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57章 为什么物质有体积?泡利布鲁斯不相

      第457章 为什么物质有体积?泡利-布鲁斯不相容原理!震撼发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进入了1921年。
    这一年,将会是所有物理学家们最期待的一年。
    因为时隔九年,第三届布鲁斯会议终于重新归来!
    10月30日那天,注定将是物理学界最盛大的狂欢,同时也是整个科学界最万众瞩目的日子。
    然而,布鲁斯会议名额有限。
    为了得到一个参加的机会,很多物理学家都拼尽全力,只为研究能有所突破。
    不仅是老一辈的物理学家,新晋的00后年轻人小伙子们,也开始摩拳擦掌了。
    慕尼黑大学。
    第二届物理奥赛让泡利和海森堡二人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如果说之前他们的天才是靠大佬的评价,那么现在则是靠自己的实力。
    一个银牌,一个铜牌。
    这代表他们二人,就是全世界所有同龄人中的第二第三。
    这是何等的荣誉!
    海森堡自从得奖后,连性格都变得开朗很多,不再那么害羞。
    因为他能感受到众人对他的羡慕。
    毕竟,在任何时候,有实力的人都会受到尊重。
    因此,海森堡非常满意现在的学习生活。
    但是,他的师兄泡利,却一点都不满意。
    “狄拉克那个家伙太变态了。”
    “我都怀疑,满分不是他的极限,而是卷子的极限。”
    “论解题,我是不可能打败他了。”
    “现在要想超越他,只能发论文。”
    “未来我们的战场,不再是考试,而是真正的物理研究。”
    海森堡闻言,笑着说道:
    “师兄,你一定可以的。”
    “你的长处不是考试,而是真正的研究思考。”
    “连索末菲教授都夸你的博士论文写的很好。”
    泡利闻言,摆摆手,不以为意。
    “嗨,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的博士课题是研究量子论在复杂粒子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了一两年,最后发现量子论连最基本的氢气分子都无法解释。”
    “更不用提其它复杂的分子了。”
    “怪不得布鲁斯教授要成立量子研究所。”
    “现在的量子论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问题也还有一大堆。”
    “远远不如相对论那么完善。”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里,泡利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真实历史上,泡利在1921年就博士毕业了,且获得了博士学位,那时他只有21岁。
    而他的研究课题,正是量子论。
    玻尔提出的量子轨道模型,全是基于氢原子的。
    所有的分析,都是关于氢原子轨道。
    这是因为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能很容易地从中发现规律。
    但是当把玻尔的原子模型,应用到更复杂的原子或者分子系统中时,就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量子论不完善的地方。
    同时,这也说明了泡利的厉害。
    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威,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海森堡听完泡利的雄心壮志后,忍不住憧憬道:
    “我真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成果,参加一次布鲁斯会议啊!”
    真实历史上,海森堡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关于流体力学的。
    众所周知,这是物理学领域一个非常艰难的细分方向。
    需要用到极为高深的数学知识。
    或许正是因为博士期间的严格训练,海森堡才能在未来推导出晦涩难懂的矩阵力学。
    听完海森堡的话后,泡利的脸上也露出羡慕的神色。
    作为物理学天才,他们对布鲁斯会议的执念,可想而知。
    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巅峰所在!
    物理奥赛和布鲁斯会议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泡利早都把奥赛成绩当成了过去式。
    现在他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获得第三届布鲁斯会议的邀请函。
    泡利龙王式歪嘴一笑,显然有着十足的信心。
    因为,他的另一个研究课题,终于有了突破。
    去年二月份,李奇维受到爱因斯坦之邀,前往德国访学。
    在柏林大学,他发表了那场震惊世界的演讲。
    不仅利用量子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甚至还给出了第四量子数的线索。
    可以说,那场演讲,让量子论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无数物理学家加入到量子论的研究之中。
    而泡利在演讲上一鸣惊人。
    不仅提出了犀利的问题,还得到了布鲁斯教授的夸奖。
    后来证明,布鲁斯教授的眼光果然不会错。
    泡利以第二届物理奥赛铜牌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天赋。
    他是货真价实的物理学天才。
    自从那场演讲过后,泡利就对其中一个问题深深着迷。
    “能态和电子数量,为什么会存在2倍的关系?”
    为此,泡利几乎把所有课外时间,都挤出来留给这个问题。
    相比于他的博士课题,这个问题才是迫在眉睫的。
    而他,终于有了成果。
    1921年1月15日。
    慕尼黑大学,物理实验室内。
    刚刚过完新年的众人,都回到了各自的研究岗位。
    索末菲作为理论物理学教授,同时还兼顾着实验室的管理职责。
    泡利作为他的博士生,自然也是经常来。
    一般上完课后,泡利都会来实验室转一圈。
    要是搁以前,那就是别人口中的“物理二流子”。
    真实历史上,泡利在去给哥廷根大学的玻恩当助手时,更加放荡不羁。
    他甚至让玻恩每天派两个女仆叫他起床。
    但是现在嘛,众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切自然是因为物理奥赛。
    不过今天,泡利的表情却罕见地正经和严肃。
    正巧,他遇到了同来实验室的海森堡。
    泡利面色激动,他连忙向海森堡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海森堡,你还记得当初布鲁斯教授在德国的场讲座吧。”
    “布鲁斯教授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化学元素性质多样性的本质。”
    “并且他还提出,每个壳层中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是壳层能态数的两倍。”
    海森堡点点头,说道:
    “是的,这就是电子二值性的由来。”
    泡利一拍手,笑道:
    “对。”
    “虽然我也不知道电子二值性到底是什么。”
    “但是,我却想到了一个理论,或者说是假设。”
    “根据我的理论,我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世间万物都是有体积的。”
    哗!
    海森堡闻言一惊!
    如若为真,这可是震撼性的成果啊!
    布鲁斯教授解释了化学元素为何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而现在,自己这个狂放师哥,竟然要解释化学元素为何具有体积。
    海森堡内心震惊。
    对方这个年到底是咋过的啊?
    年前大家讨论的还是奥赛题目,年后你竟然开始研究电子二值性了。
    “明明是师兄弟,没想到你在卷我!”
    他连忙问道:
    “泡利师兄,快说说看。”
    “我真是迫不及待想知道你的理论。”
    泡利此刻牛逼哄哄地说道:
    “海森堡,到时候你还得助我一臂之力。”
    “我的理论还差一点数学证明的部分,你帮我一起完善。”
    海森堡赶紧点头。
    这时,泡利解释道:
    “根据电子二值性的概念,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原理。”
    “即在一个原子中,不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相同能态的电子。”
    “我把这个原理称为【电子不相容原理】。”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能级中的电子数量有限制,以及为什么电子不会全部挤在最低的能态。”
    “而且,正因为一个能态中的电子不能处于同一位置。”
    “所以原子才会有体积的概念。”
    “海森堡,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问题。”
    说罢,泡利将他的论文初稿递了过去。
    海森堡连忙接过论文,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脸色就越震惊。
    心中对泡利佩服的五体投地。
    虽然对方提出的电子不相容原理,看起来和布鲁斯教授的电子二值性差不多。
    好像就是一小步的跨越。
    但是其蕴含的意义,却非同小可。
    “泡利师兄,你太强了。”
    “当初布鲁斯教授在讲座上提到的,只是一个结论。”
    “他凭借他那无人能敌的直觉,一眼就发现了2倍这个关系。”
    “但是,他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学证明。”
    “他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不能是三倍或者四倍关系。”
    “而你是从理论上证明了,电子只有满足不相容原理,原子才能稳定存在。”
    “2倍关系成为了不相容原理的推论,而不是公理。”
    “这也太了不起了!”
    “这篇论文一定会引起物理学界的轰动!”
    泡利虽然极力想表现的很淡定。
    但是他却做不到。
    海森堡简直夸到他的心里去了。
    因为这个成果实在太重要了。
    而且还是最难的那种理论物理上的突破。
    可以说,现在整个世界上,就没有多少牛逼的理论物理学家。
    只不过布鲁斯教授过于逆天,一个人拉高了理论物理学家的档次。
    才会让众人产生一种理论物理很简单的错觉。
    但是真正研究后就知道,一问一个不吱声。
    这时,泡利罕见地谦虚道:
    “也多亏了布鲁斯教授提出的电子二值性概念。”
    “我是在他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出电子不相容原理。”
    泡利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的。
    他就是再狂,也不敢忽略了布鲁斯教授的作用。
    没有对方的基础,他是不可能想出电子不相容原理的。
    而且泡利很庆幸一件事。
    那就是布鲁斯教授太忙了。
    到处演讲,到处开会,留给真正研究的时间很少。
    不然的话,泡利觉得以对方那逆天的实力,根本轮不着他来提出不相容原理。
    毕竟论数学能力,全世界所有物理学家,应该没人比得过布鲁斯教授。
    不过,泡利依然很骄傲。
    “我比不上布鲁斯教授,我还能比不上你们这些小卡拉米嘛。”
    海森堡羡慕道:
    “那也证明泡利师兄你的天赋。”
    “演讲是公开的,但是其他人都没有想到,只有你想到了。”
    “哎,等到这篇论文发表后,师兄你和我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喽。”
    海森堡知道,这篇论文对于物理学界有多么重要。
    它证明了布鲁斯教授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论。
    也是对量子论一次巨大的补充和完善。
    毫不夸张地说,仅仅凭借这篇论文,泡利就能一跃成为物理学家。
    他将是继吴有训之后,第二位以奥赛前三的身份,完成从学生到学者的转变的奥赛选手。
    这一步,非同小可!
    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哪怕是海森堡这样的天才,也羡慕了。
    因为以后再称呼泡利,就不能称天才泡利,而是物理学家泡利了。
    不过,他却是真心为师兄感到开心。
    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最纯粹的关系。
    泡利嘿嘿一笑,然后说道:
    “走,我们一起把这篇论文拿给索末菲教授看看,请他给出一点意见。”
    说罢,二人就一起朝办公室走去。
    今年53岁的索末菲,也逐渐退居研究二线。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
    泡利、海森堡就是他的希望和骄傲。
    他不敢奢望能像布鲁斯教授那样,带的博士生全部获得诺奖。
    简直和天方夜谭一般!
    只要出一两个,索末菲就能笑的合不拢嘴了。
    戏剧的是,真实历史上,他带出的诺奖得主数量,和现在的李奇维正好持平。
    此刻,当他看完泡利的论文后,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哦!上帝啊!这篇论文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
    “泡利,你太了不起了!”
    “我仿佛要看到物理学界的轰动了!”
    索末菲完全没有想到,泡利能天才到这种程度。
    竟然还在学生期间,就能发表这么深刻的理论物理论文。
    一颗超级新星冉冉升起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他索末菲的学生。
    泡利和海森堡闻言,相视一笑。
    看来论文没有问题,连索末菲教授都被征服了。
    泡利已经开始期待论文发表的那天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篇论文,将宣告着年轻一辈的崛起。
    物理学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
    ——
    1921年2月10日。
    《自然》期刊封面发表了泡利的论文。
    电子不相容原理,横空出世!
    顿时,物理学界轰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