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24章 布鲁斯教授终出手!量子力学论道大

      第524章 布鲁斯教授终出手!量子力学论道大会!学界震动!万众瞩目!
    量子研究所内。
    李奇维哭笑不得。
    海森堡这小子已经来找他好几次了。
    每次的意思都差不多。
    “布鲁斯教授,您可得为我做主啊!”
    “薛定谔是故意和我作对。”
    “而且他的理论不能解释电子自旋,很明显有问题。”
    “矩阵力学才是量子力学的唯一版本。”
    薛定谔则成熟很多,他情绪稳定,没有气急败坏地想要证明自己。
    不过,从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知道,他对自己的波动力学有着绝对的自信。
    除了李奇维的高度评价外,薛定谔还经常把另外两人的赞赏挂在嘴边。
    普朗克:“我阅读完这篇论文,就像一个被谜语困惑多时的孩子,现在终于知道了答案。”
    爱因斯坦:“这篇论文的灵感如同泉水般,源自一位真正的天才。”
    各位大佬的评语,都快把薛定谔夸的不好意思了。
    所以,他有恃无恐,淡定从容。
    此刻,二人隔着一段距离,坐在所长办公室内,等待着布鲁斯教授的裁决!
    沉思了好一会儿,李奇维才终于开口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物理学家写信给我。”
    “他们认为针对量子力学问题,应该举行一场公开的讨论会。”
    “只有彻底把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矛盾解释清楚,才能让量子力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距离明年的第四届布鲁斯会议还有一年半的时间。”
    “根据目前的讨论热度来看,恐怕大家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我决定在此之前,举办一场量子力学领域的论道会!”
    “我会邀请物理学界的各位大佬,一起来研究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不断完善。”
    哗!
    海森堡和薛定谔闻言,顿时神情激动!
    说实话,二人在内心早都幻想这一刻了。
    谁能在这场大会上正面击败对方的理论,谁就是量子力学的正统!
    简单粗暴,但却又非常权威!
    二人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他们又想到了曾经旧量子论的两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讨论的是量子概念。
    普朗克教授和布鲁斯教授师徒二人,舌战群雄,为量子概念撑起一片天。
    最终打动当世诸多大佬,并且还赢得首届物理诺奖的支持。
    那是何等风采!
    第二次会议讨论的是玻尔教授的量子轨道模型。
    布鲁斯教授和玻尔教授师徒二人,力战群雄。
    布鲁斯教授更是在玻尔模型的基础上,又提出额外两个量子数,震惊众人。
    那是何等霸气!
    而现在,海森堡和薛定谔也将得到这样一次机会。
    量子力学论道会,是旧量子论进入量子力学阶段后的第一次大会。
    意义非凡!
    对于他们俩这样的年轻后辈而言,是走向更高位置的舞台。
    虽然他们俩一个开启了矩阵力学,一个开启了波动力学。
    但是要想达到布鲁斯教授那样的恐怖影响力,还差的太多。
    凭借他们自己,根本不可能组织和号召这样的会议。
    所以,他们格外珍惜这个机会。
    二人内心震动,浑身颤抖,无比期待。
    这时,稍微老成的薛定谔首先平静下来,连忙问道:
    “教授,不知这一次的会议是什么形式?”
    李奇维说道:
    “物理学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认知和想象。”
    “再举行以前那样的大型会议,意义已经不大了。”
    “不但无法有效地传播知识,反而会降低讨论的专业性和效率。”
    “所以,这一次论道会,我邀请的人员标准,至少是物理学家级别。”
    “当然,若是有感兴趣的天才,也来者不拒嘛。”
    哗!
    薛定谔和海森堡闻言,心头震撼!
    看来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纯粹的学术讨论,而不是科学科普。
    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可就得做好充足的准备。
    毕竟到时候参会的都是各方大佬和天骄们。
    要是在会上闹出一些低级错误,那就没脸见人了。
    不过,二人很快又变得极度兴奋。
    “这才配的上我的矩阵力学(波动力学)!”
    ——
    1923年9月1日。
    李奇维公开发文,广邀物理学界群雄,共同参加量子力学论道大会。
    会议时间定在1923年10月25日。
    会议地点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李奇维在文章中说道:
    “作为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量子论的发展超越了我们原本的想象。”
    “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几乎没有经历过理论框架的迭代。”
    “但是量子论却大不相同。”
    “从量子概念到旧量子论,再到量子力学,微观世界再次表现出和宏观世界的巨大差异。”
    “它迫使物理学家们必须找到一种更合适的理论。”
    “从目前看,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有这样的潜质。”
    “因此,举办这样一场会议,集中所有人的智慧,研究量子力学,是必要的且重要的。”
    文章和消息一出,物理学界立刻轰动!
    布鲁斯教授终于出手了!
    这场量子研究所的内部之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物理学界。
    一切都是因为它太具有话题性了。
    要是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单独出现一个,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热度。
    学术争锋的魅力,思想碰撞的激情,让所有人都无法抵挡这种诱惑。
    虽然物理学家的门槛挡住了绝大多数人,但是依然抵挡不住众人对量子力学的热情。
    广大物理学者对会议充满了期待。
    “希望大佬们能够开辟更多的细分方向。”
    “接下来我晋级物理学家之境,就靠这次会议了。”
    “量子力学的优势是它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更紧密。”
    “所以,它能很容易地和其它物理学方向产生联系。”
    现在量子力学已经彻底超越相对论,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主流。
    当然,原因不是相对论不如量子力学。
    恰恰相反,众人觉得布鲁斯教授的文章中,太过自谦了。
    相对论看起来不复杂,没经历什么曲折过程,不是它简单,而是布鲁斯教授太过牛逼。
    直接一步到位!
    连讨论的机会都没留给其他人。
    而量子力学相比相对论,就太过诡秘。
    毕竟微观世界发生的事情,谁也看不见,也检测不到。
    所以,要想一次性建立完美的理论,确实有点不切实际。
    甚至在布鲁斯教授的指点下,还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
    这更让很多人对量子力学的神秘有了直观的认识。
    它诡秘莫测、颠覆离奇。
    而对于大佬们而言,这场会议可谓是势在必行。
    量子力学的惊艳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众人都有预感,这仅仅只是量子力学的开始。
    美国,芝加哥大学。
    随着密立根去往加州理工学院,康普顿就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扛把子。
    此刻,他正和吴有训谈笑风生。
    “吴,这一次会议注定精彩纷呈啊!”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你支持哪一方?”
    吴有训笑着说道:
    “我个人支持波动力学。”
    “但是我觉得薛定谔对他写出的波动方程,可能理解有误。”
    康普顿闻言一惊。
    “啊?”
    “什么意思?难道你有什么发现?”
    吴有训笑着摇摇头。
    “没有,我只是单纯分析波动函数。”
    “既然它是脱胎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而且方程中甚至还有粒子质量这个参数。”
    “那怎么可能会没有粒子性呢?”
    “这点我很好奇,我不知道薛定谔是如何思考的。”
    康普顿笑着说道:
    “或许就是为了故意和矩阵力学打擂台吧。”
    “我有点期待这次会议了。”
    “到时候要是能真打起来就刺激了。”
    真实历史上,康普顿、威尔逊等一众实验物理学家都是吃瓜群众。
    吴有训莞尔一笑。
    相比论道大会,他更在乎阿尔法实验室的最新一项研究。
    那是由新加入的研究员戴维森博士所做出的工作。
    “希望会带来惊喜!”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玻尔神情肃穆,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要刺破苍穹!
    最近这些年,吴有训、泡利、海森堡、洪特、德布罗意、薛定谔等人横空出世。
    天骄并起,物理煌煌大世,令人目不暇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不少人都忘了他玻尔教授年轻时的辉煌!
    量子轨道模型何其惊艳!
    玻尔意气风发,豪情壮志。
    “这一次,我要再次屹立潮头!”
    一旁的科罗尼格看见导师如此气概,心神荡漾。
    “这才是我心目中无敌的玻尔教授!”
    “矩阵力学、波动力学又何妨?”
    “量子力学才刚刚开始,天下群雄共逐之!”
    法国,巴黎大学。
    郎之万和德布罗意师徒手里拿着邀请函,神色悠然。
    郎之万颇为感慨道:
    “真是没有想到啊,前不久我才刚和薛定谔一起开会。”
    “转眼间,他竟然在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波动力学。”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那场会议还是我首先做开场演讲呢。”
    郎之万确实心中苦闷。
    物质波理论是他的博士生创造的。
    结果现在反而是别人研究的更加深刻。
    这不摆明了表示他这个博导教授是水货嘛。
    这就有点尴尬了。
    德布罗意笑着说道:
    “薛定谔方程确实是天才之作。”
    “我也很惭愧,当时竟然没有想到考虑波动方程的问题。”
    “不然的话.”
    德布罗意有点惋惜。
    要是他多想一步,说不定波动力学的创始人就是他了。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波动方程的难度。
    它可不是靠推理,而是靠灵感才能完成。
    这时,郎之万笑着问道:
    “德布罗意,你应该是毫无疑问地支持波动力学吧。”
    德布罗意点点头。
    真实历史上,德布罗意也很搞笑。
    他本来是跟着爱因斯坦混的,在和哥本哈根学派辩论时,他的导波理论受到了海森堡的质疑。
    然而,爱因斯坦却并没有帮他说话。
    气的德布罗意立刻改旗易帜,转而支持玻尔等人了。
    郎之万期待地说道:
    “这一定是一场令人难忘的会议!”
    德国,柏林大学。
    此刻,普朗克、爱因斯坦、玻恩等人正在闲聊接下来的量子力学论道大会。
    爱因斯坦问道:
    “普朗克教授,您支持哪一方?”
    普朗克笑着说道:
    “我哪个都不支持。”
    “我总感觉这一次会议不简单。”
    “布鲁斯可能又藏着什么大招呢。”
    听到普朗克教授如此开玩笑,众人皆是一笑。
    这可太符合布鲁斯教授的风格了。
    玻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爱因斯坦则在心中喃喃自语道:
    “为何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英国,剑桥大学。
    福勒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也被布鲁斯教授邀请了。
    他的心中非常高兴。
    他笑着对狄拉克说道:
    “狄拉克,我希望你在博士毕业后,也能去量子研究所进修。”
    “跟着我读博,有点埋没你的才华了!”
    福勒给狄拉克的课题,是用统计力学的方法研究白矮星。
    这并不是天文学问题,而是纯粹的量子物理问题。
    当初布鲁斯教授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引入天文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目前这个领域还属于蛮荒时期,大有可为。
    狄拉克的工作做得非常漂亮,让福勒叹为观止!
    因为对方甚至还完善了布鲁斯教授的恒星演化理论。
    这就有点太牛逼了!
    真实历史上,狄拉克的博士论文题目只有两个词:量子力学。
    堪称是史上题目最短的博士论文。
    但是其中的量子统计内容非常创新,后来被命名为“费米-狄拉克统计”。
    这是量子力学领域又一极其重磅性的成果,引起巨大轰动。
    后世杨振宁赞叹狄拉克写的论文是“秋水文章不染尘”。
    狄拉克闻言,安静地说道:
    “教授,我在您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福勒很是感动。
    他从未见过如狄拉克这般纯粹的心灵,始终关注的是物理学本身而非物理学者的社会性。
    不过,他朗声笑道:
    “哈哈,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只有布鲁斯教授,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你的天赋。”
    “这次去参加会议,我正好和布鲁斯教授说说这件事。”
    狄拉克点点头,不再言语。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消息,彻底引爆了物理学界。
    收到邀请的大佬们,都在摩拳擦掌,翘首以盼。
    这场会议,到底会带来何等不可思议的结局!
    万众瞩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