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期待新书
顾教授听到儿子的疑问, 当即道:“鬼神之说,都是假的,我们觉得这世间许多现象过于神秘, 难以理解,皆因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诸如血吸虫病, 以前我们肉眼难以看到引起血吸虫病的血吸虫,就不知道此病是因何而起, 但现在,科学家有了显微镜, 便能看到血吸虫的模样……”
顾教授极爱说话, 对着自己的子女, 就滔滔不绝起来。
他的三个孩子都听得很认真,他的大女儿更是道:“爹, 你懂得真多, 那些瘟疫,是不是都是由血吸虫这样的小虫子引起的?”
顾教授道:“是的!很多传染病, 都是由微小的生物引起……”
顾教授平日里会看英文报纸, 各方面知识都知道一些, 当下解释起来。
解释完,他又提出要带儿女去他放英文报纸和书籍的地方,查找资料。
孩子们欣然前往,查资料的过程中, 顾教授道:“你们一定要学好英文, 英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用的语言, 学好英文,我们就能看国外的书籍,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国外的信息。”
顾亭立认真点头, 她弟弟却道:“英文太难了,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文?”
顾书潮突然觉得儿子有点讨人嫌。
还是他的女儿好!
顾家人在讨论云景新书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有人在讨论。
茶馆。
今日,照旧有许多茶客,早早来到茶楼。
他们找了位置坐下,点上一壶茶,然后就跟相熟的客人聊起来:“这云景是女子的事情,已经确认了吧?”
“早就确认了,有许多人去上海县城打听了,确实有这么一个女子,听说从小就聪明!”
“我是认识桑元善的,他运气不好,儿子是个败家子,但又烧了高香,得了一个有出息的孙女儿!”
“听说云景稿费不低,写一千字能拿三四元,她日日写字,这是一天就能赚别人一个月的!”
“是啊!若我有这么一个孙女……”
“老王,有个这样的孙女,可不见得是好事!你想想她写的《真假千金》,里头可是有许多大逆不道的言论的!”
“是啊,有个这样的孙子还好,有个主意这样大的孙女,不见得是好事,她兴许都不愿意嫁人。”
“不嫁人又如何?这么能赚钱的孙女儿,去了别人家我还舍不得呢!若我有这样的孙女儿,只想给她招赘,不过她不见得愿意听我的。”
“确实!家里有个这般出息的闺女,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
普通人考虑事情,往往从利益出发。
在他们看来,有个这样的女儿不是坏事。
没瞧见桑家原本都败落了,现在靠着这姑娘,却搬去了租界住?
这样的金娃娃,蠢人才不要,而他们都不蠢。
说着说着,其中一人还道:“我有个孙女,也是自幼聪明的,你们说,我要不要送她去读书?”
上海虽有不少女子学校,但数量比那些男子读的学校要少很多,相应的,收费也更高。
在上海,那些读过书,找了个平常工作的男人,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男人,他们每月大概能赚六到十元。
这钱不多,但若是省吃俭用,可以在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供一两个孩子,去读最便宜的学校。
此时上海那些最为普通的小学,每学期学费不到十元。
但想供女儿读除职业学校以外的女校,这点收入却是供不起的。
即便是那些开了铺子,家中生活还算宽裕的人,也舍不得花钱送女儿去读书。
儿子读了书能找个好工作,给家中添一份收益,女子呢?她们读了书依然要嫁人,给父母带来的好处有限,那些当父母的,自然不愿在女儿身上多花钱。
可现在,见云景这般出息,却少不得有人动了心,想培养一下自家女儿。
这些人正说着话,就见说书先生拿着《新小说报》进来。
众人立刻不聊了,等着听小说。
虽说这段时间,有很多人阴阳怪气地说云景坏话,但他们这些老百姓,其实不在乎云景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他们就只是听个故事,只要故事好听就行。
云景写的故事,比他们以前听的那些,可有意思太多了!
“诸位,今天我要读的,是《一个士兵》这个故事最后的内容,这本书,在今天完结了!”
茶楼里的人听到这话,纷纷开口:“这就写完了?这也太快了!”
“这故事我很喜欢,还想看后续呢!”
“我倒是觉得这书是该完结了,我想看新书,也不知道云景的新书会写什么,会不会还这么有意思。”
……
众人议论的时候,说书先生已经简单把小说内容看了一遍。
看完,他拿起桌上的醒木,用力一敲。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开始听说书先生说书。
战争已经结束,民众的苦难却还在持续。
尤斯塔斯的很多战友,都没办法回归正常生活。
尤斯塔斯成为一个商人,努力帮助他们,而某次,他来到敌国,看到曾经跟自己作战的一个敌国将领衣衫褴褛躺在路边。
若不是这人破旧的衣服是他熟悉的军装,他都认不出这个流浪汉的身份。
这个国家的情况,比他们国家糟糕了太多太多……
等说书先生讲完,众人就道:“这战争就是他们发起的,活该他们倒霉!”
“这是遭报应了。”
“这些老百姓也怪可怜的,打仗也不是老百姓要打的。”
……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没人像顾书潮一样,在看完后觉得,以后迟早发生另一场战争。
说书先生这时,又拍了一下醒木,随即道:“诸位,《新小说报》上,还有跟云景先生新书有关的内容,我给你们读一读!”
他说完,便给茶楼里的人,读了后续广告。
“云景先生当真勤劳!刚完结一本书,便又开了新书!”
“未来女子的灵魂在一名包身工的身体里醒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书里,会写到未来?”
“这不就是鬼上身么!聊斋里就有妖怪占了普通女子身体的故事,这新书也是这样的?”
“书里是不是会写到未来?我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的。”
……
这时,不出意外,又有人阴阳怪气起来:“这云景,新书写的又是女子,作为男人,对这样的书大肆叫好,这是丢了男人的脸!”
“她之前不是在《真假千金》里,说这世间没有鬼神?怎么新书就写灵魂了?”
“她的新书,反正我是绝不看的!”
……
周围人听到,笑起来:“你们真要不看,怎么还每日准时准点来这茶楼?”
其中一个总是针对云景的,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涨红了一张脸:“我就是想看看,她要写出多少错处来!《一个士兵》这书,她就是全然瞎写的,战争还未结束,她竟然就写了战争结果!”
有人道:“这是小说,写了又何妨?更何况后面都是春秋笔法,写得又不详细,理解成两败俱伤也是可以的。如今我们国家安排了许多劳工去帮忙,难不成最后要写咱们打输了?”
另一人赞同:“就是!连那洋人都喜爱这本书,这书还要去英国出版,哪容你在这里挑挑拣拣?”
长须中年人道:“云景的小说要出英文版的事情,也就是《新小说报》说了说,压根没有定数,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云景吹的!”
“《新小说报》既然敢说,那必然是真的!”
……
这些人又争论起来,许久之后,那长须中年人才离开。
有人道:“这人总算被气走了!”
另一人道:“他今日被气走,明日还会来。”
“他不是不喜云景先生?为何还要来?”
“想知道后续吧!其实他最初,是日日都买《新小说报》的,还对《双面魔君》非常喜爱,后来么,大约是《真假千金》戳中了他的痛处,他便不买报纸了,日日到茶楼来蹭。”
在场那些听到了这话的人,都很是无语。
因为对云景有意见,因而不再购买《新小说报》的人,其实有不少。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云景是女子,决定购买报纸。
某女子中学。
青春洋溢的少女们穿着统一的半袖校服,起床后匆匆忙忙往学校后门跑。
这所中学是住校的,里面的女学生平日里不回家。
《双面魔君》爆火的时候,她们中大部分人别说看了,连听都没有听过,只少数人在周末回家时,看了一些。
但等《真假千金》开始连载,《新小说报》就在她们学校流行起来。
先是有人从家里带报纸到学校,后来,她们又想出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提前跟报童说好,让报童来她们学校后门处卖报。
她们可以从栅栏处把钱递出去,跟报童买报纸。
她们学校的学生加起来,一共两百多人。
她们除《新小说报》外,还会买一些别的报纸,每日要买的报纸,加起来有个二三十份,因而报童很乐意来这边等着,风雨无阻。
今日,她们跑到后门处,就见报童已经在了。
“《新小说报》要三十份!再来四份《上海日报》,四份申报……”有女生开口。
那报童喜出望外,立刻开始给她们数报纸。
而等那女生将报纸拿到手上,又对报童道:“昨日《新小说报》销量如何,可有退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