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_分节阅读_48
见二郎将门关好,便压低了声音呵斥儿子,“我带着一家人种田养蚕供你读书,是想让你光大家门,提携家人的,并不是让你学了东西来瞧不起大家。自云娘出了事,你便总是这副不高兴的样子,让谁看了心里舒服!就是朝廷还下了诏书让寡妇再嫁呢,二嫁又有什么,难道能阻了你的前程!”
二哥也阴阳怪气地道:“我们家所有人省吃俭用地供着你一人读买笔买墨,学堂里的束脩,科考的费用,一年到头几十两银子打了水漂。秀才还没考上呢,现在倒是瞧不起我们庄户人家了。”
“我哪里瞧不起庄户人家了?”三郎便也急了,“我是只觉得姐姐和离本就是错的,何苦一错再错二嫁呢?”
二哥便冷笑道:“按你这样说,云娘就应该留在郑家织锦,再织上一年两年累死了才好?”
“我哪里这样说了?”
“你没这样说,却也是这样的心思!”二哥气道:“你却不知道云娘是我们的亲姐妹,我们不能由着别人糟蹋她!”
云娘一时气恼,是想对三郎将话说明,可是没想到却引起二哥和三弟的争吵,虽然知道他们先前就有心结,但毕竟是因为她才真正闹了出来,又见爹气得脸色铁青,又后悔一时没有忍住气,便赶紧站起来拦在他们中间,“说话便好好说话,吵什么吵!”
说着扶着爹坐下,又软言道:“爹,你不要这样气,都是我说话一时不防头才引得他们兄弟吵嘴。不过二哥说话一向不过心,三弟也还小呢。”
“你不消说,这事其实与你无关,”杜老爹摇头道:“你们都当我是瞎子?什么也看不出?”
云娘赶紧倒了茶来,“爹,你喝茶吧。”
杜老爹接了茶,却放在一旁,倒讲起了旧事,“我们杜家自我爷爷的爷爷带着几个兄弟族人逃难到了这里,从赤手空拳到现在已经好几代了,一代过得比一代好。”
“祖先前刚到这里连饭都吃不饱,直到我爷爷给我爹留下一间茅草屋,十亩地,到我爹死时就变成了三间土坯屋,三十亩地,我又苦干了半辈子加盖了东西厢房,且又多了十几亩地、八十株桑树,养下你们这些儿女。”
“按说我也对得起杜家的祖先们,也可以歇下来养养老了。可是我却想着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去,可若这般小富即安总脱不了乡下人的身份,遇事依旧受人欺负。我们家就是苦一点也应该供一个读书人,一朝中举,门庭都改换了。”
又指着二哥道:“你心里大约总是不服,家里的钱都用来给三郎读书,你们的日子便紧了,眼光怎地就这般短浅!三郎若是中了举,你还不是一样跟着受宜?且不说面子上好看,就说家里的税便全不用交了,一年又能省下多少?”
再指着三郎道:“你大哥小时候家里穷,整日跟着我干活,识得字还不如我多,你二哥也一直为家里做事,你的两个姐姐哪一个不是自己攒了嫁妆才出嫁的?总算盛世太平,家境也好了起来,只你打小便没做过一天农活,整日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地读书。只盼着你能有出息,将来拉扯一大家子,现在还没中秀才呢,却已经不顾自己的姐姐在郑家过得半死不活,也不愿她再嫁到好人家去享福,整日讲究那些没用的大道理,难道圣人便是这样对家里人的吗?”
“如果圣人便是这样说的,那从今日起,你也不必再读书了,回家跟着我做农活吧,我再把做人的道理重新教你!”
一席话将两个儿子都说得低了头,三郎便跪下哭道:“爹,我错了,圣人也曾经说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我不管怎么样都要帮亲姐姐才对,何况二姐从小带我长大。”
云娘听了心酸,便道:“爹,我也错了,三弟还小,我不该与他吵的。”
爹便又向云娘道:“你再嫁汤家,表面看着风光,其实高嫁并不易。将来再有什么事情,比不得先前在郑家时,我和你兄弟们还能帮得上你。将来,你只能靠自己了。是以嫁过去一定要先立住足,待将来有力量时,如果能帮也要帮着些你兄弟们。”
“我晓得的。”云娘赶紧应了,“若是没有爹和兄弟们,郑家哪里能轻易放我出来,我心里自然知道家里人对我的好。就是三弟,也不过随口说的,并没有恶毒心思。”
三郎这时已经擦了泪,赶紧道:“姐姐,我其实愿意你以后过得好的。”
云娘便笑道:“你不必多说,我岂不知道?”又向二哥道:“我知道二哥也愿意我好。”
二哥瞧瞧大家,亦不好再说什么,便指了三郎道:“你日后再少管别的事,只专心用功些,早日考上个秀才,也不枉爹带着我们辛苦一场。”
三弟毕竟是个老实的孩子,因此也赶紧答应,“是,二哥。”
杜老爹便笑了,“这才是一家人!”
云娘见大家都笑了,便抱起一张鹿皮道:“我倒没见过鹿皮是什么样的,正要好好看看呢。”
说着便放在桌上打开系着的红绸,不意却从红绸里掉出一个红纸封。她立即想到这是汤巡检给自己写的诗,后悔不该当着大家的面打开,只是现在想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二哥眼最尖,马上凑过来看,“这是什么?会不是一封银子?”
杜老爹一巴掌将他拍到一旁,“你脑子里只有银子!却不知银子有多沉,岂能封到纸中?”但也好奇,“云娘,打开看看是什么?”
云娘十分不欲打开,但是爹和兄弟们都看到了,也无可推脱,只得磨磨蹭蹭地拆开红封,却先只抽出来一个角,心想如果是一篇诗,便重新放回去,不给大家看。
结果却露出一个大红印章,云娘不识是什么东西,却知不是诗,便全抽了出来展开,见是一张极好的桑皮纸,上面写了许多字,还印着许多花纹。
杜家父子几人也没见过,传看了一回,还是杜老爹见识最多,猛然惊醒道:“这恐怕就是银票!”
“爹说的不错,上面写着一千两纹银呢?”杜三郎也明白过来,“我还想着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银子呢?”
第61章 有心
云娘在盛泽镇时曾听别人说过银票,那是大钱庄出的票据,拿着银票到了钱庄可以直接提银子。不过,银票并不是寻常人能用得起的,盛泽镇上尚没有钱庄,是以她从未见人用过,听说只有几家大牙行与京城的大商家间会用银票交易,像是郑家这样的,虽然发了家,也够不上用银票的资格。
二哥早惊叫一声,“啊!原来是银票!快让我好好看看,我还没见过呢!”
杜老爹将那银票赶紧收回,又推了他一把,“你去厨房看看有什么事,在这里做什么,小心弄坏了这贵重东西!”又细看了一回,递给云娘道:“好好收着吧,我原也想过汤巡检的聘礼为什么这样轻,原来他心里是有数的。”
二哥被推开了,并不出去,只在屋子里乱转,突然在另一旁高声道:“这鹿皮里也有一张!”
杜老爹又一拍巴掌,“可不是,聘礼岂能不是成双成对的?”说着便赶紧去拿那张银票,见儿子不肯放手,急道:“不要撕坏了,赶紧给我!”
两张银票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一千两,杜老爹认真看过重新封回了红封里,还给了云娘,终还是不放心,又嘱咐道:“仔细些,可不要弄丢弄坏了了。”
云娘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现在并不在意聘礼贵重不贵重的,但是手里拿着两张银票,却又极高兴。毕竟肯出多少聘礼,却又说明男子对女子有多在意,她自然希望汤巡检特别把自己放在心上。
汤巡检显然是在意她的。
其实云娘的心思也正是杜家人的心思,杜老爹和两个儿子都面带笑容,可是老人家想事情还是想得多,便立即道:“银票的事,你们两个知道了却不要到外面乱说,就连朱嫂子也不必要她知道。”
二哥赶紧道:“我们哪里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待朱嫂子走了,家里人听说鹿皮里还夹着两千两银票,个个惊奇不已。
二嫂第一个叹道:“妹夫果真是有钱的,他便不怕这两张银票丢了?”已经过了聘礼,便就成了一家人,可以称妹夫了。
“汤家是什么门第?”二哥不以为然地道:“就是丢了也寻常!”
“那怎么可能,总归是两千两银子!”杜老娘笑道:“只是你们想,虽然没有明着拿出来,但束在红绸里自然是丢不了的,而且能打开红绸的还不是只有我们家的人?”
“这正是女婿有心之处,”杜老爹赞道:“他既不愿大张旗鼓,也不愿委屈了云娘,如此便能两全了。”
二哥便笑道:“我想妹夫的意思一定是悄悄给云娘些银子,让她置办嫁妆,出嫁时风风光光的。”
“既然如此,我们去灵运寺上香时便带着银票进吴江县城大钱庄兑了银子,好好帮云娘置办了上好的嫁妆!”二嫂说着便向婆婆道:“娘,你说可对?”
“我觉得也好,”杜老娘笑了,谁不愿意女儿风光出嫁?再者能如女儿这般二嫁了还如此之好的能有几个?便转向云娘,“你觉得怎么样呢?”
云娘却摇头道:“我倒觉得不必弄那些虚的,二嫁终不比初嫁,那样招摇给谁看?只做几身新衣服就行了。至于这银票,我只留一张,另一张就给家里再置办几台织机,将来爹娘养老也都在这上头。”
“云娘说得也对,寻常人家聘礼是都留下一半的,我们便用那银子买织机,”二哥喜道:“那我们家就能有十台八台的织机,岂不是发达了?”
杜老爹见儿子这般模样,终还是看不上,板了脸道:“别人家我们不管,只我们家嫁女儿,从你们爷爷的爷爷起,就从来没有将聘礼留下的,免得女儿嫁过去在婆家立足不稳。这两千两银子云娘若要买嫁妆只管用,若是不买,便还依旧带回去。只是我们家定然是添不出同样多的嫁妆了,只给你做几身衣服买几件首饰吧。”
二哥被泼了一盆冷水,免不了蔫了下去,二嫂想说什么,却也没有再说,她娘家便是留下一半聘礼的,与大嫂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比起后进门将嫁妆全带回来的三弟妇却终觉得差了一层。
云娘知杜家正是这样的规矩,爹决不会改的,便想着待见了汤巡检再与他商量,银票这样白放着并没有用,又生不出利来,不如拿来买了织机,一年两年便翻了倍。生出的利钱怎么用不是好的?也可以补贴些娘家,遂也不争,只道:“买首饰做衣服的钱我还有,并不用家里贴的。”
杜老爹却道:“亏了云娘让大家凑钱买织机,又教会大家织锦,现在家里的日子好多了,等上香的时候顺路去吴江县给你买些好首饰做嫁妆也是应该的。”
大家也都道:“云娘这次嫁得又好,家里一定要买上好的东西才是呢。”
“既然当了巡检太太,总要戴金饰的,否则揭了盖头还不让人笑话?”二嫂又道:“还有,我见妹妹拿着家里的素绸给妹夫做衣服,当时就要说,偏又岔了过去,汤巡检是什么身份的人?岂能用家里织的素绸做衣服?虽说是内衣,但我们去吴江县再买几匹上好的绸吧……”
其实汤巡检并不是那样的人,云娘见过他穿着最普通的布袍子,所以摇头道:“我见他出门时穿的都是官服,便用这素绸给他做几身家常衣服,想来他也不会挑剔的。至于外面的衣裳,我自然会买好绸做。”
杜老娘也不信,“女婿在家里住了一夜并没有睡好,就是因为受不家里的床帐被褥粗糙。我想着他一定会嫌弃家里织的素绸。”
杜老爹也道:“我听老一辈人说,先前我们杜家富贵时,不只外衣,就是里面的的衣裳都讲究得不得了,听说汤家先前可是侯府,自然与我们不一样的。”
大嫂便也道:“云娘,我们家现在也不那样难了,况且过两个月又添一架织机,等到年前卖了绸还是大笔的进项,你只管买些好的。”
“其实自家织的素绸比那些好绸并不差什么,”云娘拉起身上的素绸衣裳捻着道:“只是颜色不那样鲜亮,其实倒比寻常的绸要厚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