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北极狐(十五)
冬季, 狐狐家族的一天,从夜晚开始。
大狐和小狐密密麻麻,你抱着我脑袋, 我抱着你屁屁, 毫无间隙的蜷成一大团, 睡得恍恍惚惚不知今夕是何年。
北极狐体温高, 毛毛厚,烘得整个窝暖融融的,甚至有些热。
有些狐嫌热,翻身露出白花花的肚皮,看起来很欠rua的样子。
当这个大群中,有一只狐睡醒了, 就会引发连锁效应。
其他狐推推搡搡,陆续跟着醒过来。
喻以筠回归大家庭后,最先起床的永远是他。
野生动物睡眠时间长,有些兽平均每天睡二十多个小时。
哪怕不冬眠的动物到了寒冬, 也要通过长时间睡觉维持生命体征。
喻以筠无论当猫还是当狗, 永远保持社畜的作息, 每天睡够八小时已经超越99%的小人咪。
生而为人,代价就是进化掉睡眠。
呆在北极很难分辨时间,黑漆漆的夜不知道几点,猪汪缓缓睁开眼睛。
狐崽们睡相一个比一个差, 还总喜欢涌到大家长身边腻腻歪歪。
猪汪抬眼,看到头顶上方有一颗狐狐脑袋,张大嘴巴吐着舌头流口水。
脖子下面横着一条大腿,幸亏腿太短,才没让他喘不过气。
视线往下移, 对上不知道谁的屁屁,尾巴还摇来摇去,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
喻以筠先挪开锁住自己喉咙的大腿,然后慢慢仰起脑袋,让枕着自己脑壳的狐睡到别兽身上。
最后轻手轻脚站起来,让躺在肚肚上的狐滑下去。
眼瞅着快要摆脱黏兽狐,脱离这片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空气,到外面直面疾风。
结果刚走出一步,不知道踩了谁的尾巴,那只狐立刻嗷嗷叫唤。
历经最激烈的‘厮杀’,才好不容易睡到喻以筠身边的狐,听见动静,突然发现身边空荡荡。
几只狐委屈巴巴,仿佛惨遭家长遗弃的留守狐童,叫得一个比一个可怜。
其余狐睡得正香,被他们吵醒了,迷迷糊糊爬起来,眨巴一双双豆豆眼看向喻以筠。
“嗷嗷~”哥哥~
“呜呜~”舅舅~
“哇哇!”你要去哪里玩,为什么不带狐狐?
“……”
哪来的绿茶狐?
喻以筠被他们吵得脑壳疼,同时意识到:今天又没办法一只狐呆着了!
没办法,喻以筠只能带领吃饱了没事干的狐,走出巢穴吹吹冷风呼吸新鲜空气。
他原本只想钻出来喘口气,远离狐世喧嚣。
但北极狐可是100%纯野生、靠直觉支配的小动物,脑瓜仁也就核桃那么大,不足以支撑他们具备‘感性’那种高级情绪。
在狐狐的认知中,离开巢穴要么为了巡视领地,要么为了狩猎。
喻以筠跟他们解释不通,为了不显得‘迎着冷风45仰望天空’太奇怪,只好迈开爪爪开始巡视领地。
巡视领地是一项相当无聊的工作,尤其对于喻以筠而言。
我们猪汪并没有多少领地意识,即使划分了圈界,但凡对方不主动招惹自己,喻以筠大多时候懒得驱赶。
更何况,标记领地需要排泄物。
身边有石头摄影机密切关注,喻以筠过于强烈的羞耻心,让他没办法毫无负担的翘起后腿。
众狐们眼见喻以筠心不在焉,想当然以为他出窝并非为了巡视领地。
既然如此,那肯定为了狩猎!
“嗷嗷!”狩猎狩猎!
“呜呜!”舅舅,我要吃肉肉!
“哇啊~”大伯~我们去抓大——家伙~
“嘤!”停!
“嘤!”烦死啦!
喻以筠打断他们。
这群狐崽被保护太好,出生至今一直呆在群体中,对自己的实力没有逼数。
大狐过于强悍,连狼群都绕着走,导致狐崽们以为自己全北极最厉害,对付所有猎物都爪拿jio掐哒。
崽子梦想飞出天际,始终没忘记狩猎麝牛的宏伟目标。
呵。
抓麝牛。
你看我像麝牛吗?!
喻以筠愁得脑袋差点变成两个大。
难道我不想抓麝牛吗?
我不馋牛肉吗?!
自从变成北极狐,喻以筠已经好久好久没吃过牛肉,当大熊猫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委屈。
可麝牛皮糙肉厚,就凭区区北极狐,想抓住它谈何容易……
等等!
喻以筠转念又转念,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麝牛皮糙肉厚,性格又凶,北极狐无法通过正面攻击,对麝牛造成致命伤害,反而容易被它反杀。
因此,北极圈的狐狸即使再饿,也不敢随随便便将目标放在麝牛身上。
喻以筠就不同啦!
他擅长各种阴险、狡诈、白嫖的爪段。
既然采用传统的狩猎措施,抓不到麝牛,狐狐忍不住开始动动歪脑筋。
两个小时后,狐狸们各自找了个小雪堆,藏在里面偷偷观察麝牛。
麝牛生活在北极圈,不仅能通过厚密的绒毛抵御寒冷,还具备相当高的食物利用率。
通常来说,食草动物的食物转化率比食肉动物低。
比如喻以筠当年散养的黄牛,吃青草、树枝的食物转化率大约10%左右。
麝牛啃食地衣、灌木、苔藓,对食物的吸收率能够达到40%,极大程度增加种群成活率。
即使食物转化率很高,但麝牛体型巨大,加上冬季的北极食物匮乏。
麝牛们必须耗费大量时间,寻找积雪下方的草根果腹。
喻以筠观察了好几个小时,大致搞清楚麝牛的行为模式。
麝牛往往成群活动,从晚到晚寻找积雪下的草根。
如果遇到狼或者其他敌兽,大多是麝牛的反应不是逃跑,而是聚集成群共同对抗敌兽。
有经验的狼群会把麝牛群冲散,锁定其中老弱病残,将它团团包围与大部队隔离开。
狐狐军团没办法效仿犬科前辈的经验。
纵使几十只北极狐全部冲过去,麝牛群也不会因为害怕而被冲散。
反倒是身材娇小的北极狐,有可能被乱蹄踩成狐狸果泥。
旁边几只对实力没有逼数的狐,眼巴巴盯着麝牛,口水疯狂分泌,恨不得立刻跳出去挂在它身上。
喻以筠用爪子按住几团躁动的狐孩子,示意他们不要打草惊牛,跟随自己一起探索附近的环境,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东西。
麝牛通常生活在苔原区域,周围比较平坦,积雪之下主要是冻土,生长着苔藓和灌木丛,连像样的石头都挺少。
喻以筠想效仿在黄石公园的时候,利用地形将麝牛困住,让它陷进流沙中,几乎不可能。
不过,冻土也有冻土的优势。
冻土比普通土壤坚硬,只要硬度足够高,它就是石头!
即使麝牛有覆盖脑袋的犄角保护,如果撞击力度足够大,它也会脑震荡。
喻以筠观察完地形,叫来幺妹嘀嘀咕咕,通过复杂的肢体动作讲述自己的计划。
换做别的狐,见喻以筠一会儿狂奔,一会儿摔倒,一会儿又蹦蹦跳跳,肯定满头雾水。
幺妹不愧被哥哥亲爪带大,跟随他学习了各种狩猎要领,竟然从喻以筠复杂而又迷惑的动作中,搞清楚大概。
又过了几个小时,狐狐们敏锐地感觉到起风了,幺妹立刻带着狐狐军团,冲向麝牛所在的位置。
绝大多数时刻,麝牛并不害怕北极狐。
但现在风雪欲来,对麝牛相当不利。
群体内有年迈老牛和新生牛犊,对寒冷抵抗力较弱,必须跟大部队聚在一起取暖。
万一这种时候被冲散,对牛群尤为不利。
听到风里传来的狗叫,麝牛模模糊糊以为是狼群,带队公牛当即决定前往避风处。
静止状态下,麝牛群体相当紧密,没有半点儿可乘之机。
一旦牛群开始移动,前后立刻拉开距离。
夜晚笼罩北极,可见度较低。
牛的视力素来不是强项,只能看清楚简单的颜色,对于跟白雪融为一体的北极狐,几乎无法用眼睛捕捉。
风雪吹得他们低下头,全凭嗅觉分辨方位。
一头麝牛闻到同类的味道向左拐,也跟着转向左边,顺着气味埋头往前走。
走了好久好久,它没有意识到丝毫不对,在风雪中留下孤独的牛蹄印。
突然,同类的气息中止了。
麝牛茫然地低下头,四处搜寻,通过动态影像隐隐约约捕捉到一只北极狐在地上打滚。
喻以筠和同伴蹭干净身上的麝牛味道,听到幺妹那儿发出讯号,知道麝牛大部队已经走远了。
风雪这么大,它们很难冒着风雪拯救同伴。
麝牛意识到自己中了计,瞬间牛脾气上来,哞哞叫唤着冲向地上打滚的狐狸。
喻以筠灵巧地翻了个身。
地上的积雪,已经被他打滚时铲薄了一层,露出冻得坚硬的泥土。
麝牛重重顶上去,非但没击中小狐狸,反而自己退后好几步。
“嘤~”
喻以筠换了个位置,发出挑衅地声音。
与此同时,同伴们也学着大家长的模样,发出声音吸引麝牛攻击自己打过滚的地方。
麝牛当然不知道他们的阴谋,露出犄角顶了一次又一次。
牛性格凶猛,是容易受愤怒支配的动物。
极度愤怒的情况下,牛甚至感受不到疼痛,因此才会在斗兽场活活战死。
麝牛一次又一次发动攻击,甚至没意识到太多无效攻击,让自己牛角出现磨损。
有几次,喻以筠故意跳歪,引诱麝牛用一侧犄角攻击,结果脑袋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再加上重心不稳,狠狠磕在坚硬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