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0章 ,天才,NS方程,特别事务所

      第170章 ,天才,ns方程,特别事务所
    一九八零年十月,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学楼办公室。
    丘成桐打开了今天的信件,看到是从太平洋对岸的祖国寄过来的信件,以及哈工大的学校字眼,顿时让他的瞳孔猛地放大。
    上个月的时候,他就从他老师这边得知了一个消息:王多鱼已经成功证明了谷山-志村猜想。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只不过论文还没发表,王多鱼的想法是等他证明了整个费马猜想之后,再进行全篇论文的发表。
    然而时隔没多久,哈工大这边就突然发了信件,难道王多鱼真的已经证明了费马猜想吗?
    很快,丘成桐打开了信件,然后看清楚了里面的内容,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王多鱼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证明:假设有一组满足费马方程x^n+y^n=z^n的非平凡解(x,y,z,n),根据他提供的这个数学工具,可以得到一条半稳定的椭圆曲线,其不是模性的。
    因此需要着手证明这样的椭圆曲线必须是模性的。
    然后王多鱼又提出了让丘成桐豁然开朗的模性提升定理,等后者看完之后,顿时惊为天人。
    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构思,以及近乎完美的证明过程,让丘成桐大呼过瘾。
    他并没有因为这篇论文是王多鱼写出来的,因此嫉妒羡慕。
    即便他们两人目前是在打赌,可他们并不是外界那些恶意揣测的媒体想象的那样,他们并不是恶性竞争,相反,他们只是觉得有趣,彼此友好地进行一次友谊比赛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斯梅尔突然敲响他办公室的大门。
    “丘教授,你输了,哈哈.”
    只见斯梅尔拿着一封信和一沓稿纸走了进来,满脸笑容地快步走进来,笑眯眯地说道。
    丘成桐闻言,惊讶地抬头:
    “你也收到了哈工大的信件?”
    不等对方回答,他又马上说道:
    “也对,王教授跟你的关系还不错,肯定会让你帮忙审稿.”
    斯梅尔坐下来,跟丘成桐进行交流。
    从眼下他们收到的论文稿件来看,那么王多鱼的这篇论文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都已经经过了验算,确定是可以进行发表的。
    “对了,丘教授,记得请我吃饭哦.”
    听到这句话,丘成桐不由苦笑,因为他还跟对方打赌了。
    斯梅尔认为王多鱼肯定会比丘成桐更快证明出来,赌注就是一顿饭。
    只不过这顿饭是在京城这边,因为斯梅尔喜欢吃烤鸭。
    就在丘成桐他们这边聊着王多鱼的论文时,此时的王多鱼他们已经回到了大红沟村,并且在深山里狩猎。
    狩猎的结果如何,对王多鱼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狩猎的过程。
    爬山涉水地游玩,看看风景。
    十月份的东北,已经进入秋天了,夜晚的气温,有些地方都有可能步入零下了。
    所以,真的很冷!
    在深山老林地逛了三天,什么都没捞着,王多鱼他们便回到了村子里。
    住在木屋里,小日子甭提有多开心了。
    百多平米的木屋,窗户、墙壁等都挂满了兽皮,让整个木屋看起来更像是猎户的家。
    “九叔,你帮我看看这道题好不好?我不会做”
    屋内,王舒婷皱眉地拿着作业本来找王多鱼,后者一看,这不是大学的题目吗?
    “谁给你出的题目?是老荣还是老楼?”
    能够给自家侄女出这样难度系数的题目,绝对是荣光夏他们几人,而这两天也就荣光夏和楼建国两人帮忙指导,祝汉廷他们反而跑去隔壁村参加农村的活动去了。
    所以就只有他们两人嫌疑最大。
    “是荣老师”王舒婷特别老实乖巧,毫不犹豫地出卖了荣光夏。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她九叔很厉害,瞒不住。
    何况,这题目本来就是她要求的,因为她想体验一下大学的难度。
    今年已经高一的王舒婷,越发想要考哈工大,因为她的成绩也逐渐上来了,似乎还有一点点数学天赋呢。
    从七八年到现在,王舒婷受到她九叔的影响,非常自觉地学习。
    小小年纪,就已经养成了较为自律的学习习惯,加上她父母也愿意支持她,所以她的成绩自然进步得非常快。
    “行吧,我来给你讲解一下.”
    王多鱼闻言,无奈点头。
    侄女想要挑战高难度,纯属是不知天高地厚。
    既然她那么想,那就让她感受一下什么叫高难度。
    另一边,薛雨晴等其他小屁孩也都围了过来,似乎也想尝试着听明白。
    等王多鱼讲完之后,王舒婷听明白了,然后才看向薛雨晴他们:
    “你们也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大家都摇头,就只有四姐家的小儿子郑宝东说听懂了。
    郑宝东是王多鱼四姐家最小的儿子,今年已经十五岁,跟王舒婷一样都是高一。
    不过郑宝东平日里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
    学习成绩是中等偏上,不过是偏科严重,理科还不错,特别是数学,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不过英语就比较差了。
    其实郑家几个孩子也都不是学习的料,比如他二哥郑宝印,平时就很喜欢进山狩猎,以前小时候读书也是成绩倒数的存在。
    “嚯,阿东你很不错哦,居然说听懂了,来来来,我给你再出一道题,你们两人一起做。”
    王多鱼闻言,不由来了兴致,笑眯眯地说道。
    他没有给王舒婷和郑宝东两人拒绝的机会,三下五除二,很快就重新出了一道题。
    两人都是高中生,虽然都是高一,但他们两人的成绩,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郑宝东的数学比较厉害一些,就是太偏科了。
    很快两人就开始进行做题,王多鱼瞥了一眼墙壁上的大钟,然后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他没有继续攀登数学高峰,去证明其他数学难题,反而是学习居多。
    杨米尔斯理论是相对复杂的,他想要了解更多,读懂更多,才更方便动手。
    后世千禧七大难题之一,王多鱼现在已经攻克了其中的庞加莱猜想。
    利用费马猜想作为过渡,下一步就开始对其他问题下手。
    其实这个时候,他应该继续朝着朗兰兹构想发起冲锋,但没必要,因为必须的给其他人喘息的空间嘛。
    更何况,现在老一辈的数学家们都要老去了,新一代数学家,却是还没成长起来。
    别到时候他求证了,却是没人能够帮忙审核,那就难搞了。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熟悉那么多顶尖领域的,比如说黎曼假设,这绝对是非常尖端的数学难题了。
    以及大名鼎鼎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玩意儿王多鱼也很想破解,但他还没动手。
    原因也很简单,他的积累还不够。
    不是他在数学方面的积累还不够,而是他在飞行器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还不够。
    之前他就跟钱学森教授交流过力学方面的知识,确实非常困难。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粘性流体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其在数学上描述了牛顿流体的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并且考虑了压强、温度、密度等相关的状态方程。
    而王多鱼的积累还不够的话,贸然朝着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很有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
    万事还是循序渐进的好,就好像他现在从哈工大跑回来老家一样,不就是为了散散心嘛。
    松弛有度才是人生,不能因为工作就把生活全给丢掉了。
    “舅舅,我做完了。”
    郑宝东停了下来,主动开口。
    王多鱼有点惊讶,这小子有两下子呀,居然只是十分钟就做出来了?
    这道题的难度有多大,王多鱼非常清楚。
    别说普通高中生了,就算是大学生,那最少也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做完。
    看了一眼郑宝东的答案,王多鱼更加惊讶了,这不是一个解法,而是两个解法呀。
    “你还会其他解法么?”
    听到舅舅好奇的提问,郑宝东老实地表示他就会这两种解法。
    “行,那你先看看其他书,等下我给你们一起讲解.”
    半天之后,王多鱼给郑宝东列出一套书单,叮嘱道:
    “从现在到过年这段时间,你就给我好好地看这些书,有什么不懂的随时给我写信,或者给你们的荣老师他们写信也可以.”
    王多鱼可以确认,郑宝东的数学天赋确实还不错,如果好好培养的话,那么说不准还真有可能在数学这一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具体能走到哪里,此时的王多鱼并不知道,但他已经为小家伙铺好了路子,就看对方能不能跟上脚步了。
    “好的,舅舅,我知道了。”
    郑宝东激动地说道,他不傻,知道这些书对自己有用,而他舅舅也很看重他,所以他肯定不会让他舅舅失望。
    一旁的王舒婷,却是心里不舒服。
    明明是她的九叔,而且也是她以前先被她九叔亲近夸赞的,怎么现在九叔变了呢?
    “九叔,我能不能看到这些书?”
    王多鱼闻言,错愕半晌,旋即开口道:
    “小婷,这些书你当然可以看,但是我需要跟你说明白一点,如果你的成绩因为这些而下降的话,到时候你父母揍你的时候,我肯定不会站在你这边”
    啊?
    这下子,王舒婷傻眼了。
    此时,祝汉廷他们已经回来了,听他们爽朗的笑声,就知道他们在隔壁村过得还不错。
    十月七日,王多鱼他们终于返回哈工大了。
    回到学校之后,王多鱼忙碌了两天,就被吴从炘喊来办公室,让那个他帮忙审核一下其他人的论文。
    “多鱼,这些都是已经经过前面两轮审核的论文,总共三篇,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从外面收回来的论文本来就不多,加上薛晓玲、荣光夏、祝汉廷他们等人的论文,算起来就更少了。
    结果因为王多鱼的论文进行首发,于是其他几篇论文都被剔除掉了。
    最后还剩下三篇质量最好的论文,如果能够通过,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那也没办法了。
    “好,我看看。”
    王多鱼没有推辞,一天之后,三篇论文就已经被审核结束了,其中一篇有一个小问题没有求证清楚,需要解释一遍。
    剩余两篇都十分完美,不需要修改。
    “多鱼,这篇需要修改的论文,是不是有瑕疵?无法通过?”
    吴从炘看到王多鱼的点评之后,顿时马上紧张地问道。
    他就没有看到这些细节,或者他认为无伤大雅,然后他通过了这篇论文的审稿,却是没有想到王多鱼居然不让这篇论文通过。
    看来情况有点严重啊。
    难道是自己的数学能力,真的下降了?
    “不是没办法通过,而是它的证明不够充分,如果能够修改的话,那么可以发表,只不过肯定是赶不上首发了.”
    等王多鱼解释过后,吴从炘这才恍然大悟。
    《哈工大数学期刊》的三篇论文都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审核工作当中。
    伴随着时间进入到十月下旬,哈工大这边收到了美国那边的电话通知:论文通过了审核,证明是非常完美的。
    这个消息让吴从炘等人十分高兴。
    虽然他们对王多鱼非常有信心,但费马猜想可是几百年都没有被证明的猜想,所以谁也不敢确定王多鱼是否比欧拉这些人还要厉害。
    如今看来,或许王多鱼没有欧拉这些人那么出名,但能力绝对不比这些人差多少。
    北极熊帝国,国家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
    谢尔盖诺维科夫也收到了哈工大的审稿信件,同时还附带了王多鱼的信。
    打开来查看之后,谢尔盖诺维科夫顿时惊了一下。
    此前七月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谢尔盖诺维科夫就已经接受了王多鱼的邀请,同意会帮《哈工大数学期刊》的顶级论文的审稿工作。
    这就是人情,而且还是让谢尔盖诺维科夫非常想要的人情。
    王多鱼在去年的北大报告会之后,就已经顺利登顶全球数学界,成为顶级数学家之一。
    今年又直接将庞加莱猜想盖棺定论,直接让这个猜想变成了定理,实力和名气都更进一步。
    所以大家都很想要王多鱼的人情,希望能够跟他多多来往。
    了一周多的时间,谢尔盖诺维科夫总算是验证完了王多鱼的这篇论文。
    但他感觉后者绝对隐藏了什么,因为论文明显不够酣畅淋漓,就好像看小说看到最精彩的时候,作者突然断章了。
    把后续内容给断在章节末尾,让人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于是谢尔盖诺维科夫拿起笔,先是给哈工大这边回信,表示论文没有问题,然后又给王多鱼写了一封回信,威胁后者马上把后续的证明论文寄过来,否则的话,他会去哈工大当面讨要。
    跟谢尔盖诺维科夫一样,同时把信件寄出去的还有希策布鲁赫。
    在德国麦克斯普朗克数学所,作为首任所长的希策布鲁赫,他也同样接到了哈工大的信件。
    对于王多鱼这位顶级数学天才,希策布鲁赫也是非常欣赏。
    虽然大家都在不同的国家,但在数学领域内,特别是纯粹数学理论领域,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他非常乐意地答应了王多鱼的请求,愿意给《哈工大数学期刊》进行审稿。
    从美国到北极熊帝国,再到德国、大不列颠、日本等国家,王多鱼总共找了六名数学教授帮忙审核他的论文。
    无一例外,这些人的答复都惊人一致。
    如果不是一致的话,那么王多鱼都要怀疑这些人的智商水平了,或者是这些人都是假冒的。
    因为王多鱼寄出去的论文,有非常详尽的证明过程,他们不可能看不懂。
    在进入十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当哈工大这边收到了所有审核通过的通知之后,吴从炘就迫不及待地通知印刷厂开始印刷了。
    《哈工大数学期刊》分为国内版和国际版,目前订购的机构和个人并不多,国内的有两百三十份,国外的仅有五十七份。
    就这,还是因为王多鱼的关系,所以才有这么多人订购了。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看在王多鱼的份上,友情订购。
    但王多鱼相信,其他人很快就会后悔了。
    毕竟他已经在费马猜想这道题上面有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如果有人去采访丘成桐、谢尔盖诺维科夫、希策布鲁赫等人,那么必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王多鱼很有可能已经完成了后续的证明。虽然这个结论十分惊人,并且也还没有被证实,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京城,燕园内。
    “他没有创作瓶颈的么?这可是费马猜想啊,全世界最顶级的数学问题之一,他是怎么能够在如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证明完成呢?”
    数学系教学楼,一群数学教授、讲师们聚在一起,面面相觑。
    听到周易良教授的话,冯新德马上说道:
    “或许周教授说得对,人家王教授确实没有创作瓶颈,我们都可以看得到,对方在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水平确实非常高”
    《中国科学·数学》这份杂志就在北大校园内,可以说是北大的‘校刊’了。
    过去这几年时间里,王多鱼陆陆续续投稿了几十篇论文,这些论文的质量都不差,并且期间还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所以在外界看来,他这个人没有创作瓶颈,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对了,杨教授,你跟王教授来往比较多,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见冯新德把话题投向自己,杨乐不由摇头道:
    “说实话,我跟他接触也不是很多,不过有限的几次接触当中,他给我的印象确实非常深刻”
    “费马猜想这道题是他跟丘成桐教授一起打赌要攻克的难题,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快就证明了而已”
    “大家都看过了这篇论文,证明过程非常完善,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得懂吧?眼下哈工大数学系推出了自己的期刊,未来我们国内数学界可能会更加热闹了”
    杨乐他不仅仅是数学所的研究员,同样也是《中国科学·数学》的副主编,今天这个会就是关于王多鱼那篇论文的讨论。
    费马猜想的阶段性证明,对中国数学界来说,那也是非常重量级的科研成果,影响深远,对全国各大高校来说,都值得学习。
    而《哈工大数学期刊》的异军突起,杨乐等人虽然不是很放在眼里,但毫无疑问,只要王多鱼一天都待在哈工大,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发展这份期刊。
    那么说不准,这份期刊会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数学期刊。
    以王多鱼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年龄,那么可想而知未来二十年时间内,《哈工大数学期刊》绝对有可能成长起来。
    对于《中国科学·数学》、《数学学报》等其他杂志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对于中国数学界来说,百齐放百家争鸣,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了。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学·数学》或许也应该与时俱进,要作出改变了。
    周易良、冯新德等教授们闻言,不由沉默。
    短时间内来说,北大数学系在中国数学界的地位,不可撼动。
    可就是架不住王多鱼这条过江龙,他这个人或许真的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地把北大给踢到第二的位置,然后让哈工大坐上第一的宝座。
    怎么办?
    找一位能够跟王多鱼相提并论的数学天才来制衡,这是办法之一。
    然而,数学天才或许有很多,可是跟王多鱼同等水平的天才,那就真的非常难寻了。
    段学复看了眼众人,没有吭声。
    他是数学系主任没错,但他已经快要退出江湖了。
    等到王多鱼掀翻北大数学系的时候,段学复估计自己都已经到阎王爷那边报到了吧。
    呵呵,如果王多鱼知道老段的想法,估计要翻白眼。
    “明年的高考,我们北大要提前去锁定那些状元,特别是那些数学成绩好的状元”
    有人如是提议。
    这是办法之一,因为在没有办法从外部引进人才的话,那么就必须想办法从生源这一块下手。
    “不,我觉得认为应该要举办数学竞赛会更好,让全国各初高中学校参加数学竞赛”
    还有人如是提议。
    一时间,会议就变得闹哄哄了起来。
    另一边的中科院数学所,陈景润、张广厚、陆启铿、关肇直等人也都在开会,不过他们是针对费马猜想这篇证明论文的研讨会。
    王多鱼在这篇论文当中提出了伽罗瓦理论基础上的归纳法、模性提升定理等几个数学工具,对大家来说都非常有用。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王多鱼摈弃了之前的论文写法,他公布了更加详细的证明过程。
    假如以前庞加莱猜想的那四篇论文是拓扑相关研究的数学教授、博士才能够看得懂,那么现在这篇费马猜想的证明论文则是数学硕士研究生都能够看得懂的难度。
    难度系数降低了很多个层次。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数学难题: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
    四色猜想就不用说了,在一九七六年的时候,已经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给证明了,这已经是四色定理。
    而哥德巴赫猜想在一九六六年,由陈景润证明了‘1+2’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科研成果了。
    反倒是费马猜想,王多鱼朝它下手,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那么费马猜想有什么用呢?
    其实它的用处还是非常大的,其一就是朗兰兹构想,费马猜想一旦被证明,那么就是对朗兰兹构想的最大支持。
    其二则是加密算法!
    费马猜想可以应用在加密算法中,也就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广泛应用在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当中。
    只不过现如今这个时代,中国国内根本没有互联网,美国的互联网也还处在蛮荒时代。
    当然,国外不是有很多所谓的解密机构嘛。
    但这一次是王多鱼求证了费马猜想,那么美国也好,北极熊帝国也罢,如果他们对中国这边搞什么加密算法类型的密码,只怕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贻笑大方了。
    最后一点,费马猜想在椭圆曲线密码学当中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其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理论的加密方法,不过详细的应用肯定需要跟解密机构的数学专家商讨才行。
    数学所这边的研讨会很快就有了结果,在上报之后,很快就被七四九局这边知道了。
    于是,三辆普普通通的汽车缓缓驶入了哈工大校园。
    就在周继敏、雷大庆和邱启诚等人来到王多鱼面前的时候,美国安全局特别事务所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法克,肯定就是他,绝对就是他破解了我们的彩虹密码.”
    作为特别事务所的首席专家,布鲁图斯弗雷克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非常痛苦,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费尽心思才设计出来的多重加密算法的彩虹密码,会被人破解。
    从今年四月份到现在的十一月份,他一直都在思考新的密码,同时在反思。
    特别事务所的探员、情报员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的消息,因为敌方根本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因此,如果想要继续传递情报,那么更加严苛的加密手段是必须的。
    多重加密算法的使用办法,其实并不为稳妥,因为这并不能持续多长时间。
    可布鲁图斯弗雷克又不是神,他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再次设置出一个更加牛逼的加密手段。
    今天,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好朋友,给了他一本杂志,一份来自太平洋对岸那个国家的新杂志。
    杂志上面的这篇论文,让布鲁图斯非常吃惊。
    因为他看到了加密算法的理论工具。
    听到他的咆哮声,其他人都纷纷站了起来,不可思议地看向他这边。
    所长提奥多尔瓦格纳更是直接来到他面前,沉声道:
    “布鲁图斯,你发现了什么?”
    彩虹密码被破译,他这个所长也被上面的领导咆哮过,因为前线损失巨大。
    特别事务所的任务就是要提供最有力的加密技术支持。
    原本的彩虹密码就是非常牛逼的一种密码,布鲁图斯弗雷克曾经信誓坦坦地表示过:全世界都没人能够破译这个密码。
    就算他们能够破解,最少是需要费十年以上的时间。
    但打脸来得非常快,彩虹密码被王多鱼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成功破译。
    如果再算上无线电信号拦截,再到邱启诚等人来到哈工大这边,那么时间足足过去了一天多。
    然后再到美国安全局得知任务失败,损失惨重的时候,已经是一周后的事情了。
    饶是如此,短短一周时间就成功破译,也让布鲁图斯破大防了。
    “我发现了,这篇论文上面的数学工具,其实就是加密算法的一种.”
    布鲁图斯弗雷克十分激动,手舞足蹈地解释道。
    过了好一会儿,提奥多尔瓦格纳总算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看着《哈工大数学期刊》这篇论文,提奥多尔的眼神瞬间阴沉了下来:法克,抓人!
    很快,特别事务所这边就派人秘密行动,结果不用问,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王多鱼早就回到了哈工大。
    想抓人?
    抓个屁呀!
    翻阅了王多鱼的详细资料之后,提奥多尔不由郁闷不已,因为前者就只是一名非常纯粹的数学理论专家,而且还是名满全世界的顶级数学家。
    就这样的人物,即便他们把人带走一会儿,只怕都会被骂惨了。
    为什么?
    因为王多鱼应该不太可能参与解密彩虹密码,而且这篇论文是在过去的八九月份才被证明的。
    在此之前,王多鱼还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
    除此之外,在今年上半年,王多鱼一直忙着给薛晓玲他们上课,同时还写了几篇论文。
    换句话说,在四月份这段时间内,王多鱼根本不可能参与过彩虹密码的破译工作。
    七四九局在南方山城,王多鱼在北方的冰城。
    就算七四九局很快把密码拿到冰城这边让王多鱼破译,难道他能够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破译完成呢?
    如果他真的那么厉害,岂不是说他的数学能力远超外界想象?
    提奥多尔不相信这个事实,布鲁图斯弗雷克也同样不相信。
    那么到底是谁破译了彩虹密码呢?
    “下次王多鱼再来美国的话,或者他离开中国,我一定要跟他面对面地交流”
    确认了不能抓王多鱼之后,布鲁图斯弗雷克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
    这是一条线索,他必须确认王多鱼是无辜还是真正的破解密码的高手,否则的话,他寝食难安。
    “好!”提奥多尔点头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他比布鲁图斯更加想要搞清楚王多鱼究竟是不是帮忙破解彩虹密码的那个人。
    他们特别事务所已经被上面领导骂过很多次,并且还罚过钱。
    就在特别事务所秘密调查王多鱼的时候,在哈工大计算数学系教学楼的办公室内,王多鱼正在整理总结关于hym方程等相关资料的时候,韩绝亲自过来通知他,让他前往校长办公室。
    “好的韩主任,我马上就来。”
    王多鱼点点头,先将自己脑海里的灵感记录好,然后收拾好稿纸,放到柜子里锁好,这才起身离开办公室。
    其实他的办公室一直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外人不允许轻易进出。
    因为怕捣乱,令王多鱼的科研成果毁于一旦。
    即便没有出过事情,王多鱼还是十分警惕,所以一般来说都会将自己的重要文件给锁好。
    柜子里面可不是什么木制的物件,而是一个合金制作而成盒子。
    这种盒子不惧怕火灾等危险,所以就算木桌子出事了,合金盒子也不会出问题。
    校长办公室内,王多鱼走进来的时候,再次看到了七四九局的几人,并没有感到很惊讶。
    “周领导,雷主任,邱处长,你们终于来了,比我预想中的要晚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我猜你们来这里找我,是不是因为我发表在《哈工大数学期刊》的那篇论文?如果你们是来告诉我,让我不要继续发表类似论文的话,那大可不必.”
    对于周继敏、雷大庆和邱启诚他们三人的来意,王多鱼心中早有猜测。
    根据费马猜想的应用,那么七四九局的人当然不希望外国人知道这么多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所以周继敏他们不希望王多鱼直接发表类似的论文,完全情有可原。
    但是王多鱼怎么可能会听他们的呢?
    如果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道顶级数学题的话,那么王多鱼肯定不会轻易发表论文,就算是要发表论文,也绝对会隐藏关键的证明过程和数学工具。
    因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涉及到的流体力学的很多方面,对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工作是有非常巨大的帮助。
    然而费马猜想的话,看似可以应用在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加密,实际上,王多鱼既然能够证明这个猜想,就不怕被人知道。
    并且,如果有人利用费马猜想来设置密码进行数据、密码等方面的传输,那才是傻子行为。
    只要学会了费马猜想的相关数学工具,肯定能够轻而易举地破解那些密码。
    听到王多鱼的话,周继敏他们三人顿时面面相觑,然后沉默了下来。
    王多鱼这番话,真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太聪明了!
    沉默过后,邱启诚突然开口说道:
    “王教授,你是不是已经证明了整个费马猜想?后续的论文能不能给我看看?”
    “我还在求证当中,如果已经证明的话,到时候会邮寄给你,如果邱处长愿意的话,也可以帮忙审阅一下我这篇论文”
    邱启诚闻言,笑着道:
    “我哪有资格审阅王教授的文章啊.”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王教授,虽然你之前拒绝了我们七四九局的邀请,但我还是想再次邀请你,帮我们七四九局设计相关的情报密码.”
    王多鱼当然直接拒绝了。
    七四九局这个单位虽然很不错,而且级别还更高,但跟哈工大一对比,又完全落入下风。
    一旦进入七四九局,便身不由己,就只能帮忙破解密码或者是设置密码等,反正就是只能够跟密码打交道了。
    这完全不是王多鱼想要的生活。
    对他来说,就好像是在工厂打螺丝一样,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
    “邱处长,其实我不加入七四九局会更好,具体为什么,我可以告诉你”
    “周领导,雷主任,你们或许不清楚未来的密码会如何进行传递,但是我可以大胆猜测.”
    “七月份的时候我去了美国一趟,人家那边已经有了互联网.”
    “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互联网世界,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台电脑,也就是美国现在的个人计算机,很多信息将会通过光纤线路组成的网络世界进行自由传输.”
    “比如我需要给邱处长传递一个情报任务,那么我可以在某个网址”
    听到王多鱼的描述,周继敏、雷大庆和邱启诚三人瞪大了眼睛,满脸懵圈的表情。
    外界已经发展到了这么颠的地步了么?
    明明王多鱼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能够听得懂,但是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无法理解了。
    毕竟他们现在可没有进行所谓的联网,哪里懂这些呀?
    利用光纤线路将几台计算机连在一起,这点他们能够听懂,但由此组建而成的互联网世界,顿时把他们的cpu给干烧了。
    听不懂没关系,王多鱼描述的这种情报信息传递方式,确实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之外。
    也就是说,未来想要追踪敌人的情报,拦截信息,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当然,这还不是最麻烦的一点,最麻烦的是,我们的互联网被人攻击之后,我们要如何进行反击等等,这些才是未来信息战争的重点.”
    信息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