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推三阻四,跟钱学森和杨振宁进行交流?(求订阅)
第129章 ,推三阻四,跟钱学森和杨振宁进行交流?(求订阅)
京城房管所门口,王多鱼带着刘晓俪一起,跟张大爷在房管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顺利买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四合院。
房产证就是一张纸,很快就过户好了,特别快。
“先说好啊,我得后天才能够将所有行李搬走,你们想要搬进来的话,可没有那么快”
张大爷紧张地看着王多鱼说道,后者无所谓地点头。
手里拿着房产证,王多鱼感慨不已,往后他在京城也算有落脚点了。
只不过,这处位置只怕不能够让朱玲知道,否则的话,她肯定会闹。
左右逢源这件事,可真是做不来,看来得抽时间做个了断。
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迟早得暴雷,而且也浪费他的时间。
从房管所出来之后,刘晓俪还在那感慨,不过她感慨的不仅仅是买了房子,更是羡慕张大爷去美国奔赴美好生活的事儿。
“你怎么了?这是你选的房子,往后肯定有你的一份儿”
“切,谁稀罕似的?”
刘晓俪脸红地啐了一句,旋即马上转移话题道:“多鱼,你说美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啊?他们那边会不会真的非常发达啊?”
“嗯,美国很发达,虽然我没有去过,但之前陈省身教授他们不是来邀请过我嘛”
听王多鱼再次提起这件事,刘晓俪等他说完之后,再次叹气道:
“你说你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美国留学呢?你不也说你们学校,还有计算所有不少人去美国那边留下吗?你为什么那么不愿意去呢?”
王多鱼笑了笑,没有再赘述。
之前给她写的信件里面,就已经聊过这件事了,没必要再重复。
“看来你很想去美国啊?”
“也不是很想去,就是好奇而已,毕竟我没有去过”
刘晓俪从七零年开始,就一直待在江城,她在江城那个地方,当然能够接触到很多外界的新鲜事儿。
加上她家里其实还很不错,可以说她从小便耳濡目染,比普通人接触到更多关于国外的一些事儿。
因此她对美国很好奇,想要去美国那边走走看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后会有机会的”王多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计划今晚就跟对方交底,再一次试探一下对方。
如果对方愿意跟他,那么他就跟朱玲断了关系。
反之,那他就跟刘晓俪断了关系,毕竟他只能跟一人结婚,没办法同时拥有两个老婆。
傍晚,王多鱼两人来到北大附近街道的一家国营饭店吃饭。
吃过晚饭之后,两人步行回到招待所,等刘晓俪洗漱回来之后,两人坐在房间里,王多鱼准备开始说这件事。
“晓俪,我们也认识有段时间了,春节前后也相处了半个月的时间,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说实话,他们两人的见面次数拢共不到十次,也就是之前十一月江城和春节前后这一次,相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但加一起,两人的相处时间都还不到一个月呢,更多都是写信交流。
所以,刘晓俪听到这句话,有点懵。
聪明的她已经大概预知到了王多鱼接下来会说什么,一时间不由有些兴奋、紧张、期待和忐忑。
她如实说了自己的感受,王多鱼这个人非常好,能力、外表、性格等都非常符合她对另一半的追求。
“嗯,我也很喜欢你,我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年龄也不小了.”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春节的时候,我大哥他们就已经催促我赶紧结婚了,我的想法是”
刘晓俪顿时紧张了起来,她的内心是欣喜彷徨和无奈,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她不知道应该答应他的求婚,还是不答应。
沉默了大概一分多钟,王多鱼见对方依然不开口说话,便主动道:
“所以,晓俪,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愿不愿意跟我共度余生,跟我结成终生的革命伴侣?”
这是明牌了,如果刘晓俪还是不愿意,那么王多鱼只能够放弃对方了。
“你可不可以让我再考虑一下?”刘晓俪痴痴地看着王多鱼,她现在还是很乱,根本没办法立马下定决心。
“我们相处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我想跟你再多相处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冲动”
王多鱼闻言,心里彻底无语。
看来刘晓俪应该是还不太情愿啊,他还不够优秀么?还不足以让对方直接答应下来么?
居然还这么推三阻四?
可是春节之前,刘晓俪还是很愿意,算是很主动地跟他发生关系。
他们两人现在就差一张结婚证而已,都已经是负距离的关系了,她内心为什么会对王多鱼还有些不够信任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相处时间不够长么?
见状,王多鱼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但即便如此,刘晓俪还是感觉到他有点不开心。
所以今天晚上,两人虽然还是睡在一起,但却有了隔阂,颇有一种同床异梦的感觉。
刘晓俪一整晚都搂着他,跟他说话聊天,畅谈自己的人生梦想和职业等。
只不过,说实话,王多鱼对她的舞者之梦,真的没什么兴趣。
她不愿意在最好的年华里,从此困在几平米的厨房,守着老公和孩子,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家长里短,她还想再奋斗几年。
王多鱼表示尊重,只不过他没有答应对方,要等对方几年时间,只说既然这样,那就未来再说吧。
但是在内心深处,王多鱼已经暂时将刘晓俪给放弃了。
或许这个时候,跟朱玲结婚,才是最后的结局了。
隔天,王多鱼去了一趟计算中心,找到冯康冯主任。
十分碰巧的是,王多鱼在计算中心遇到了严济慈,后者此时正带着好几名研究生跟冯康聊着天。
后者看到王多鱼的时候,顿时满脸高兴地站起来,然后主动把王多鱼介绍给了严济慈。
得知眼前的老大爷居然是严济慈的时候,王多鱼赶紧恭恭敬敬地上前问好。
严济慈是零零后,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了,即便如此,他现在也是中科大研究生院的首任院长。
中科大研究生院就在京城玉泉路原来中科大旧址上创建,是去年三月成立的。
即将八十岁高龄的严济慈,依然还发挥余热,为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继续奋斗,这时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是伟大又可爱的人。
上辈子他也阅读过严济慈编写的书《电磁学》,所以对于严济慈这样的大佬,王多鱼是非常尊敬的。
“哦,原来你就是王多鱼同志啊?”
等冯康介绍完之后,戴着厚厚眼镜的严济慈,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意外地问道。
“对,我是王多鱼,严校长您也听说过我的名字么?那我可真是太幸运了。”
王多鱼微微激动地说道,激动之余,也释然了。他在京城这边的名气,确实不算小,毕竟计算所、数学所等单位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他,而今年四月份的学术报告会即将在北大举办,这绝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在京城举办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了。
即便这个学术报告会仅限数学,但它的影响已经逐渐散开了,很多单位都会非常重视。
而严济慈作为中科大副校长兼中科大研究生院院长,当然也听说了这件事。
中科大数学系成立于一九五八年,当时是由华罗庚亲自主持创建并且担任首任系主任。
所以这一次北大的学术报告会,中科大的学生必然要参加的。
在去年三月份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当时也招收了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必然也会去参加学术报告会。
另一方面,严济慈虽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物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都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但他的数学实际上并不差。
或者说,很多学物理的人,数学都不差,严济慈的数学更是够用,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可没有超算。
如果数学不行的话,很多需要使用到数学的物理研究课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总不能动不动就去找数学系教授帮忙吧?
严济慈编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十种数学、物理教科书,比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等。
跟严济慈一番交流之后,王多鱼才知道对方来这里的目的。
不过跟他没什么关系,因为对方只是来找冯康的,而他也是来找冯主任的。
过了一会儿,冯康去安排人,让人帮忙带走严济慈的那几位研究生。
等他们都走后,严济慈却是跟王多鱼闲聊了起来。
“多鱼同志,我听说你即将在北大那边召开一次学术报告会,是关于庞加莱猜想这篇论文的,对吧?”
“是的,严校长。”
“好好好,后生可畏啊,不错不错.”
严济慈闻言,面露欣喜的笑容,狠狠地夸赞了王多鱼一番,套近乎了一会儿,紧接着才说道:
“是这样的,多鱼同志,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能否答应?”
王多鱼闻言,当即端正了身子,严肃道:
“严校长,虽然我不知道您需要我做什么,如果是我能够帮得上忙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他很尊敬对方,但并不代表什么条件都会答应对方,更何况,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呢,对方居然就已经主动提及,或许是真的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的吧?
并且很大概率,这个忙只能由他王多鱼才能够帮得上,毕竟严济慈可是中科大副校长。
然而老郭已经在去年六月份离世了,现如今的中科大,实际上就是严济慈在管着。
换句话说,以严济慈现如今的身份地位,什么事情还需要他亲自开口求人的?
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可偏偏第一次跟王多鱼见面,却是主动询问王多鱼能否帮忙,那么王多鱼能够想到的事情,有且仅有一个,那必然是跟严济慈刚才提及的学术报告会有关系。
如果王多鱼猜得没错的话,那么必然是希望他能够前往中科大,先给中科大的同学们讲一讲关于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这件事。
事实上,跟王多鱼猜测的一样,严济慈就是这样的想法。
他确实是希望王多鱼可以前往研究生院,给研究生院的数学研究生们讲一讲关于这篇论文,给他们上上课。
原因也很简单,这篇论文,太难了。
数学所的那些人,比如陶方起、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人,他们都是大忙人,忙着备战学术报告会的事情呢。
相反,作为需要作报告的人,王多鱼却是挺悠闲的,反正严济慈就知道王多鱼参加了计算所的科研项目,而且今天还来计算中心这边帮冯康的忙。
真的就是一个‘大闲人’。
因此,严济慈才会如此主动地提及这件事。
听到对方的要求,王多鱼的表情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在顺势答应下来之后,却是提及了一个要求:
他希望能够跟对方进行交流。
为什么?
因为他在去年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理解量子可积系统背后的代数机制,这是数学物理的代数问题,所以他需要跟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多多交流。
正好最近这段时间,他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问题,所以正好可以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互相交流一下。
“好,没问题,不过我并不是研究量子可积系统这方面的专家,我给你介绍一下钱学森怎么样?他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顿了顿,严济慈接着又说道:
“其实,如果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话,你可以直接请教他的,他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王多鱼闻言,不由激动地点头。
这才是真正的大佬啊!
要知道量子可积系统是指一类特殊的非线性量子多体系统,其概念源自于经典力学,一个经典力学系统通常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这组微分方程的解就是它们的积分,因此可积就是可解。
而钱学森可是力学方面的专家,如果是跟这样的大佬交流,王多鱼当然获益匪浅。
如果是杨振宁的话,王多鱼将会更加高兴。
杨振宁在六十年代便指出量子可积系统的散射矩阵可以因子化,这一条件由著名的杨-巴克斯特方程描述。
可积模型在量子场论、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大名鼎鼎的杨米尔斯场论便是王多鱼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个著名的理论当中,有一个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这是一个理论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了杨米尔斯理论中的基本粒子质量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存在一个质量间隙。
如果王多鱼能够亲自跟杨振宁进行交流,那么他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有一些突破呢。
所以,量子可积系统这个领域,本身就可以有很多方面的拓展,代数问题、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朗兰兹构想等等。
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纯粹数学领域内的问题,比如说朗兰兹构想,有些则是理论物理问题,比如说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还有就是数学物理问题,比如说代数问题。
简单来说,研究量子可积系统就是一个可以深挖的巨坑,里面有很多很多科研成果。
年纪轻轻的王多鱼,不可能放过,也不可能错过这样的研究。
严济慈笑容温和地看着王多鱼,见后者答应了下来,不由点点头,随即开始约时间。
原本的计划,王多鱼是准备在解决掉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的技术问题之后,便在京城玩两天,然后再返回冰城。
现在看来,时间上面还得要推迟几天了。
这个时候,冯康去而复返,见严济慈和王多鱼两人聊得挺开心的,不由好奇地问了一句。
得知王多鱼要去中科大研究生院那边讲课,算是提前作报告,冯康顿时表示道:
“严校长,能不能麻烦你多加几张凳子啊?我们计算中心这边也想参加这一次的讲座!”
王多鱼要进行一场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讲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冯康第一时间就想要参加。
不仅仅是他自己想要参加,他还想带上其他人。
就在这个时候严济慈也反应过来了,连忙道:
“冯主任,那你可不能再对外说了,必须严格保密,否则的话,到时候去的人太多,这一次的讲座只怕要取消了.”
此话一出,冯康连连点头,王多鱼则是有些后怕地跟着附和道:
“对,严校长说的非常对,这件事就仅限于我们三人知道,到了讲座当天,严校长和冯主任你们再通知大家吧,而且也需要严格保密,我可不想一直留在京城.”
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这事儿泄露出去之后,只怕有更多人想要报名参加了。
就这件事来说,王多鱼不可能一直给大家讲这篇论文。
所以,保密是必须的,但很明显,秘密往往就是守不住的。
ps:才知道原来今天是我生日,祝自己生日快乐,冬至快乐!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祝福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