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八十七万!”还不等别人问,曾静自己先开了口:“八十七万啊兄弟姐妹们,我刚才去饭馆里面又看到了几张新面孔,正在跟谢韬喝酒呢。”
听说前面的单子太多,这几个人怕厂里生产不出来,说先排个队,等到了他们再去交钱,今晚上先住在外头的旅馆里头,明天早上再过来。
这是担心厂里办事效率太慢,怕万一交了钱延后给他们发货就惨了。
厂里表示理解,甚至连他们住在这里的招待都负责了。
当然,这些都是谢韬出面的。
厂里人听到这个数据隐隐都兴奋了起来,张日方说:“这比咱们的主业还要挣钱了。”
还有人问:“咱们厂里还有多少库存?”
也有人比较冷静:“好不容易卖掉了,难道你想再生产出一批出来,再搞也不成了,清明节都要过了。”
造纸的生产周期是很长的,人家为什么要这么急,赶的就是一个时间,清明节提前一周就要把货分发下去,等过了这个节,库存还剩下不到一成,可以慢慢卖,下一个销售的周期在七月份,再下一个在过年。
一年就只有三个热销点,难怪那些小作坊不敢生产太多,他们也不想做库存,导致生产线一关,就一点货都出不来。
陈妮还算冷静,厂里积压了二百多万的库存,也正是这二百多万,压得厂里透不过气来,士气低下什么都干不成。
要不是这一次大换血,留着那些老是唱衰单位的,这次哪怕是有人来订货,也有一些讲“怪话”,看不得厂子好的人想方设法的使绊子。
“大家冷静一些,咱们的目标从来就只是出掉库存,清明节快到了,这样的订货不会有多久的。”陈妮说:“我要去一趟车间盯着货出来,大家加一把劲,晚上加加班,闲下来几个月了,也该忙一忙了。”
白天接的单子,晚上要整理出来,按照先后顺序排产出货。
有些单子小,但距离近或者能凑几车,厂里也给出货。
现在厂里的几个大车都派出去了,当天回来的第二天还能出去,有些是跑三四百公里的长途,一出一回至少要三天时间,能不能赶上送第二批货就很难讲,厂里的车子不够用,就要从外面去请,陈妮安排了两个本地人,去联系当地的大货车。
楼小乔一算,一百万的货,提成她都有三万,这下她很满意了。
拿到这一笔钱,盖房子就不会太拮据,预算还可以做高一些,那房子的质量也要更高一些,这些要更汪京重新去谈,这些先按下不提,陈妮马上要带着她去产线。
产线本来是停掉了的,现在工人们也加班忙碌了起来。
从下午开始,第一波工人就开始干活了。
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瞎忙个啥,甚至觉得做这些东西晦气,可等到交班的时间,从外面回来的人过来,兴奋的告诉了他们,厂里这一天定了快百万的货。
白天已经出出去好几辆车,大家都隐隐有感觉,只是近百万这个数目,谁都不敢去想。
好久没干活,上晚班的人都不丧了,晚班时间要干到一点,零点班的同事才能接上,厂里连轴转24小时三班倒,争取把这一批货尽快出出去。
所以,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连以前最不喜欢上零点班的人都没二话。
厂子能活起来,大家才有希望,这是每个人心里的想法。
陈妮跟楼小乔到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灯火通明,车间主任拉长了嗓子吼:“晚上食堂还加班了啊,加了夜班的凭票可以去食堂领五个肉包子。”
这是夜班补贴,以前效益好的时候才有,这都多久没领过了。
食堂也多年没有加过晚班了。
仿佛回到了厂子最好的时候,大家纷纷都在议论:
“咱食堂的晚饭包子是最好吃的。”
“我是来的晚,没吃过食堂晚上的包子,跟早上的有区别吗?”
“奇怪,就是不一样,今晚上你不就能尝到了吗?”
“那我非得要尝尝不可,我来的晚,没赶上夜班发包子的时候。”
“那你是没见到咱们厂子最好的时候,别说夜班包子了,厂子连洗发水洗衣膏都发,不过那是好多年前了。”这几年效益不好,连食堂的师傅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堂餐也没以前那么好吃。
晚上干活会困,说话聊天的人挺多的,今天的夜宵钱是厂里额外拨出来的,进来晚的人是没体会到厂子最好的时候的风光,可如今竟然有那会儿的感觉出来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造纸厂可是这附近数一数二的大厂,那会儿卖的最好的就是草纸,毕竟这个东西是生活用品,哪家那户都需要。
陈妮那拨大学生刚进单位的时候,也是下过车间的,她还赶上了工厂效益最好的那一段时间。
“陈部长,您来了。”
“陈部长,听说销售部出了几个大单子,咱们是不是真的能发上工资了?”有胆子稍微大一点的就问。
陈妮在底下人眼里,是个很严肃的领导,她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出来,跟大家一一打过招呼便说:“现在厂子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不能赶在要求的工期出货都靠大家了,等出完货,厂里肯定会给大家补上这段时间欠上的工资,请大家放心,我陈妮在这里给大家担保,这个月的工资一定会准时发放。”
车间里面安静了一瞬,马上就沸腾了起来。
大家伙都知道,陈妮说话一言九鼎,从不瞎吹牛,既然她说了可以发工资,那就是可以发出工资来的。
陈妮走出车间,脸上总算是浮现出来了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造纸厂的工人们拿出了多年都没有的用心,几乎是全员出动,连轴转了一周时间,每一个部门都很忙,连食堂的大师傅们都忙到晚上要加夜班,但是没有人抱怨。
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找到过这种让人心中充满热情的感觉,而这一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工作的热情和希望。
第二天的订货情况也很好,有九十几万,第三天厂里就不太敢出货了,拦下了要订货的人,这一批要等着工厂的现货做出来才能卖。
有些人本来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的,本来还持有观望态度,这下都有些傻眼,谢韬一走出工厂大门就被人堵住了。
“谢经理。”说话的人就是第一天的光头,他紧紧的握住谢韬的手:“咱两可是老相识了,你给我一句准话,到底有没有货,有没有你多少给我匀一点吧。”
光头手里有一个很大的批发市场,每年光从他手里走掉的货起码都有几十万。
其实昨天就有人提醒过他了,要赶紧来交钱,目测造纸厂的备货已经不多。
但他这个人性格多疑,生怕造纸厂收了钱不给发货。
直到昨天他看着好几个大车开了出去,就觉得不妙,再去造纸厂找人,人家已经不收钱了。
关于厂里的库存,谢韬也没有把握,一方面现在厂里大部分的库存都卖出去了,剩下的那点即便是做草纸慢慢卖,也不会对厂子造成什么影响,一方面厂里怕收了人家的钱,出不出去货,到时候人家上门来闹,得不偿失。
毕竟是公家的单位,没人想在这种事情上跟人结私仇。
谢韬被他烦的不轻,连连摆手:“哥,我说实话,这事儿我现在做不了主啊,这几天我们厂里出的货太多了,哪怕我做主收了你的钱,也怕没货不是,实话说我们厂里就这么多库存,先交钱先发货,这话我也是早早跟你们说了的。”
光头心里懊恼,一拍大腿:“我知道,可我哪里知道两天就卖完了呢。”
这几天销售部的这些人也被金钱迷失掉了双眼,还有人甚至想问工厂干嘛不做这个生意,明明这个市场也很大的嘛,最后还是陈妮稳得住,她跟厂长说,这一次机会也仅仅只有一次,等以后那些小作坊恢复元气,他们这种大厂子是很难跟这种小厂家竞争的。
谢韬来厂里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被客户堵。
“我们销售部也在跟仓库的人盘点,看看还能放出来多少货出来。”
“那我跟你一起进去,等你们盘出来了再决定给不给我好吧。”
谢韬没办法,只能带着他进去。
为了把所有的货都出掉,销售其实也很想早早的把货盘出来,但是厂里的货实在是太多了。
也不怪他们过于谨慎,实在是国企的风格就这样。
反正立功了也就发点奖金,万一搞出问题来,受罚的可就是个人了。
所以不管是谁都尽量谨慎行事,谁都不想给单位兜这么大责任。
光头也不急,就在厂里晃晃等等,没过多久盘点的人也回来了,几个人进办公室商量了一会儿,谢韬就通知光头交钱,谢韬还不忘邀功:“哥,老实说我们厂子的货剩的真不多了,最后剩个几万块的尾货,怎么样都能出的掉的,你这个货还是我到处给你想办法匀出来的,就帮到你这里了。”
光头到了一个避开人的地方,偷偷的塞了个红包给谢:“发货的事情还得劳你费点心,尽快发货。”
谢韬并没有推辞,但是话也不敢跟人说满了:“厂里都是按先后顺序发的货,您放心好了,三天之内肯定能发完。”
货不发完,他们也不能安心,连觉都睡不香。
造纸厂的这一批货卖了接近三百万,比原本预定的价格还高出几十万来,远远超出厂里原本的预期。
最后一车货运走的时候,陈妮看着卡车离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草纸没了,草纸的时代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