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章 刊登

      农历九月十五, 星期三。
    桑景云早上起来,照旧去水井边洗漱。
    洗漱好,她简单扎起头发, 就见陆盈抱着桑景丽从楼上下来。
    这会儿也就五点左右,还很早, 但她们两个晚上六七点就已上楼睡觉,到现在醒来, 也睡够了。
    桑景丽一下楼,就拿了毽子踢着玩, 哪怕一次只能踢一两个, 也乐此不疲。
    而陆盈在旁边用碎布缝着什么。
    桑景云见了, 好奇询问:“娘,你在做什么?”
    陆盈道:“我在做沙包。”
    桑景云从原主记忆里, 找到了这种玩具。
    用碎布缝出乒乓球大小的口袋, 在里面装满沙子封好口,就是沙包了, 这是女孩子常见的玩具之一。
    沙包一般一次做很多个, 它的玩法很多样, 有些人抛接着玩起来,甚至跟玩杂耍似的。
    桑景云对这样的玩具同样没兴趣,但桑景丽应该会喜欢。
    看了一眼去院子里玩竹蜻蜓的桑景丽,桑景云对陆盈道:“娘, 等下我们去县城的时候, 你带着景丽到附近玩吧, 顺便再买点鸡蛋。”
    他们家搬来已经大半年,期间,桑钱氏时常跟附近农户买吃食。
    农户虽然可以把鸡蛋和蔬菜挑去县城卖, 但县城到底有些远,他们也不是日日都去的,桑钱氏上门跟他们买,他们求之不得。
    现在陆盈拿着钱去跟他们买鸡蛋,他们对陆盈的态度,也一定不会差。
    “我……我不会……”陆盈犹犹豫豫。
    桑景云看向桑钱氏:“奶奶,你跟娘说一说,说你以往是怎么去买鸡蛋的。”
    桑钱氏当即跟陆盈说起来。
    桑景云则拿出自己昨日写的稿件,进行修改。
    修改完,她将稿件放在一边,就去吃桑学文做好的早餐。
    主食是浓稠的粥,菜是咸菜炒毛豆,以及一大盘凉拌萝卜苗,四个孩子,还都有一个煮鸡蛋。
    现在的萝卜苗已经长到十几厘米高,吃着有些老了,接下来他们也不会再吃,要留着长萝卜。
    桌上这两道菜是桑学文做的,现在的桑学文,已经很擅长做家务。
    吃过饭,桑学文被关在房间里,其他人一起出门。
    桑钱氏在出门后,往院门上挂了一把锁,然后将钥匙给陆盈:“钥匙你拿好,我带你去我认识的人家,你在那边带着景丽玩儿。要是待不住了,就回家,要是能待住,我们回来的时候来接你。”
    陆盈小声说了一句“好”。
    桑景云又道:“娘,你别忘了买鸡蛋,等明儿个早上,让爹做蛋炒饭吃。”
    陆盈又低声应下。
    那些农家起得都早,桑钱氏把陆盈带到一个她觉得好相处的大娘那里,让那位大娘照看着一点陆盈,就跟桑景云他们,一起前往县城。
    桑景云让陆盈出去跟人接触这事儿,桑钱氏也是赞同的。
    她这个儿媳妇,刚嫁到桑家的时候,胆子就很小,她都不敢大声跟儿媳妇说话,就怕吓到儿媳妇。
    后来,儿媳妇胆子渐渐大起来,敢独自带孩子去逛街买东西,也有了几个朋友。
    但这两年,家里人心惶惶,陆盈就又不出门了。
    这样子是不行的,陆盈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她说不定就要当外婆当奶奶,哪能连出门买个鸡蛋都不敢?
    更何况,陆盈也不是不爱出去,以前有那么几年,她天天去茶楼喝茶,听人讲故事。
    四人来到县城后就分开。
    桑景云和桑钱氏先去兰心衣帽店,再去买菜,最后去洪兴纸号。
    桑景云今天到的时候,洪掌柜很是兴奋:“阿云,快来看《新小说报》!”
    桑景云闻言连忙上前,然后就见洪掌柜从一份报纸里,取出一张给她。
    这张报纸,桑景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双面魔君》四个大字。
    她的小说,出现在报纸上了!
    如今的印刷设备并不好,报纸上的字也就比后世要大一些,一些报纸上的字还很少。
    《新小说报》算是字比较小,也比较密的,毕竟这是一份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纸。
    桑景云兴奋之余,看向报纸上的内容,随即惊喜地睁大眼睛。
    她的小说,在刊登时,竟然用了标点!
    虽然不是所有的标点都有用上,但逗号句号都是有的,这让她的小说清爽好读。
    桑景云很确定,昨天的《新小说报》上,是没有标点的。
    今天,《新小说报》竟然做了个变革!
    “阿云,这就是你写的书?”桑钱氏好奇问。
    “是的。”桑景云开口,认真去看自己的小说。
    她的小说,绝对是《新小说报》刊登的诸多作品里,最好读的一部。
    至于读者喜不喜欢,因每个人看书的口味不同,想让所有人都喜欢她的作品不可能。
    但她觉得,她的小说,应该符合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的喜好。
    这张报纸,除广告外,只刊登了她的小说,加起来大约三四千字。
    桑景云将手上的报纸看了又看,又去看《新小说报》的其他版面。
    这一看,桑景云才注意到,其他小说并没有加标点,还是原来的模样,原本的版面也没动。
    刊登了她的小说的那张报纸很独立,像是《新小说报》在出售时,多送了客户一张。
    而这,也显示出她这部小说的独特,和《新小说报》对这部小说的重视。
    桑景云心中升起无限欢喜,她深吸一口气,对桑钱氏道:“奶奶,我们去买报纸吧,我要买三份。”
    这是自己写的第一部小说,她想把刊登了这部小说的报纸,全都收藏起来。
    至于为什么买三份……一份收藏,一份放在家里偶尔翻阅,剩下的一份,可以让桑景英带去学校,与同学一起看。
    这能让她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还能增进桑景英跟同学的感情。
    买报纸可以找报童,也可以找固定的摊位。
    桑景云没见到报童,就去这条街一个出售报纸的摊位,说要购买三份《新小说报》。
    《新小说报》是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纸,除连载的小说外,上面还有短篇小说和趣闻笑话。
    相比于其他有时效的报纸,这份报纸,属于过期了也能卖出去的。
    有些人来买它,就是想要个消遣,不介意它是昨天出的,还是今天出的。
    也因此,卖报的人,进的《新小说报》比较多。
    他将三份《新小说报》拿给桑景云,好奇询问:“小姑娘,同样的报纸,你怎么一次买三份?”
    桑景云道:“今天这报纸,是不一样的。”
    卖报纸的人有些疑惑,就在桑景云离开后,拿出一份《新小说报》翻开。
    他倒要看看,今日这报纸,有何不同!
    这一翻,他就发现今日的《新小说报》,比往常多了一张。
    这上面刊登的内容与众不同,文字中间,竟是用一些符号隔开。
    《双面魔君》?这名字有些古怪,莫非是写的鬼怪?
    这人好奇地看起来。
    这卖报纸的人,年少时在族学度过几年书。
    他当时坐不住,学不进去东西,简单认了字之后,就不再继续读书。
    当时还能考科举,但考科举不容易,并不是人人都合适的,他们族学绝大多数人,都是读了几年,就不再继续读书。
    因读书不多,他不爱看报纸。
    但这个故事与众不同……卖报纸的人,不知不觉,便认真看了下去。
    三千多字很快便看完,这人看着“未完待续”四个字,心里抓心挠肝一般难受。
    等明天拿到《新小说报》,他一定要第一时间看这个故事!
    这人甚至想把这张报纸从眼前这份报纸中抽出,收藏起来,但他卖的报纸里若是少一张,会失了诚信。
    这人想来想去,最后将一整份报纸全都放在旁边。
    这份报纸他不卖了,留着自己看!
    桑景云已经发现今天的《新小说报》的不同之处,其他人自然也发现了。
    租界某茶楼,一个说书先生在喝了一口茶润喉后,翻开《新小说报》。
    早先,很多说书先生是不识字的。
    他们会讲一些他们听来的,口口相传的故事,也会自己编一些故事讲。
    但如今,识字的说书先生多了起来,这人就识字。
    因为识字,他能讲的故事也就比较多。
    《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不用说,现在有了报纸,他还可以给人讲报纸上的故事。
    今天,他就给那些来喝早茶的人,说了一个时辰的故事。
    此刻他有些累了,嗓子也受不住,就坐在一边休息,顺便看今天的《新小说报》。
    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讲《新小说报》上的一个连载故事,有时还会挑上面的一些短篇故事,读给别人听。
    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这人看着看着发现不对。
    这《新小说报》,今日怎么多了一张?
    双面魔君,这是何意?
    魔是鬼怪的意思,这是《聊斋志异》这样的故事?
    说书先生开始读这个故事,读了几段,才发现这是个武侠故事。
    这故事,开篇就很抓人,还很好读!
    报纸上的故事,他往往要先看两遍,斟酌一番用词和停顿,才能给来茶楼听他说书的人读。
    但这书,因句读加得好,他能直接读。
    里面讲的东西也新奇,内功一说,他之前从未听过。
    以他的经验,那些来听说书的人,肯定会喜欢这个故事。
    说书先生捧着那张报纸,爱不释手,想了想,他叫来自己的孙子,让自己孙子,再去帮自己买一份《新小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