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4章 学无止境!天文学大会震撼来袭!三

      第484章 学无止境!天文学大会震撼来袭!三大神星即将面世!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是后世华夏六年级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故事。
    主要体现了华夏古代人民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客观真理的质疑精神。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甚至恐怕有些老师都说不清楚。
    当然,华夏也有很多聪明的学生。
    海淀区的小学生,其知识储备,可能超越某些高中生。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没有难度。
    但是这个时代的小学生,他们能受到的基础科学教育,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
    而现在,李奇维却拿它来考验钱德拉塞卡。
    即便后者天资聪颖,来自印度的知识分子家庭。
    这对他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这时,钱德拉塞卡看到李奇维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地球仪。
    他问道:
    “布鲁斯教授,我可以使用这个地球仪来说明我的观点吗?”
    李奇维笑道:
    “可以。”
    钱德拉塞卡走上前,说道:
    “首先可以确定,太阳离我们的远近,与它的冷热和大小,都没有关系。”
    “因为按照太阳系的模型,一天之内,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差可以忽略不计。”
    “早上觉得冷,是因为前天晚上太阳没有照到小孩所在的区域,也就是华夏这块土地。”
    “所以,华夏这里没有积累热量,温度较低,感觉比较冷。”
    “随着太阳不断移动,到中午的时候,地面就积累了足够的热量,于是温度升高,感觉比较热。”
    “这就是第二个小孩回答的原理。”
    “至于第一个小孩的回答”
    “抱歉,布鲁斯教授,我不知道。”
    钱德拉塞卡刚说完,拉曼就两眼放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钱德拉塞卡没有完全答出来,但是能答对一半,已经非常难得了。
    对方今年才11岁啊,他的同龄小孩子都还在玩泥巴呢。
    而他已经开始和布鲁斯教授讨论科学问题了。
    这种经历要是传回国内,钱德拉塞卡绝对会被当成神童对待,被寄予厚望。
    李奇维也是一惊。
    他没想到钱德拉塞卡竟然这么小,就展露出非人的才华。
    难怪后面能第一个把物理学和天文学结合在一起,开创全新的研究领域。
    他先对拉曼说道:
    “拉曼,你有个好侄子啊。”
    “好好培养,将来他或许能超过你。”
    拉曼连忙陪笑道:
    “布鲁斯教授,您太过誉了。”
    “不过钱德拉塞卡能超越我是肯定的。”
    李奇维又对钱德拉塞卡说道:
    “钱德拉塞卡,你很厉害。”
    “你对于冷热的回答是正确的。”
    “我现在告诉你,为什么太阳早上大,中午小。”
    接着,李奇维对着地球仪说道:
    “地球的外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
    “而且越靠近地球,大气层的密度越大。”
    “再加上地球自身的曲率,这就会让大气层变成一个凸透镜。”
    “早上的时候,对于华夏的人而言,太阳光是斜射的。”
    “光线与大气透镜会形成一个折射角,于是太阳图像就被放大了。”
    “就好像你用放大镜去看蚂蚁一样。”
    “但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成了直射的。”
    “光线与大气透镜没有了折射角度,太阳图像也就无法被放大了。”
    “这就是第一个小孩的回答。”
    钱德拉塞卡听完后,小眼睛冒出了星星。
    他突然觉得天文学和物理学好奇妙啊。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背后竟然还蕴含了这么多深刻的道理。
    他高兴地说道:
    “谢谢您,布鲁斯教授,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这时,李奇维又语重心长道:
    “但是,你要记住,学无止境。”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搞懂了,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就比如我刚才的回答,等你长大后,你就会产生新的疑问。”
    “光线的折射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回答。”
    “它里面还是存在一点问题的。”
    “这个问题还要结合地球的自转,甚至是时空弯曲效应去更细致地分析。”
    “所以,你要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明白吗?”
    钱德拉塞卡当然不知道时空弯曲是什么意思。
    所以他不能理解李奇维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但是他知道,布鲁斯教授劝勉他学无止境。
    于是,他小脑袋坚定地点点头。
    “布鲁斯教授,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
    然而,李奇维的这一番话,直接让一旁的拉曼震惊了。
    啊?
    光线的折射还不足以解释吗?
    竟然还要考虑时空弯曲。
    布鲁斯教授也太严谨了吧。
    拉曼突然有种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情。
    他在心里默默感叹:
    “布鲁斯教授,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物理学家。”
    “他对待科学的态度,让所有人为之敬佩。”
    随即,他又为钱德拉塞卡的幸运感到无比的开心。
    布鲁斯教授竟然亲自指导这个孩子。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遇!
    拉曼看着侄子淡定的样子,心中好笑道:
    “小家伙,你恐怕还不知道,今天的讨论对你的将来意味着什么。”
    李奇维当然是有意为之。
    凭钱德拉塞卡在真实历史上对杨李的指导,就值得他多说几句。
    以他此时的地位,就注定了钱德拉塞卡不会再平凡。
    最次最次也是知名的大学教授。
    不然布鲁斯教授岂不是很没面子,那可是很严重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李奇维心中默道:钱同学,爱丁顿给你的打压,我替你讨回公道。
    只不过,钱德拉塞卡极限就要变成布鲁斯极限了。
    拉曼最后再次向李奇维道谢,然后告别。
    他带着钱德拉塞卡刚走出量子研究所的大门,迎面就碰见了一个中年男人。
    他定睛一看,竟然还认识对方。
    “你好,爱丁顿教授。”
    “我是来自印度的拉曼。”
    来人正是爱丁顿。
    他是来和李奇维讨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第一届全体会议。
    这场会议将于明年2月15日,在意大利的罗马举办。
    堪称是天文学界的布鲁斯会议!
    根据不知从哪传出的小道消息,本届会议将会有重磅成果公布。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天文学家们,都在翘首以盼,见证这场天文学领域的至高会议。
    爱丁顿作为执行委员会的秘书长,负责本次会议的具体安排工作。
    所以,他来量子研究所找布鲁斯教授确认事项。
    听到拉曼的招呼后,爱丁顿微微一愣,停下脚步。
    不过很快,他就记起对方是谁了。
    拉曼虽然在国际上名声一般,但也属于印度科学界的领袖。
    爱丁顿对于英联邦成员的一些知名科学家都有所了解。
    再加上拉曼还参加了布鲁斯会议,那就更不能小觑了。
    所以,他表现的还比较热情。
    “哦,原来是拉曼教授。”
    “不好意思,我刚刚走的有点急了。”
    “你也刚从量子研究所出来吗?”
    拉曼笑道:
    “是的。”
    “泰戈尔先生特别委托我向布鲁斯教授问好。”
    爱丁顿道:
    “你现在是要回印度吗?”
    拉曼道:
    “不,我接下来还要去牛津参加英联邦大学会议。”
    爱丁顿闻言,连忙一拍手。
    “哎呀,我都忘记这件事了。”
    “我好像也收到了邀请。”
    “哎,我最近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等我见完布鲁斯教授,我也准备过去。”
    拉曼也知道天文学将要举办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当初的世纪大辩论可是传的沸沸扬扬,非常轰动。
    他笑道:
    “那不打扰你了,爱丁顿教授,你赶快进去吧。”
    “等到了牛津,我再向你请教。”
    爱丁顿忙说道:“太客气了,拉曼教授。”
    随后,二人就此别过。
    看着爱丁顿离开的背影,钱德拉塞卡总感觉有一丝特别的情绪。
    “叔叔,他很有名吗?”
    拉曼摸摸侄子的头笑道:
    “你将来要是研究天文学,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钱德拉塞卡又天真地问道:
    “那他和布鲁斯教授比呢?”
    拉曼一愣,然后开怀大笑。
    “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可能有人比布鲁斯教授还厉害了。”
    ——
    办公室内。
    爱丁顿足足讲了五分钟,才把明年会议的大致安排讲完。
    然后就听到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
    “布鲁斯教授,您为什么要辞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的职位?”
    李奇维说道:
    “呵呵,我本来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天文学家。”
    “当初也只是被戴森台长拉去当挡箭牌而已。”
    “现在联合会已经走上了正轨,我的作用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的重心主要放在国际科学家联盟和物理学上面。”
    爱丁顿听后点了点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尤其是对布鲁斯教授这种身份的人而言,时间太宝贵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不是一个虚职,需要处理很多事情。
    布鲁斯教授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管理天文学上面。
    大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过,爱丁顿还是很关心地问道:
    “布鲁斯教授,那您还会继续研究天文学吗?”
    这可比当不当联合会主席重要多了。
    布鲁斯教授一篇核聚变的论文,震惊整个天文学界,开辟了全新的领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
    对方他要是不研究天文学,对于所有天文学从业者而言,绝对是不幸之事。
    而且爱丁顿还要经常来这里请教呢。
    这次联合会的全体会议,他可是准备充分,成果满满。
    他受到核聚变解释恒星结构的启发,在结合了大量观测数据之后,发现了一个重大成果:
    恒星的质量和其发光度之间,有规律性的关系。
    恒星的质量越大,就能发出越多的光。
    根据这个现象,就能通过只观测恒星的亮度,直接估算出该恒星的质量。
    这在天文学领域可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知道了恒星的质量后,就能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恒星的运动、星系结构等等内容。
    所以,爱丁顿对这个成果充满了信心,一定能够让他重新大放异彩。
    而不是永远躺在验证星光弯曲的功劳簿上。
    此外,爱丁顿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那就是宇宙中恒星的体积,仿佛存在某个极限。
    他在查看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后,得出结论:超过太阳10倍质量的恒星,数量非常非常稀少。
    这让他有点困惑,总觉得其中应该存在什么更深层次的原理。
    但是他自己想不出来答案。
    他准备在这次的大会上,提出这个问题。
    很快,爱丁顿收回了思绪,他想知道布鲁斯教授的打算。
    李奇维笑着说道:
    “当然。”
    “我只是决定辞去联合会主席的职务而已,不影响我继续研究天文学。”
    “而且我这次可是又有了新的理论成果。”
    “想跟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比试比试。”
    哗!
    爱丁顿闻言,内心狂喜。
    恨不得现在就希望布鲁斯教授说出来是什么成果。
    “难道又是和核聚变一个等级的成果?”
    一时间,爱丁顿忽然感觉热血澎湃。
    他真的想拿自己的成果和布鲁斯教授比试一番。
    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布鲁斯会议,让科学界所有人都无比骇然。
    布鲁斯教授接连提出强力等概念,都是震撼级别的,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而这一次,对方或许会在天文学联合会的大会上,再次复制这种奇迹。
    让天文学再进一步!
    爱丁顿已经能想象,到时候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了。
    “真是期待啊!”
    李奇维看着爱丁顿惊讶的样子,微微一笑。
    第一届天文学联合会全体会议的时间非常巧。
    质子-中子模型、泡利-布鲁斯不相容原理已经发表。
    根据这两个理论,就能推导出恒星模型演化的最终结局。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三大赫赫有名的宇宙天体即将面世!
    这是量子论和原子学在天文学领域的又一大应用。
    毫无疑问,李奇维会再一次轰动整个天文学界,乃至物理学界。
    他将真正从理论上,推导出黑洞的产生过程。
    而不再仅仅只是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数学解。
    李奇维装逼一笑。
    “我也很期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