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17章 “是时候需要一些改变了”

      第917章 “是时候需要一些改变了”
    ps:月初,求一点保底月票,保底月票会影响智能推的~~!
    “赚钱?哈哈,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那是以后的事儿。”
    栎社机场,刚刚下飞机的檀锦程就被记者给拦了下来,询问关于et5定价问题。
    没办法,这价格搭配上et5的性能与用料,这价位在国内纯电领域根本就没几辆能打的,甚至于已经能够影响到燃油车了。
    按照实时汇率,et5的这个起售价格实际也是在3.5万美刀左右,跟毛豆3在老美本土是一样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出去的时候是三月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
    缺席了今年两会的檀锦程并没有缺席今年的热搜,除了在欧洲引起不小轰动的et5以及es3,檀锦程还拜访了宝马总部,确定了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
    在克鲁格以及德国zf相关g员的陪同下,锦新时代的欧洲乃至于全球的首座超大规模电池工厂定在了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
    这座位于德国中部了的精致小城,跟中国的关系息息相关,锦新时代的投资让欧洲佬们又爱又恨。
    早在2016年,一家中国企业收购一家德国机器人工厂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阿恩施塔特的港口也在中国人的控制之下。
    而吉利这次“强行”收购戴姆勒接近10%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更是让德国以及欧洲人感到不安。
    此时,一家由中国企业独自投资,并没有收购德国任何一家企业的电池工厂投资兴建,给包括宝马以及沃尔沃等众多欧洲企业做电池供应,本应该是感到高兴的事儿。
    但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欧洲人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不过对于这座小城的人们来说,不存在这种问题。
    他们完全没有这种担忧,一座由中国公司投资20多亿美刀的电池工厂正式开工建造,让阿恩施塔特当地人非常的惊喜。
    德国那位女老大也同样这样认为,她是支持檀锦程在阿恩施塔特投资的,而同样支持的一些人还认为,中国的进步并没有在欧洲吞噬大量的企业。
    相反,中国在此投资建厂只能说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
    但是不管怎么样,相比起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檀锦程的投资哪怕是再怎么酸的人也说不上什么。
    锦新时代欧洲境内建立的工厂,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典型案例来宣传。
    仅仅一个电池厂及相关的产业,就能够给德国带来2000多个就业岗位,这对于德国当下疲软下滑的经济无疑于强心针的作用,另外中国企业的来德国本土投资,这对德国来说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两国经济加快交流,可以实现技术的互补,实现人才的互补。
    德国的老大显然清楚这些,话说这几年两国之间的交流还是挺多的,像是尉来与宝马之间的合作已经很深了,主要原因还是两者之间的合作理念差不多。
    尉来的合作是持开放态度,而宝马也同样如此,宝马在国内国产化是做得最彻底的,跟特斯拉这种对赌方式可不同,宝马是主动国产化的。
    说起来华晨这么多年以来也实在是不争气,真就是抱着宝马的大腿躺平了,给了这么多优质的资源,愣是一个自主品牌都没弄出来。
    宝马如此开放的态度,对华晨也是极力支持,然而他就只顾着吸血,也就怪不得宝马想要增持在华晨宝马这边的股份了。
    而国内对于锦新时代的投资建厂同样特别的关注,国内企业大规模出海一直有之,而大型科技公司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出海,却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儿。
    当前什么情况?3月22日,老头儿正式签署了价值约600亿美刀的加征关税方案,同一天百思买宣布正式中止跟菊厂的合作。
    商务部在23日迅速回应,做出反制措施,这一时间点可以理解为两家争端的开始。
    也就在23日,上证指数受此消息影响向下跳空大跌超过3%,报收在3152.76点位,之后三月份剩余的几个交易日里股市都表现不佳,守了大半个月的指数终究是因为两家之间的关系而彻底崩了。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股价在3月27日也创造近期单日最大跌幅,并且在4月2日创造了自2017年三月份以来的新低。
    倒是跟双边关系恶化没什么关系,主要原因还是毛豆3正在经历产能地狱,要到q3才能实现周产5000辆的目标,全年交付量又一次受限。
    而et5的产能相较于毛豆3却是要灵活太多,et5在欧洲范围之内已经对毛豆3造成一定威胁了,这是特斯拉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檀锦程选择在德国独立的建厂,就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只不过在机场没有记者会问这个问题,都是人精。
    “檀总的意思最没考虑过et5近期的盈利问题还是说一直都没有考虑过?”
    现在的记者多多少少有些无语了,檀锦程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一款车型销量上去了自然也就盈利了。
    这个时间线他也没办法确定,可能是一年,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
    如果按美刀计价,在各自国内同样卖3.5万美刀的et5与毛豆3,两者之间的bom成本是有不小区别的。
    毛豆3的bom成本已经机构拆分计算过,基础版差不多在2.8万美刀至3.2万美刀之间,占总体本的80%至90%。
    核心成本自然是三电与车身以及底盘,还有各种电子与智能化硬件,剩下的就是人工,运输以及研发等等分摊成本。
    特斯拉的毛利率为18.9%,因此计算下来每辆车的制造成本约占售价的81%,而尉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毛利润则要更高一些。
    电池供应的优势,自研电机,芯片慢慢的应用上,加上国内人工的优势,尉来在新能源汽车整体上的毛利率是可以达到20%的,部分车型甚至可以达到25%。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毛利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就是尉来与byd了,其次则是特斯拉,特斯拉能做到这点并不奇怪。
    我们有我们的产业链优势,老美也有他们的科技优势,具体到et5上面,目前毛利率计算下来实际跟毛豆3是差不多的。
    原因无非是新车型的产线建造,研发等等投入非常之大,基于成本结构,et5要卖到33万辆左右才能够实现盈利。
    就目前而言肯定是做不到的,单款车型要想实现盈利怎么着都得两年以上,如果市场反应不佳的情况下,那这款车还是会造成很大亏损的可能。
    在毛利率这一块儿,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新能源车企都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头部企业如byd,尉来,特斯拉等等毛利润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准。
    而中部企业,像是北汽,吉利等等的毛利率比例则在15%左右,至于小企业则是普遍低于15%,他们主要是依靠补贴生存。
    新能源补贴降低以及换了发放方式之后,这些小企业基本就处于嗝屁状态了,拿檀锦程盯着的利帆来说,他们因为之前出售业务之后过了一年的好日子。
    但2017年他们继续折腾汽车行业之后,又不怎么行了,如果再这么搞下去跟前世一样破产也很正常。
    至于新势力方面,他们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毛利率,全都是负利率,没有任何产业链优势的他们都是依靠资本输血,全世界都是如此。
    实际上老美那边也有不少“新势力”,跟国内的ppt造车相比,老美那边的新势力企业玩得更,拿贾老板的ff来说,他在老美那边就属于新势力的范畴之内。
    相比起老美的新势力,老贾都算得上是比较“厚道”的一类了。
    尉来的新能源赛道目前同样也是亏损的,利润主要是来自于燃油车以及动力电池,还有零部件等板块,用这部分的利润来滋养着新能源的赛道。
    主要原因还是销量太低,投入太大,只有等销量涨到一定地步之后才能够实现盈利。
    “那檀总能透露一下et5到目前为止的预订量吗?”
    “这个还要等我回去之后再看看,目前来说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具体数据还是不错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喜爱。”
    从正式亮相的3月8日开始算起,到檀锦程今天落地的4月7日,刚刚好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里尉来es3以及et5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而原本的尉来品牌旗下的两款主力车型,在降价之后销量也往上提了一提,另外增程式的l1也同样很受欢迎。
    只不过,今年一季度的燃油车市场已经明显趋向于饱和状态了,车市整体的增长也放缓下来。
    燃油车市场,基本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状态了。
    拿尉来旗下的燃油车主力车型悦驰系列来说,一季度的销量“惨淡”,主力车型悦驰a1一季度只卖出去12.8万辆(月均4.27万辆),同比去年下滑了7.5%。
    而悦驰a3以及a9两款车型下滑就更严重了,a3下滑了28%,a9也没好到哪里去。
    除了竞争越发的激烈,来势汹汹的吉利博越一季度卖了7.2万辆,宝骏510更是狂卖11.5万辆,这些都是悦驰系列的竞品。
    老对手哈弗系列同样也卖得非常的好,但是说到底的根本原因还是悦驰系列卖了10年了。
    十年的生命周期,在这个信息爆炸,车型众多还有新能源汽车冲击的年代里,单月平均还能卖出去超过四万辆,已经算得上一个奇迹了。
    哪怕这些年尉来一直在做着外观设计,动力性能,内饰以及服务方面的调整,发动机也从国产车的老套路(三菱,日产系列)换成了自主研发的。
    哪怕是第三代的悦驰a1将会在今年年中上市,老款车有不少的优惠,但10年以来累积销量超过200万辆,创造国产su销销售神话的悦驰a1,终究是有被消费者看腻了的一天。
    从2016年开始,悦驰a1就一直在刷新着全球suv单品销量纪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用加油站里加油小哥的话来说,在2016年每加十辆suv就有六辆来自悦驰,一个月卖出去8万辆,那场面真是让人印象深刻,4s店里的a1根本就用不着有推销。
    “是时候该改变了,一季度销量下滑严重,大家应该要反思一下了。”
    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檀锦程就是找上悦驰系列的负责团队开了一场会议,是时候带来一些改变了。
    et5,es3两款新车给尉来带来了极高的热度,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得到多少认可,尉来的股价跟着大盘还是同步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悦驰系列的销量下滑严重。
    实际上这个迹象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经开始体现了,消费者审美疲劳,新的强力竞争对手出现是客观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悦驰对于尉来而言,就是亲儿子一般,我们不能看着他这么一步步下滑下去,必须要想一些办法了,大家也不能躺在功劳薄上过日子。”
    檀锦程敲击着桌面,神情有些严肃,尉来汽车产业链上,他从悦驰起势之后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尉来研究院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
    但是不代表着他对悦驰系列的不关心,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这玩意儿他现在不赚钱啊,一家车企如果不赚钱有多可怕几乎可以想象得到。
    上辈子尉小理三家,虽然互联网一直黑理想是利帆,但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理想会倒闭,根本原因还是他们不仅车子卖得好,而且是最早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倒是李兵的尉来,车子卖不出去多少,还年年巨亏,因此天天都有传他倒闭的新闻,这对品牌形象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试想一下,李兵如果把尉来也弄到盈利或者说亏损没那么严重,再次之就是车子销量提升一个档次,尉来也不至于时不时的传出倒闭的传闻,对他的换电模式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考虑到今年欧洲工厂的投建,还有国内工厂的建设,以及原材料涨价等等因素迭加,2018年的动力电池利润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这边也有几座工厂等着扩建,投入是一点都不能停,也没办法停下来,因此2018财年对于尉来财报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如果悦驰系列还躺着,那就更加的严重了。
    老板从欧洲回来,不关心es3以及et5的预订量,也不回家,而是直奔公司把他们悦驰团队的高管召集起来开会,上来就是一通批评,让一众高管们噤若寒蝉。
    别看檀锦程年轻,也别被他在外界的形象所迷惑,在公司里他一直都是说一不二的,该骂人的时候他比谁都骂得难听,口吐芬芳也是经常有之。
    躺在功劳薄上,这是很严重的批评了。
    确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球性的suv纪录,整个公司的利润悦驰系列贡献了超过六成,说是悦驰团队支撑起庞大的尉来集团都不为过,真是想不飘都难。
    每年公司内部的奖金以及各式期权与股权激励,他们团队都是拿得最多的,时间长了对于其他的一些部门也生了一些看不起的念头。
    檀锦程实际早就已经看出一些苗头了,不过之前一直是高增长之势他也不方便说什么,没道理孩子成绩一次好过一次你还去敲打他一下,这就纯纯pua了,容易引起团队的动荡以及逆反心理。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发火。
    “我给你们几点意见,你们看着整改。”
    也懒得废话,直接就是上强度。
    “第一,优化产品线,第三代悦驰系列要出来了,前面的一些不怎么好卖的产品该砍就砍,该降价就降价,也别给我整一些里胡哨的款式来割韭菜,看看隔壁橙子双十一是怎么降价促销的,一目了然。”
    “现在的消费者没那么好糊弄了,你们前几年那一套已经不灵了,真诚懂吗?真诚才是必杀技,你切切实实让利的同时还不减配,就是对品牌最好的呵护。”
    细分市场上,他没办法盯得那么紧,悦驰系列为了增加销量,这些年也确实出过一些割韭菜的车型,他也不是不知道,有时候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你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但是市场环境变了,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你就不能再这么干了。
    “保留三个系列,a1,a3,a9,然后车型也不要整得太过于复杂,让消费者进店就能够一目了然的明白自己应该选择哪款,现在有些车型我怀疑你们自己都分不清楚了吧?”
    一众高管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反驳吧又不太敢,不过檀锦程也没打算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他今天不是来听他们意见的,而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用户思维一直是我们强调的,之前的一些破事儿我就不计较了,之后不允许再出现了。”
    扫视了一圈,檀锦程提高声音道:“还有,你们在营销方面但凡我不管了,简直就是狗屁都不如!”
    “都特么什么年代了,你们还把重点放在宣传营销发动机上,你当是2008年啊,现在是2018年了同志们。”
    “看看隔壁的byd,他们的插混技术一出来直接火遍市场,再看看博越是怎么宣传的,不会你们可以学啊,还真当现在是装个菱发动机就可以装高端的年代啊?”
    “你们根本就不懂用户,我们尉来是年轻用户为主啊,你们是不是脑子还停留在十年之前?”
    2018年了,有点作为的品牌都在讲续航,智能驾驶,充电速度这些年轻人关心的东西,而悦驰团队还在谈什么变速箱,年轻人想要的是车载ktv和城市里的自动导航。
    尉来l1的增程被业内各种吐槽,但那又如何,没有续航焦虑搭配上智能驾驶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带劲啊,也更符合现在环境与政策。
    悦驰团队的这种营销方式,放在2018年一季度之前可能不会那么的明显,从稳步增长到爆火,悦驰是有大量用户基础的,诚然有些用户对于悦驰系列体验不佳,但整体的口碑在那里。
    目前是看不出什么大的问题,不过就是销量下滑到单月4万辆而已,4万辆也是一个很牛逼的数字,但只需要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如果这种思路还不能改变,那悦驰系列就彻底的凉了。
    消费者宠你的时候那自然是非常的宠,但他们抛弃你的时候同样也是不会有一丝犹豫。
    “第二就是尽早研发混动技术,以悦驰a1为主,混动技术不是我们的强项,这个我可以给你们时间,缺人缺技术就找研究院支持,实在不行就去挖。”
    “总之尽早研发混动技术,甚至是纯电技术,一季度的销量你们也看到了,燃油车基本已经饱和了,但是新能源系列可是增长非常明显。”
    整个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了154.3%,纯电系列增长124.7%,插电式混合动力则是暴增了239.6%,byd的销量已经开始上来了。
    而燃油车呢,整体只增长了可怜的2.8%,这么直白的数据,再看不明白市场趋势就是纯纯傻子了。
    悦驰系列今后想要在市场里活得更好,就不能只局限于燃油车这一块,混动与纯电同样必须搞起来,如果真到了燃油车卖不动的时期,甚至也可以像byd那样梭哈新能源。
    “总结一下就是调整产品线,改变营销思路,尽快研发出混动技术支持的车型,还有降价促销把销量给稳定下来。”
    “好了,你们去忙吧,张总留一下。”
    张永朝悦驰团队的一众高管挥了挥手,他这个做ceo的,在主力车型销量连续下滑之时,同样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要不要考虑一下把悦驰独立出来,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
    悦驰团队在连续高光之后,渐渐没有了居安思危的心态,檀锦程觉得有必要对悦驰系列进行一个调整了,品牌独立出去成立一家单独的子公司,能够让管理层感受到经营上的压力。
    不然时间长了,悦驰只会成为尉来的“华晨。”
    那样的话,对于悦驰这个品牌未免有些可惜了,毕竟是支撑着尉来一路成长起来的品牌。
    “那需要一个新的强力领导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