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章

      三十万大军不是小数目。
    始皇这手笔,可以说是举国相托,就差明说扶苏是太子了。
    怎么可能会让扶苏自尽呢?
    蒙恬进言道:“现在不过来了一个使者就自杀,怎么知道其中是否有诈!上奏请示之后确定属实,再死也不迟啊。”
    他也不信始皇会让他自尽。
    使者担心扶苏不肯死,催促道:“快点吧,我还等着回去复命呢。”
    蒙恬怒视使者。
    扶苏伤心欲绝,对蒙恬说道:“父让子亡,没有再问的道理。”再问,也是一样的结果。
    说完,他便拔剑自刎。
    蒙恬:“……”他懂了,始皇敢派扶苏来监军,而不怕扶苏拥兵自立,就是看准了扶苏的孝顺。
    蒙恬不肯自尽,遭囚禁。]
    天幕视频尘埃落定,始皇帝看着天幕,内心悲怆。
    扶苏,蒙恬。他为保大秦江山选择的两人,他以为能延续千年的大秦江山,居然都在不久之后,随着他去了。
    他头晕难忍,挺拔的身形忽然晃了晃,差点跌到在地,左右顿时一拥而上扶住他:“陛下!”
    “快传御医!快!”
    汉朝
    刘邦心中嘲笑:“始皇在阴间,那你去阴间奏请啊。祝你们在阴间相会,解开误会。”
    笑过之后转为惆怅。
    始皇那般人物,始终是他心中向往之人,想不到死后也遭小人愚弄。素闻扶苏仁德爱民,若真是扶苏即位,恐怕也难有他的大汉朝。
    可惜了。
    正值壮年的刘彻尚且不知道自己儿子将来也是一样,津津乐道地点评:“扶苏和始皇帝政见不合,子不肖父,父子不和为取祸的根源。”
    不像他,早早地立太子。
    假设始皇帝如他一般,给扶苏吃一颗定心丸,扶苏坚信始皇帝不会杀他,赵高和李斯的阴谋根本不会得逞。
    心中有了继承人,就要让继承人安心。
    刘询想到了自己的祖父,颇为悲观地想到:“始皇已死,小人当道。扶苏即便是复请,也不过是得到一样的结果罢了,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举旗造反。”
    祖父缺兵少将,打不过兵多将广的汉武帝情有可原。
    反观秦始皇已死,扶苏有蒙恬的军队和百姓的拥戴,造反必胜。
    宋朝
    苏轼一边看着,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始皇论》全文:“而蒙恬恃重兵在外,使二人不即受诛而复请之,则斯、高无遗类矣。”
    宋慈忍不住心中嗟叹:“但凡派人去查一查,便能发现赵高、李斯等人的阴谋,使其阴谋破灭。”
    丁谓有种优越感:“在朝中没有眼线,吃亏是必然的。”
    他的眼线遍布朝堂,哈哈哈。
    第4章 李二凤心寒
    【扶苏自尽令后人惋惜,不禁设想若扶苏为秦二世,是否不会出现秦二世而亡的结局。】
    秦始皇推开左右的搀扶:“朕自己站着!”
    太子外派是皇家大忌,一旦皇帝驾崩,就是给人机会伪造遗诏,废除原太子,宣布新帝继位。远在天边的原太子鞭长莫及,想登基就是造反。
    历练太子不该以动摇国本为代价。
    现下这一切尚未发生,天幕给了他足够的警示,他倒要看看,没了这些忧患,他的大秦还会亡于二世吗?!
    恰巧,天幕也在此时说道:【朝中有李斯、蒙恬兄弟等忠臣良将;外交上驱逐匈奴,筑起长城无外患,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写:“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内无大的天灾和叛乱……秦始皇留给胡亥的,并非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
    隔壁的汉献帝刘协都要羡慕哭了。】
    嬴政按着突突作疼的太阳穴。
    亡秦者胡也,他原以为的“胡”是指匈奴,是以对匈奴用兵,今日才知,原来这个“胡”是指他的儿子胡亥。
    什么叫他留给胡亥的?
    这大秦江山,是留给长子扶苏的。
    他现在已经能肯定,这天幕肯定不是什么神明,八成是后世之人,读过史书,也能还原这段历史,却只能揣度他的用意与心思。
    只是后世之人居然能在现今摆出这天幕手段,堪比神仙,可真叫人心驰神往。
    汉献帝位面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被天幕点名的刘协承受了曹操的死亡凝视,欲哭无泪,辩解道:“丞相,朕并不羡慕。”曹丞相简直太忠了,呜。
    曹操冷冷道:“天子如何想,何须与臣解释。”
    刘协闻言更慌了:“并非解释,只是随口一说。黄巾贼寇四起,汉室将倾。君临危受命,征讨逆贼,救大汉倾颓,为大汉朝之中流砥柱。朕得君相辅,实为万幸,何须羡慕前朝?”
    他和秦二世处境不同,开局就是傀儡,若他为秦二世,即位之初必杀赵高。
    他现在不杀曹操,难道是他不想吗?
    呜……别说了,他真的要羡慕哭了。
    曹操言道:“天子缪赞,匡正国家,挽救时局为臣子本分。”汉室江山早已名存实亡。
    殿外一派君臣相宜的景象。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及“献”这一谥号,俱都装傻充楞将“献”理解为聪明睿智。
    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