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4章 ,‘忧国忧民’的一群人,哈工大两位大家长的担当

      第114章 ,‘忧国忧民’的一群人,哈工大两位大家长的担当
    哐当!
    哐当!
    周嘉敏看着不断往后倒的风景,忍不住紧了紧自己的黑色毛衣,越是往北,天气越冷,她越不喜欢。
    但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她也只能够忍了。
    “玲姐,你说《纽约时报》报道的新闻是真的么?内地真的有十多岁的数学天才?”
    摄影师康小飞放下报纸,忍着空气中淡淡的煤炭味,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哪知道?”周嘉敏翻了个白眼,“我们刚出了山海关,刚才列车员不是已经说了嘛,还有十多个小时才能到冰城,等到了地方,我们找到那个作者不就知道对方到底几岁了嘛.”
    “可是玲姐,我们都已经坐了二十多个小时,还要继续坐十多个小时,我的屁股都疼死了,而且这天气越来越冷了,真不知道住在这里的人是怎么受得了?”
    康小飞忍不住埋怨道,周嘉敏没话说了。
    她也很想问一下当地人,但她现在更想尽快完成此次采访任务,然后赶紧回港岛。
    北方冰城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太冷了,她一刻都不想多待。
    眼下才十一月底而已,但室外温度已经是零下七八度了,据说冰城那边的气温还会更低呢,真是难以想象。
    十多个小时之后,蓬头垢面的周嘉敏跟康小飞等人走出冰城火车站,然后跟前来接他们的冰城宣传部门的人汇合。
    招待所,周嘉敏休整好之后,准备跟领导汇合,然后去哈工大进行采访。
    冰城的室外是挺冷的,但招待所内,却温暖如春。
    只不过,当周嘉敏见到她的领导之后,却是错愕不已,因为她领导此时正皱眉呢。
    “领导,是不是有什么坏消息?”
    “嗯,小玲呀,我们的采访任务,只怕无法完成了”
    啊?
    周嘉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刚才冰城宣传部门的领导特意过来说了,目前哈工大那边不接受采访。
    这件事,还得从昨天开始说起。
    作为哈工大的校长,刘德本还是通过计算数学系主任吴从炘口中得知自己学校的学生王多鱼给美国期刊投了一篇稿子,而且论文已经发表了。
    最初得知这件事,刘德本只是有些高兴,毕竟这是一件涨脸面的事儿。
    结果没过几天,书记李瑞的问责电话就从京城打了过来。
    起因是在外地出差的李瑞,被一个电话喊过去七机部开会,被上面骂了个狗血淋头,会议结束之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七机部内部有领导十分不满意王多鱼私自将论文投稿到美国期刊那边,导致他们十分被动。
    哈工大是七机部下属的单位,现在下属单位闹出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管教不力。
    要知道,领导都特别不喜欢刺头,不管这个刺头有多么天才,那都不行。
    李瑞被上面骂得满脸懵逼,所以他只能够骂刘德本。
    后者很无语,明明这是一件好事儿啊,咋还骂人了呢?
    结果一了解,才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京城这边挺复杂的,有中科院这样的顶级科研单位,也有七机部这样的牛逼部门,还有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央直管大学。
    仅仅只是一个北大就已经是池浅王八多的单位了,可即便是北大这样的大学,放在京城这样卧虎藏龙的城市里头,那也是排不上号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上面错综复杂。
    在很多人看来,王多鱼的数学论文发表在美国这样的顶级期刊上面,自然是一件好事儿。
    可在有那么一部分人看来,这并不是好事儿。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延伸,那就是王多鱼这样的数学天才,万一被美国的资本腐蚀了怎么办?
    嗯,这事儿就回归到了之前外派留学生不回国了这个问题讨论上面。
    尽管上面早已有了定论,可那些人总能掰扯出五六七八九十条,他们总是‘忧国忧民’,为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殚精竭虑’,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代表。
    站在道德制高点之上,确实让人恶心。
    刘德本将这件事给扛下来了,跟李书记商量,这件事就不要让王多鱼知道了,免得让这孩子伤心。
    李瑞和刘德本两人也很清楚王多鱼的天赋,高考496分并不是造假的分数,《中国科学·数学》和《数学学报》上面发表的论文也不是假的。
    当初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位北大招生老师亲自前往青山乡邀请王多鱼前往北大读书这件事,李瑞和刘德本也知道。
    王多鱼那么坚定地选择哈工大,那么作为哈工大的两位大家长,李瑞和刘德本两人当然不会让前者寒心,因此将这件事止于他们两人。
    事态暂时平息,但没过两天,港岛这边又传来消息,《香港商报》记者要来哈工大采访。
    刘德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两眼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这不是纯属火上浇油嘛,怎么可以采访呢?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冷眼旁观,有人非常赞同,这就是现在京城那边十分复杂又矛盾的局面。
    可不管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得处理一下,可不能让事态朝着其他方向发展。
    于是,刘德本这边按下暂停键,没让《香港商报》记者采访。
    另一边则是等待在京城的李瑞,等京城这边的最新消息。
    周嘉敏、康小飞他们这些从港岛来的记者团队,目前接到的消息,就只能够等,具体等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外界风起云涌,而在哈工大的王多鱼,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他现在手头上一共有四件事:物理系那个双轴陀螺漂移测试台样机项目、中科院计算所的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阅读期刊和准备新论文、回复信件。戴文越教授那个项目事情并不多,计算任务也不算复杂,反正对王多鱼来说,相对简单。
    反而是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有点麻烦,因为项目刚刚成立没多久,事儿很多,需要他经常跟夏培肃教授进行沟通。
    这不,从京城的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给他带来了计算机,目前正在安装呢。
    哈工大,计算数学系办公楼。
    吴从炘听说王多鱼从京城那边搞来了一台计算机,当即就给他批了一间办公室让他使用,并且还找机械系那边的劳远昌教授帮忙安排人,给这间办公室的门窗加装了防盗装置。
    没有办法,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很贵重的,必须得上点措施才行。
    否则的话,如果真有人跑来计算数学系办公楼,将存放计算机办公室的门锁给撬了,然后将计算机给偷走了,可咋办?
    办公室内,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帮忙安装计算机,没让王多鱼碰。
    这玩意儿很金贵,如果坏了还得找人修,非常麻烦。
    “王组长,现在计算机已经调试好了,你可以使用了,不过我需要跟你说一下,这台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单云博一脸严肃地跟王多鱼说道,后者神情淡笑地点头,也不是不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而是对方明显过于严肃了。
    就好像把他当三岁小孩一样叮嘱,这明显瞧不起人呢。
    甭说他王多鱼本来就是计算数学系的学生,是一个智商超群的大学生,就算他是一个正常大学生,也不需要这么叮嘱吧?
    这时代的计算机跟后世的电脑,完全就是两码事。
    拿输入设备来说吧,这时代可不是什么键盘直接输入就可以编程了,而是需要使用到打孔纸卡等物理数段来输入数据(数字),才可以进入计算机。
    顾名思义,在纸卡上打孔,用读卡器读取连通电路,才可以进行编程。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穿孔纸卡便宜。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插线板和面板开关这两种方式,来完成编程。
    当然,面板开关只适用于内存式计算机,因为这种输入方式需要通过波动面板上的开关,进行编程,输入二进制操作码,按存储按钮,推进至下一个内存位,直至操作完内存,按运行键执行程序方可。
    按理说,如此多繁复的步骤,王多鱼应该认真听课才对,而不是这样‘吊儿郎当’且浑不在意的淡然模式。
    因此,叮嘱了一会儿,单云博就没了耐心,忍不住道:
    “王组长,我知道您是数学天才,但这台计算机非常贵重,价值十多万元人民币呢.一旦它在使用过程中被损坏了,我们可赔不起.”
    “云博,我知道的,你放心吧。”
    王多鱼呵呵笑着说道,单云博闻言,还想继续劝说,这个时候楚玉恒却是突然笑着抢先道:
    “云博你也真是的,我们王组长可不是一般人,这计算机对他来说可是非常简单的呢,你就不要瞎操心了”
    楚玉恒纯粹就是想看王多鱼的笑话,所以才制止单云博后续的劝说。
    眼前这台计算机价值不菲,即便王多鱼备受夏培肃教授的重视,可一旦这台计算机出了事情,呵呵,到时候,只怕王多鱼也要被责骂。
    如果计算机全面大损坏的话,那可能就不是责骂那么简单了。
    因此这会儿的楚玉恒,已经很想看到王多鱼接下来会怎么丢脸呢。
    单云博还想继续说什么,却已经被楚玉恒打断了,然后被推着走出了办公室。
    王多鱼收回目光,聪明如他,已经洞悉了楚玉恒的想法,但他并没有说什么,甚至他还想说句谢谢呢。
    如果不是楚玉恒突然打断的话,那么单云博绝对还会继续‘唐僧念经’式,念叨个没完没了。
    早之前他在数学所办理入职时,就已经去参观过冯康的计算中心,那会儿就已经见识过了这个时代的计算机。
    说实话,第一次了解的时候,他还是挺惊讶的。
    哈工大也有计算机,但这玩意儿被严防死守,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即便是王多鱼,没有李瑞或者是刘德本这两位大家长的签字,也根本见不到计算机。
    只因为哈工大的计算机是大型机,是用于国防科研项目的大型设备,连戴文越教授所带领的那个项目组也只能够申请每周使用一次,一次是六个小时。
    要不然的话,他可不会那么憋屈。
    办公室外面,单云博挣脱掉楚玉恒,不解地说道:
    “玉恒你干嘛呢?为什么不让我继续说?你要知道那台计算机可不是普通计算机,一旦出现问题,你和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七十年代初,从北大跟京城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出运算速度每秒一百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之后,清华大学、华北计算所、电子部三十二所和国防科大等都分别研制出了djs-130、djs180、655机、151机等小型机或超级小型机。
    这些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都是在百万次级,价值当然不菲。
    比如电子部三十二所跟国防科大研制的151机,就非常牛逼,研制成功之后就被很多单位提出采购计划。
    在今年六月之前,国防科大还叫长江工学院,但六月之后,国防科大在上面发布的《关于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通知》,长江工学院就回归了军队序列。
    根据钱学森的意见,学校设立了应用力学系、应用物理系、自动控制系、电子技术系、电子计算机系、系统工程与数学系、精密机械系这八个系二十七个专业。
    上个月,楚玉恒和单云博两人还去国防科大参观过他们的151机项目,当然知道这玩意儿了。
    总而言之,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十分贵重。
    “云博啊,你咋就这么不懂事呢?你没看到人家王组长不乐意听你念经么?人家可是数学天才,用得着你来叮嘱么?”
    顿了顿,楚玉恒接着说道:
    “你就放宽心吧,人家可厉害了,说不定啊,这会儿人家已经知道如何编程了呢.”
    单云博闻言,翻了个白眼:“难道还有人生而知之么?那可是计算机编程,我们当初学了多久?最少也有两年吧?他一个今年才参加完高考的大学生,之前可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怎么可能知道如何编程?”
    楚玉恒呵呵一笑,“等着瞧呗,反正王组长要是真不懂的话,人家肯定会主动开口,你到时候再劝说,是不是事倍功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