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丹砂炼丹, 高温状态下分解产生的汞蒸气比丹药还毒,政哥不埋了这帮方士,他们也得被自己毒死。】
【一个敢炼一个敢吃。】
【汞中毒影响神经系统, 政哥服药后越来越暴躁就是慢性汞中毒的典型病状。】
始皇帝的暴虐和中毒有关?
先前还窃喜始皇帝还有两年就会死的百姓怔然。
封建王朝的百姓是最好哄的阶层。
在还活得下去的情况下, 统治者做错的事再多, 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他们就都能接受。
因为他们除了接受就只能造反。
造反的死亡率不低, 还会带累三族。
有了合理的解释, 统治者再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这就是值得称颂的帝王了。
没多少人会去深究“丹药也是帝王自己要嗑的”。
在绝对的弱势面前,“原谅”强势的一方是最朴素的求生本能。
………
隐居山野的卢生与侯生大骇。
他俩因寻找仙药未果,故而一起逃遁。
逃跑之前卢生还以“始皇帝无德,不能为其寻仙药”来掩饰无能, 导致留在咸阳的其他方士全部被始皇帝抓捕。
所谓隐居,也不可能完全不与外界交流,还需要山民为他们带来生活所需。
山民知道他们的身份, 只是怨恨始皇帝暴虐, 才愿意帮他们隐瞒行踪。
因大秦各处关津进出都要验传,他们就藏在咸阳附近的山里。
如今那山民得知始皇帝的暴虐与他俩有关……
两人恐惧得发抖。
………
“因何?”
嬴政带着寒意的两个字,连韩信都不由得萌生短暂的惧意, 嬴云曼却依旧泰然。
“臣从星火部得知一个传闻, 有方士炼丹时因丹炉爆裂而死。臣认为若能找出其中关键, 或能用以破石修路。”
“让方士冒死研发此物,是物尽其用。”
这传闻当然是秦二编的, 就算这时候真有炸炉的说法, 至少也没传到她的耳中。
当然, 一硝二黄三木炭的配方也是在这个传闻中的方士家“获取”。
修路的目的是匈奴。
秦二为灭匈奴,不修陵墓不建宫殿也要修路。
她为方士求情不是扶苏那般的愚蠢。
但嬴政依旧没点头, 这个理由远不足以让他放过这群方士——活埋了他们,匈奴依然会覆灭。
“这些方士死不足惜,无论破石之物研发成功与否,臣都不会让他们活下去。”
【得知始皇帝的死与方士有关后,秦二暴怒。】
【参与炼制丹药的方士大都被嬴政活埋,唯有卢生、侯生、徐福还潜逃在外。】
【得知始皇帝的暴虐是毒丹所致,私藏卢生侯生的秦人愤而上报,两人自知潜逃无望畏罪自杀。】
【唯有徐福藏身海外。】
【徐福是真能忽悠,政哥都埋了那么多方士,居然还信他能出海寻仙药,给他安排大船、百工、数千的童男女。】
【要不是秦二把他逮回来,这个配置徐福就该在倭岛建国了。】
【可能政哥嗑丹药嗑傻了?】
为卢生侯生隐匿行踪的山民的确极为愤怒。
他就在去找亭长的路上!
山民的亲属都在始皇帝的暴政中死去,他才会冒死帮卢生侯生藏身。
图的就是让始皇帝不快。
结果这些方士才是暴政的根源,他帮仇人藏身了一个多月!
就算被迁怒至死,他也要告发这两人!
………
嬴政没能从秦二脸上找出任何“暴怒”的迹象。
她方才还在为方士求情!
总不能是因为他还没被毒死,秦二才不为所动?
嬴政被这个诡异的想法卡了下怒气。
直到“倭岛建国”这四个字出来,嬴政才看到秦二与他极为相似的眼睛有所波动。
嬴政也不理解他为何会相信徐福所言——百工、数千童男女,这哪里是寻药,分明就是要海外建国!
“可能政哥嗑丹药嗑傻了?”
再到这句话,章台宫外的杀意已经荡然无存。
只不过祖龙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嬴云曼尽全力在忍笑,笑出来那就是功亏一篑。
霸气的祖龙也有如此尴尬的时刻啊。
【于是秦二发布诏令:寻得徐福者,封侯、赐万金!】
沿海各郡秦人:!!!
就连不在沿海的秦人都疯狂心动。
琅琊郡郡守痛心不已——
徐福这次还没来得及出海,就被抓回咸阳了!
那是封侯!是赐万金!
都没希望了。
囚车中的徐福苦笑,他都不知道自己能这么值钱。
………
嬴云曼百分之百确定,她完全就是在借题发挥。
抓徐福是假,开海才是真。
毫无疑问,在不知道她真实目的的情况下,得知女儿为父复仇愿意下如此血本。
哪个当父亲的能不心生欢喜?
至少她就看到祖龙难看的脸色之下,那有点绷不住的嘴角了。
那批试验用的方士保住了,大秦所有方士的三族也都该给她磕一个。
确定始皇帝对君上已无杀意,韩信背部悄然放松。
皇室与黔首之家终究有所不同。
但似乎又没那么不同。
【秦二往前的君王赐万金赐的都是黄铜,秦二给找着徐福的渔民赐金,那是真金啊!】
【豪、掷、万、金。】
【不多,也就赐了相当于现在的14亿华币吧(羡慕死我了)。】
【不多,我月薪过万,也就不吃不喝赚个一万多年就能赚到了(咬袖角哭)。】
真金的万金。
嬴政没法摆脸色了,脸上甚至有了一瞬间的空白。
大秦一年的税赋收入,也就万金。
秦二居然为了抓一个徐福,赐给渔民大秦一整年的税赋?
何至于此!
若始皇帝懂得现代用语,他应该会给嬴云曼一个贴切的评价:
败家女。
见秦二依旧不为所动的表情,此刻嬴政只能庆幸徐福还没出海。
向来目中无人的韩信也为秦二的大手笔所震惊。
豪掷千金只能说是豪富,豪掷万金的气魄却可以让无数英雄折腰。
………
正坐的张良差点没维持住坐姿。
秦历20年以后。
坏了,那时的丞相是他。
还好徐福携数千童男女出海之事尚未发生——不然早就传得天下皆知。
他不用面对君王将整个国库拱手送出的绝境。
商鞅立木,目的是取信于民。
秦二赐真金万镒,这是纯粹的……
若非张良已将秦二视为将要效忠的君王,他就该骂得很难听了。
【封侯,也就入《华夏正史封侯列传》而已(嫉妒到面目全非)。】
【啊啊啊啊我也想为秦二找徐福!!!】
【秦二画的这张饼,能把几百年后的我馋哭。】
【因为这饼是真饱腹。】
【列述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
《华夏正史封侯列传》。
和“万金”赐进无数秦人的心坎一样,这八个字也占据了无数有志之士的眼睛。
封王很难,目前可知的三个封王流程:韩信灭匈奴、刘邦废孔雀王朝、李信收西南蛮与神州南部。
每一个都是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封侯不是。
只要作出足够的贡献得到君王的认可就可封侯,哪怕只是找到海外的徐福。
入华夏正史,进封侯列传!
………
列述人臣事迹,传于后世。
先前的青石宫就已经让张良感慨秦二擅掌控人心。
这列传比之青石宫毫不逊色,尤有甚之。
青石宫内藏的是国事,封侯列传记录的却是人臣事迹。
既然有封侯列传,必然也会有封王列传。
………
感谢老祖宗司马迁的馈赠。
嬴云曼确实有为武将作史的打算。
除了封王封侯,还会有专属文臣的名臣列传。
在封王封侯上她会尽量保持克制,且她所封王侯都必以军功计。
如此这般,才能让军政分离。
那为何要为渔民封侯?
渔民又不会涉政,何况找到徐福则必然先找到他的藏身处。
发现海外之地,怎么不算是开疆拓土的军功?
韩信想问君上封王是否也有列传,但内侍的教导总归起了点作用。
离宫后再问。
【其实秦二当时给不出万金来着,于是她问东海侯是要倭岛还是分期付款。】
【神特么分期付款——等等,每年赐两百金,还真是为期五十年的分期付款?】
【东海侯做出了他的错误选择:分期付款。】
【也不能说错误吧,那时候的倭岛上面就一群群矮野人,他要岛干嘛?】
【秦二因贫穷而距封彻候最近的一次!】
【秦历31年时,秦二拿得出万金了,问东海侯要不要一次付清。东海侯拒绝了,理由是他怕子孙败家,反倒请求秦二把每年两百金降为每年五十金。】
【然后真就到秦六了还得每年给他家后人打钱。】
【大秦债主!】
五世还债!
秦人没有因秦二“给不出万金”而认为她不守信。
秦二因得知方士欺骗始皇帝暴怒,进而许诺时没顾上缺钱很合常理。
——算算时间,那时应该正在征伐匈奴,秦二连修陵寝建宫殿的钱都没有。
渔民找到徐福,秦二原本可以用黄铜代替,但她就是要给金。
没金时每年给两百金,是诚。
有金时主动结清万金,是信。
五世还债,这不是大秦之耻,而是对五代秦帝的褒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