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常瑞元:那就让他们打吧,打他个天翻
第433章?常瑞元:那就让他们打吧,打他个天翻地覆!
美国人不吭声。
新训场地的选址,以及相应的安排工作自然也不会让美国人知道。
除非美国人愿意出钱.
这和他们原本打算的建军计划其实也有一定的关联。
只是。
山城方面不可能同意美国人索要的指挥权。
这件事情,常瑞元也和楚云飞详细聊过。
指挥权这个东西。
在楚云飞看来,哪怕是常瑞元微操,都好过美国人指挥。
毕竟美国人是真有可能会拿这些新组建的作战部队作为炮灰使用。
而且美国人在二战时期的军事指挥水平,真的很是一般。
楚云飞也很难信任美国人。
拖美国人下水,割点这群老外的韭菜,没问题。
但是让他们吃亏。
那楚云飞不可能答应。
方立功首先在众人面前说了自己的想法:“在短时间内,日军晋北的防御体系很难重新整理,我们在此反攻必然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大同及周边地区,更重要的是确保大同。”
“这就促使我们无法将全部的兵力以及精力用于前线战场,势必需要留出一支作战部队抵抗日军的反扑。”
“第五集团军完成整理之后,将会前往平型关一线接替二十七军范汉杰所部的防御,而范汉杰所部的战斗,很适合承担这样的角色。”
“至于防线过长,兵力较为稀疏的这一点,则会由其他作战部队进行填充,在相应的防御作战之中,我们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角色。”
楚云飞身子微微前倾,略微调整了一下:“第五集团军方面终究缺乏重武器,在平型关一下独立作战还是太过于吃亏了。”
“依我之见,不如直接将第五集团军调往晋北前线。”
“同意。”
“嗯,没什么太大区别。”
“刚好有我们兜底。”
众人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楚云飞此举也是想要抬一手第五集团军。
毕竟曾长官是第一个响应陆军整理的长官。
再算上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内多了许多的黄埔和山西军校的新军官。
这些实习的军官想要转正,亦或者是往上走一走。
自然需要战功。
更何况曾万钟、唐,武等人一样也需要战功去提拔自己人。
与其把反攻晋北的一部分功劳分润给二十七军。
还不如留给第五集团军。
至于驻守平型关的苦劳。
范汉杰也获得了相应的功勋。
没必要所有的便宜都让黄埔嫡系占去。
中国人没有意见,不代表美国人没有意见。
在史迪威的视角里面。
第五集团军再怎么整理,那也是军阀部队。
旧军官的裙带关系充斥着整个
史迪威有些疑惑:“楚,如果以军政部的战斗力等级评估,第二十七军的战斗力当属一流,为什么不调派二十七军参与到本次的进攻之中呢?”
“正是因为第五集团军战斗力稍差一些,所以让二十七军固守平型关一线,我们的侧翼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楚云飞本想表达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战斗力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但话到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反驳史迪威。
而是以他的观点让他闭嘴,并且避免产生矛盾。
史迪威这人,楚云飞还是有所了解的,顺毛捋的时候一切都好说。
要是站在他的对立面,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史迪威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脾气臭的像是一块石头。
听楚云飞这么一说,史迪威也不再言语。
有这样的顾虑也属正常。
日军进攻山西的路线比37年的时候不多什么.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有了部队驻扎和防守。
而且长治、龙城地区生产的水泥、钢筋基本上都用于了这些地方的防御工事修筑。
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平型关一线,是此前晋北反击战原定的右翼作战部队进攻方向。
没有多少的防御工事,确实需要战斗力更强的作战部队。
楚云飞清了清嗓子,而后接着道:“统帅部拟定的进攻计划,和我们此前所使用的中路突破战术并无太大的差别。
只不过这一次我决定以侧翼迂回包抄,中路粘滞的方法,寻求歼灭日军四十一师团主力的机会。
上一次,我们将其重创。
即便是经过调整,四十一师团相较于二十师团,都是那个好捏的软柿子。
先干掉他们。
再想办法击溃二十师团这样的常设精锐。”
“至于防御作战,可依靠此前遗留下来的国防工事进行二次休整,不过我对此战秉持乐观看法,若是时机合适,可一路继续向北进攻。”
“八战区,第七集团军方面,楚长官已经动身前往商谈,至于结果,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
正当楚云飞所部就此战的细节进行详细讨论之际。
五战区的冬季攻势作战也基本上接近尾声。
一封电报。
也自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发到了山城统帅部。
第五战区。
是常瑞元最为在意的一个战区。
特派军委会魏高参前来担任监军,每日向他报告战况。
但同样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差的一个战区。
五战区下辖一共四十五师,总计三十万的作战力量。
此次作战一共投入三十个师。
规模最大的反击是由张自忠将军所指挥的右翼集团军。
对手是日军的第十三师团。
兵力颇为分散,基本上防御呈一线配置。
战斗打响之后,被迅速分割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据点。
让常瑞元没有想到的是。
日军能够忍受缺粮少弹的境况,顽强抵抗了一个月。
虽然知道五战区这群部队缺乏攻坚能力。
可也万万没想到攻坚能力差到了这个程度。
一个月,没有攻克日军任何一个据点。
各部队的战报前后矛盾,颇为突出。
本意就是为了消耗地方军实力的常瑞元看到相应的战果汇总,也是颇为震惊且无奈。
“第五战区襄河东岸之战,各军或进或退,胜败之数前后异词,虽战功比之其他战区诶优胜,但亦详查当时敌我之兵力与态势以及战后我方死伤与父母之确数。
而各军之进退,前后、勇怯,强弱,功过等,更不可不一一详报。
以功罪之大小而定赏罚之轻重.”
换句话说。
常瑞元无法确信第五战区的战果报告,认为该战区没有完成反攻任务。
他本想要依靠这次的反攻消耗地方军之实力,并且好推进后续的陆军整理工作。
反而被下面摆了一道,打完这一仗,下面到底有多少的兵力,有多少是吃了空饷的瞒报,亦或者是其他种种。
已经全部都搞不清楚了,相当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怜的是这些本不该付出生命的士兵们。
因为地方军头和常瑞元的勾心斗角,白白牺牲在了攻坚战的战场上。
五战区没能够完成任务,对地方的掌控也在进一步的缩减。
常瑞元坐在躺椅上思索问题的时候。
不由得想起了楚云飞的劝告。
冬季攻势现如今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必要。
资源富足可以进一步的整训军队,完全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就进行全面的反攻。
即便是消耗日军军力,应当以小规模的渗透作战,游击战。
应当避免攻坚战才对。
让这个时候的国军打攻坚战,本身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铿锵的脚步声传来。
随之而来的,是敲门声。
常瑞元缓缓起身,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世和。
王世和则是心领神会,迅速上前打开了房门。
刘斐将军则是快步走向了常瑞元:“委员长,南宁失守。”
“什么?”
常瑞元此时也是大惊失色。
自钦州湾登录之后,日军的进攻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过。
那就是势如破竹。
一个星期前才刚刚对南宁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他甚至为此下了死命令,要求务必坚守南宁!
南宁是中国西南重镇。
如果南宁乃至整个广西失守的话。
那么!
不仅所有的对外补给线会被切断,还会直接威胁到后方云南和四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常瑞元将桂南战场的指挥权交给白健生之后。
他和统帅部的一众高级指挥官们主要关注的是各地方如火如荼的冬季攻势。
听到南宁沦陷,他自是惊讶无比。
“五天前,第十六集团军夏威所部不仅仅采用了团番号改为师,师改为军这样的活,甚至还命令了所有的广西民团集结,准备参战。”
“但尚未完成相应调整,日军的先头部队就已经抵达了百济附近。”
四天的时间尚未调整完毕。
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发起了进攻。
讲实话。
战斗力差确实很差。
战后统计下来。
如果不计算五军攻坚昆仑关造成的日军伤亡人数。
那么。
这场桂南会战,双方的战损比接近100:1。
打不过归打不过,孬种有不少(逃兵)。
有血性的军人自然也是有的。
第一七零师仓促投入战斗,官兵阻击顽强,战斗进行的十分惨烈。
其中。
五零九团二营全体牺牲在了阵地上,一步也没有退。
而增援南宁城的,除了夏威所部之外,还有一支部队。
那就是杜聿明所部第五军之第二百师之一部,他们乘坐火车在桂林下车之后。
当即换乘汽车赶往南宁。
而南宁的守军,自始至终仅仅只有一个团。
那就是一三五师的第四零团。
“南宁之战,我军伤亡了多少人?”
“日军未遭遇抵抗便占领了南宁。”
常瑞元脸色铁青,再度询问了一句:“未经抵抗?”
“守城的第405团团长伍宗俊弃守了南宁城。”
“我记得第二百师的先头部队不是已经抵达了吗?”
“第二百师六百团绍一之的任务是掩护主力师开进,并未贸然前往南宁。”
常瑞元强忍着怒火接着询问道:“健生在电报之中怎么说的?”
“敌一部窜至茅桥二塘附近,与我第二百师六百团发生了小接触,六百团即向五塘方向撤退。”
“发电询问一下光亭,问问他怎么带的兵。”
王世和转身离去。
常瑞元余怒未消:“我记得还整个绍一之是黄埔六期的吧?”
“是的校长。”
“贪生怕死之徒,我要严惩!”
“我要严惩伍宗俊这个贪生怕死之辈!”
常瑞元看着手上的调查报告,一时间怒气爆表。
他原本认为的贪生怕死之辈。
绍一之团长已经牺牲在了二塘附近的战斗之中。
白健生所汇报的小接触。
实际上是二百师六百团为了阻击日军北进的拼死之战。
整整两天的战斗,六百团官兵伤亡三分之一。
黄埔六期步兵科的绍以之团长,连同他的团附吴其生均在战斗之中阵亡!
南宁局势的迅速恶化。
使得常瑞元不得不将为数不多的精力再度放在了桂南的战场上。
就连楚云飞数次发来的请战电报。
也均未得到回复。
“自日军登录时起,参战官兵已经伤亡了两千七百余人,其中不乏有不知所踪者(逃跑。)”
“日军呢?”
“根据参战部队的战报来看,大概造成日军三千余人的伤亡。”
三千?
常瑞元自然是不可能信的。
和才过去短短两天的时间。
日军骑兵部队和中村支队便已经开始迂回绕后。
200师,170师,135师被迫向高峰隘方向撤离,又遭到了截击,混乱之中,伤亡绝不可能小。
日军的举措和进攻速度
根本就不像是遭到过重创的样子。
反而像是一路上压根没经过什么有效的抵抗。
这样的进攻速度,更像是一路行军的速度。
“这个健生,喜欢带兵又带不好兵,辞修也是,我让他去督战,他就是这么督战的!”
常瑞元自武汉会战之后,已经很少发怒了。
他甚至都已经习惯于听到捷报和胜利。
而现如今,冬季攻势的受挫。
桂南会战现阶段的失利。
算是彻底的扯下了国军战斗力整体还算不错的遮羞布。
惨痛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常瑞元。
就像是日本人时常派人联系他表述的观点一样。
催促着常瑞元接受现实。
绝大多数的国军部队战斗力就是不行的!
没有战胜日本的可能性!
娘希匹!
常瑞元一想到这里愤懑不已。
他若是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
还搞什么南岳整训,还搞什么精神动员。
就是因为他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糟糕的现状。
桂南会战事实却在告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两个字,心累!
林蔚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委座.”
“什么事情?”
“楚云飞所部第三次来电请战,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方面也声称他们已经做好了十足的战斗准备”
常瑞元此时不再犹豫:“那就让他们打吧,打他个天翻地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