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1章 打工人怎么会捅这么大篓子!(求月

      第261章 打工人怎么会捅这么大篓子!(求月票!!!)
    这一个笑声,虽然不大,但在这个严肃的储藏室内,显现出了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
    他们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有人会笑。
    也是觉得有些异样。
    众人的眼睛纷纷的看了过来。
    周越意识到了之后,也是解释了一下,“我只是看到这枚竹简上面的记载比较有意思。”
    “哦?”
    先前的孙所长也是凑了过来。
    “周老师看到了什么?”
    众人也是不由自主的把脚步抬了过来。
    先前确实是比较严肃,但现在忽然就不严肃了。
    就连李主任,也是好奇的望向了这里。
    这是几枚竹简,上面记载着一些事情。
    字迹很完整,保存的应当也算是不错的了。
    “这上面记载了一件事情,关于甲骨卜辞的,在他们那年代,应当算是历史了吧。”周越道。
    他隔着玻璃窗,点着上面的一些字迹。
    “有一个叫子央的人,驾车带着商王外出打猎,误撞上了一头犀牛,导致一个轮子被撞掉了。”
    “车子侧翻,把商王甩了出去。”
    说罢,周越指着上面的几个字,道,“你们看这里,这个负责记载作册的史官,用了‘子央亦坠’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非常的生动形象了,没有记载商王如何被甩了出去,只是说子央也坠落,很聪明的史官。”
    “接着,就是这片竹简了。”
    “上面记载着,商王安排一个大臣去追捕他。”
    “虽然没有前因后果,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可能是车子侧翻之后,子央畏罪潜逃,毕竟,后世的史料之中也有记载,为武帝驾车的一个车夫,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可见罪过是很大的,畏罪潜逃也说得通。”
    “接下来就是剩下的这两个占卜的记载了。”
    “商王问,今天能抓到他吗?明天能抓到他吗?是子时还是辰时可以抓到子央?”
    “后来子央应该是被抓了回来。”
    “下面的占卜说,明天用子央(祭祀)吗?后天用子央吗?还是十日后用子央?”
    “由此可见,子央最后应该还是被用作祭祀了。”
    “或者这个用可以有另一种说法,是他交上来的牛羊牲畜之类。”
    那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众人都是听的入迷。
    这个事情很简单。
    就是,一个人驾车惊了王驾,畏罪潜逃被抓回来,用作祭祀。
    但是,这是从周老师口中说出来之后,才觉得故事很简单的。
    而且这几乎都是在瞬间就被分析了出来?
    要知道他们才刚刚进入这里面啊,周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把这竹简上面的内容解析出来,这已经是让他们极为震撼了。
    而且分析的还极为有条理,再加上还有史料印证。
    他们很难不觉得,眼前之人肯定对这种竹简的研究都是烂熟于心的。
    就连为首的李主任,也是极为意外的看了过来,一共四枚竹简。
    第一枚竹简记录了翻车这件事情。
    第二枚竹简则是记录着,商王派遣人去追子央。
    后面两枚竹简则是卜辞,一个是询问什么时候能够追到他,第二个是学问什么时候用他作为祭祀更为合适。
    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这种记载都是极为简约的。
    因为古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文献载体,所以都是用最短的话,来记载更多的内容,所以啊,四片竹简里面的文字并不多。
    是以很多时候啊,他们都觉得古人语约意丰,那是因为文献的载体确实是太少了,而且也很珍贵,不能大片的去记载和浪费。
    一旁的孙所长也是认真的看了一眼这几片竹简之后,才震惊的看向了周越。
    “周老师这种思维,真的是神了!”
    “不愧是年轻人啊,脑子的思路和反应就是这么快!”
    “我先前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种解释,简直是太妙了!”
    “因为四片竹简只是记载了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去过多的把事情的主体叙述出来,但,可以去联想啊,可以把这个故事去完整的叙述出来,但哪怕是我们,可能第一时间也想不到这里面有这么深密的联系。”
    “能够从寥寥的几片竹简,就还原出当时事情的场景,那我觉得周老师就已经是此中的大家了,而且周老师所说的,我完全认同。”
    “比如说这个用字,我们就很多时候想法都不统一,然而周老师给出来的解释,我觉得还是很行的通。”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还原程度上,我认为都是无可挑剔!”
    “怪不得宁大会让周老师过来,感情周老师是真的有这种水平啊!”
    众人也都是逐渐从震惊当中回过神来。
    是啊,宁大把周老师推出来,而且给他很高的职位,这肯定不是没有来由的,是真的觉得周老师有这种水平才是。
    但是就以眼前的竹简来说。
    他们也很难想象。
    居然能够从简单的只言片语当中,推断出一个宏大的场面。
    而且,他们都是古文字领域的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最差的都是一方霸主。
    然而就是这样,他们也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把这些字认出来。
    毕竟古文字和今天的文字还不一样。
    甚至,在六国统一之前,各国的文字也不一样,眼前的竹简明显是楚国的文字,需要仔细辨认才能够认出来。
    虽然他们也可以做到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内把逻辑和意思捋清楚,但是,想要做得到像周越这样,就像是在看如今的简体字一样,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那就太苛刻了。
    做学问,还是要无比严谨一些。
    至于说眼前之人。
    能够在看一眼的情况之下,就把这些意思捋清楚,甚至还有深层的逻辑,以及联系都做到恰如其分。
    这就太难了。
    甚至于说,周越说出来的东西,他们都无比的认可。
    尽管有很大的程度是主观推断和臆测的。
    但是做学问就是这样的啊,需要很强的想象力,才能够把事情还原出来!
    只要你的说法能够服众,并且让众人挑不出问题来,让绝大部分人都认可,那至少在接下来你的思路没有被推翻之前,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
    甚至即便是你的思路被推翻了,也足够在文学史上留名,毕竟也算是一种曾经主流的理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就是文科!
    李主任也是看了过来。
    只是看了一遍四块竹简,就瞬间郑重了起来。
    他解释了一下。
    “周老师所猜测的几乎都是根据史实,如果这块竹简我亲自来鉴定的话,可能也会和周老师得出差不多的结论,但是需要反复的推敲。”
    “现在周老师这个理论一提出来之后,我们都觉得无比的认可,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其实也限制了一种思维。”
    “也就是说凭借着这四块竹简,可以有更发散的思维,只是,周老师已经得出来比较合理的论断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继续的过多探查。”
    “但是现在,我倒是有个疑惑。”
    “就是周老师为何要发笑啊?”
    周越有些忍俊不禁。
    其他人也是看了过来。
    是啊,这种结局明明很悲惨,甚至整个人都拿去祭祀了。
    为何还能够笑得出来?
    周越看了一眼众人。
    张了张口。
    众人也都是带着一些不理解。
    “刚刚只是想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啊,给领导开车,然后把车开丢了一个轱辘,最后发生了侧翻。”
    “我想到的是,一个打工人,怎么会捅这么大的篓子。”
    “并且,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来看,把车开丢一个轱辘就被拿去祭祀了,我觉得有些好笑。”
    “也并不是说对待学术不严肃,只是古今对比起来,觉得很有意思罢了。”
    把车开丢了一个轱辘,就被拿去祭祀了。
    周越这句话一出口,有些人也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周老师的脑子,不愧是理工科的大神,这种思维简直是惊为天人,哈哈哈。”
    “是啊,以古喻今是吧,好清奇的脑回路。”
    “居然还可以这么解读,是啊,给领导开车,把车开丢了一个轱辘……”
    “……”
    他话还没说完,已经乐不可支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周老师的课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了,周老师的想法果真是天马行空,让人难以捉摸。”
    周越也是笑了笑,“是吧,所以说古文字也是比较有趣的,不然的话,我也不会专门去研究这些东西。”
    众多老人都是纷纷感慨。
    “如果按照周老师的想法,那这些枯燥的竹简确实是很有趣的,我们这些在旧纸堆里面寻找思路的人,可能也就是缺少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吧。”
    “事实上我三四十年前读研究生的时候,可能有些时候也会冒出和周老师一样的想法来,但是现在老了,有些东西就只会考证了。”
    “虽然这样确实是可以把学问做的精深,但对于自身却是越来越内耗了。”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学习周老师的这种想法,当真是让人觉得,这种东西确实是很有趣。”
    “做学问做的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只是跟着史书在走,失去了很多乐趣。”
    众多老人纷纷的检讨自己。
    他们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朝气与活力,而且这种朝气这种活力他们自己曾经也有过。
    毕竟他们如果不是真的对古文字有这么热爱的话,那肯定也做不到今天这种程度。
    “周老师的学问很大啊。”
    众人回过头来。
    才彻底的意识到,周越,似乎在古文字的造诣上,不比他们差了?
    而且应当是绝对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的。
    别的不说,光是看懂古文字,能够把古文字和当时的传统结合起来,有些人就要用一辈子的。
    他们每个人都活在旧纸堆里面,都活在那些传统的文献典籍上面。
    所取得的成就。
    也就是这么多。
    但是,周老师不一样啊。
    在此之前,他应该算是半个外行。
    但也就是这半个外行。
    稍微展露一点水平,哪怕是无意之间,也让人觉得震撼。
    这哪里是半吊子,哪里是外行啊?
    这学问水平,足够让他们竖大拇指了。
    “周老师能够在这个年纪,达到文学教授的职称,本来以为应该有宁大的一些运作,但是现在想来,应该是我小人之心了。”
    “我看过周老师的甲骨文讲座,但当时也只是学生给我看的,不知不觉就把周老师的讲座刷完了。”
    “当时还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只是觉得周老师上课可能很有意思。”
    “现在想来,周老师对于古文字是完全有着沉淀的。”
    众人都是轻轻的感叹。
    毫不夸张的讲。
    从这一番解读之后。
    周越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几乎是直线上升。
    此前可以说是,身份值得众人重视,但学术水平还有待考量。
    现在不一样了。
    这就是周老师啊,文学教授!
    再加上宁大建筑学院院长的身份,身份甚至可以比肩李主任了。
    更让他们觉得惊异的是。
    眼前的年轻人,二十几岁?
    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可能在读博士,可能在读研究生,甚至可能刚刚留校,在学校里面做一些打杂的事情。
    遇到如今李主任这种身份的人,都是像蝼蚁望苍天一样。
    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这就是别人的二十几岁啊。
    他们今天过来也只是参观一下而已,毕竟接下来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在这里工作的过程,至少也要几天,甚至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学术这种东西,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开会,参观。
    今天也就到这里了。
    最终,他们照了一张相。
    周越站在两个泰斗的一侧,毕竟这都是按照身份排的。
    如果真的按照体系里面的身份,甚至周越可能仅次于李主任,但毕竟是古文字学科,肯定是要把两个泰斗放在中间。
    当然,最主要的是,周越学术水平完全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他们是真的把周越当成了古文字研究的一部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