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6章 规划忙……

      茶馆里的气氛很好,好的方大海都忍不住跟着琢磨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该跟着捐点钱。不过这个念头等他走出茶馆,让冷风一吹,嘿,立马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就他家这情况,他捐多少?捐少了矫情,捐多了……他怎么解释自己这钱财的来源?别忘了,他可是曾经办过不少查找密室的活儿的。这要能大把的拿出来钱。哪怕当时每次都有不少人一起呢,怕是也免不得被怀疑有私吞的事儿了吧。
    果然,冲动是魔鬼啊!
    不过方大海最后还是捐款了,不多,5块。至于他为什么突然又自打嘴巴子,那是因为局里所有同僚都自发捐款了吧!作为其中的一员,还是个队长,他能无动于衷,不表示表示?不但得表示,还得比周围其他人表示的更多点。毕竟他打猎能挣钱的事儿,可是局里所有人都知道的。属于同僚中的富裕户,这个时候太小气了,可不利于团结。
    “好小子你可以啊,这是一下子将你家一个人一个月的开销都给捐了吧。家里够用?”
    知道方大海直接捐了五块,和几个科室科长一个档次,陆长鸣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直接端着饭盒就做到了方大海的身边,关心的问了起来。
    所有人都说方大海打猎能挣钱,可谁又算过他自打来了公安局上班,去过山里几次?就他知道的,单是今年开年,也就是去了不到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去上坟。剩下的一次呢,那打猎来的东西,好像都送节礼了吧。
    都没拿猎物去换过钱,他又哪里比其他人富裕了?也就是刻板印象在这里摆着,直接将人给架上去了而已。生生的让这孩子下不来了,只能给出这么多。哎,公安局本该是最简单直白的地方,可……有人就有江湖啊。
    “没什么不够用的。”
    方大海唏哩呼噜的吃着烂糊面,几下将饭盒里寡淡的面条都给糊弄进了嘴里,伸手往嘴上那么一抹,然后将饭盒放桌上一放,一脸阳光的笑道:
    “我家那几个都是孩子,能吃喝多少?家里花销不多。”
    “不是说你给大江买厢房还欠着钱吗?怎么不和大家伙儿说?知道了这个,谁还能盯着你捐?意思意思给个1块也就能过去了。”
    方大海是陆长鸣一手带起来的,还是一直在身边的那种,时间长了,对着这个能当他儿子的小子,那是真当自家孩子那么看。什么事儿都关注着,什么事儿都帮着琢磨。
    对于陆长鸣的这份心,方大海是领情的,不过他是真不缺钱啊。真要说起来,他那空间里的存款,怕是比全局的人加在一起都多。他能在意这个?
    “都是为了能让伤残退役的同志们过得好些,多捐点就多捐点。这钱我出的心里痛快。”
    不能让陆长鸣继续说下去了,这可是食堂,他有没有压制声音。说多了,岂不是让那几个起哄的人尴尬?何必呢,没仇没怨的,过去了就算了吧。 ”
    说起这个事儿,陆叔,你知道昨儿我休假的时候听到了什么?”
    想转移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起个更让人好奇的话题。对于陆长鸣这样的人来说,外头听来的消息,喏,这不是,陆长鸣立马很给面子的点头倾听了。
    “说说,你这长耳朵又听到了什么?”
    还能说什么,这么一两分钟的时间里,要找到和他们说的话能牵扯的上的,自然是他从茶馆里听到的事儿了。
    将各个厂子老板给捐的数字那么一说,食堂里首先响起的是一阵的吸气声。
    看,他就知道,陆长鸣好歹也是个领导,突然坐到他们这些基层公安们吃饭的桌子边,能没人注意?有一个算一个,这食堂里的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呢。
    不去理那些人震惊的小表情,方大海继续往下说,将茶客们的各种分析也一一说了出来,这次不单是吸气的声音多了,咳嗽的人也开始有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万,几十万,这数字真的是很惊人啊。而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一听就知道是闲散人的茶客们,居然也自发捐款了?
    “大海,你说真的?这些人真去捐了?”
    公安局里从来都不缺直肠子的人。你说你明明干的是偷听的事儿,为啥就不能好好的躲一边呢?你这一嗓子出来,卖了多少人知道不?
    边上一堆扎刺的眼神哦,若非这不是玄幻修仙剧本,眼神没法子化成什么利剑之类的招式,这人身上都能被戳成花洒了。
    好在不管是方大海也好,还是陆长鸣也罢,对这些人的性子算得上是知之甚详,所以很有水平的做好了表情管理,没露出让所有人尴尬的眼神。甚至方大海还很有默契的点了点头,将话给接了过俩。
    “刚开始我也觉得可能是说说而已。不过等我回家的时候,嘿,你们猜怎么的,我居然真的在军管所门口看到了去捐款的人。而且在他的带动下,还有不少小富人家都去了。虽然捐的都不多,可这场面,看着就叫人心里特别的暖。”
    哎呀,这么说,京城百姓和咱们是真的心连心了?做出的选择都是一样的,这种感觉……食堂里的人都笑起来了。连着厨房门口偷听的厨子,都乐呵呵的。
    “这么一来,退役伤残士兵的住宿问题,看样子很快就能解决了。”
    “说起这个,现在建个院子多少钱来着?”
    “这我倒是不知道,不过如果只是旧宅子修整的话,好像几十块就能修好一间了吧。”
    “这不一定,毕竟政府手里的那些院子,多半都被炸的没法子住人了。这修整和一般的修整差别肯定不小。”
    是啊,这修整……说起来和重建也没差别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方大海说建楼房的缘故。好歹那样还省点地方,同样的面积能住更多的人。
    其实建设局也是这样想的。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琢磨起了建楼房的可能性。可遗憾的是,这事儿再好,现在也没多少实现的可能。
    为什么呢?因为建楼房的话,那什么三合土,什么砂浆就不能用了。水泥钢筋怎么都不能少。可问题是这时候水泥、钢精产量太少了呀。而国家需要重建的地方又太多。根本不可能调剂出足够的量来。与其到时候因为制式不统一而引发分配的各种矛盾,还不如一开始就降低标准呢。
    好在这时候别的可能都缺,可在没有疯狂扩充工厂,没有大规模从周边吸虹人口的情况下,京城地皮还挺够用,特别是有不少安置房屋可以建设到预定的部队工厂边上的时候,那地皮就更够用了,都在近郊嘛。随便划拉!砌上一排的联排房,最多两层的那种砖房,分出去,绝对所有人都能满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边房子还在建呢,听到消息的好多老百姓,自发的就过去聚集,一边围观,一边顺手就开始帮忙,那积极性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自家建房呢。军属们更是骄傲的,走路都带风。收到消息知道自己有份的伤残军人家,那更是哭哭笑笑的,走出去不管开始说的是什么,到后来必定要将我党和新政府夸一遍。
    比如小雀就是这样,领着枣娃过来感谢方大海送的陪嫁东西的时候,拉着何雨兰和二婶闲话了不到三句,就说起了这分房子的事儿。
    “那边已经接到通知了,说是头一批就有他,只不过因为重新分配工作到了卷烟厂,所以到时候估计要搬到北面厂子边上。”
    “分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去看过了没?”
    给伤残军人建房子的事儿,那可是最近的大热门,就是院子里也有不少人听到消息,去军管所捐了点,凑了个热闹。虽然捐的都不多,5角1块的,听着就是凑数的。可参与感强啊!所以这里小雀一说,不管是何雨兰还是二婶,那是眼睛都亮了,一个劲的打听房子的事儿。
    哎呦,这可真是一下子就戳到了小雀的心坎上了,她最近最爱说的就是这个,你们不问她都想细说呢,你们这一问……话匣子是彻底打开了。
    “那地方虽然偏了点,可房子能分的大些,一人两间,每间都有你家这正房单间那么大。”
    “我去看了,地基都打起来了,一排10间,分成五户,前后有6排。后头还有两排是两层的,听说那是给营长以上退下来的。能一家给上下四间。可宽敞了。”
    “我看那前后排隔得都挺远,就问了能不能自己圈院子,毕竟还要自己搭厨房的对吧。听他们说,门前3米范围内,都是自家的,只要邻居不闹意见,就能隔出来。婶子,你说,那不是等于又白送了好大一块地?将来有了孩子,若是住不下,院子里都能搭个小间了。”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这房子还没起来呢,违建该怎么搭都规划出来了?领导们知道下头都想这么干吗?太夸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