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18章 降维打击

      第918章 降维打击
    ps:求点保底月票~~!
    沪市国际车展。
    “嗨,檀,你知道吗?当初你救了我,但现在你又要把我推向深渊了哈。”
    顶着巨大的压力,马斯克又一次来华了。
    跟尉来去日内瓦参展一样,已经成立中国分公司的特斯拉这次也把他们的产品带来了沪市车展。
    依旧还是他们目前的三大王牌:毛豆s,毛豆x,毛豆3。
    见面之后,二人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位未来世界的首富现在还没有那么的意气风发,特斯拉正在经历一个地狱般的年份,而且比前两次面临破产之时更加的严重。
    他们的股票,再一次成为做空者的最爱,整个三月份,特斯拉股价大跌22.42%,创造了自2010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纪录,同时也是特斯拉上市以来单月跌幅第二高的月份。
    马斯克这句话虽是开玩笑的,但基本也算是事实。
    2008年是特斯拉第一次面临破产,彼时的他们凭借着戴姆勒的5000万美刀以及米国zf的低息贷款撑过来了,但zf的低息贷款也不是直接打到特斯拉账上的。
    特斯拉需要先钱,然后排队去报销,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一样,你得先投入,当时的特斯拉实际可支配的财产也就戴姆勒给的5000万美刀。
    2010年匆匆上市,很大部分也是这个原因,但是融资拿到的那笔钱在毛豆s面市之后早就得七七八八的,到了檀锦程入股之时正是特斯拉最缺钱的时候。
    也是特斯拉面临二次倒闭的风险期,彼时的马斯克还跟拉里佩奇讨论过把特斯拉出售给谷歌,并且双方已经实质性的进入到了谈判阶段。
    只不过马斯克要求出售之后的八年时间之内,特斯拉依旧完全由他掌控,谷歌不得干预的要求让谷歌的律师们无法接受,谈判也就陷入了停滞阶段。
    为什么要卖给谷歌,还不是因为缺钱,彼时檀锦程的介入除了给马斯克带去了所急需的资金之外,还有中国市场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群体。
    要知道那会儿的特斯拉,可是找不到什么好的供应商,一流供应商根本就不鸟他,第一版的毛豆s质量同样也是一言难尽。
    正是因为檀锦程像白衣骑士般的介入,解决了马斯克当时最头疼的问题,也避免了特斯拉卖身谷歌的风险,也因此二者之间才结下了一段私人友谊。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吗?”
    檀锦程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马斯克说的是事情,两家企业成立时间差了几年,但真正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角度来看,差距并不是特别的大,风格也类似。
    真正了解马斯的应该知道,他跟他的特斯拉确实非常优秀,但优秀的是他前瞻性的想法,能够把各行各业融汇贯通,特斯拉的成功是基于马斯克技术前瞻性以及改变世界的决心。
    是特斯拉团队高效的工程能力,把各行各业的技术引入到汽车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产品体验,而非他的技术本身。
    如同当年苹果手机的出来一样,让人眼前一亮。
    毛豆s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白嫖”的产物,它的电机技术最初来自于ac推进公司,锂电池的想法来自于施特劳贝尔,制造理念继承自安东尼奥。
    而自动驾驶,则是从谷歌那里偷师来的,特斯拉的第一款跑车都是基于路特斯以及各大顶级零部件供应商组装而来的,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油改电。
    但是这种白嫖不像我们某些企业那样,拿来之后不思进取,白嫖或者说学习人家并没有什么错,后续自己投入,认真研发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就行了。
    除了这些之外,毛豆s的生产工厂更像是白嫖丰田的,当时丰田要关闭他们的工厂,没工厂的马斯克听到这个消息就找到了丰田创始人。
    不过,当时他也没钱,一通忽悠之下,丰田入股了特斯拉,而工厂也就顺势成了毛豆s的汽车生产工厂。
    通过各种“白嫖”,在跨领域应用之时,特斯拉自然会产生技术突破,最终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这才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
    尉来同样也是如此,尉来的工厂很多方面都是学习宝马以及特斯拉的先进理念,某些方面更是直接照搬,通过这种学习,再辅以我们的国情,形成尉来自己的特色。
    特斯拉第二次倒闭风险之时,可以说檀锦程出手拉了一把,当然他自己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除了在特斯拉股票身上赚得盆满钵满之外,自身也在与特斯拉的合作过程当中进步飞快。
    而现在,特斯拉的第三次危机,尉来或者檀锦程在其中扮演的角度就有些矛盾了,市场上同样走高端路线,并且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地位的尉来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
    et5的定价无论是在欧洲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毫不掩饰对毛豆3市场的觊觎,马斯克当年说他要搞出一辆3.5万美刀的纯电汽车出来,他做到了。
    檀锦程也不甘落后,他也同样搞出来了,两者之间从et5的定价开始,就处于竞争关系了。
    而在个人方面,檀锦程对于马斯克的支持力度也是不小的,特斯拉沪市超级工厂项目檀锦程尽力在中间奔波牵线,特斯拉内达华州电池工厂的建设,尉来也是出力不少。
    “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现在的希望就是你的德国电池工厂能够尽快投产;只是有些可惜,目前这种情况你是不太可能去北美投资了。”
    马厂长有些无奈摊了摊手,两人就在特斯拉展台角度处这么旁若无人的聊着。
    要说由锦新时代投资兴建的欧洲电池工厂,除了欧洲佬又喜又酸之外,最高兴的应该就属马斯克了,按照毛豆3的订单量,如果要及时交付,自身产能肯定是最大的问题。
    但除了自身产能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电池。
    按照去年电池行业的产能,毛豆3若是想要尽最快速度交付,几乎要耗尽全世界的电池产能,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特斯拉的股票被反复做空,跟电池的供应问题也有很大的原因。
    但问题是作为一家汽车工厂,特斯拉在毛豆3订单爆了的那会儿,根本就不会造电池,哪怕是现在也不会造。
    这个世界真正会造电池的汽车整车企业,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两家,那就是尉来跟byd,跟谁合作马斯克几乎都不需要考虑。
    如果不考虑这两家中国企业,那就只能去跟松下或者lg合作了。
    但是这显然不符合特斯拉的华夏战略,电池供应交给松下或者lg,还怎么在我们这边玩?
    还有一个就是电池技术问题,已经是全世界电池供应头部企业的尉来,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之几前老牌企业并不差,还有就是在专利的授权使用方面,华夏的企业也比小日子企业要大方得多。
    经常互联网冲浪的应该知道,马斯克的画饼技术是很强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他的画饼其实跟互联网卖课没什么区别,那就是先免费贩卖焦虑,接着就是收费贩卖希望。
    唯一不同的是马斯克的希望是真的,也因此檀锦程愿意相信他画的大饼,由尉来出资建厂生产电芯,剩下的组装电池包这些杂活儿,就交给特斯拉自己来完成。
    特斯拉内达华州的电池工厂,就是由尉来技术支持投资兴建的,当然尉来在其中也有一定的股份,相信马厂长的大饼是一回事,但该拿的檀锦程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显然马斯克也认同这种方式,大家私交归私交,在合作方面还是一切从利益出发,特斯拉发展起来之后也会回购尉来手里的股份。
    而如果特斯拉倒下了,那内达华州的电池工厂由尉来接收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如果老美不反对的话。
    在电池技术方面,尉来这些年的进步也都慢慢应用在最新款的车型上了,例如et5跟毛豆3一样,都是从18650电芯升级到了2170,新的电芯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同时采用高压三合一方案,让电池包整体减重了25%。
    两家在电池供应方面差不多算是同步的,另外在电池以及电控方面的技术也都有升级,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就是制造方面的,et5的零部件数量对比其他几款纯电车型更是降了一半。
    “尉来的et5预订量怎么样?”
    这个月对于马厂长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特斯拉的股票表现还不错,没有像上个月那样的暴跌,而是有了一定的修复,这让马斯克缓了一口气。
    不同于国内生态,特斯拉的股价变化对于特斯拉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a股的表现同样也不怎么样,尉来的股价也是如此。
    特斯拉有特斯拉的问题,尉来同样也有尉来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销量的下滑导致两份财报(2017年度财报与一季度财报)表现不佳,要不然的话檀锦程也不可能从欧洲回来就直接召集悦驰团队开会。
    两家关系的恶化,老头儿的反复无常,四月份两家都还没有正式开启谈判流程,处于对峙当中,a股三大指数表现不佳在情理当中,尉来股价受到影响是客观原因。
    但是主观上的原因还是尉来正面上市以来第一次整体净利率的下滑,除了利润下滑之外,一季度悦驰销量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起最高接近3800亿元市值,目前尉来的市值已经跌至3100亿元至3200亿元之间了。
    三月份,尉来第一次没有在月初发布去年的财报,而是选择跟其他车企差不多的时间点,也就是三月底,一个简单的变化就足以让市场引起反应。
    整个2017年度,尉来的整体营收901.27亿元,对比去年有高达30.68%的增长,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但资本市场的本质就是贪婪,他们对于尉来2017年度的营收是冲击千亿。
    900亿跟1000亿很明显的差了太多,再者尉来在净利润方面更是大幅下滑,全年93.27亿元的净利润,对比起2016年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16.84的下滑。
    净利率降至10.35%是尉来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季度尉来的业绩相比起去年同样下滑严重。
    悦驰系列销量下滑,补贴减少,原材料上涨等等都影响着尉来的净利润,好在尉来汽车业务板块整体还能保持着18.43%的毛利率。
    按照业界标准,传统燃油车维持10%的毛利率,新能源车企15%的毛利率是生存的底线,而如果想要可持续的发展,毛利率就必须保持在15%至20%之间。
    否则就必须依造融资或者政策的支持了。
    “还可以,比不上你们的毛豆3,不过我们的预订量也还是不错的。”
    说起这个,檀锦程脸上的笑意要浓上一些,es3以及et5受消费市场欢迎,多多少少还是缓解了一些目前的压力。
    低端埃安s,埃安y,中高端es3,es6,es8,et5,et7,l1加上黄海电动客车系列,组成了尉来目前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两款es系列调价了,两款埃安系列同样也跟着调价了,而l1虽然没有调价,但是也给予了新用户一定的优惠,至于et7这款车的销量基本可以忽略掉。
    截止到沪市车展为止,尉来es3与et5已经在逐渐开始交付了,三月份结束春节长假恢复正常生产的尉来工厂产能拉满,但是即使是这样,车子还是不够卖。
    之前张利为新车上市准备的一万辆车子,也已经开始进入到集中交付期,新的产能规范,又让张利头痛不已。
    基于这个原因,尉来在欧洲市场的交付也不得不推迟,按目前的产能规划,欧洲市场的交付期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
    “真希望我们现在有一座工厂拔地而起啊。”
    虽然推迟了欧洲市场的交付期,但对比起特斯拉计划2019年2月份对中国区以及欧洲区的交付来说,尉来还是占了几个月的优势。
    这让马斯克羡慕不已。
    “那你就尽快确定下方案下来啊,让沪市工厂尽早建设,尽早投产。”
    “是的没错,这次过来也是想尽快定下来。”
    根据一季度的销量,权威机构对于2018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估在200万辆左右,其中我们国内的销量大概占全球销量的55%。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销量实际还是有一个提升空间的,连续多年的补贴以及有宣传,汽车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市场初步培养出来了。
    但是不得不说,制约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要原因还是各家的产能,倒也不止是汽车工厂的产能问题,还有电池以及其他一些零部件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尉来,byd还有包括国轩,宁得时代等等国内头部电动企业全部都在跑步建设工厂,宁得时代为了快速发展,早在去年就申请了ipo。
    跟了解当中的一样,宁得时代依旧还是在创业板上市,时间也定在了今年六月份,不过被夺了气运的宁王,不再像上一世那么的瞩目。
    但是宁王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上市之后的宁王在融资方面不再受限,发展也必定会跟其他企业一般高速。
    大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前都增长平稳,但是一旦上市之后,那扩张的速度几乎就是肉眼可见的一天一个样,包括尉来也是如此。
    宁王的上市,对于尉来以及byd来说都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然尉来的控股股东巨量引擎持有宁王13.34%(ipo稀释后)的股份,但这可跟尉来没什么关系,尉来是尉来,巨量是巨量。
    全球前两大新能源车企的掌控者双双公开亮相沪市车展,并且相谈甚欢,哪怕是站在角落里都是那么的引人瞩目。
    特斯拉的展台之前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记者是一波又一波,疯狂的朝着檀锦程跟马斯克按下快门,可把马斯克给乐坏了。
    “檀你的人气还是那么的高。”
    毛豆s的推出,把马斯克捧成了网红企业家,加上他鲜明的个性,一言一行都受到极大的关注,而檀锦程同样如此,这位今年才33岁的千亿帝国掌舵人可是堪比扎克伯格的人物。
    与马斯克一样,檀锦程虽然面对公众要更加的有亲和力一些,但是同样也是个性鲜明,尤其是在商业方面,et5以及es3的定价简直就是杀穿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定价体系。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知豆这种a00级别轿车指导价都敢定15.18万元,18.88万元的年代啊,号称知豆高端版的d3,续航里程不过210km,但是他的指导价敢定在19.58万元以及20.58万元。
    虽然最终这几款车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在5万至10万区间,但这就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乱象。
    各种虚高的价格,国补以及地方补贴这些政策是公开的,但是企业之间的补贴就不知道了,这种虚标给企业还有经销商留了很大的空间。
    消费者购买产品嘛,有各种了解的,但同样有那种脑子一热就买上的,而这种虚标的价格,很容易让这群用户群体上当,反正这种冤大头碰上一个就是赚发了,经销商也不会特别详细的解释各项补贴政策。
    这就有些类似于世纪初很多奸商用信息差来忽悠消费者了。
    而尉来在一款b级轿车身上的起售指导价不过21.98万元,你一款a0级别的轿车凭什么定20万的指导价?
    如果说es3的指导价,檀锦程还给一众同行留了点颜面,那et5的定价可就是狠狠的打了同行一记大嘴巴子。
    这里不是针对哪一家,而是目前市面上几乎90%以上的新能源在售车型以及即将发布的车型,从尉来et5公布定价以来,互联网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价体系就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说在几年之前,尉来搞出先进的智驾体系承受上层对于整个产业链呵护的压力而放了大家一马,那这一次檀锦程就是正式露出了他的獠牙。
    跟上一次不一样,对于et5的定价,上层是完全持支持态度的,老美能造出3.5万美刀的纯电轿车,而我们的企业同样也可以。
    在如此关键的节点,尉来的表现是非常提气的。
    et5的定价慌的不是它的同级竞品,最多他们也就是咬牙跟进罢了,但是对于那些以生产a00级轿车为主的如知豆,北汽,奇瑞等等这些“混子”来说,可就是打击太大了。
    他们再也不办法像之前那样胡乱定一个极高的价格,然后再利用各项补贴以及信息差给消费者造成一种优惠力度很大的假象混水摸鱼了。
    拿知豆高端车型d3四座版来说,一款2975*1585*1590,基础版续航里程210公里的两厢车,起售指导价20.58万元,到手的话可能是10.98万元左右。
    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优惠力度极大的感觉,但是et5定价一出,他们这招就不灵了,也就是说檀锦程把他们的营销方案彻底推翻了。
    这对于这上些车型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没办法忽悠到人了,也就卖不出去了。
    11万元买一款续航里程210公里的两厢车,为什么不再多加几万块,整一辆续航里程354公里的b级轿车?
    再者,et5的外观设计以及颜值也是一大亮点,互联网上对于et5的颜值讨论度非常之高,对于注重颜值的女性用户也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力。
    而女性用户又是a00级轿车的消费主力。
    还是那句话,女性用户并不是都喜欢小车的,很多女性用户也偏爱大车,选择小车更大的因素还是便宜,但有一款颜值在她们审美点上的大车,性价比又高的车子,为什么不选择呢。
    初入轿车市场的et5,仅仅从定价以及颜值这两大策略上来说,就给市场来了一个降维打击。
    好在檀老板也没把事情做绝,在日内瓦车展期间就公布了价格,给国内厂商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调整策略,要是留在沪市车展期间公布价格,那真的是要哀嚎遍野。
    2018年的沪市车展,包括国际品牌,自主品牌以及新势力在内的车企,全球/亚洲首发的新能源车型就超过了30款,展出的新能汽车更是高达159辆,整体占比11%,是历届车展最高的一届。
    把2018年的沪市车展定义为新能源汽车的首发元年都不为过,檀锦程给大家留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算是比较厚道了。
    “你去跟记者聊几句吧,给你的车企造造声势顺带着给我吸引一下人流,我那边看到个熟人,我得去打个招呼。”
    眼看着人流越来越多,檀锦程决定开溜了。
    话说回来,这种车企之间老板们相互帮忙站台还是他最先大规模推广的,现在各大车企之间的老板们也都会参加车展,给友商们站站台。
    看车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大长腿了,车企老板们的表现同样非常有趣。
    “没问题,一会儿我去你们展台找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