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五皇子本来想沉默以对混淆视听, 却没想到连一个回合都没有走过就这么被拆穿了,而既然已经被拆穿,五皇子也没有做什么无谓的挣扎, 相当坦然的承认了这件事。
不过承认归承认, 五皇子还是说话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他那一摊上事儿就会很难有表达有的毛病到现在的都还没有改过来, 不过在经历过和薛瑾安的几次交锋之后, 他也是“多说多错”这个词语有了深刻充分且必要的认识。
因此他虽然还是有这个毛病,多少还是克制了一点的。
五皇子要笑不笑的看着薛瑾安,用似是而非的口吻说道,“其实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并不重要不是吗?想要论罪处刑总得要拿出切实的证据来,而不是空口白牙一张嘴就行都得,七弟。”
五皇子虽然没有用惯常阴阳怪气的语调, 但这话中还是带着几分挑衅的,与此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薛瑾安查不出这里有问题抱有十足的肯定。
不过先前也说过,五皇子是演技帝,说出来的话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 十有八九是挖坑骗人的, 谁信谁就是傻子。
他即便对自己人也大抵是这样, 你不能说五皇子不聪明,相反他能够在被萧姝操控的时候,不仅成功把自己解救出来还间接为萧姝之死推波助澜,到现在还能成功被重用, 就能看出来他脑子相当不错。
不过天下聪明人何其多,皇子们也都是由大儒们精心教导出来的,人品、思想、三观等这些不说,只是单从智商上论的话,真没脑子的大概也就三皇子一个。比起这些人, 五皇子最难能可贵的其实是他很会看人,很懂人性,这从他能屡次三番挑拨皇子之间的关系就看得出一二。
只不过五皇子这人,也不知是他天性如此,还是在萧姝手底下讨生活时养成的,正如薛瑾安所说,他是个绝对的二五仔,他对他人没有归宿感,他的安全感只来源于自己,他只会相信自己,而其他所有人,都只会是他利用的棋子。
众皇子中,五皇子是薛瑾安接触最多的,是以有关他的人物模型是最早完善的,薛瑾安早已经看穿了他的本质,所以对五皇子的话,薛瑾安从来只管里面透露出的信息,而不管五皇子本人要表达的意思。
薛瑾安听完他的话后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后径直抬步走进了主殿之中。
还等着他开口的五皇子:“……”
五皇子一口气憋得不上不下,把巴图那往院中一丢,立刻也跟了上去,试图从薛瑾安嘴里撬出点什么来,他说道,“七弟,你知道这座宫殿曾经住着谁吗?是那位带着两个儿子二嫁先帝被独宠多年,令先帝与太皇太后母子失和的慧贵妃。”
薛瑾安当然是知道这件事的,并且他还知道这座宫殿是因为太皇太后不准慧贵妃入主后宫,于是皇帝特意建造的。
五皇子会突然提起这些,显而易见是不可能说这些“常识”,薛瑾安不接他的话茬,耐心的等着他自己透露消息。
果然,五皇子等了一会见薛瑾安就是不搭腔,实在是憋不住了,他一脸不爽地嘟囔了句,“你就是掐准了我对你很有交谈欲望的命脉。”
五皇子看其他皇子都觉得没意思,也只有面对薛瑾安的时候,他总是想撩拨他,哪怕他知道薛瑾安这人一言不合就直接动手,而且下手极重,根本就不会因为那点稀薄的兄弟手足之情而手下留情,如果有杀了他的必要,五皇子不用动脑子想也知道,薛瑾安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其实不止五皇子知道,大启的朝臣、权贵也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知道,他们也只敢写折子参薛瑾安,而不敢真的凑到他面前指着他鼻子骂。朝堂上像右都御史那样脊梁比脑袋还硬的家伙还是比较稀有的,大多数人当官只是为了高官厚禄出人头地,哪怕为了报效国家,也不会平白无故不要命。
薛瑾安能成为大启公认不能轻易招惹的存在,就在于他的“平等”。甭管你官职高低身份高低,反正撞到七皇子手里,都会平等去世,葬礼和身后名全都没有了的那种。
谁都知道七皇子不好惹,在他手上吃过不少教训的五皇子更是清楚,但他就是想惹一惹,看他变脸色。
现在薛瑾安把沉默以对返还到了五皇子自己身上,他顿时就难受了,哪怕不得不说出消息,语气也说不出的郁闷的哀怨。
他撇了撇嘴道:“据说当年武成王文安王叛乱,逃入长秋宫求救,先帝也当真被慧贵妃说动,决定饶恕他们性命,结果直接被赶来的太皇太后当场鸩杀,慧贵妃亲眼看着两个儿子的死直接被吓得昏厥过去,已经七个月大的皇子就此流产,之后便一直有闹鬼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
成武王文安王自然就是慧贵妃那两个和前夫生的儿子,当初先帝宠爱慧贵妃到有些失智的地步,不仅给慧贵妃位分待遇都如同皇后,还把她和别人生的两个儿子封王,哪怕只是郡王,也足够让太皇太后恼火的了,更别说中间还横亘着钟皇后一条人命,太皇太后不让慧贵妃入主后宫就很情有可原了。
然而太皇太后不满慧贵妃,先帝也同样不满钟皇后,母子两就这么杠上了,开始了将会持续到先帝生命尽头的冷战。
先帝给自家宠妃建造的宫殿,规模自然是不小的,建造花费的时间也很长,足足一年半才正式落成,而其实在这段漫长的冷静期中,原本太皇太后态度已经软化了的,也已经做好了为了朝堂安稳退居慈宁宫的准备,彻底放权给先帝。
然后先帝就作了个大死,反手就给这宫殿取名为长秋宫。
这名字的含义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反正能被用来当做宫殿名字的,都带着美好的寓意,但长秋宫是东汉皇后的寝宫,有意思的是大启的未央宫也是承自西汉皇后的寝宫名字,这要说没有挑衅打擂台的意思,三皇子都是不信的。
太皇太后的脾性,从处理楚文琬的事情上其实也看得出来,她平时是挺好说话的,然而一旦过界了,那就是真的往“挫骨扬灰”上整的。先帝是她亲生儿子,又是皇帝,她没有办法报复太过,但对慧贵妃那是真的半点都没有手软。
宫中有很多传言,有说慧贵妃独宠多年,明明已经养好了身体却一直无嗣,是太皇太后给她下了绝孕药,还有说慧贵妃之死不一定是抑郁而终,而是被太皇太后亲自弄死的……种种流言蜚语数不胜数,反正太皇太后对慧贵妃的恨是板上钉钉的,这长秋宫连牌匾都没能保住就看得出来。
五皇子特意提起这件事,似乎明面上是在暗示他这里隐藏的秘密和慧贵妃有关。
但之前也说过,薛瑾安听五皇子说话,从来不听他要表达的意思,只听他话中透露出的信息。
“你在挑拨离间我和太皇太后。”薛瑾安无比肯定地道。
慧贵妃背后牵扯的是先帝,而先帝的结局,除了没有被直接废除皇位之外,他最后该失去的不该失去的全都失去了,几乎称得上是被软禁在乾元宫中不得出,吃了什么菜喝了几口水都有人汇报给太皇太后,可以想见过得是什么日子。
他有一次生病,病得非常严重,他自己觉得快死了,给身边伺候多年的老太监传达唯一的遗愿,是想要和慧贵妃合葬一处,老太监转头就将这事儿告诉了太皇太后,于是先帝一睁眼就看到他亲妈站在床边,非常无情且明确的驳回了他的遗愿。
具体说得什么话,知道的人都已经见阎王去了,流传下来的版本大致是说:别做梦了,我没有直接废了她的封号就不错了,你再提她一句,我直接开棺戮尸暴于荒野,叫她死后都不得安宁。
这些话是不是真的有待考证,但本来病得起不来床的先帝气得一下就能下床了却是事实。
——先帝这反应是帝王起居注里明明白白写着的,太皇太后没有让那些话流传到后世的打算,但也完全没有要遮掩她和先帝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母子关系的意思。
在很多人看来,太皇太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如此狠辣,对其他人自然也更是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说起来非常难听且残忍,就太皇太后放权退居慈宁宫这件事,不知道多少老臣在背后庆幸孝静懿皇后死得妙呢。
五皇子——又或者说五皇子背后的人想要离间薛瑾安和太皇太后之间的关系,让他重新变成那个孤立无援任人欺辱宰割的可怜七皇子,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薛瑾安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要是把他放在当年太皇太后的境地,先帝能不能走到病死那一步都不好说,说不准早已经和慧贵妃在地府做一对死鸳鸯了。也就是现在薛瑾安还小,力量尚且不足够,夺嫡剧情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太不能太脱离主线,不然皇位早换人做了。
“太皇太后是个好人,心肠很好。”薛瑾安说得非常诚恳。
五皇子闻言一脸见鬼的表情看着他:“……你认真的吗?”
薛瑾安再次无视了他,打量起这座废宫来。
五皇子虽然将这废宫划为秘密基地,实际上他的东西多数都藏在假山之中,比起进入荒废许久没人打扫的殿内,他是更喜欢躺在外面的假山上或是在树木上闭着眼睛晒太阳。
因此五皇子来这废宫的次数很多,该摸清楚的信息都摸清楚了,但这废宫当年被荒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也就还是什么样子,他是半点都没有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