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5章 在茶楼……

      将于大庆的事儿记载心里,方大海在于家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后,又施施然的去了一趟留根叔家。
    山里如今套兔子成风,老根叔那边想来也一样收获不多,都是自己传出去的,他总要关心一下。
    “这事儿从落了雪之后,就开始了,到了过年那阵,山里到处都是脚印,连着我家山里种白薯的后头,偶尔还能捡着别人家的套子呢。”
    好家伙,那是多少人进了山啊,大冬天的,他们就不怕惹着了山里那些饿极了的猛兽?这时候北面山里那可是连着熊都有的。
    “还能怎么的,让肉都晃花眼了呗。好在那边附近就有驻军,后来部队的人知道了,很是来说了几次,慢慢的这深山才没人去了。不过即使这样,山脚附近的兔子,我哥说,明面怕是没多少了。”
    留根说起这个时候,也是一脸的唏嘘。他如今虽然已经成了城里人,可从小也是在山脚下长大的,印象里那山里的兔子可是漫山遍野,采哥野果都能遇上的那种。谁曾想有一天居然会担心没了兔子?!!这世道真是……
    “要是那样,今年老根叔他们收获怕是不怎么样吧?怎么我过年回去上坟的时候,他什么都没说呢。还特意拿了兔子给我做菜,哎呦,这事儿闹的,自己都不够,我还平白得了一个,这真是……要不是我有几个小兄弟,也遇上了这样的事儿,我一点都不知道啊。”
    新年去上坟回到老宅那会儿,方大海就发现了,老根叔这人做事儿啊,那真不是一般的有讲究。自家那宅子不仅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就是屋顶修补,围墙增高什么的,老根叔都一并做好了。不过是将房子租给他们家用,就将这宅子院子当自家一样处处维护周全,这样的用心,已经很让方大海心里觉得不好意思了。
    如今知道,那自家过去当天吃的兔子肉,居然还是老根叔在自家收获不多的情况下,硬生生分出来的。你说,这让本就不缺食物,不缺肉食,不缺钱的方大海怎么过的去?心里感觉就像是亏欠了一般。
    他觉得亏欠,老根叔却不这么觉得,就是留根这个他们家相对圆滑的也一样不这么觉得。
    “这不是应该的嘛。我哥说了,当初你能将这么一个法子告诉我们,那已经是欠了你大人情了。要不是你如今不靠着这个吃饭,他都不该收下。如今收获不好,那是咱们没那个发横财的命,和你有什么关系?很没必要再告诉你咱们做的,那都是应当应分的事儿。”
    说起来那时候村子里帮忙安葬方爹的不只有老根叔一家,为什么方大海进城几年了,和老根叔家还这么亲近?看看,这就是缘故。
    方大海是个会算计的,可同样也是个会记清的。知道留根叔这么说,他再说什么客气话,那都有些多余了。所以点了点头,来了这么一句。
    “算了算了,反正咱们都是自家人,来来去去的要细算是算不清楚的,反正这个我记下了,下次再有什么能挣钱的好法子,我再告诉你们就是。”
    看看,这样一算,其实老根叔他们一家也不会吃亏对吧!人啊,多讲究些情分,其实也挺好的,老实人未必就一定会吃亏,只看你遇上的是什么人了。
    将城外头的事儿两方印证弄了个清楚,方大海这一日的休假大半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瞧着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从留根叔家走出来的方大海想了想,索性往街市上走了过去,想顺路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买的。
    虽然他空间里东西多的装不下,积分也有大把的积攒,可到底能抽出来的都是吃的东西,很多穿的用的,还是要靠采买的,趁着如今还没进入计划经济,能多买点就多买点,总能用的上的。
    只是也不知道方大海是不是有个‘遇事儿’体质,这不走出来还好,一走出来就总能遇上些事儿。像是这会儿,他不过是走了一段路,还没过
    两个街口呢,就听到了不下三处,再说要给伤残军人修房子的事儿。
    这个事儿……最初好像是他提出来的吧。怎么的?政府还没动?不该啊,陆叔不是说,已经开始修缮一些早年轰炸坍塌的房子了吗?既然政府自己办了,怎么还会让街面上这么议论纷纷的?难不成是有什么人在散播消息?可这又有什么目的呢?
    或许陆长鸣是真说对了,方大海啊,如今这职业病那真不是一般的厉害。看看,就听了这么些闲言碎语,脑子里就一个个的疑问往外冒。
    哦,还不只是往外冒,他还特意动了动耳朵,听了好一会儿,然后朝着议论最多的一处茶楼走了过去。很明显,这是想多听点动静了。
    四方茶楼是哥两层的茶楼,上头是一圈的小间,底层中间还有个小戏台,隔三差五会有说书人在这里摆龙门阵,说上一段。因为这,不仅附近的商户们喜欢到这里来,就是遗老遗少,甚至是稍微有些闲钱的,都爱过来凑个热闹。
    人一多,这消息自然就多,解放前方大海就听陆长鸣他们闲聊的时候说,常在这里收集些散碎的消息。如今……这里居然还成了政府动向的探讨基地了。这可真是有趣。也不知道这里坐着的人知不知道,他们曾经也被动当过我党的编外消息员?
    方大海心里有些暗乐,带着一种别人都不知道就我知道的隐秘快意,大踏步的走进了茶楼。
    “呦,爷,您来了,不知道几位啊?是上楼还是散座儿?”
    人才进门,眼尖的茶博士就快步迎了过来,眼睛一扫方大海上下,张嘴说话就先客气了几分。
    方大海自己许是没注意,可落在这一天不知道见过多少人,眼珠子练的和灯泡一样亮堂的茶博士却看的十分分明。这人腰直,身正,两腿有力,不是行伍出身,就是身上带着功夫,这样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好惹。
    方大海眼睛多灵啊,只看茶博士那姿态,多少也察觉了点什么。只是这次来他本就有些随意,反正又不是什么侦查任务是吧,没必要太过遮掩。只下巴颏往茶楼里头那么一扬,散散的问:
    “靠窗有座不?给寻一个,我就歇个脚。”
    “有,有着呢,您请,最后头小桌正空着呢,正合适歇脚。”
    歇脚?要真是歇脚那肯定没问题啊,给你个靠边,不惹人注意的位置,你想怎么歇就怎么歇,别闹了生意就行。
    茶楼里的人并没有在意方大海的进出,这是茶楼,每日不知道要往来多少人,茶客哪有那功夫每一个人都注意,所以一个个的,还在说着自己知道的事儿。
    “你是不知道,那大昌纺织厂的陈老板,足足捐了2万块呢。”
    “你这消息迟了,前几日我听说,那机器厂的张老板,捐了5万。”
    “好家伙,真些人可真有钱。”
    “是有钱,可这捐的却不算多,别人不说,就说那陈老板,那家业有多少?呵呵,光是那些房子、铺子,就不下几十万,更不用说外国银行里的存款了,我听说早年间,为了买新款纺织机,那可是往国外打了足足50万大洋的。2万,呵呵,他们也拿的出手?那可都是为了那些为国征战的伤残老兵。”
    “说起这个,还是咱们政府有魄力啊,这次说是不管是不是我党的,只要是打小鬼子伤残的,只要能拿出证明,都能给安置房子呢。”
    “这好啊,就该这样,这才是大国气度。哎,可怜了这些人喽,这么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好汉子。”
    “我看这事儿啊,未必能尽全功。”
    “怎么说,怎么说?”
    “你们也说了,打了这么多年,你们说,这伤残的得有多少?真能安置的过来?”
    “要我说,这还真不一定。”
    “哦哦,老林,你也觉得不可能?”
    “不是不可能,是很可能安置的过来。”
    “嘿,这我可要听听了,怎么安置?这么多人呢。”
    “是啊,这么多人,可你怎么没想象,打了这么些年仗,一直没安置过的伤残老兵,有多少活不下,已经没了?又有多少能存活到这会儿?”
    这句话一说,刚才还热热闹闹,吵吵的差点都动手的茶客们猛地一下,就变得寂静无声起来。有些事儿不说破还好,这一说破……所有人脑子里浮现的全是血淋淋的惨状。这些年……没有一年是好日子,正常人都活得艰难,那些老兵……
    “哎,算了,不说了,一会儿我回家也去收拾收拾,看能挤出几个钱来,也捐到政府去吧。这些人到底也是为了我们拼杀了一场。”
    “对对对,我回家也算算,死了多少人啊,这些年,太惨了。”
    方大海在一边听着,刚开始还全当闹剧,可听到这里,心下不禁也又酸又暖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