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梦游莫斯科》
屠卫巷现在最恨陆政安, 但对云景也极为厌恶。
在他心里,陆政安和云景是一伙的。
现在这些人要去找云景的麻烦,他无比期待, 当即跟在了这群人身后。
他想看云景倒霉!
之前闹了一场,屠卫巷的名字已经在上海传开, 但那些人并未认出屠卫巷。
一来,在诬陷云景的事情发生之前, 屠卫巷并不是一个多么活跃的人,主要接触的人, 就是学校的同事和学生。
二来, 在警局被关了那么多天, 还拉了许久肚子之后,屠卫巷瘦了十来斤。
他现在的模样, 跟半月前大不一样, 熟人依旧能认出他,那些跟他不熟的人, 却是认不出来的。
这些人瞧见神色郁郁的屠卫巷, 把屠卫巷当成跟他们一样对云景充满怨言的人, 带着屠卫巷,就往《新小说报》编辑部而去。
路上,他们一直在诉说云景的罪状。
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在清朝时, 苦学四书五经, 打算走科举道路的人。
他们为读书付出许多, 就是为了考个功名,将来好出人头地。
突然,大清没了!
他们之前学了几十年的知识, 白学了!
他们对那些新式文人,天然就带有敌意。
他们中一些人,在不考科举以后,以写小说为生,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写的小说拿不到多少稿费,云景的小说却那么受欢迎,他们自然厌恶云景。
还有一些人,则是他们的子女在看了云景的小说以后,不服管教,他们对云景,也就极为不满。
而当一群观点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他们会越来越坚信自己的观点,云景在他们嘴里,简直成了十恶不赦的人。
《新小说报》编辑部。
黄培成这几天心情极好。
他的报纸的销量达到了三万份!
这可是三万份!
现如今,在他们报社打广告的价格已经翻了三倍,但广告位还是供不应求。
黄培成这会儿就是后悔,后悔以前跟人签了长约,不好涨价。
“主编,馥郁堂的老板又来了。”一个编辑找到黄培成。
黄培成往外走去,就看到了馥郁堂的老板。
馥郁堂是卖化妆品的,出售香粉、胭脂等,是苏州的老字号国货化妆品店,在上海也有店铺。
近些年,洋人的化妆品涌入中国市场,馥郁堂的产品的销量就越来越差。
半年前,馥郁堂的老板换了人——年迈的老板,将馥郁堂交到自己二十多岁的小儿子手上。
这位小老板决定改革,他购买了一些国外的机器,改变了馥郁堂的包装,打算大干一场。
可惜,馥郁堂的产量上去了,销量却并未上去。
小老板就专程赶来上海,寻找销售渠道。
也是来了上海之后,他意识到,馥郁堂可以在报纸上打广告。
至于要在什么报纸上打……那自然是《新小说报》!
现如今上海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太太,都喜欢看云景先生的小说!
而那些小姐太太,正好是馥郁堂的目标客户。
黄培成带着点无奈,对馥郁堂老板道:“郑老板,不是我不想赚你的钱,实在是我们报纸的广告位都已经满了!”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跟之前一样,是用一整张报纸,单独刊登的。
因现在云景将每章字数控制在三千字,报纸多了一些空位,可以用来打广告。
但那些空位,已经满了!
馥郁堂老板前几日就来找过黄培成,愿意出高价买一个广告位,但黄培成已经跟其他人签好契约,不能不守信,所以并未答应。
没想到今日,郑老板又来了。
“黄主编,我这次过来,是有别的生意想与你谈。”
“你要谈什么?”黄培成不解。
郑老板道:“黄主编,我愿意出一千大洋,只要云景先生在小说里写到馥郁堂这个牌子,帮着说几句好话就成!若此事能成,我另外给你一百元感谢费。”
他原本想在《新小说报》上打广告,但没有位置,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么个主意。
黄培成闻言有些震惊。
广告还能这么打?
等等,好像是可以这么打!
在云景的小说里打广告,还肯定比在《新小说报》上打广告效果更好!
报纸上的广告,只有那些买了报纸的人会看,但文里的广告,那些听人读这个故事的人和后续买书的人,也能知道。
“此事我要与云景先生商量一番。”黄培成开口。
“那是应该的!”郑老板满脸堆笑,又给黄培成送上两套馥郁堂的产品:“黄主编,这两套产品,一套给你夫人,另一套给云景先生。”
黄培成收了礼物,正要送郑老板出去,就见谭峥泓的保镖从外面进来。
“好久不见!你这次过来,所为何事?”黄主编问。
那保镖道:“黄主编,我家少爷让我给你送几套书过来。”
送书?好好地送什么书?
黄培成凑过去好奇地看,然后就发现对方送来的,是一些英文版的书。
这是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黄培成知道谭峥泓将这书翻译成英文,要出英文版的事情,但他知道翻译一本书要花很多时间,出书更是要时间,因此,他以为这本书的英文版,要过上许久才能看到。
没想到《真假千金》完结才三个月,这书的英文版,竟然就已经出了!
黄培成拿起其中一本看了看,还发现这书做得非常好。
看得出来,谭峥泓在这本书上,花了许多心思。
黄培成看这些书的时候,郑老板也在看。
瞧见那些书,郑老板的眼睛瞬间亮了,他转身看向黄培成,开口:“黄主编,你告诉云景先生,价格还可以商量!”
他只知道《新小说报》销量高,没想到云景的书,竟然还出了英文版!
若是他们的牌子被写进云景的书里,那该传播得多广?
可惜,他们现在也就在苏州和上海有店铺,其他地方的人,即便知道了他们馥郁堂,也买不到他们的产品。
“好。”黄主编笑着开口。
他已经知道,桑景云最初写小说,就是为了赚钱。
她现在肯定已经不缺钱,但不一定会拒绝赚钱。
郑老板还想说点什么,就在这时,他们瞧见一群人从远处走来。
看那群人的表情,似乎来者不善!
这时那群人里为首的中年人开口:“黄培成,你的报纸刊登假消息,你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黄培成闻言一愣:“诸位何出此言?”
他的报纸刊登假消息?他的报纸哪里刊登假消息了?
“你们报社的作者都说了!云景的书要出英文版一事,子虚乌有!”
“对!云景的书并未出英文版,你却在报纸上说了此事,这是欺骗读者!”
“你还误导读者,让读者以为云景是男子!”
……
这些人对《新小说报》怨气极大,而黄培成听了他们的话,大概知道了缘由,又从这些人手上,接了他们当作证据的报纸来看。
这一看,他就发现这报纸上,有一个以前长期给《新小说报》供稿的作者的文章,那人在文章里说云景丑,又说云景的书要出英文版是假的。
黄培成记得这个作者,对方主要写风俗志怪类的短篇小说,一开始写得不错,很有灵气,但时间长了以后,约莫是没东西写了,就写得远不如从前。
有时,这人直接将民间故事重新写一遍,就拿来投稿。
不过到底合作多年,又知道对方以此为生,所以即便那些稿件不尽如人意,黄培成也还是会用。
前几日收到这人信件,黄培成以为是投稿,就拿出来看,结果发现是骂自己的,这人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以后不会再给《新小说报》投稿,哪怕黄培成求他也没用。
看完信件,黄培成很是无语。
《新小说报》现在收到的投稿多得数不清,他们根本不缺稿件,哪用得着求他?
黄培成很忙,将这件事扔在一边就不管了,没想到这人竟然又闹出幺蛾子。
“黄主编,对此,你要作何解释?”有人质问。
黄培成指着刚被送来的《真假千金》英文版的书开口:“作何解释?《真假千金》的英文版已经出了,在英国的销售情况我不知道,但它在南洋卖得极好!”
这些人愣住,凑过来一看,还真看到了一些崭新的,英文版的书。
这书的封面上除了英文以外,还有中文的“真假千金”和“云景”六个字,毫无疑问,这是云景的书。
不是说云景出书是假的?人家书都出来了,能是假的?
这些人气势汹汹地来找麻烦,又一下子泄了气。
跟在后面的屠卫巷,更是觉得胸口一股闷气发不出去,涨得他难受。
黄培成懒得搭理他们,转身回报社。
而这时,一个编辑拿着手上的稿件找到黄培成:“黄主编,这里有一些不错的稿件,你快来看!”
“不错的稿件?是新人的还是刊登过的作者的?”黄培成问。
他们报社用新人的稿件时,会比较慎重,就怕有些人抄了别人的故事来投稿。
之前王木的稿件黄培成敢直接用,是因为他觉得,那样的小说不可能是抄的。
那编辑道:“黄主编,是王木的稿件!”
黄培成凑过去,发现稿件的署名确实是王木,这人一次投了许多稿件,还留了姓名地址。
看到那地址,黄培成倒抽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