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王凡优选的含金量
第556章 -王凡优选的含金量
点完菜大概20分钟不到,服务员就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是被油纸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烤鱼。
桌子上有一个烤盘,服务员将托盘放到烤盘上抽出油纸,烤鱼就出现在烤盘里面。
鱼的个头不算小,各种调料随着服务员的动作瞬间流到烤盘里,暗红色的调料看着倒是很有食欲。
鱼身上也是各种各样的调料,还有一些新鲜的芹菜、洋葱和蒜末,托盘下面的烤盘在持续加热,烤盘里的汤汁也在不停翻涌,袅袅热气飘散,各种调料的香味也随之越来越浓。
王凡吸吸鼻子,一股浓郁的蒜香和辣椒、椒的香味瞬间充满鼻腔,单就气味来说还是可圈可点,而就在这时一块鱼肉已经递到他的嘴边。
王凡张嘴将鱼肉吃进嘴里,舌尖一抿鱼肉就已经在嘴里化开,这一下就连王凡也忍不住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
想要做到如此软嫩的口感,那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鱼肉肯定要新鲜一些,冷冻时间久了鱼肉脱水,不可能保持这种口感。
第二是火候一定要拿捏好,这种口感就处在一个鱼肉刚刚成熟的阶段,这对厨师的火候功力要求极高。
卓倩倩给王凡夹的是一块带皮鱼肉,鱼肉软嫩q弹入口即化,鱼皮也非常的滑嫩,而且鱼肉本身的酸香味很浓,鱼肉里面也已经有了盐和其他香料的底口。
这可能就是不用活鱼现杀的原因?
活鱼现杀固然新鲜,但是鱼肉里面想要有底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可能会让顾客等的着急,提前杀了提前腌制可以更快的出餐,对饭店也好顾客也好,还是有一些利处的。
而且鱼肉那股蒜香微辣的劲头和其他调料的搭配也都有讲究,各种配料的比例看来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以王凡的味觉和技术想要复刻出配方并不难,只是没有必要。
夹了一块鱼腹肉到卓倩倩的碗里,鱼腹肉有更多的脂肪,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鱼腹肉堪称精华所在,不仅味道浓郁,口感更是软嫩爽滑,是绝对的精华所在。而他自己却是已经开始尝试配菜。
夹起一个土豆片放到眼前,金黄色的土豆片切的非常薄,卷卷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新鲜土豆,当然,也不可能是过期土豆。
放进嘴里一咬,清脆的声音和满是韧性的口感无疑印证了他的猜测——这用的是干土豆片。
也就是新鲜土豆片切好以后晒干,等用的时候提前煮上就行。
这种土豆片虽然没有新鲜土豆片的那种脆嫩或者绵软的口感,但却更有韧性也更加的入味,而且还更耐煮。
这个有意思啊!
王凡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点,回去以后就准备切点土豆片晒干,以后可以做些不同的菜试试。
卓倩倩夹了一块煮好的牛肉给王凡,薄薄的牛肉已经吸满了鲜美浓郁的汤汁,吃进嘴里口感也是非常的软烂,如果硬要说美中不足的话,那就是没有牛肉味。
王凡看向还没煮的牛肉,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浆上的太厚了。
这要是在广府,肯定会收到一堆差评。
不仅已经没有牛肉的味道,更没有牛肉的口感,如果不是自己点的,这吃到嘴里那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如果只追求暄软,那直接用素牛肉代替岂不是更好?
不过王凡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就没那么多的要求,虽然这个巫山纸包鱼的配菜良莠不齐,但起码纸包鱼的味道还是非常不错,而且整体算下来价格也不算贵,两人一共了150多块钱。
……
吃饱喝足后回到房车,王凡把上午整理出来的粉面类发到了群里和微薄上,同时还发了一个征集江湖菜小店的帖子。
看到王凡竟然真的来了,雾都网友那就叫一个高兴,虽然还没有开始摆摊,但是总好过在外地一点机会都没有不是?
面对王凡的帖子,这些网友那叫个热情高涨,把自己认为不错的店一股脑的就打到了评论里。
有些人看到自己去过的还不错的,也会在底下点个赞,这样王凡就可以去那些推荐度最高的店去,也省的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发完帖子的王凡两人就美美的睡了一觉,睡醒以后神清气爽的继续探店之旅,卓倩倩的目的就是吃吃吃,王凡一边吃一边还能吸收各个店的优点,这就让两个人都是乐此不疲。
下午两人准备从江湖菜开始。
江湖菜的分类中有很多人推荐了小店,其中推荐人数最多的是一家叫:“人和水上漂”
的,王凡准备直接从这家开始。
江湖菜是雾都特色饮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所谓江湖菜,用烹饪专家的话来说,是指相对于正宗菜而言的菜式,它植根于民间,以川菜为基础,吸取各家所长,不拘常法地重复烹饪、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等等。
看似无心,实乃妙手天成,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江湖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土”“粗”“杂”。
“土”,是指江湖菜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
“粗”,是指江湖具有粗犷豪放的气质。在烹调上不拘常法,大把扔辣椒,大盆加椒,红油汤里游鲫鱼,糊辣壳里藏鸡丁。烧土灶,用粗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麻、辣、烫,品爽、嫩、鲜,不求形式,但求吃爽。
“杂”,是指的烹饪技法杂。
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师承,我觉得你这个做法不错就拿来吧你,他那个技法不错就拿来吧他,这里面很多的菜品你吃起来会感觉似曾相识,但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到底跟啥像。
重庆火锅说起来就是江湖菜的代表作之一,毛血旺、水煮鱼,也都是其中最为人知的菜式。
出门探店那自然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背单词背课文王凡不行,背这些菜品的背景和菜谱却堪称过目不忘。
人和水上漂在龙寿巷,店是一家老字号很好找。
两人这也算是错峰出行,本身今天出门的人就少,还赶上不是饭点的时候,坐在空旷的店里就跟包场一样。
人少最大的好处就是上菜快,大姐很快就把三大碗老豆端了上来。
大姐看上去四十多岁,脸上一直挂着热情的笑容。
王凡和卓倩倩一说话就知道是外地的,大姐就给两人讲解道:“第一次吃这个老豆吧?我来教你们怎么吃。”
说着话就拿出筷子,伸到了其中一碗老豆里。
碗很大,里面的豆给的也很足,一大块白中泛绿的豆飘在碗里的水上,神散而形不散,这也是水上漂这个名字的由来。
王凡和卓倩倩饶有兴趣的看着大姐操作,这个东西他们在外地还真没吃过。大姐的筷子缓缓下探,然后渐渐合拢,一大块豆就被筷子夹了下来,大姐的筷子抬起,豆依旧稳稳的待在上面。
“夹下来以后蘸着辣椒油吃就可以了,有什么需要再跟我说,到了咱们雾都就跟到了自家一样别客气。”
谢过了大姐以后,王凡和卓倩倩就开始小心翼翼的夹自己碗里的豆。
王凡虽然没做过这个,也是第一次吃这个,但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豆是怎么做的。
这东西跟豆腐的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豆浆的浓稠度,降低豆浆浓稠度,提高卤水的比例,就会出现老豆的这种状态。
就碗里这个东西用做豆腐的布包起来,挤压水分再用重物压着定型,那就直接能成豆腐。
王凡很轻易的就夹了一块老豆起来,夹个老豆在他绝对掌控的身体下,绝对不会有任何难度。
老豆在王凡的筷子上轻快的颤动,用这种方式告诉王凡自己究竟有多嫩。
也没有蘸辣椒,王凡就直接吃了一口白豆进嘴。
豆入嘴就是一股黄豆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卤水味道,舌尖只是轻轻一压,嘴里的一小块豆就彻底化开,着实是非常的软嫩。
这个东西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底味,只有黄豆那股独特的味道,王凡主要就是尝尝这是不是真东西。
再夹一块,这次他把豆放进了一旁的辣椒碗里。
豆进了辣椒碗,红油第一时间就过来将豆包裹住,王凡在碗底涮涮,让豆下面沾染上辣椒碎,这才朝着嘴里夹去。
辣椒油进嘴的口感要比豆更润,浓郁的辣椒香味却香而不辣,王凡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所以才敢放心大胆的让豆在辣椒油里打滚。
在辣椒端上来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闻出这个辣椒是用的二荆条,香而不辣是这种辣椒的特性。
有了红油辣椒的加入,就像是赋予了这碗豆灵魂,香浓的辣椒香味配合上豆的软嫩口感,再加上辣椒油里的一丝盐味,让这个原本有些平平无奇的豆瞬间变得美味无比。
豆刚吃两口,大姐就又端着菜来了,这里的上菜也很有意思,因为厨房在楼下,所以有一个专门上菜的小窗口,厨师做好以后通过窗口送上来。
这一次上的菜叫三合一,当然,这道菜能叫三合一也能叫四合一,如果有特殊要求,五合一六合一也不是不可能,加一种食材就多合一下,这就是江湖菜不拘一格的特性。
这道菜一上,整个桌子就全都是辣椒的香味。
因为那一盘子菜的表面全是暗红色的辣椒碎,直接在盘子上铺了整整一层,辣椒碎把所有的食材都藏在身下,除了辣椒什么都看不见。
王凡拿起筷子翻了翻,一块肥肠顿时出现在眼前。
第一块夹给卓倩倩,接着自己夹了一筷子辣椒碎放进嘴里。
香,直冲天灵盖的辣椒香气,却只有一丝丝的辣味,这一吃就知道肯定是好辣椒,美中不足的就是微微有点苦,应该是炸辣椒的时候火候有点过了。
再夹起一块肥肠送到嘴里,软糯弹牙的口感让王凡忍不住点了点头。
先不说味道和口感,单单食材上面就很讲究。
倒不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讲究,而是这个肥肠的口感就说明这是新鲜肥肠,不是进口的那种冷冻肥肠。
肥肠这东西新鲜的和冷冻的价格差的非常多,很多商家都会以次充好,反正只要放的调料重煮的时间长,一般人也吃不出来区别,那还不如多赚一点是一点呢。
这个店的做法就让王凡很有好感。
出来吃东西一求味道二求干净三图省事,味道差点可以忍,东西不干净是一点都不能忍。
三合一里面还有猪肚和腰片,猪肚鲜嫩脆甜口感很好,用的也是新鲜材料,就是腰片多少是有点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一部分,吃到嘴里味道着实有些冲。
第三道菜是温拌牛肉,做法上跟三合一没什么区别,但是牛肉的味道很足,一吃就知道是新鲜东西不是冷冻货,只是吃着吃着的时候王凡就猛然感觉嘴里像是着了火一样。
完蛋,这辣椒有后劲!
感觉到嘴里火辣辣的感觉,王凡一边吸气一边伸手拿起了卓倩倩的酸奶,酸奶和牛奶是缓解辣味的好东西,卓倩倩喝了一路都没喝下去一半的酸奶,让王凡一口就给抽了个干净。
卓倩倩要比王凡能吃辣,南疆的辣椒那也不是闹着玩的,就这两盘菜的辣劲对卓倩倩来说就是毛毛雨,她可以大口大口的炫肉,并且能够完美的吃到食材的鲜味。
嘴里的辣味缓解一些后,王凡就端起米饭就菜吃,这些辣椒干吃着辣,却是订好的下饭菜,一筷子辣椒肉一大口米饭,吃的非常豪爽。
本地人点赞最多的江湖菜饭店,远比网上的排名来得真实,起码这一顿王凡觉得没有踩雷的地方,而且价格也非常的亲民,两个人一顿下来还不到一百块钱。
出了门两人又换了下一家,直到把自己江湖菜的推荐单完成,王凡才心满意足的结束了今天的探店之旅。
“人和水上漂、九九牛肉馆、山城家常菜、唐兔世家、玉灵火锅、喜洋洋、醉八仙、磊磊爆炒、灶东家民间菜……”
名单里有网友推荐的,也有王凡自己找的,有些店他甚至不用吃,光是闻闻店里的味道看看别人桌上的菜色,都知道这家店好不好吃。
王凡的推荐榜单一发,雾都网友就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惊讶的发现,王凡推荐的很多店竟然就连他们自己的收藏夹里都没有!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雾都人,竟然都不知道我们这里有那么多好店……”
“现在你是告诉我我一个当地人,要收藏一个来这里刚两天的人给出的美食攻略吗?”
“虽然很丢人,但好像是这样的……我刚刚从喜洋洋出来,味道是真的不错,而且东西很新鲜。”
“好家伙,不愧是专业人士,王老板这一天竟然探了那么多店?”
“这发出来的还是推荐名单,如果把踩雷名单也算上,那这一天得逛了多少?”
“重点是不仅逛的多,而且找的店也很牛,有一家店离我们家特别近,这个店连外卖都没有,在网上也没有任何的名气,就我们附近居民才会去吃,想不到都被王老板给薅出来了。”
“楼上的这家店你以后再去估计要预约,这可是上了王老板第一次制作的推荐名单……”
看到这句话,很多当地人都猛地一愣。
是啊,王老板第一次制作的推荐名单,这以后来雾都玩的怕不是都得参考一下?
以王老板在美食领域的江湖地位,这些店从今天开始要是营业额不翻一番那都算他藏得够深!
“当地的跑不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吃,我现在就想知道王老板什么时候开摊,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尝究竟!”
“按照惯例应该是周一,也就是后天。”
“让王老板的美食来的更猛烈些吧!明天先去王老板推荐的饭店吃一顿打打牙祭,接着坐等王老板亲手制作的美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