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二十二章

      黎淳的书房明朗清净, 正中放置着一张黄梨花长几,上面摆着笔墨纸砚,文房清供,椅子后则是一组三扇的素面折屏, 屏风之后隐约可见两立书架, 上面整整齐齐叠满了书。
    两侧窗户大开, 右侧的粉墙上爬满了碧萝, 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左侧则是一潭宽阔的池子, 养着锦鲤五七条,上置鹤形假山,两侧竹影横动, 静谧闲适。
    江芸芸目不斜视, 捧着答卷, 进了屋内。
    黎淳坐在正上方的位置, 早晨的微光从两侧窗户投射进来, 身后那扇高大的屏风影子落在他身上, 模糊了他苍老的面容。
    黎风并未关门,反而低眉顺眼地退到台阶外, 院子外的人屏息看着屋内的两人。
    黎循传双手紧握,一脸期待。
    晚毫站立不安,伸着脖子企图看得更清一些。
    屋内, 江芸芸把自己写好的最终稿递了上去。
    黎淳看着满页一笔一画,格外稚嫩的笔迹, 神色微动。
    这些日子, 他自然是听人说起江芸练字格外耐得住性子, 一个字可以反反复复练习几百次,带着楠枝也越发认真,但练字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事,所以他一开始就对江芸芸的这份功课不抱希望。
    他自始至终考察的是本性,是韧性,是态度。
    可江芸芸还是交上了这份答案,而这份答卷出乎了他的意料。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晚唐宰相卢携曾言“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
    江芸芸只是听着黎循传几句半吊子的话,却能写成这样,实在是令人惊喜。
    黎淳带着审视挑剔的目光,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
    内容没有错误。
    笔画完全正确。
    他甚至还听了黎循传的话,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字体左右平衡。
    这些字与颜筋柳骨相差甚远,甚至连行云流水都差点意思,但黎淳却还是从这些端正认真的笔画中看到一丝挣扎的生机,透纸三分。
    “这是我默写的三字经。”江芸芸并未察觉出黎淳的心情,在心里打好腹稿后,慢慢说道,“小子愚钝,直到昨日才明白您这次考核的真正意图。”
    黎淳的视线从最后一张三字经中收回,抬起头来,注视着面前的小童,神色波澜不惊,那双深邃的瞳仁倒映着光,这般面无表情看过来时,足够威严沉默。
    江芸芸低着头沉默片刻,可片刻后竟又抬起头来,年轻清澈的瞳仁格外明亮。
    “这是我给您的第一份答卷。”
    黎淳歪了歪头,似有些惊讶,但一闪而过的神色很快就被窗外晃动的日光遮掩住。
    他依旧没有说话,安静地看着她。
    那目光似打量,又似注视,不够温和,却也不显压迫。
    江芸芸站在那抹日光下,身姿挺拔,目光沉静,神色坚韧,好似一把在剑鞘中沉默的长剑,半点也不肯低下头来。
    在此刻,明明两人一高一低,一老一少,却不会有人觉得这是不平等的审视。
    ——老者垂眸,幼者抬头。
    暮春的光隔在两人中间,成了屋内最是耀眼的存在,不知哪里飞来的柳絮在空中飘动,所有的一切都在此刻朦胧起来。
    “为学莫重于尊师。”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直接跪下叩首。
    小童的声音并不大,可整个院子安静地得只剩下她的声音,那声音便也跟着传了出去。
    “年少时我曾读过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那时我并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代表着什么。”
    冰冷的地砖触碰着额头,那颗躁动的心在此刻终于落在这个陌生森严的世界里。
    她是江芸,是江家二公子。
    他必须科举。
    为了自己,也为了周笙和江渝。
    “我拜师之心确实不诚。”她低声说着,终于回答出黎淳想要的那个答案。
    黎淳一开始就不是想为难她,让她无师自通学会默写三字经。
    他要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坦诚的,不会给黎家带来麻烦的人。
    他经历宦海沉浮四朝,最怕的便是意外收获,哪怕是求学时。
    这天下,哪来的巧合,所有的相遇都是有迹可循。
    院外,黎循传大惊,下意识想要上前一步。
    沉稳不动的黎风抬眸轻轻扫了一眼。
    黎循传僵硬地停在远处,面露着急之色。
    晚毫神色一动,只是他刚有动静,黎家的仆人便露出警觉之色。
    “我父亲想要把我送人,我不想成为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任人摆布,所以我来到黎家。”江芸芸平静说着,心中却也好似放下一块石头。
    她并非擅长说谎之人,黎家对她越好,她便越觉得难受。
    黎循传,黎淳,黎老夫人,乃至黎家的仆从,他们并没有轻视,践踏微寒羸弱的江芸。
    在她惶然来到这里时,沉默地看着江家的奢华和腐败,感受到阶级,贫困带来的威胁,黎家所做的一切,成了她垂死挣扎的唯一一条路。
    “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也不明白我所做的到底对不对。”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知道若是我找到一个江家畏惧的人,我就可以摆脱被人桎梏的困境。”
    黎循传惊呆站在原处。
    “可我……”屋内,江芸芸声音微微哽咽,“也是真心想要读书,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黎淳垂眸看着面前小小一只的小人,有片刻的恍惚。
    年少时家中并不富裕,他也曾辗转求学,到最后拜得名师,成就一番功业,其中辛苦自然不言而喻。
    无数个日夜中,他也曾如此告诉自己。
    走出黎家,走出宁县,走出华容,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他成了天顺元年的状元,历经三朝,起落朝野,到现在遗憾致仕。
    屋内,黎淳沉默地注视着江芸芸。
    屋外,所有人都盯着黎淳。
    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
    “你非圣无法,心性狂痴,行为率易,迟早会惹下杀身之祸,我不想因你而晚年失节。”黎淳注视着面前的小童,平静说道。
    江芸芸缓缓闭上眼。
    黎循传若非被诚勇拉着,只怕是要冲进去为江芸芸说情。
    一直心情紧绷的晚毫终于露出笑来。
    黎淳并不理会外面众人的心绪起伏,只是继续说道:“可偏也是你不染一尘,不碍一物,清净无欲,我不忍你一颗赤子之心在人间平白磋磨。”
    江芸芸怔怔抬头。
    面前的老者已经满鬓白发,那双苍老的眼睛被层层眼皮压着,不笑时总有些严厉,可此刻,那双眼中是无穷无尽的悲悯。
    黎淳叹气:“暴者化为仁,邪者变为正,为教育之根本,我今日收你,只愿你上师周礼,下友颜鲁,为爱人以德之士,行品行高洁之事。”
    江芸芸恍惚着,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上首那人无声地注视着她,他的面容足够威严,可眸光又是万般悲悯。
    江芸芸沉默许久,最后缓缓叩首:“谨记老师教诲。”
    “我此生收过不少弟子,大都是湖广人,又或是在翰林院时陛下指定,并未随我离家颠簸,若非民安耳根软,误信他言,我也不会来扬州。”黎淳咳嗽一声,意味深长说道。
    晚毫微微变了脸色。
    “你是扬州人,大明科考要回原籍考试,但我已经年迈多病,致仕归乡,你可愿意跟着我回华容读书。”
    江芸芸神色恍惚。
    她终于成了黎淳的徒弟。
    可黎淳要他一同去华容。
    “我想回家问问家人。”她沉默片刻后,谨慎开口。
    黎淳并不生气,点了点头:“也该如此。”
    他起身,亲自扶起江芸芸:“我送你八个字,你若是真的明白了,今后也许能逢凶化吉。”
    江芸芸行礼:“还请老师赐教。”
    黎淳注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字,认真说道:“多思多等,戒急戒躁。”
    —— ——
    周笙怔怔地看着江芸芸,好一会儿才勉强笑了起来:“跟着老师去湖广也好,离开这里,你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江芸芸沉默,还是多嘴解释了一句:“我不知道考试要回原籍。”
    “没关系的,你若当真想当男子,本就该高飞。”周笙见她为难,伸手去握她的手,认真说道,“不要因为我和渝姐儿耽误了自己。”
    “那哥哥以后还回来吗?”江渝吃着缠糖,歪着脑袋问道。
    江芸芸点头:“若是可以参加考试了,自然就可以回来。”
    “那什么时候参加考试啊,也是明年吗?”江渝天真不知事,童言童语问着。
    周笙拍了拍脑袋,把她怀里的那包缠糖拿走:“省着点吃,先去洗个手,等会可以吃饭了。”
    江渝眼巴巴地看着糖被收走了,闹脾气坐着不动弹。
    “芸哥儿,老爷请您过去。”门口,陈妈妈低声说道。
    屋内三人脸色各异。
    江渝害怕地爬进周笙的怀里,周笙也一脸惶恐地看着江芸芸。
    江芸芸起身,笑着安抚道:“你们先吃饭,我去去就回。”
    屋外,陈妈妈小声说道:“江来富在门口等您,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江芸芸眯眼看着规矩站在门口的人,镇定说道:“左右不过是我读书的事情,不是大问题,你放宽心回去和娘还有渝姐儿一起吃饭就是。”
    陈妈妈看着小少年沉着镇定的侧脸,喟叹道:“芸哥儿是真的长大了。”
    江芸芸笑了笑,随后走向江来富,皮笑肉不笑地说着:“怎么还劳动大管家亲自来?”
    江来富态度谦卑恭敬:“哪里的话,您如今也是遇风化龙的人物了,怕下面的人伺候得不周到,自然是亲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