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2章

      老狼披着羊皮不知道要干嘛,他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可怕。
    林苍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心中开始翻江倒海,一会涌着无边寒意,一会又是能把肠子腌青的悔意。
    ——他昨天是真作死啊!
    这回倒换沈长清安抚他了,沈长清轻轻柔柔道,“林先生看着点路,要踩到秽物了……”
    来不及了,林苍一脚照实踩下去,触感软软糯糯,鼻尖臭烘烘的,再低头打那么一瞧——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拉了坨人屎在这里!
    还热乎着,冒着新鲜的白气儿!
    林苍脸瞬间一黑,走到草丛里用力蹭一蹭鞋底,低骂,“他妈的小兔崽子,别让老子抓到是谁干的这玩意儿缺德事!”
    沈长清叹气,“时运不济,就得多当心,踩了不干净的东西不要紧,洗一洗也就无人得知,可这心里的脏东西呀——
    “时间长了,怎么样也能察觉到有鬼,这想要人不知啊,除非己莫为。
    “或者,你也可以早做谋划,你不怕那人知,那人自然无法奈你何。”
    林苍浑身一震,笑容僵硬而勉强,“秦公子说笑了,我能有什么鬼……”
    沈长清深深看了他一眼,没继续说。
    现在还不宜操之过急,林苍现在还没有看到他的能力,他便没有让林苍不顾身家性命也要投靠的底气。
    总归也就是过几天的事,现在只希望常七那边能够顺利,还有阿山那边不要出岔子。
    想起阿山,沈长清又开始隐隐头疼,如果叫颜华池看出破绽,这小子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混账事来!
    沈长清目光定格在山下,太平教的营帐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天不是很亮,营帐里零零散散点了蜡烛和油灯。
    颜华池坐在桌子边,目光定定看着“沈长清”。
    从昨夜到现在,这人不声不响坐在床榻边坐了一整个通宵。
    期间,目光没有一处落在他这里,甚至压根就没有在什么东西上停留过。
    ——是又在走神吗?
    不对劲,走神的时间太长了。
    颜华池站起来,踮着脚尖走过去,“沈长清”还是一动不动,也不看他。
    他终于开口,“喂——”
    “沈长清”一惊,然后道,“你来了?”
    颜华池有些莫名其妙——这是什么语气,他来了不是很久了吗?
    都来了一晚上了……
    “阿……为师有事跟你说,我明天就要回京去,你…你在这边不要乱来,不然……不然为师对你不客气……”
    颜华池脸上的怪异之色更甚,他想了想,伸出食指,猛地戳向“沈长清”的眼睛!
    “沈长清”却连眼皮子都不动一下。
    颜华池气笑了,他呵呵两声道,“是吗?”
    阿山不明觉厉,点点头道,“对呀,你是徒弟,我是师父,你不乖的话,我肯定是要生气的。”
    阿山努力模仿沈长清的温和,可惜这效果显然不怎样好。
    颜华池冷着脸,咬牙切齿,“你放心,我绝对不乱来。”
    ——他那都是有目的的,怎么能算乱来呢?
    “这正好天还没黑,我看你也不用等明天了,现在就快走吧,李管家性命攸关,你可得抓点紧。”
    阿山没听出来这话里的赶人意思,他看不见,还以为现在真的是下午。
    他愣了一下道,“那我走了。”
    他这话一出,颜华池就完全肯定了这人绝不是沈长清,是阿山那个小瞎子和自己那好师尊在联合演戏,把他当傻子糊弄!
    颜华池气得牙疼,嘶了好几声,看见阿山站起来,还没走几步就要被绊倒,顿时满头黑线。
    “我看你这近来也是累的不轻,等会出门折根树枝当拐杖走吧,能轻松点。”
    “哦”,阿山用他那不太聪明的脑子想了一下,觉得还不错,正好他就有借口用盲杖了。
    ——不用盲杖真的好难走路的!主人说了,蒙眼布是阴气做的,能帮助他恢复的,平常不让他取下来。
    ——所以他现在一点光影都看不到,不借助盲杖,就会失去方向……
    等阿山彻底离开颜华池视线范围,他才冷静下来,思索沈长清去了哪,想干什么。
    显而易见,显而易见。
    他这个永远往最危险的地方冲的“神仙”师尊不用说,肯定上了牛驼山。
    颜华池感到心底一阵烦躁,他现在无比想杀人,尤其是牛驼山的胡子!
    沈长清不知道阿山这么快就直接露馅了,此时他和林苍已经走到了山下,准备上马。
    第047章 何必啊?何必!
    这会的天已经很亮了, 草叶上的露水散着荧光。
    沈长清与林苍并肩骑马,马蹄声疾如骤雨。
    两匹马在弯道上疾驰,两人的马术都是顶好的, 一点不减速, 压着弯儿轻松掠过。
    马背上颠簸, 沈长清的气息却很稳, “林先生一会就在门外稍等。”
    林苍没有回应,似是看出他的顾虑, 沈长清一拉缰绳, 道, “放心,不会趁机跑的。”
    林苍跟着拉了绳索, 沈长清下马, 把缰绳递给林苍, “林先生替我看着些马, 我很快出来。”
    沈长清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棚屋, 只有屋顶, 没有墙壁。
    四根粗木支起横梁, 梁上盖着茅草, 一位留着长髯胡须的灰袍老者坐在其中, 三五个小伙背着帆布包, 里面塞满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