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一篇论文而已,觉悟,京西宾馆小会议厅的数学交流会
第118章 ,一篇论文而已,觉悟,京西宾馆小会议厅的数学交流会
办公室内,吴从炘、刘桃顺、邵宗健、杨秀华等人都目瞪口呆,不过转念一想,王多鱼上次都拒绝《香港商报》的拍照,这一次拒绝人民报的采访,好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或许他天生就是‘胆小’呢?
韩绝瞠目结舌,忍不住道:
“王多鱼同学,这可是人民报的记者,一旦他们采访通过,那么你的名字就可以被全国人民看到、记住.”
刘德本没有开口说话,他也挺吃惊的,搞不懂王多鱼内心究竟在想什么。
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刘德本虽然不是很赞同,但对方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有一定的道理。
成名之后,必定是能够享受一些普通人所享受不到的待遇吧。
总之,赫赫名声肯定比默默无名要强不少。
王多鱼面无表情地应道:
“韩主任,如果我的名字被全国人民知道了,甚至他们还都记住我了,那么我的科研能力会不会增加?我会不会一下子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超过一亿、十亿、一百亿次的高速阵列处理机?我会不会证明出什么厉害的数学难题?”
此话一出,韩绝脸色难看,“当然不可以!”
“那我为什么要让我全国人民记住我?”
面对王多鱼的步步紧逼,韩绝脸色越发难看,满脑门的黑线:“你难道不想当教授么?”
“靠出名就可以当教授了么?那是不是那些名满全国的大作家也都是教授咯?”
韩绝顿时大怒,但他还是深呼吸一口道:
“你这是胡搅蛮缠!”
“你出名了,哈工大也可以跟着出名,能够让上面更加注意到我们哈工大,在招生的时候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
对方这么说,难道就不是胡搅蛮缠了?
跟对方讲道理呢,结果对方直接道德绑架了。
王多鱼想都没有多想,直接继续反问:
“哈工大这么大,李书记、刘校长他们哪个不是名人?需要我一个大一新生来支撑门面?韩主任你也太小瞧哈工大了吧?”
“还有,我什么时候那么厉害了?我怎么不知道?还有,我怎么就胡搅蛮缠了?我说的不对么?靠出名就可以当教授是真的么?还是说出名之后我能够提升自己的天赋还是能力啊?”
韩绝被王多鱼的反驳,弄得差点破防。
好在这个时候刘德本站了出来,接过王多鱼的话茬,道:
“多鱼同学,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排斥跟记者见面,但人民报毕竟是全国大报纸,代表的是上面的意思,我们贸然得罪他们”
“校长,难道我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吗?还有,就因为这样的事情还需要讨论这么长的时间么?这不是浪费我们的时间么?”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只是一篇论文而已,就这么大惊小怪,那要是以后我还写出其他论文,岂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接受他们的采访?那我还有时间搞科研么?”
一直没吭声的吴从炘这时候开口了,“刘校长,要不这件事就算了吧?王同学他毕竟还年轻,以后这样的机会多的是,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好事儿”
有道理!
王多鱼很赞同吴从炘的话,虽然他是年轻人,年轻人就应该显山露水才对,而不是韬光养晦。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个道理,王多鱼非常懂。
至于得罪人民报?
呵呵,得罪了也就得罪了,王多鱼根本不怕,甚至还会更开心。
如果人民报想要贬低他,那也得问一问其他答不答应呀。
再说了,王多鱼根本不混其他方面,他只想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好好发展,可不想混什么娱乐圈。
最重要的是,人民报是严肃报纸,跟娱乐圈完全是两码事。
总而言之,王多鱼不想出名,他害怕因为出名之后惹出来的各种麻烦事儿。
别人或许不太清楚,但王多鱼上辈子就是北大教授,对很多科研工作者背后的故事都十分了解,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成名对娱乐圈、大作家等来说,或许就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某些尖端领域的顶尖科研学者,他们或许在外界看来只是普通人,但在那个领域里,他就是王者,而且是断层式存在的王者。
于是他们这样一类人就成了美国、北极熊帝国等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要剔除才行。
虽然王多鱼现在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并且他目前接触的研究也仅仅只是纯理论科研和普通计算机层面的科研工作,没人关注。
但是,他可不敢保证未来的事情啊。
所以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不能飘就对了。
名字可以让外界知道,但自己本人的照片等之类的,就尽量不要让更多人知道了。
刘德本闻言,沉默地点头,韩绝却还想劝说什么,但吴从炘已经打断了他后续的话,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等刘德本、韩绝等人离开,吴从炘把王多鱼喊进来自己的办公室询问具体情况。
后者并没有多说,只表示他确实是‘社恐’,并不喜欢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也不需要这样的名气,更不认为这一次的论文有什么大成就。
“多鱼,你也是学数学的,真不知道庞加莱猜想在全球数学界的地位吗?”
吴从炘嘴角抽搐,不由叹气道。
这个王多鱼还真是难伺候啊,太谦虚了!
王多鱼能够证明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也是屈指可数的数学天才,可到了他嘴里,却成了没什么大成就?
好家伙,别人穷其一辈子都追赶不上的成就,在王多鱼眼中却是没有多大的成就,弃之如敝履的嫌弃模样,真的挺欠抽的。
“主任,我知道啊,但这跟我要接受采访有什么关系么?”王多鱼眨了眨眼睛,接着说道:
“要是您没有其他事情,那我就回去工作了,我还有一篇论文正写到关键处呢”此话一出,吴从炘欲言又止,内心忽然羞愧不已,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不如二十岁出头的王多鱼觉悟高么?
哐当!
从冰城火车站出发,一路疾驰到京城,全程一千两百多公里,基本都维持在七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并没有降低速度,反倒是中间晚点了一个多小时,据说是在常春站时需要运输一些货物。
所以,当王多鱼他们抵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号傍晚五点了。
这个时间点,天空已经黑了下来。
前来接王多鱼他们一行人的是李瑞书记这位大家长,他总共带了三辆车过来。
上车之后,王多鱼被安排坐到了后排,就连刘德本也只是被安排到了副驾驶上。
“现在京城的情况有点复杂,陈省身教授师徒俩的到来,让京城变得更加躁动”
车上,李瑞表情严肃地说道:
“所以这一次王多鱼同学,你跟陈省身教授他们见面聊天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尤其要注意对方如果邀请你前往伯克利分校留学,一定要委婉拒绝”
京城是什么情况,王多鱼并不知道,一切都只是李瑞的猜测罢了。
不过,对方说的很有道理,那就是不能答应前往美国留学。
说实话,王多鱼并不需要前往那边留学,如果是需要跟其他物理教授交流,除了可以跟哈工大的戴文越他们聊一聊之外,京城这边也有一堆物理学教授。
比如大名鼎鼎的赵忠尧、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等人,这些人都是非常牛逼的物理学教授。
除此之外,还有杨振宁、李政道这些华裔物理大佬们,虽然他们现在还在国外,但偶尔他们总会回到国内的呀。
更不要说,接下来是大争之世,有很多人前往内地这边交流,总归是有机会的。
“好的,李书记,我知道了。”王多鱼点点头,表表忠心。
哈工大待他极好,两大家长就不说了,就说吴从炘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所以基本他在哈工大只待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也挺感激和认可的。
汽车来到了中关村附近的招待所,具体是什么单位的招待所,王多鱼并不是很清楚。
隔天上午,王多鱼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京西宾馆,今天就在京西宾馆这边进行交流。
一间普通的小会议厅内,王多鱼见到了陈省身和丘成桐两人,几乎是瞬间,他就认出了两人。
上辈子的时候,王多鱼就见过丘成桐,后者是非常地道的广府人,形象非常好认。
陈省身这位大佬的照片也有不少,王多鱼当然见过。
除此之外,现在见到年轻版的丘成桐和只有六十七岁的陈省身,样貌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他们的穿衣打扮跟旁边人格格不入,也是被王多鱼一眼认出来的关键之一。
见面之后,寒暄客套,紧接着就步入正题了。
华罗庚他们不在,但陶方起、冯康他们几人却是都在旁边。
数学所助理研究员田守忠也来了,他看到王多鱼之后,心情格外复杂。
上次王多鱼入职数学所的时候,关肇直教授让他找王多鱼帮忙,一起完成飞行器弹性控制的计算问题这个任务。
当时田守忠看到王多鱼格外年轻,心里难免轻视,谁知道后面被王多鱼一个小时内完成了这部分需要使用大量泛函分析工具的计算任务,让田守忠差点道心不稳。
本以为王多鱼回了哈工大,后续也不会有多少交集了,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王多鱼更狠,直接证明了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
国内数学界都被震动了。
《中国科学·数学》已经刊发了这篇论文,田守忠已经拜读过了,但目前还没读完,并没有学会。
连人家王多鱼写的论文都读不懂,更遑论其他呢?
不止如此,美国的《数学年刊》也专门以特刊形式发表了王多鱼的这篇论文,可想而知,王多鱼这家伙到底闹出了多大的动静。
只怕当初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也不外如是了吧?
‘我之前那次居然还小瞧对方?我是怎么敢的呀?’田守忠暗暗咬牙切齿,心情复杂地想道。
如今,他看着跟陈省身、丘成桐等人谈笑风生的王多鱼,对方是如此意气风发,他内心更加羡慕嫉妒了。
陶方起的心情既开心又紧张担忧,开心是因为王多鱼现在的成就,证明他当初的眼光是非常正确的,紧张则是害怕王多鱼真的跟陈省身跑去美国了。
毕竟他还计划着让王多鱼来数学所读他的硕士和博士呢,可不想被人拐跑了。
就在他担忧的时候,陈省身他们已经交流得七七八八了,这个时候,丘成桐突然主动开口问道:
“王先生,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前往伯克利分校留学?以你现在的成就,还继续读本科,意义不大.”
“如果你愿意来美国留学的话,不管你去伯克利分校还是去普林斯顿大学,亦或者是其他学校,我都可以帮你写推荐信,甚至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来当我师弟”
丘成桐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他是一九六六年考入港中大数学系,六九年毕业,七一年就获得了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七四年就已经是斯坦福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了。
如今四年过去,他已经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授,名满天下!
不过,他却没有多少资格敢收王多鱼为自己的学生,因为二十九岁的他比王多鱼只是大了七岁而已,可后者却已经能够证明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所以他还真没这个资格。
何况,他老师陈省身就在旁边,他不敢也不会跟自己的老师抢学生啊。
但提及王多鱼的称呼,丘成桐不由想起之前那次他老师称呼王多鱼为教授时,华罗庚他们当时那古怪至极的表情,内心忍不住一叹。
在王多鱼寄往美国《数学年刊》投稿时使用的地址,就只是哈工大计算数学系,然后就是他自己的名字了,并没有介绍他自己是大一学生。
所以丘成桐、陈省身他们都以为王多鱼是哈工大教授或老师,但万万没想到是学生,而且还是刚高考完的学生。
此话一出,小会议厅内的气氛瞬间更加安静,针落可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