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0章 天眼望远镜,洞察时空!物理天文即

      第490章 天眼望远镜,洞察时空!物理天文即宇宙!磅礴野心!
    1922年2月15日。
    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天文学家们,齐聚罗马,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这不仅是天文学界的最高规格会议,同时也是一场科学领域的盛宴。
    一时间,整个罗马都处于一片欢乐庆祝的氛围。
    这场大会,让所有人领略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惊世魅力。
    本次会议,在罗马国家博物馆内举行。
    这座博物馆位于罗马的市中心。
    其内展示了罗马从史前时期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复原场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
    意大利官方把会议地点选在这里,也有着炫耀和宣传的意思。
    馆内还有巨大的会议室,足以容纳前来的数百位天文学家们。
    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有着罗马最豪华的酒店之一,hassler酒店。
    李奇维和从华夏来的高鲁等人,就入住在这里。
    而在前一天,余青松随着哈勃等人一起,也达到了罗马。
    于是,华夏此次的代表团就全部到齐了。
    上午8点,酒店门口处。
    李奇维带着众人,从酒店徒步前往会议地点,边走边聊。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高鲁兴奋地说道:
    “奇维,我们已经收到了美国天文学会寄来的望远镜。”
    “这真是解了国内天文学研究的燃眉之急啊。”
    李奇维之前的美国之行,让世纪大辩论名声大噪。
    同时,还极大地宣扬了美国天文学的实力。
    礼尚往来,人情世故。
    美国天文学会就赠送了一批崭新的望远镜,寄给华夏。
    这些望远镜,在美国属于中端的档次水平,远不能和威尔逊山天文台的相比。
    但是对于华夏而言,这批望远镜绝对算是高精尖设备了。
    高鲁等人拿到手后,简直像宝贝一样供着,不停摩擦,爱不释手。
    “妈呀,用这个望远镜看星星,怎么那么亮!”
    “老天啊!我都能清楚地看到月球的表面了。”
    “坑坑洼洼的,果然没有嫦娥和玉兔。”
    李奇维来了兴趣,笑着问道:
    “哦?”
    “看来海耳教授他们还是挺够意思的。”
    “美国送的望远镜是多大口径的。”
    高鲁用右手比了一个手势,羡慕道:
    “最好的足足80厘米的口径,送了3台。”
    “美国佬真是财大气粗啊!”
    “这种级别的望远镜,制作起来难度已经很大了,说送就送。”
    望远镜需要用到的玻璃和金属,都不是一般工艺能达到要求的。
    以目前华夏国内的工艺水平,即便有了李奇维的公司技术加持。
    对于这样的高端材料,暂时还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李奇维听后撇撇嘴。
    “我还以为能送个一米五的呢。”
    高鲁等人闻言,都是苦笑。
    他们觉得李教授的胃口太大了。
    这样超高端的望远镜,恐怕美国都没有几架,怎么可能拿来送人。
    这时,李奇维霸气道:
    “你们放心。”
    “再过十几年,我给你们造个20米口径的望远镜,远远超过美国那架2米口径的。”
    高鲁等人简直吓了一跳。
    老天啊!
    20米口径,也太夸张了吧?
    这架望远镜得多大?
    常福元和蒋炳然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乖,这么大的口径,那能看多远啊?”
    “这和神话中二郎神的天眼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吧。”
    “随便向天上一扫,就能发现最新的成果。”
    余青松今年即将从匹兹堡大学毕业。
    在李奇维的推荐下,他会去威尔逊山天文台,在海耳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等到博士毕业后,他就立刻回到华夏,开创国内的天文学事业。
    高鲁对他寄予厚望。
    他推了推眼镜,认真分析道:
    “这种规模的望远镜,恐怕镜头只能用抛光后的金属来做了。”
    “玻璃工艺应该不可能造出那么大且能保持平整的玻璃了。”
    常蒋二人不明觉厉,余青送现在的水平已然超越了他们。
    高鲁点点头,说道:
    “是的。”
    “用玻璃成本太高了,但凡有一处瑕疵,镜面就废了。”
    “而金属大面积抛光技术,则是比较成熟的。”
    “当然,想要造20米的口径,难度还是难以想象。”
    李奇维听着众人的讨论,微微一笑。
    才20米的口径就把他们吓住了。
    后世华夏的“天眼”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了匪夷所思的500米。
    这是什么概念?
    足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
    如此大口径的望远镜,再微弱的电磁波都能接受到。
    宇宙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天眼的观察。
    堪称洞察时间长河也不为过。
    所以,天眼望远镜的目标一是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二是寻找外星人。
    众人一路畅想华夏天文学的未来,很快就来到了罗马国家博物馆的门口。
    此刻,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
    当李奇维一行人出现的时候,立刻成为了全场焦点。
    意大利天文学会会长奥古斯托,脸色惊喜,连忙上前。
    意大利天文学会虽然才成立没几年,但是它的前身,意大利光谱学家协会,却很早就成立了。
    看名字就能知道,这个光谱学家协会,其实就是研究恒星光谱的。
    只能算天文学的一个分支。
    这就是小国的无奈,根本没有足够的土壤全方面培养各领域的科学家。
    随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成立,意大利为了与国际接轨,光谱学家协会顺理成章地改成了天文学会。
    奥古斯托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时也是第一任会长。
    今年刚刚40岁的他,在国际上,学术水平只能算中等。
    但是今天,意大利作为东道主,由他出面接待各位远道而来的天文大佬,就很正常了。
    见到李奇维这位偶像,奥古斯托兴奋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您终于来了!”
    “罗马大学的演讲,实在是太精彩了!”
    “我想,整个意大利的所有师生,恐怕都在期待您的答案。”
    “今天的会议,一定会让世人瞩目的。”
    一顶高帽戴下来,李奇维笑的很开心。
    “感谢贵国对于天文学大会的支持。”
    随即,在奥古斯托的陪同带领下,李奇维进入了博物馆内部。
    由于会议是在9点开始,所以众人还有时间,参观馆内的各种文物。
    李奇维刚进来,就被海耳、戴森等大佬们拉过去了。
    留下高鲁等人自行安排。
    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稀奇古怪的罗马文物,高鲁感慨道:
    “古罗马从王政到帝国时期,大概对应我们华夏从春秋到汉代时期。”
    “看看这些文物的制作工艺就能发现,那时的华夏是多么领先世界啊。”
    余青松几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这里号称汇聚了古罗马璀璨的文化遗迹,但是和华夏同时期比起来,简直如云泥之别。
    春秋时代,那是华夏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的一段巅峰!
    余青松说道:
    “不过,当西方人掌握了科技的力量后,他们进步的速度就太快了。”
    “而我们华夏想要转型,难度何其之大,况且又碰上满清禁锢思想,简直雪上加霜。”
    “要不是李教授横空出世,我真不敢想象现在华夏的科学领域会是什么情况。”
    几人内心都有答案。
    “至少今天的会议,华夏是根本没有资格参加了。”
    很快,随着一声提醒,众人全都停止了参观,转而朝着会议大厅走去。
    上午9点,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内。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开始。
    几百人的会场内,秩序井然。
    参会者们身穿精细剪裁的燕尾服,手持纸笔,神情专注而肃穆。
    前排处,坐着李奇维、海耳等一众大佬们。
    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奥古斯托担任主持人。
    第一次主持如此超高规格的会议,他显得略微紧张。
    没有幽默诙谐的风格,而是一板一眼地宣告内容。
    “根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结果,本次会议的流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一共邀请了10位学者代表,作为大会的分享嘉宾。”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每人的报告时间,请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
    “第二天进行联合会的改选和分组讨论。”
    “主要商议联合会各职务的人选问题。”
    “同时,讨论成立各专业组。”
    “按照执委会的提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下设若干专业组。”
    “比如恒星组、星系组、测量学组等等。”
    “具体内容,请各位在第二天详细讨论。”
    “分组的好处,就是以后可以召开若干次专题讨论会和座谈会。”
    “而三年一次的大会,则主要讨论联合会的整体发展问题。”
    哗!
    台下响起一阵惊呼。
    联合会分组的提议,实在太正确了。
    如今天文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宽广。
    很难再出现那种超级全才了。
    研究恒星的,可能不了解彗星和行星。
    研究光谱的,也不会深入星系运动等。
    所以,专业组的成立非常有必要。
    不然以后,总不能为了一个恒星问题,就把所有天文学家召集起来开会讨论。
    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众人仿佛已经看到天文学蓬勃发展的未来了。
    最后,奥古斯托说道:
    “下面有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布鲁斯教授,发表开幕演讲。”
    会场内响起整齐而隆重的掌声。
    李奇维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台上。
    “相信很多人已经听到了风声。”
    “没错,这次大会,我将辞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的职位。”
    话音刚落,台下出现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显然,这个消息早都传开了。
    所以众人才不会那么震惊。
    况且这也是早晚的事情。
    布鲁斯教授还要攻克物理学的终极难题呢。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就脱离天文学的研究了。”
    “随着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快速发展,我逐渐有了一个预感。”
    “我认为,在不久的未来,天文学的最前沿和物理学的最前沿很有可能合二为一了。”
    “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曾对哈勃说过,可以考虑把天文学和物理学结合起来。”
    “后来的广义相对论和核聚变都证明了我的猜想。”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宇宙是由时空和物质组成的。”
    “它的终极秘密,肯定也隐藏在时空和物质之中。”
    “相对论目前只是描述了时空的本质。”
    “但是对于物质的本质,我们知之甚少。”
    “这是量子论的范畴。”
    “质子、中子、电子,如此微小,为何能组成庞大的宇宙。”
    “这里面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道理。”
    “而我的目标,就是希望能架起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之间的桥梁。”
    “物理学的终极真理实现之际,就是天文学中宇宙秘密揭开的时刻。”
    “那一天,绝对不会太久!”
    “物理天文即宇宙!”
    轰!
    简短的发言,振聋发聩,让会场直接沸腾了。
    这一刻,众人才理解布鲁斯教授那磅礴的野心。
    大佬们兴奋道:
    “布鲁斯教授卸下联合会主席的职务,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主动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他竟然要统一天文学和物理学!”
    “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
    “物理天文即宇宙!这句话太震撼了!”
    在场的所有天文学家,都被最后一句话深深触动了。
    天文学的核心理论是基于物理学的。
    所以,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物理学的分支。
    但情况并非如此,二者是同级的学科。
    甚至如果按照布鲁斯教授的意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学科。
    那就是:宇宙学!
    天文学和物理学都是宇宙学的分支。
    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
    用华夏的话说,就是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此刻,会场内的气氛直接被推向了高潮。
    众人无不狂热地看着布鲁斯教授。
    那个男人蛊惑人心的手段实在太可怕了。
    三言两语就把人刺激的嗷嗷叫。
    他为天文学正名!
    天文学家们不是只会看星星的占卜师。
    他们和物理学家一样,研究的是最终极的真理。
    而从今天开始,天文学将迈入崭新的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