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围起来……
方大海从不知道,五千年的文化传承里,连着迷信活动的套路居然也能做到传承有序,这真的很让人哭笑不得啊!看看这石头祭台,如果他没看错的话,那垒起来的图形,应该是专门用来请神的吧!还有这灼烧的痕迹,怎么看都有些像是磷粉造成的。
不过和他记忆力中明朝野祭不同的是,这里少了个神明的摆件。嗯,许是这东西人家随身带着走了?还有这白幡,按说若是野祭请神的话,这东西用不上啊!这分明是招魂用的!怎么就凑到一起去了?难道他没参与的这几百年,有迷信专业人士,将这程序做了重新的整合?开发出了新业务蓝海了?
方大海很挠头,感觉自己的知识面有点受到冲击。不过不管这祭台怎么感觉不对吧,好在到底还是提取了一些能用的信息。
比如从这些石块挪动的痕迹上看,这个祭台应该就是这几天垒出来的。烧痕也很新鲜,不是昨天就是早上留下的。石块祭台后头,也确实能找到一个平整的,可以摆放神像的位置。所以……就在离着关帝庙这个目标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一个祭祀的地儿,那些三皇道的人怕是真的来过这里,而且还借用这里做过一些祭祀活动。
可问题又来了,这里虽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四面挺开阔,实在不是什么隐匿踪迹的好地方,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设下祭台呢?很没道理啊!除非这附近有什么不对,或者这他们有信心没人能寻到这里。
想到这一点,方大海索性放下了继续往山里去的打算,围绕着这个祭台四面转起了圈。作为一个能从故宫里找出密道,并且看多了各种隐藏机关的专业人士。方大海真用心找什么,那只要有一点痕迹,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
所以喽,看看,没多久,他就从祭台不远处的某个岩石边寻到了有人走过的痕迹。并在这个基础上,发现了这岩石移动的机关。
“这里明显是个出口,很可能和上头的关帝庙相通。”
在其他两个特科的人搜罗了一边,发现方大海没跟过去,返回寻找过来的时候,方大海和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发现。
能进入特科的人,没有一个是善茬,能分过来逮三皇道这样诡异组织的,那更是高手中的高手,这样的人,有了方大海指点的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看不懂的?
“看来确实让那个孩子说对了,关帝庙确实有问题。老沈,你算算,他们过来大概多少时间?”
“两个小时吧,按照最近的路线算,天黑之前应该能到。”
方大海竖着耳朵听着这二人的话,心下也大约摸的估算了一番。嗯,2个小时,算上报信的时间、整队出发的时间,以及到这里的路程。这速度……这么快,是直接调动了军队?
不对,应该是公安军,听陆长鸣说,这是专门从部队中选拔出来,处理京城及附近各种危险任务的。这个应该更对口。
“那咱们就等等。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将周围再摸索一下。都说狡兔三窟,这些人一直在暗地里活动,心思估计比寻常人更多疑些。一个出口可未必就是全部。”
咦,这话有道理啊!方大海忙插进来说到:
“若是这样,那咱们可以循着这山势,往类似的位置寻寻。”
顺着山势寻出口?虽然他们往日寻这样的
地方,确实寻找类似地形更容易有收获,可这直接上来就说循着山势……听着好像还挺专业?莫非这里头还有什么道道不成?
“那肯定的啊!”
一句肯定的话,让老沈和老范眼睛噌的一下就亮了起来。
“早就听说,你小子寻这些个密道机关的很有一套,来,今儿也给咱们两个说说,让咱们也学习学习。”
学习?这话说的有点重了啊,你们两个都三十来岁了,和我这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学习,你们敢说,他也不敢接啊。
“可别,您二位可是前辈,年纪翻我一倍都多,和我说学习,我哪儿能受得住?”
“怎么受不住了?那谁谁谁不是说什么,老沈,那什么来着?”
老范说话很豪气,性子看着也爽利,就是一点,这引用别人的话用的……太搁楞。不单是方大海感觉听了个浆糊,就是老沈都皱着眉想骂人。
“你要么就直接说,要么就别说,还谁谁谁,谁知道你想说谁?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哪儿知道什么和什么?”
老沈对自己这个搭档真的是怨念深重,每次都是这样,说话说半截让人往后头续,他又不是接水管的,你怎么就确定他每次都能接上?
“就是那个什么老师,什么学生的,嗨,我记得拿还是你和我说的来着,你怎么就不知道什么和什么了?”
老沈很想说,他和这老范没关系,不想回答谁谁谁的问题,可让老范这么一提醒,他还真明白了这老小子是个什么意思。
哎,相互搭档这么些年,这默契,真是该死的好啊!
“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这个不?”
“对对对,就是这个,方大海你看啊,咱们这儿正好三人,看看古人说的多应景啊!所以合该你要当这么一回老师。”
呵呵,孔子要知道你这么理解他说的话,也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
不过都这么说了,行吧,那就让你们领教一下大明锦衣卫的知识面。
“那行吧,我就说说我知道的事儿。”
“对,就说点你知道的。”
“这种底下挖掘通道的事儿,一般来说,除了那些皇宫、皇陵,是由专门的匠人来进行之外,其他的,像是三皇道这样的组织,想挖这些,都会用到同一种人--盗墓贼。”
噌,两个特科工作人员的眼睛又亮了。
“盗墓贼?明白了,你是想说,这样的人挖掘通道,潜意识上就会用到一些……那什么来着?老沈,你说。”
又来,又来,是你自己先抢的话,这会儿又让我来续,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呢?
哎,有个好搭档真的是很需要运气啊!他就是那不幸的人。
“是想说点穴寻龙的本事是不是?”
虽然心里哀叹着,可被压榨习惯了的老沈下意识的还是续了下去,即使表情相当的不情愿。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点穴寻龙。nnd,这些人,明明干的都是脏不垃圾,见不得人的事儿,可这名儿还偏偏一个个的,取的那么大气,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毛病。”
别人毛病不毛病的,这也用不上你说啊!再说了,这会儿是说这个的时候?那不是说正事儿呢嘛。
临时搭档的方大海也想吐槽了,这老范的嘴,真是……算了,不理他,继续。
“点穴寻龙这个,说白了,就是看山势和风水。而通道是不需要风水的,那么山势自然就成了最关键的东西。所以,咱们顺着山势寻,应该能有收获。哦,对了,还有一点,通道的挖掘毕竟是为了方便逃跑,所以这出口很有可能会选择离着道路近便的位置。毕竟深山老林的,可不怎么好跑。”
说话间,方大海又看了一眼那个祭台,心下琢磨:或许他们还会做点什么标记。不过这个不确定性太大,所以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没说出口。只稍稍点了点道:
“按照这个通道的方位来看,这里离着京城近,方便他们躲进城,而这周围其他容易藏人的……应该也就那么几个方向吧。”
赶紧去找吧,再闲话下去,支援的人就该来了,等着人齐了,发动了,到时候再露出来还有别的通道,从而让人逃了出去,那咱们面子上可都不好看了。
老范和老沈显然对这个也心里有数,所以说话归说话,这里分辨明白了,那边行动起来还是很利索的。
而有了大概的辨别条件,再去寻找可能得通道出口……虽然山依然很大,找起来依然不怎么容易,可到底也算是没白白耗费了功夫,像是西南面,就很快的被找到了一个疑似的地方。
为什么说疑似?因为他们发现在某个树桩下,有一处那祭台类似的垒放,虽然这次用的材料不是石头,而是动物骨头。可造型太像了,位置又正合适,由不得他们不怀疑。
“方大海,你来寻机关,我们再去其他几个方位看看,一会儿到最初的石头祭台处集合。”
可以,时间不多了,他们分开找更能节约时间。
那么他们的收获如何呢?等着方大海寻到了地方,做好了记号,回到了那石头祭台的时候,趁着援军还没到,三人对了一下。
嚯,你别说,这些人准备的还真不是一般的充分,竟然真的又让他们找出了一个。
这样的收获让老范的嘴又有些闲不住了,感慨着说道:
“后头还有没有且不说,光是这三个……他们准备的不是一般的充分啊。你们说,这地方他们是什么时候准备下的?这工程量可不小。”
这个方大海知道啊!他刚才检查机关的时候,已经分辨了新旧程度了。
“这边是时间最远的,我瞧着不下十年,很可能是本来就有的,许是当年鬼子在的时候,山里道观的人用来逃命的。至于西南面的,我瞧着最少四年,这么一算,应该是上次他们在京城搞风搞雨的时候挖出来的。至于你们后头发现的那处,我没看过不确定。”
“那个我看了。”
听到方大海能准确的分辨机关的新旧,老沈多看了方大海一眼,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个机关还很新,不过周围的痕迹却有新有旧,很可能是在上次的基础上,重新改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