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章 罗店大捷!(中)

      第22章 罗店大捷!(中)
    暂一团阻击阵地
    两个连的战士爬在小溪边上,不断向着两个中队的鬼子玩命射击。
    沈复兴说得很明白,别想着吃掉他们,能干掉多少是多少。
    远处的枪声更是清楚无误地告诉邹毓南,那个能在罗店北独立生存下来的男人,不是吃素的。
    集中优势兵力先断其一臂,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没上过黄埔军校与柏林陆军学院,否则他就会对这个战术很熟悉。
    先放一部分敌人过去么,然后打个电话通知领导就行。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对面至少还有两个中队的鬼子,反击的火力已经开始压得他们抬不起头了。
    手下的连长跑来找他哭诉:“团座,鬼子火力太猛了,这样下去可能撑不住啊!”
    “撑不住也要撑,这是过河后的第一仗,别给老子丢脸!”
    “可我们人太少了,就两挺机枪”
    “滚蛋!不是正面阻击,这是侧翼伏击.”
    邹毓南早就发现自己成为了沈复兴计划的一部分,他心情极为复杂,又是愤怒于沈复兴的小看,又是苦涩于他对自己的照顾。
    “死去弟兄的英灵都在看着我们,给我撑住!”无处发泄怒火的他,抢过轻机枪就开始扫射。
    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子已经发现伏击的队伍兵力似乎有些不足。
    之前他们遇到的伏击往往都是枪响之后大量支那军人冲上来肉搏,可今天对面只是开枪,且火力不足的样子,丝毫没有肉搏的预兆。
    这让松木三郎起了疑心,而前方的战斗越大越激烈,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很快,清水中队派人回来求援:
    “我部遭到支那军队伏击,至少一个团的规模,还有迫击炮,河对岸的部队也向我们发起进攻,大队长,快发救兵吧!”
    听着前方的战况,松木三郎只觉得脑门青筋直跳。
    一个团?
    还有迫击炮?
    那绝对是精锐的德械调整师了!
    他没想过,早在1931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养成了谎报军情的习惯。
    从一木清直谎报军情,到“幽灵航母”企业号被连续击沉,再到超过30万人大会战只损失850人的可笑战报。
    上行下效么!
    救还是不救?
    如果就小股部队,他肯定大力增援,可如果是一个团
    德械调整师的战斗力在日寇军中评价可是很高的,特别是战斗意志与北面的那些支那部队完全不一样。
    这些由江浙精英组成的军队在上海给他们带来的极大的麻烦。
    可以说,清水健一稳健的思路起了反效果。
    半晌,这个后来的大队长还是派出了两个小队上去接应:“让清水健一先撤回来,小心一些。”
    此刻他已经有了撤退的想法,出发的时候和知鹰二联队长跟他说得很清楚,能打则打,注意保存实力。
    大本营支援的部队很快就到,想依靠两个师团,在35公里宽的阵线上完全铺开还要留下驻军,兵力完全就是捉襟见肘。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日寇未来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占领地的驻军问题。
    放少了,被游击队骚扰,除了消耗补给,一点收获都没有。
    放多了,供给消耗都赶不上攫取。
    除了涸泽而渔,别无他法。
    到了41年,动员了200多万部队,长沙会战却仅仅只能动员十几万的部队。
    现在的情况就是,北起浏河,南到月浦这17公里的侧翼都需要保护,海岸线的登陆点要守御,打下的地方要驻军,就连运输都要自己来。
    在登陆场作战,没有填线宝宝的日寇兵力已经难以为继。
    而沈复兴的出现,又让他们必须分出兵力包围朱家宅左近三面,更是加剧了这个现象。
    松木三郎的选择没错,但他并不清楚前面的情况。
    得到撤退的指令后,清水健一留下第2小队断后,带着人就直接开始撤。
    “快!追上去,让掷弹筒用完炮弹,通知对岸继续渡河!”
    沈复兴立马下令让部队衔尾追击,但第一批日寇留下的小队极为顽强,原地阻击,战至最后一人都没有投降的。
    为了啃下这个骨头,三营新老结合的部队损失了20多名战士。
    这可是在三面夹击之下的战果,鬼子的训练有素让人胆寒。
    可沈复兴没有时间伤心,这正是取得战果的最好时机。
    “老杨!敢不敢上去!”
    此刻,必须要有人冲在前面,不能让溃兵再组织起来!
    “有何不敢?”
    杨守义一把脱下上衣露出精壮的肌肉,拿着轻机枪就冲到了最前方。
    身后掷弹筒早就打光了所有炮弹,也端着枪跟了过去。
    清水中队与被伏击的大队主力只有短短的一公里距离,而这生死一公里,成为了鬼子最遥远的距离。
    随着老杨从侧翼追上清水中队,又一个小队被丢下断后。
    可撤退中组织防守又谈何容易,不等他们展开,杨守义冲上去就是一梭子,直接打开一个缺口,旋即挥手掩杀!
    什么叫做衔尾追击?
    这就是!
    此时清水健一已经慌了神,他的身边早已不足50人。
    从被伏击开始,他中队就持续承受着减员,炸死的,断后的,不知不觉间,他的部队被沈复兴一口一口蚕食殆尽。
    而身后的追击还没有停下,那漫山遍野的喊杀声成为了他梦靥般的存在。
    远处,清水健一已经可以看到接应的小队,他鼓起最后的力量再次发力。
    滂沱的大雨,泥泞的道路,失去了炮火与空优的鬼子连远距离射击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
    或许他们可以在200米的距离上对射轻松干掉一个团的对手,但是在近距离的遭遇战中,并不会有太大优势。
    就像是欧洲17-18世纪排队枪毙的战术一样,拼的不仅仅是双方的枪法,更是对军队意志力的考验。
    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就连不识字的农民兵也听过唱戏的演过杨家将与岳飞!
    最不济浙东大地还有戚继光的故事。
    如何就怕了鬼子?
    清水健一亲眼看着对方的士兵在20米的距离上被一枪洞穿大腿,却愣是蹲下身反杀了本方士兵。
    “这该死的步枪,该死的天气,该死的道路.”
    这个时候,他的世界突然开始变得安静且诡异,天旋地转的视野,慌乱上来的士兵,还有凌乱打在脸上的却毫无知觉的大雨。
    以保守稳健著称的清水健一,就这么死在了最后的200米。
    不一会儿,几名追击的士兵跨过他的身体,继续追击!
    沈复兴早就发现了这个鬼子军官,在队伍后面的他停下脚步,低头看了眼死不瞑目的清水健一,又看向远方:
    “回去捎个信,让你们那个尿分叉的天皇亲自带着钢盔来我面前!”
    数据过程参考张华浜8连战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