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章

      秋去冬来, 岁暮天寒。夜晚的风已经变得凛冽如刀,吹得街上行人纷纷瑟缩着肩,加快了步伐。
    醉江月比往常打烊打得更早些, 楼内的灯火一熄,整条街都暗了下来, 再不见人影。
    可偏偏是这样寂静无人的夜半三更,却有两三顶车轿陆陆续续往醉江月的方向赶去, 最终停在了与醉江月一街之隔,已经闭门整修了两个月的玉川楼前。
    不过现在已经不能唤作玉川楼了,那从前挂着“玉川楼”三个字的彩楼欢门已经被“知微堂”的牌匾所取代。
    软轿落下, 披着一袭素锦毛领披风的顾玉映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只见除了苏妙漪, 知微堂几人已经都等在了门口, 正在寒风里跺着脚取暖。
    “怎么不进去?”
    顾玉映不解地问道。
    江淼咬牙切齿,“苏妙漪这死丫头!非说人到齐了才给进!”
    “这样啊……”
    顾玉映好奇地,“连你们都不知道里面装成什么样了么?”
    苏安安的脸颊都被风吹得有些红扑扑的, “姑姑不肯告诉我们, 说等我们今天看了就知道了!”
    苏积玉则是缩着肩, 忧心忡忡地叹气,“我已经管不了她了,还不如不闻不问,图个清静……”
    说话间,又是一顶轿子落下。
    同样裹着披风、手里拿着汤婆子的穆兰从轿子里走出来, 嘴里不客气地嚷嚷着, “看新店什么时候看不行,非要三更半夜约我出来,真有你的苏妙漪……苏妙漪呢?”
    话音未落, 知微堂里的灯烛瞬间都亮了起来。烛光透过门窗,将外头半条街也照得彻亮。
    “来了来了!”
    苏妙漪从知微堂的后门绕了出来,解释道,“我这知微堂明日才开业,若是白日带你们进进出出,被人看见了里头的布置,不就没惊喜了?”
    江淼埋怨,“就你花招多……现在可以进去了吧?冷死我了!”
    苏妙漪扫了一眼众人,满意地笑起来,“都到齐了,走吧。”
    她从袖中拿出钥匙,正要转身开门,忽然听得身后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苏妙漪一愣,诧异地回过头,只见一辆马车竟是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穆兰挑挑眉,“不是说人齐了么?还有谁?”
    话音未落,车帘被掀开。矜贵沉稳的青年穿着一袭玄色刺金长袍,身披墨蓝色毛领鹤氅,从马车上缓步走了下来。
    容玠!
    苏妙漪微微睁大了眼,“他怎么来了?我可没请他!”
    “是我告诉他的。”
    一旁的顾玉映凑过来,“县主临走时不是说了么,要你们兄妹二人相互照应。今日你这知微堂好不容易落成,他自然也该来看看。”
    苏妙漪扯扯唇角,笑不出来,“我谢谢你……”
    顾玉映听不出反话,从善如流地答道,“不客气。”
    二人正嘀咕着,容玠已经走了过来,不动声色地看着苏妙漪,“怎么,义兄不配来看看你这天下无双的新书楼?”
    苏妙漪脸上的笑愈发虚假了,“……怎么会呢?”
    她转身打开了锁,深吸一口气,将知微堂的大门一把推开,“诸位请吧!”
    众人接二连三地走进知微堂。
    看清楼内布置的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停顿在原地,怔怔地仰着头,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多书……”
    就连容玠眼里也闪过一丝惊艳和错愕。
    第一时间映入他们眼帘的,全是书。
    满满当当、浩如烟海的书……
    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书……
    一层大堂的三面墙壁全都打满了足足有三人高的层架,从第一层到顶层,全都疏密有致地放满了书。书中记载的“充屋盈架”、“插架三万轴”化作实景,铺天盖地压过来,直叫人生出一种闯入书山、学海无涯的强烈感受。
    除了这三面一眼望去便撼人心魄的书墙,从三层的房顶上还垂挂着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字画条幅,从草书到行书,从正楷到篆书,中间还掺杂着数不清的草绳,悬坠着一张张书页——
    风一拂过,整座楼里的字画与书页都在悠悠荡荡地摇曳,灵动飘然、逸态横生。
    “……咱,咱们知微堂哪儿来的这么多书?”
    短暂的惊愕后,苏积玉率先回过神,结结巴巴地问道。
    苏妙漪却卖了个关子,“秘密。”
    其实这书架上的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多,是因为摆放角度的缘故,才显得如此卷帙浩繁。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书架上的书,从人手够不着的层架开始,放置的便是她悄悄订做的“假书”,也就是只有一个空书壳罢了……
    不过她暂时没打算告诉其他人,拍拍手将众人唤醒,“好了好了,往前挪几步,打算杵在门口过夜吗?”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往前走,从那些垂系的字画和书页下经过时,他们还忍不住纷纷抬头,更仔细地打量着。
    这才发现那些书页并非是宣纸做的,而是用细巧的竹框凹成了书页的形状,撑起了廉价的白色麻布。
    走过这些装饰后,众人的注意力总算从书上移开,落在了大厅里其他呈弧形的展示柜上。
    一群人分散开来,从各个区域的展示柜跟前经过,上面呈放的终于不是书,而是笔墨纸砚,还有一些印章、团扇、小布包。可与外面卖的不同的是,这些物件上面基本都印着“知微堂”的字样,还有一些则印着“孽海镜花”里的句子和插画。
    江淼一看见就移不开眼了,飞快地冲过去,爱不释手地拿起一柄团扇和布包,冻僵的脸瞬间如沐春风。
    “我要这个,还要这个!苏妙漪,你做出这么些好东西怎么不先送给我?”
    苏妙漪从她手里夺下那些物件,“你的那一份我已经留过了。这些是要卖的,别碰坏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团扇和布包放回去,向众人解释道,“上次做两本书的时候,不少夫人们都对桂花墨很感兴趣,所以我就想了,我们做书肆的也不光可以卖书,还可以卖墨、卖纸。”
    苏积玉忍不住出声问道,“可这些东西外面也能买得到,为何要来知微堂?”
    “我又没有让他们特意来知微堂。有些人来买书,看见这些东西,顺道就能买一些回去。还有……爹,你也太小瞧我们知微堂。虽然现在还说不准,但往后,我相信那些人只会来这儿买笔墨纸砚。”
    “凭什么?”
    “就凭这上面印着知微堂三个字!”
    苏妙漪站在楼梯上回头,粲然一笑,笑得十分张狂。
    顾玉映、江淼等人正饶有兴致地翻看那些物件,交头接耳,所以并未留意苏积玉和苏妙漪的对话。
    而苏积玉对苏妙漪的自信一言难尽,低头对着那些笔墨纸砚发愁。
    在场唯有容玠和凌长风,不约而同地盯着苏妙漪提着裙摆上楼的背影,一个眼神炽热,一个眸光幽沉。
    苏妙漪没有察觉,此刻她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己新折腾出来的知微堂。
    “先去三楼吧。”
    她神神秘秘地越过了二楼,将众人先带去了三楼。
    从前,玉川楼三层的雅间是只有权贵才能上得去。可现在,所有雅间都不存在了。门被拆除,墙也被打通,迎面便是排列整齐、井然有序的桌椅。
    有一片是简朴的小方桌和梅花凳,还有一片是特意放置了笔墨纸砚的长条案和扶手椅,而最特别的,还是就设在窗下的那一排座位。
    苏妙漪吩咐人沿着窗,从南到北地打了长长一排案几,案几前摆着圆凳,坐在这儿的人正对着窗外,可以将临安城最好的风景尽收眼底。
    “一楼放的都是些普通书册,可这三楼存放的,却都是些珍稀的藏本、孤本。”
    顺着苏妙漪手指的方向,众人才看见右侧还有两排书架,只是在这两排书架前却摆放了柜台,像是要安排伙计坐镇的架势。
    “这些书,无论多少价钱都不卖,只出借。但是也不单本出借,一个月三百文,一年三贯钱,便能无限制地借阅这里的所有书。”
    苏妙漪说道,“而且我还会再去其他书肆,高价收一些陈旧破损但却绝版的书来。所以这里的孤本和藏本只会越来越多。若来这儿的客人手里有藏本,也可以拿来出借。一本藏本,能抵一个月的会费,若是孤本,则能抵一年!”
    一听这话,顾玉映的眼睛都亮了,“这个主意好!不过只有一点,寻常人真的愿意将家里的书拿出来出借吗?万一有所损坏……”
    “放心。”
    苏妙漪从柜台后翻出一块板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出借事项:凡是借出去再还回来的书,都会由伙计仔细检查,若有差错,便得以两倍的价钱赔付。
    待看完借阅区,苏妙漪又领着众人越过桌凳朝另一边走去,
    “这一头借书,那一头会卖些茶点和饮子。我们的书不外借,只能在知微堂坐着读。有些人若是一头扎进书里,免不了要坐大半日甚至是一整日,出去找吃食有些麻烦,他们定是更愿意在这儿买些饮子和茶点……”
    三层的左侧尽头,以几折屏风为遮挡,果然辟出了一块专门兜售茶点和饮子的区域。
    “你不是答应了醉江月,绝不与他们抢生意么?”
    凌长风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只卖些口味清甜的饮子和点心,解渴解馋还行,若真要充饥,还是得去醉江月。所以同样是卖吃食,我们两家的目的和效用却不同,自然不会有竞争关系。”
    一行人在三层绕了一圈,才又走回了二层。与一层和三层整层打通不一样,二层却是被分隔成了两个大间。
    苏妙漪先是推开了左侧稍微小些的那一间,“这是刻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