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傍晚,天色渐暗,王多鱼和朱玲两人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的饭店吃饭。
    吃着吃着,王多鱼突然开口道:
    “朱玲,你说我在京城买套房怎么样?”
    “当然很好啊,你终于打算在这里买房了么?”
    朱玲闻言,顿时大喜,都不吃饭了,眼眸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她今年二十七岁,年龄越来越大,她父母在春节的时候,又催促她好几次。
    导致她现在都有些抑郁了。
    偏偏在春节前,她跟王多鱼通过信件联系过,后者当时装没看懂她的意思,算是婉拒了她。
    现在可倒好,王多鱼居然主动提,要在京城买房,这不就是想要在京城有个家嘛。
    “嗯,我过去大半年时间,经常要来这里出差,而且四月份也会再来这里.”
    王多鱼笑着说道,如果朱玲也拒绝了他,那这就搞笑了。
    自从去年五月份跟前妻离婚之后,王多鱼就遇到了朱玲和刘晓俪两人,结果纠缠了大半年时间,到现在都还没确定要跟谁结婚。
    刘晓俪倒是愿意生孩子,可她不太乐意留在他身边,她的事业心更重一些。
    而朱玲则是不太乐意生孩子,以及想要待在京城,其他方面都比较愿意听王多鱼的建议。
    可王多鱼想要找的是颜值过关,文化水平还行,且又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老婆,而不是很多大事儿上面都跟自己对着干的伴侣。
    结婚生子是人伦大事,虽然王多鱼没有皇位给后代子孙继承,但是没有孩子的话,到老的时候,只怕会更孤独寂寞。
    唉!
    因此,较真来说,不管是朱玲还是刘晓俪,其实都不适合王多鱼。
    “太好了,你想要买什么样的房子?你的钱够不够?”
    朱玲闻言,喜笑颜开,小嘴不停地询问道。
    既然王多鱼已经想要在京城购买房子,那肯定不能够打击对方的积极性,并且她还愿意主动提供帮助。
    只见她掰着小手指说道:
    “我这里还有三百块钱,你可以先拿去买房.”
    听到她的话,王多鱼笑着摇头婉拒了:“我有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之前写的稿费,还有数学所的实习研究员岗位,所以我攒不少钱呢,肯定够买房的”
    “那不行,你买房,我肯定要赞助一笔。”朱玲却是不赞同,凶巴巴地说道:
    “虽然我手里没有多少钱,我只能拿出来三百块钱,但你必须收着!”
    之前她就给王多鱼送了一块手表,结果没想到随后他就还了一台自行车。
    互送礼物,大家都很公平。
    这一次买房子,朱玲确实拿不出更多钱来了。
    当然三百块钱也不算一笔小数目了,如果是在京郊的话,那么买一套小一点的农村院子,大几百块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是在城里的话,估计就得上千块钱才行了。
    “那我要是不收呢?”王多鱼笑呵呵地问道,朱玲立马杏目圆睁,凶道:“你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