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变法受挫
第509章 变法受挫
“轰轰轰!”连续不断的轰鸣声,远处的靶船在密集的炮火中千疮百孔。
一支十艘战舰组成的编队,熟练的调转方向,换一个侧面,继续射击。
这一次实弹演习下来,单单是射击的消耗,就是十万元。
可见海军是有多么的烧钱,甲板上的贾琏,扶着栏杆,看着远处的靶船渐渐的沉没,心情变得好了许多,总算是看见战果了。
“练的不错!”贾琏夸奖了一句,吉姆不禁微微挺起胸膛。
“根据情报显示,荷兰人在爪哇部署了二十艘三级战列舰,西班牙人在婆罗洲实力相近。目前我军加起来一共三十三艘三级战列舰,打败任何一家的势力足够,难的是担心他们联合起来。”
“荷西互助条约么?确实是个问题,希望届时他们做不到真正的团结。”
南洋舰队的扩张速度在贾琏看来已经很快了,两年时间,从最初王子腾叫出来的十艘三级战列舰(缺炮),到现在的三十三艘(含五艘外购),钱的如同淌水一般。人员方面,从欧洲雇佣了一千多人,分布在各条战船上作为教练。疍家青年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很好的体现在练兵中。
吉姆作为一个英国人,对疍家青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是最优秀的兵源。与此同时,水师学堂的学员,已经前往印度,在皇家海军印度舰队实习。对于接纳周帝国学员的事情,英国政府还算欢迎,皇家海军也没阻拦。他们不是不担心周帝国的海军强大,而是现在顾不上。
北美的独立战争,从一开始的英军势如破竹,发展到现在日渐艰难,这其中有法国人掺和的原因,也有北美殖民地战术上的成功。
实际上北美独立战争的伤亡人数不高,梅尔吉布森演的电影里的场面,更是夸大其词。不客气的说,北美民兵的组织力度,根本就无法与英军打正面。英军与其说是被打败的,不如说是被拖垮的。
目前的舰炮对于贾琏而言,并不能满意。黑火药的威力上限太低了。就算找到了稳定剂,研发出无烟火药,也无法解决加工精度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产能了,目前这种改良自英军的火炮,跟不上造船的速度。因为缺乏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所致,这就不是堆人能解决的问题,工人的培养需要时间。好在,贾琏不着急,今年应该能基本完成战争准备。
南洋舰队目前编成主力舰队和三支分舰队,主力舰队含二十艘三级战列舰,三艘外购的二级战列舰,三支分舰队,共计十三艘三级战列舰。
为了提升防御力,贾琏还搞了个金属外蒙皮,就在在战舰的外部,披一层铜皮。之所以是铜不是铁,自然是腐蚀的原因。
目前就防御效果看,确实提高了不少,缺点是影响航速。因此,以游击为主的三支分舰队,并没有上蒙皮,只是在主力舰队里搞这个。
“明年春天就满三年了,年底在印度实习的军官们回来,上舰适应一段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动手了。”贾琏自言自语,这几年在两广,尽管已经很着急了,远在京城的承辉帝,却显得更为急迫。具体原因,承辉帝搞摊丁入亩,选择了河南作为试点,忙活了一年下来,成果寥寥。
可以说,河南试点非常的失败,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基层官府与士绅的不配合。非但不配合,还各种拖后腿,加上用人不当。
承辉十四年的改革,基本可以判定为失败了,现在的朝堂上,一股逆流涌动。爆发点是年初开启河南试点,清田的过程中,“逼死”了一家士绅。大概来说,就是巡抚宋珂奉命推行摊丁入亩,第一步就是清田。结果就是这第一步,一开始是各级官府自上而下的拖延,扯了几个月的蛋,眼看都要夏收了,事情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宋珂被逼急了,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逼着各级官府加速推进。
不曾想,这一逼之下,开封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包姓士绅在家上吊自杀。并且留下遗书一封,都是被清田逼的。
该士绅自杀后三日,其妻及二妾也跟着自杀。
案件发生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酵,尽管内阁已经做出了反应,派方颂前往调查该案,事情还是朝着不利与变法的方向快速发展。
开始的一波是冲着巡抚宋珂去的,河南各级官员,纷纷上奏,弹劾宋珂为酷吏,是当代的周兴来俊臣。
要知道,酷吏可不是啥好词,周兴和来俊臣,更是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嗯,请君入瓮,出处就是来俊臣发明的一种酷刑。
宋珂被弹劾之后,无奈上奏自辩,与其说是自辩,不如说是控诉,对各级官僚拖延清田,导致整个变法迟迟无法推进的控诉。
自辩的奏折上去之后,很快在京城引爆了第二波浪潮,这次是京官纷纷上奏,弹劾宋珂,并暗指他背后有靠山,做错了事情非但不肯认错,反而还要嘴硬,反咬一口,拿下属背锅。这已经不是酷吏了,是无德小人。
嗯,总之就是内阁里面有坏人,蒙蔽了陛下。
这一波反对声浪还不算太大,说明皇帝和内阁对京官的控制比较好,只有百十个官员上了弹劾奏章。
但是这一波还没过去,第三波紧跟着就来了,这一次是全国范围内的官员在弹劾宋珂。或者说看着是在弹劾宋珂,实则是在反对摊丁入亩。
毕竟有个事情明摆着的,摊丁入亩之后,就是士绅一体纳粮。
就问你,天下的官员,哪个不是士绅一伙的?
尽管各省封疆大吏都在压制弹劾奏折了,依旧没能阻挡下面的官员上奏弹劾。当然了,有的封疆大吏是做个样子,有的是真的在压制。
其中两江、两广的官员,就被压制的很老实,各自也就是三五份奏折上奏,两广这边广东是一份都没有,广西有五个官员上奏弹劾宋珂。
事情从承辉四十年五月底,闹到十月底,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即便是方颂在十月底发布了调查结果,判定包姓士绅之死,并非由清田引起的,而是因为此人好赌,输光了家产所致,依旧被天下官员和士绅强烈质疑,连着方颂一块骂。说他是宋珂背后的靠山,是祸国殃民的奸贼。
在此背景之下,承辉帝与内阁磋商后,并没有做出任何退步,反而发上谕,明确指出,摊丁入亩,势在必行,反对者视作欺君。
紧接着,就河南发生的案件给予定性,维护了方颂的调查结果,但宋珂也没讨到好,以失职的罪名撤职回京,等待处分。
靠着皇帝个人巨大的威望,此事被压了下去,但是在河南试点的事情也黄了,被拖延了一年,想要重启,只能等重新选派大臣出任巡抚。
反对的声浪被压下去了,不等于反对的人就此作罢。只能说,借助包姓士绅之死,反对派大做文章,拖延了一年的试试点,事实上给承辉帝的改革,造成了影响,对承辉帝个人的威望,也造成了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承辉帝那边走龙禁尉的渠道,发了一道密旨,希望贾琏能有所动作。
毕竟当初贾琏就对承辉帝说过,一件事情无法压制的时候,可以用另外一件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在密旨中,承辉帝还对未来继续摊丁入亩之事,表达了一下担忧。因为经此一事,天下士绅肯定会找各种手段和理由,抗拒执行。
受到牵连的方颂,也给贾琏写信,吐槽宋珂好为大言,实际上是个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以巡抚之尊,竟不能驾驭一省下属。还说他是为李清背黑锅,派宋珂去河南做巡抚搞试点,那是李清大力推荐的人,宋珂还是青云系的明星人物。嗯,方颂默认贾琏不是青云系。
信中还详细的讲了包士绅案件的调查结论,人肯定不是被清田逼死的,包士绅家里以前有一万多亩地,因为好赌输掉了一大半,事发之前更是彻底的输光了田产,连老婆都输掉了。而且方颂猜测,不是他先自杀的,而是他老婆和小妾先死的。
问题是,方颂到开封时,所有证据都被做了手脚,甚至在查案关键时刻,开封知府也暴毙了。死因,马上风。
本来方颂已经查到了开封知府身上,这人都死了,线索彻底断了。只能封了赌场,通缉逃逸的赌场老板,就此结案。
更郁闷的是,调查结果不被认可,或者说,人家根本不在乎真相,就是奔着反对而反对来的。
因为开封知府的死,方颂回京复命时,被承辉帝狠狠的骂了一顿,说他一开始就该控制开封府的上下官员。走之前再三交代,让他警惕官绅勾结,反对摊丁入亩试点推进,他却没有放在心上。
可以说,事情闹的一地鸡毛,现在还没有彻底平息,只是被短暂的压制下去了。
贾琏完全相信,一旦再次启动试点,依旧会有更猛烈的反扑在等着。
贾琏给承辉帝回了一份密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嗯,语气很含蓄。没有直接说承辉帝因为此前的改革太过顺利,忽略了被压制的反抗力量已经积累的很强大了。
此前的各项改革,触动的仅仅是官员,所以,反抗的力度是有限的。这次的改革,触动的是全天下官绅的利益,反抗自然是全方位的。
贾琏的措辞为【河南包氏案,为陛下变法多年,反弹力量的一次集中爆发。】
别看贾琏没反对摊丁入亩,实际上他是认为这个变法太过着急了。摊丁入亩与此前的改革是有很大区别的。
同时也对选派执行官员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该选有长期基层工作经验,性格坚毅的大臣。没有明着批评宋珂先是着急,出事后惊慌失措的上奏自辩,躲在巡抚衙门“闭门思过”。间接的评价宋珂,没有那个能力。密奏的最后,贾琏建议,后续应精心挑选干员,并加强龙禁尉在河南的力量,掌握更全面的情报,作为对摊丁入亩变法一事的前期准备,同时还要做好用暴烈的手段镇压的准备。
贾琏也从这个事情里看出了一些内阁权利斗争的端倪,为何李清要大力推荐宋珂呢?为何人选不是林如海和张庭恩决定的呢?他们就算没有推荐人选,难道还没有拦阻的能力?很明显,这个事情是皇帝和李清先商量好后,直接拍板的。这符合皇帝的性格与执政理念。就算对张庭恩和林如海信任有加,也不会允许他们两个在内阁太过强势。
再回头看看宁克被外放的事情,贾琏甚至都在怀疑,宁克的事情,承辉帝觉得丢了面子,生出了担心个人威望在内阁受影响的担忧。
反观李清,为了积极表现,坐稳内阁位置并为向上做铺垫,在皇帝的有意放纵下,推荐得意门生宋珂去河南出任巡抚。
贾琏判断,张庭恩是有相忍为谋大局观的,林如海则属于开始收敛锋芒。
总之这个事情很复杂,贾琏没有得到太多的相关信息,只是从邸报和方颂的私信里获取的消息,很难给出一个脉络清晰的判断。贾琏甚至都在怀疑,张庭恩与林如海,都劝过皇帝不要着急,再等一等。承辉帝因为有点飘了,所以等不及了。这才给了李清机会。
很多事情无法在信里说,毕竟落下了文字,很可能就是今后政敌攻击的把柄。林如海和张庭恩的来信也没提这个事情,贾琏也不好主动问。
既然皇帝下了密旨,贾琏只能执行。所以呢,在综合了所有信息,有一个不算模糊的基本判断后,贾琏回密奏的同时,也上了一份公开的奏折。
《奏言复南洋宣慰司事》。
大概意思是,巡抚广东以来,贾琏一直在整备军事,如今南洋舰队初具规模,军队也训练有素,只要陛下和内阁许可,明年就可以发兵南洋,驱逐荷兰、西班牙人在南洋的势力,恢复南洋宣慰司。
在奏折里面,贾琏还提到了殖民者对当地华人的一些残害行动,扬言到了算总账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