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9章 演员现状与教学

      第499章 演员现状与教学
    这些年来,随着星河集团的壮大,它也算是为华夏的影视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至少在星河集团的努力下,目前国内就有好几家专门为影视产业提供幕后人员的职业学院冒了出来,挂靠在北电等三家影视院校的名下。
    而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飞速扩张,幕后从业者的素质提升和增多,影视项目的大量立项,业内也就面临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演员的欠缺,特别是年轻的好演员。
    嗯……用官方一点的话说,就是目前国内传统的演员培养体系,跟不上飞速发展的行业状况,从而导致了行业面临优秀年轻演员的断代风险。
    这可不是夸大其词,毕竟演员不同于幕后工作者。
    星河集团为了解决国内影视产业幕后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促进影视产业升级,可以和一些艺术学校开办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生灯光、道具、化妆、配乐、摄影等技术。
    可这些幕后职业,说到底还是技术性工种,经过职业学院系统性的培训都能快速上手。
    然而演员不一样,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是全方面的素质都得讲究一些的,头脑、灵气、努力和机会缺一不可。
    国内三大院校每年招收的学生是不少,然而其中真正能出头,在圈内成名做腕的却也没几个。
    并且就算是能成名做腕了,其中真正有实力、有演技的明星艺人,其实也并不多。
    至少你不能说杨幂、刘亦菲在演员这个职业上,就比他们的同学更出色吧。
    特别是近几年,一方面行业景气,机会变多,另一方面又是什么“流量”概念热炒,圈内的年轻艺人就更是演技直接大跳水,几乎快要到了没眼看的地步。
    而这种情况,星河集团当然也是有注意到,毕竟要说开工,他们家的项目无疑更多。
    那么怎么办呢?
    张婧仪和滨边美波他们目前所享受到的待遇,就已经是星河集团和业内不少人经过探讨后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你说这些人里面,最后能出头的能有多少啊?”
    “星火计划”培训班的教室外面,便装打扮的王皓和老师王劲松并肩而立,透过窗户打量着里面的少男少女,目光在张婧仪等熟面孔上来回移动着。
    而在听了王老师半是感慨,半是询问的话语后,他却是自信一笑,给出了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八成吧。”
    “这么高?”王劲松瞪着眼睛看向了他。
    王皓倒是不在意王老师的质疑,视线依旧在教室里面。
    “就是这么高,毕竟以我们星河集团手中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造星这种事情,完全是轻而易举。
    而且这些可都是好苗子啊!”
    随着他的感慨,王劲松也重新将目光投向教室里,看着那些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基础的肢体动作训练。
    “星火计划”属于是完全由星河集团主导的项目,所以在对于学员的培训上,也不是完全遵照北电的演员培训方法,而是博采众家之长。
    在这方面,有关于新式演员培养课程的编制工作,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星河集团可是不光召集了北电、上戏、中戏的表演课教授,同时还邀请了宋丹丹、冯远征、梁冠华等国内顶尖话剧组织的台柱子,以及王志文、陈道明、游本昌、赵本山等知名演员,再加上张艺谋、陈凯歌、冯小钢、徐克和王晶等知名导演,聚在一起探讨了好长时间。
    至于说探讨的内容,主要还是从影视行业的各个角度,以及更高层次全方位的思考新时代年轻演员该如何培养,以及演员这一行在流量时代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
    那一次的演艺大讨论王皓也有参加,在他看来,这可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行业盛会,同时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此之前,国内有关于演技的学习,有关于演员的培养,主要还是传承自上个世纪的苏联。
    之后虽然在表演理论这一块上虽然也有进步,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各有受众,各大学院你玩你的,各个老师我玩我的。
    再迭加上市场好转,演员敬业程度逐渐降低,导演要求慢慢放松,跨行成了常态,于是什么歪瓜裂枣也都能支撑一句演员,演技这个词就越发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至于现如今,流量时代到来,年轻艺人就更是很少在演技上下苦工了,“声台行表”全都成了笑话。
    台词喊“1234567”让后期配音,走路松松垮垮、斜肩驼背、脖子前倾,动作僵硬让替身上,表情五官乱飞吓坏小孩子。
    当时演艺大讨论,光是圈内前辈们对新人的吐槽控诉都了个把小时的时间。
    老演员们说新人不敬业,导演说找块叉烧都比他们会演,至于艺术院校的老师们也是大倒苦水。
    都说“出名要趁早”,按照北电等几个学校老师的说法,现如今孩子们所面临的诱惑是越来越大。
    许多刚考进学校的孩子,大一就有经纪公司找上门来,即便没有经纪公司找,有的学生也是上赶着找公司签约,唯恐落后了。
    而且读书之后,也很少有学生能沉下心来认真学习,脑海里想的都是该如何红,该怎么出道才能一炮打响,哪还有心思、定力和时间沉下心来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
    这点之前的刘亦菲、杨幂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也因为对学生接戏的限制,圈内之前还有“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的说法。
    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中戏的学生得在大二之后才能接戏,多了两年的校内学习时间。
    可在如今这种国内的大环境下,艺校老师们也已经压制不住学生们想要快速出名的躁动内心了。
    而且就算是真有学生踏踏实实在学校里学习表演,这又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好好学习的这三、四年里,无形中少了很多机会。
    圈子里更新换代快,有时候实力固然重要,机会也是不等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偶像明星这一赛道,真学个几年,时间一晃而过,出来稍稍蹉跎一下,直接就可以去演中年角色了。
    针对目前演艺圈青年实力派演员断档的这种情况,参与研讨会的圈内前辈们一致认为,想要让有天赋的艺人走传统学院派培养路线,先参加高考再去三大艺校学习,是行不通的了。
    过去那种循规蹈矩的实力艺人培养机制,已经跟不上变化极大的新时代。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圈内前辈们又讨论了许久,最终商量出了“星火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还是参考了日、韩的练习生制度、英国的剧团和戏剧学院培养制度,以及美国的演艺氛围学习模式。
    欧美日韩的娱乐产业毕竟比华夏发展得更早,走了些弯路,很多模式和规则自然也更成熟。
    像是日、韩,直接从小开始顶点培养爱豆偶像,训练他们的专业技能,明星艺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欧美则是教育产业发达、教育理念超前,讲究个不扼杀每个孩子的天赋,在通识教育阶段往往就辅助培养了孩子必要的演员体质。
    这点和国内的校园生活以考试成绩为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少欧美的教育体系中,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并不会被数学和语文所取代。
    在那边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有且有很多非常好的表演机会,从小学开始,欧美学校里就有了话剧社团和艺术课程,话剧表演氛围也更加浓厚,虽不一定比得上体育,但那边的学生至少比华夏国内孩子们更容易接触到表演。
    所以很多人往往也会发现,欧美那边经常出现年轻且富有演技的少年甚至是儿童演员。
    当然这主要还是和经济条件有关,随着华夏如今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华夏家长在孩子艺术、体育等项目上的学习投入也同样在大幅度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在2020年以后,国内也陆续冒出了很多有灵性的新生代童星,还不是那些孩子更早且更有规划地走上演员这条道路。
    特别是那些星二代、富二代,一门心思往这条路上挤。
    如今众多影视圈前辈合力商量出来的“星火计划”,无疑就是取外国艺人培养体系之所长,力图为华夏的影视产业输送更多优质的新力量。
    只是光有计划还不够,这些年幼的好苗子又该怎么培养呢?
    “好,接下来你们再和我完成另一组运动。”
    教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年轻的学生们伸展双臂,指节屈起又放松,手腕手臂上下摆动,两条胳臂像是水流一样从指间流淌到肩关节。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得来回踱步转圈圈,整个人仿佛踩在海浪之上一样。
    这一整套动作并不容易,可以看到教室里的年轻学员有很多肢体的协调性不够,动作十分僵硬,手臂的摆动像是跷跷板。
    当然,也有些学员,特别是有舞蹈功底的女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在老师的指导下,片刻功夫就练得有模有样,整个人宛如一只在海浪上飞翔的海燕。
    这就是属于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的特殊技巧。
    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又被称之为“格派”表演法,是由波兰导演、戏剧家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所创。
    这位是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表演界大名鼎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以及阿尔托同为影响当代表演艺术最为深远的理论家。
    而他的“格派”表演体系,崇尚“质朴”和“贫穷”,认为大量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运用扼杀了剧场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同时在演技训练上,他也认为肉体是演员表演的枷锁,只有消除身体器官对演员表演的阻力,才能将其变成表演的助力。
    因此他提出了一套极其严苛的演员训练法,强调通过严格的形体训练激发演员内在的精神能量。
    例如比较常见的肢体对立练习,即通过将身体分为对抗的两部分,右侧肢体优雅灵动,左侧肢体笨拙呆板,如此调动情绪,利用这种冲突、对扛、拉扯,来激发训练者心中的愤怒、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内中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好似你正在专心做某件事情,结果边上一直有人在喋喋不休的打扰你,感觉是一样的。
    当然啦,这种训练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对于演员的天赋要求无疑要更高,它不仅要学生有更强的想象力,还得有强大的身体控制力。
    特别是这种训练方法越到后期,对于学员的身体压榨强度就越高,像是所谓的“泼洒冰水、强光照射”,颇有些走极端的意思。
    不过极端的方法往往也能成就更具爆发力的表演,像是目前国内“格式”表演体系的领军人物冯远征老师,他的安嘉和谁敢说没有爆发力?
    所以关于这些学生的演技培养上,冯远征也是受邀参与到了学习课程的设计当中,并且他的几名学生也顺带着成为了培训班的老师。
    当然“星火计划”肯定不可能全部采用“格式”表演训练法,其他的什么“斯式”训练法,“体验派”、“表现派”之类的,也都有老师负责教授。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方法都稀里糊涂凑在一起,而是由冯远征这种深谙表演与教学的老师们进行归纳、融合、总结,博采众多学派之长,加上这些年新出现的国内外表演理论,以及华夏本身的一些培养训练方法,重新确立的一版“艺人培养训练体系”。
    该“训练体系”最终由王皓拍板定下“中式表演训练法”的名字,上一届“星火计划”的学员实践体验过后,效果都还不错。
    而且负责教导的老师们也收集到了大量的反馈,又经过新一轮的讨论与改进,目前张婧仪他们学习的,已经是“中式3.0版本”,要更加适合华夏电影的拍摄制作习惯和亚洲演员的体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