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闂傚倸鍊峰ù鍥儍椤愩埄鍚嬮柛鈩冾殢娴硷拷 闂備浇宕甸崰鎰垝鐏炵偓鍎熸繝濠傜墕缁狀垶鏌ㄩ悤鍌涘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戔挋銊╁焵椤掑嫭鐓欓柛鎴欏€栫€氾拷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茬鐟滄棃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返回目录

第487章 动能打击!无须一滴水,一粒原子即

      第487章 动能打击!无须一滴水,一粒原子即可摧毁地球!
    罗马大学报告大厅内。
    李奇维提出的脑洞问题,彻底激发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一滴水,如何毁灭地球?
    哪怕这滴水的质量全部转换成能量,达到了惊人的100吨tnt当量。
    但是对于地球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质能方程的答案,是错误的!
    众人又陷入热烈的思考之中。
    从能量角度看来是走不通了。
    那只能考虑别的角度。
    这时,忽然有人站起来兴奋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有一个想法。”
    “你在《虫子》中写道,三恒星文明把原子从三维降到二维,从而包裹整个地球。”
    (注:原著中是把质子降维,但是本书主角发表时,还没有质子的概念,所以改为原子。)
    “那么能不能把这滴水也同样降为二维,包裹整个地球。”
    哗!
    众人皆是一惊。
    “哇!好想法啊!”
    “这是用布鲁斯教授的剑刺穿布鲁斯教授的盾啊。”
    “太有趣了!”
    “只不过降维这个手段,恐怕不能算物理手段吧。”
    “从来没听物理学家说过,维度还能够降的。”
    “哎呀,都科幻了,你还和我谈物理。”
    这个回答让众人兴奋地讨论着。
    李奇维闻言也是一愣,他自己都没有考虑过这种想法。
    不过,他还是说道:
    “这个回答的角度确实很好。”
    “但是三恒星文明把原子降维后,也仅仅是监测地球的基础物理,而不是破坏地球。”
    “换句话说,一个二维的原子,对于三维的宏观世界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
    “更不用提毁灭地球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答案还是错的。”
    哎!
    会场内响起一片叹气声。
    李奇维的反驳让他们哑口无言。
    二维的物体确实影响不了三维。
    就好像平面上的小人,要如何跳出平面,攻击到三维中的人类呢?
    所以,这个答案显然也有缺陷。
    这时,李奇维又补充道:
    “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开放性的问题,任何答案都有讨论的价值。”
    “我给出的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更激动了。
    原来连布鲁斯教授都没有正确的答案。
    那要是他们的答案比布鲁斯教授的还要好,岂不是胜过对方了。
    老天啊!
    在学术问题上赢了布鲁斯教授,是多么天大的荣誉啊!
    这一刻,众人都疯狂了。
    紧接着,又有大聪明提出一个奇思妙想:
    “能不能把这滴水铺展开来,包裹住整个地球,形成一层水分子薄膜。”
    “这样一来,水依然是三维物质,能够对地球产生影响。”
    “而且这层薄膜或许可以反射折射太阳光,导致地球环境突变,从而毁灭。”
    哗!
    这又是一个脑洞突破天际的答案。
    很多人觉得和天方夜谭一般。
    一个巨大的能包裹地球的水薄膜,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浩瀚景观。
    “感觉像是上帝吹了一个气泡,把地球裹住了。”
    “要是这个气泡内外密度不一样,岂不是可以当成凸透镜了。”
    “那产生的焦点,恐怕会瞬间点燃整个地表吧。”
    “太疯狂了!”
    李奇维倒是觉得挺有趣的。
    这个想法和后世的戴森球有点类似。
    不过戴森球可比这个水膜高大上无数倍了。
    因为它是包裹恒星的!
    1960年,爱因斯坦曾经的助手,美国物理学家戴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
    通过设计一个巨型的人造结构,完全包围恒星,获得恒星散发的所有热量当成能源。
    从此人类就不再会为能源问题而困扰了。
    按照人类现在消耗能源的量,太阳在一秒内释放的能量,就可以供人类使用66万年之久。
    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
    所以戴森球计划一旦成功,其获得的能源量可想而知。
    足以使人类文明发生质的提升。
    然而,这个计划想要完成,比登天还要难无数倍。
    仅仅是材料本身的问题,就让人望而却步了。
    现在,把水分子铺展成薄膜,虽然看起来比戴森球简单,但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尤其是一滴水完全没有可能。
    还不等李奇维出言否定,泡利直接口算道:
    “不可能的!”
    “地球的直径是6300千米,根据球体的表面积公式s=4πr,那么地球的表面积是50x10平方米。”
    “一滴水的体积是5x10(-5)升。”
    “代入计算后可得薄膜的厚度为1x10(-19)米。”(谁能告诉我角标怎么打)
    “但是原子的直径也只有1x10(-10)米。”
    “换句话说,一滴水不可能形成覆盖整个地球的水膜。”
    “如果要形成单原子膜的话,那么这滴水的体积至少应该是5万升。”
    嘶!
    泡利的计算瞬间粉碎了薄膜答案。
    要是有5万升的水,还想什么薄膜啊,直接质能转换,那能量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一滴水相比于地球而言,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李奇维满意地看了看泡利。
    “不错,你就是我的完美嘴替。”
    众人并没有被泡利打击到,依然在继续头脑风暴。
    此刻,费米坐在靠前排的位置上,单手托着下巴,眼神冷峻。
    这是他平常进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作为意大利唯一参加过布鲁斯会议的人,费米在国内的知名度,恐怕比韦基奥这个罗马大学校长还高。
    此刻,也有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
    如果说学生中有谁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费米的可能性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费米的想法有点与众不同。
    “一滴水本身的能量是有限制的。”
    “要想产生足以毁灭地球的威力,那就必须从另外的地方补充能量。”
    “这个能量只有一种。”
    “那就是动能!”
    费米眼中精光一闪,缓缓地站了起来。
    唰!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全都瞬间聚焦在他的身上。
    “费神终于要出手了!”
    “这种问题对于物理奥赛选手而言,肯定是小菜一碟。”
    “幸亏有费神,不然布鲁斯教授还以为我意大利无人了。”
    克罗齐和韦基奥两人相视一笑。
    费米的知名度可比他们两个老家伙高多了。
    “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时代了啊!”
    在众人的殷切注视下,费米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也有一个想法。”
    “刚刚众人的讨论,基本可以说明,一滴水本身的能量和性质,和地球相比,数量级差的太多了。”
    “所以,我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甚至将趋近于无穷大。”
    “此时物体所具有的动能也会达到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
    “一旦它与地球发生碰撞,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爆炸。”
    “根据狭义相对论计算,我得到了以下数据:”
    “当水滴速度达到99%的光速时,它的动能为1.6x10焦耳,相当于350吨tnt当量。”
    “当水滴速度达到99.99%的光速时,相当于45万吨tnt当量。”
    “当水滴速度达到99.9999%的光速时,相当于450万吨tnt当量。”
    “当水滴速度达到99.999999%的光速时,相当于4500万吨tnt当量。”(沙皇的威力)
    “当水滴速度达到99.9999999999%的光速时,相当于45亿吨tnt当量。”(人类核弹头储备)
    “当水滴速度达到99.999999999999999999%的光速时,相当于450万亿吨tnt当量。”
    “.”
    轰!
    此刻所有人都已经听傻了!
    水滴在狭义相对论的作用下,它的动能增加已经超越了众人的想象极限。
    450万亿吨tnt当量,那是什么情况?
    毁灭地球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上帝啊!动能打击也太恐怖了!”
    “而且简直无解啊,它就是纯粹的动能,连防都没办法防。”
    “这么炫酷的方式,好像布鲁斯教授的《虫子》里没有提及到。”
    “估计布鲁斯教授是觉得这种方式有点过于无赖吧”
    众人都被费米的答案给惊呆了。
    毫无疑问,这个回答绝对算是一种答案了。
    加它100个9,连宇宙都给你毁灭喽。
    在后世,美国曾提出一个类似的动能武器,名为上帝之杖。
    也就是所谓的天基武器。
    在卫星上搭载一根由钨、钛等制成的金属棒。
    然后在太空发射出这根金属棒。
    利用其从天而降获得的强大动能,撞击目标,产生破坏力。
    老美宣称,上帝之杖的威力堪比核武器!
    额.
    后来,华夏直接亲自试验了一根。
    嗯,老美果然是在扯淡的。
    所谓的上帝之杖,不比普通的高能炸药强太多,离核武器差太远了。
    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优势罢了。
    李奇维听完费米的回答,首次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
    他在《虫子》中故意删去了所谓的“光粒打击”。
    就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么粗鲁直接的方式,一点科幻美感都没有。
    完全的大力出奇迹!
    就和物理学家研究微观粒子一个模式,不停地加动能。
    但无奈的是,这确实是一种答案。
    450万亿吨tnt当量,相当于6500年前,灭绝恐龙的那个小行星与地球碰撞产生的能量。
    虽然这个能量等级也不能毁灭地球。
    但是架不住可以一直加9啊。
    当小数点后面有40个9时,相当于太阳一年释放的能量。
    当小数点后面有90个9时,相当于银河系湮灭所释放的能量。
    当小数点后面有132个9时,相当于整个可观测宇宙湮灭释放的能量。
    所以,根本不需要一滴水,只要一粒原子就够了。
    “九来!”
    此刻,大厅内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狭义相对论的威力,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奇维笑道:
    “虽然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么粗暴的答案。”
    “但是没办法,我也得承认,费米的回答是对的。”
    “利用狭义相对论,只要不停地增大水滴的速度,它的动能就会无限增加。”
    “另外,我提一点,如果把费米的答案想的更复杂一点的话,就得考虑水分子的变化。”
    “在那么高的速度下,水滴不可能还会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恐怕直接就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了。”
    “然后,这些原子与地球的大气层发生碰撞。”
    “这或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计算过程。”
    李奇维的回答引发了场上的轰动。
    终于对了!
    众人的脸上充斥着喜悦之情。
    同时,他们也被布鲁斯教授后面的话所吸引。
    费米的答案是非常理想情况下的计算。
    没有考虑水滴本身的性质。
    按理来说,哪怕是钢铁,在那么高的速度情况下,恐怕早都气化了。
    更何况是水。
    但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便水滴变成了散乱的原子,这些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不会改变。
    一旦与地球相撞,肯定都会转移给地球。
    所以,答案的结果是没问题的。
    费米并没有多少骄傲之意。
    在他看来,这种问题考察的并不是真正的物理研究能力,只是想象能力而已。
    对他而言,最多算是一场小小的开胃菜。
    他相信场上有很多人都想到了,只不过算的没有他快。
    这时,费米忽然笑着问道:
    “布鲁斯教授,刚刚我们已经说了那么多答案。”
    “不如您公布下您的答案吧。”
    费米的话瞬间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是啊!布鲁斯教授,快说说你的答案吧。”
    “我感觉除了费米这个答案,应该不可能还有其它的方式吧。”
    “真是好奇啊!”
    “布鲁斯教授的答案肯定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
    随着众人一致的起哄,李奇维也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于是,他轻轻一挥手。
    会场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兴奋地等待着。
    李奇维开口道:
    “意大利在科学领域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
    “先贤伽利略对于现代科学的伟大贡献,用任何语言形容,都不为过。”
    “但是,还有另外一位科学家,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他就是阿伏伽德罗。”
    “我的答案,和他有点关系。”
    哗!
    众人全都激动起来。
    他们没想到布鲁斯教授竟然提到了阿伏伽德罗。
    这一刻,所有人都好奇到了极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