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1章 原子撕裂者 vs 时空之神!质子中子

      第421章 原子撕裂者 vs 时空之神!质子-中子模型!震撼登场!
    卢瑟福关于原子核的“质子-电子模型”惊艳了在场的所有大佬们。
    它和当初的行星模型一样,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原子这种微观粒子的结构。
    连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存在,却被人类用智慧所描绘出来。
    对于物理学家而言,这种成就让人沉醉。
    虽然行星模型最终被量子论取代,但是玻尔-李模型并没有否定行星模型。
    反而是完善了其存在的各种问题。
    现在,再加上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原子的秘密已经全部展现。
    原子是一个小球。
    小球的中心极小区域处,存在一个原子核。
    在原子核外,某些特定的轨道上,存在着高速运动的电子。
    而原子核内部则是由一个个质子和电子,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
    这个模型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相关的物理现象。
    现在遗留的问题就是,原子核内,质子和电子到底是怎么结合的。
    汤姆逊、威尔逊、老布拉格等物理学家们,都认可了卢瑟福的假说。
    因为它是基于诸多的实验证据,还有逻辑严密的猜想。
    但是现在,却有人表示反对了。
    众人忍不住朝声音来源看去。
    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这么多大佬都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反对。
    卢瑟福在听到声音的瞬间,嘴角就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锐利的双眼,虚空锁定前排那个伟岸的男人。
    “布鲁斯,你终于忍不住了。”
    哗!
    所有人都震惊了!
    因为说话之人正是李奇维!
    “哦,上帝啊,怎么会是布鲁斯教授,他和卢瑟福教授不是至交好友嘛?”
    “这你就不懂了,越是好友才越不会顾及。”
    “你没看到卢瑟福教授脸上是开心,而不是担心。”
    “这恐怕是原子研究领域的最巅峰交手了。”
    众人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布鲁斯教授自从提出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之后,大家就自动忽略了他的其余成果。
    但是作为行星模型的提出者,对方一直都是原子领域的大佬。
    论对原子的研究,在场恐怕也只有汤姆逊、卢瑟福两人敢说超过对方。
    这根本就是一场卡文迪许内部的学术争锋。
    所有人又羡慕地看向汤姆逊。
    皇家学会的风头完全被卡文迪许一派盖过去了。
    一生有此两大弟子,夫复何求。
    此刻,面对在场几百位院士大佬的注视,李奇维云淡风轻。
    他从容地站了起来,让人感觉是一尊神人降临世间。
    院士大佬看李奇维,就和普通人看院士一样,只有崇拜,无法超越。
    众人全都激动起来。
    两位大佬公开辩论,还是这么前沿的物理课题,那绝对是一场学术领域的饕餮盛宴。
    “原子撕裂者”卢瑟福对战“时空之神”布鲁斯。
    一场决定未来原子学走向的讨论即将上演。
    无论结果如何,今天的内容都将轰动整个物理学界。
    众佬心中感叹:“1919年,果然是科学再次繁荣的开始啊。”
    卢瑟福面带微笑,隐隐激动的口吻,问道:
    “布鲁斯,你认为我的理论哪里有问题?”
    李奇维有条不紊地说道:
    “质子-电子模型,确实解释了元素周期表和放射性的问题。”
    “但是这个模型本身的存在是禁不起推敲的。”
    “首先,根据现有的数据,原子核的尺寸只占原子体积的千亿分之一,但却占据了原子99.9%的质量。”
    “但如果电子以个体形式存在于原子核内,它们将占据大量的空间。”
    “因为电子是在不停地运动中。”
    “这与原子核的极小尺寸不符合。”
    “其次,就算电子能够存在于核内,那么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我刚刚计算了一下,如果电子和质子相距那么近,它们之间的电磁力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这种强度的力作用下,原子核根本不可能稳定存在,会被撕裂。”
    “最后,则是原子核的质量问题。”
    “以碳、氮、氧三种原子核为例。”
    “利用它们各自的原子核质量,除以它们所包含的质子数量,得出的是单个质子的质量。”
    “按理来说,三种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因为都是质子的质量。”
    “但是我刚刚计算后发现,它们之间却相差了5%。”
    “自从阿斯顿发明质谱仪后,我们现在测量微观粒子的质量,已经很精确了。”
    “所以这绝对不是误差。”
    哗!
    阿斯顿立刻感受到人群中无数道目光射向自己。
    这位同样从卡文迪许出来的物理学家,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但他心中极为窃喜:谢谢你,布鲁斯教授,本来我只在227章出现过,现在又露一面了。
    当索迪提出同位素假说之后,阿斯顿就致力于分离同位素这个难题。
    他发明了质谱仪,这种仪器对于微观粒子的测量结果,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一。
    所以李奇维才敢说5%绝对不是误差。
    “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才认为卢瑟福教授的质子-电子模型是不对的。”
    此刻,众人已经完全听傻了。
    这场原子学领域的最高水平讨论实在是太精彩了。
    在众多大佬眼中完美无缺的模型,在布鲁斯教授眼中却是漏洞百出。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这一刻,众人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院士,有人能坐前排,有人只能坐后排。
    因为实力不允许他们坐前排。
    “呼!难以想象,布鲁斯教授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这些的。”
    “怪不得我刚刚看他一直在低头摆弄什么,原来是在计算。”
    “我很好奇,布鲁斯教授是怎么记得那些原子核的质量的?”
    “这对于布鲁斯教授而言都是基操。”
    “简直是信手拈来。”
    大佬们已经被折服。
    汤姆逊看着李奇维,脸上无比欣慰。
    今天自己这两个弟子的表现,让他有一种极大的满足。
    这样超高水平的学术辩论,皇家学会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了。
    而这一切,都是他汤姆逊促成的。
    威尔逊则是满脸羡慕看着李奇维。
    “靠,布鲁斯装逼的样子还是那么帅!”
    此刻,卢瑟福心中充满了激动。
    他并没有因为李奇维的反驳而觉得受伤。
    因为这个世界上,值得对方出手的人和事已经不多了。
    换句话说,被布鲁斯教授质疑是一种荣耀,不是谁都有资格得到的。
    而他卢瑟福,更是配得上对方的面对面出手。
    李奇维:我看你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犯了。
    卢瑟福仔细想了想,自己的质子-电子模型,确实无法解释这些问题。
    这也正常。
    要是能解释,李奇维就不会提出来了。
    这时,卢瑟福笑着说道:
    “好你个布鲁斯,这是公开拆我的台啊。”
    李奇维一摊手,无奈道:“谁让你的理论有破绽。”
    众人:两位大佬不要再打情骂俏了,这可是皇家学会的年会啊。
    卢瑟福忽然表情兴奋,反问道:
    “布鲁斯,我知道伱不是一个只会提问题的人。”
    “你肯定已经想到了答案,是不是?”
    “或者说,对于原子核的模型,你有另一套理论?”
    哗!
    众人的情绪再一次被调动起来。
    尤其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更是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个男人。
    今天的讨论,对于物理和化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甚至会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
    李奇维轻轻一笑。
    “没错,我确实有一点想法。”
    话音刚落,卢瑟福眼中精光爆闪,他果然没有猜错。
    如果李奇维也提出一个理论。
    那么这就是双方真正意义的第一次交手了。
    卢瑟福忽然觉得口干舌燥,全身都热血沸腾起来。
    李奇维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
    “我认为可以把卢瑟福模型中的质子-电子复合成一个粒子。”
    “这个粒子是电中性的,它的质量与质子接近,却小于质子,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原子核内。”
    “这样就能解决我刚刚提出的三个问题。”
    “因为原子核内没有电子了,只有质子和这个新的电中性粒子,所以第一第二问题没了。”
    “此外,因为质子和新粒子的质量接近但不同,所以第三个问题也可以解释。”
    “以氮原子核为例,现在的原子核是由7个质子和7个新粒子组成。”
    “所以,就不能用氮原子核的质量直接除以14了,而是要分开计算。”
    “这样的话.”
    李奇维忽然停顿下来,拿起随身携带的纸笔,当场开始计算。
    这一幕,直接让在场的院士大佬们骇然,同时热血沸腾。
    “上帝啊,布鲁斯教授这是要直接算出自己的理论。”
    “可怕,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就是当世第一人的魅力吗?”
    此刻,偌大的会场却安静的落针可闻。
    人们在暗中揪着躁动的心,不敢发出声音打扰到那个男人。
    会场内竟然响起了刷刷刷的声音。
    那既是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也是智慧与真理的碰撞声。
    全场期待,全场震撼!
    一分钟
    两分钟.
    足足过去了五分钟。
    李奇维终于停止计算了。
    只见他呼出一口气,轻松地说道:
    “搞定。”
    “采取新的模型,三种原子核最后计算出来的质子质量、新粒子质量,是一样的。”
    “误差在万分之一。”
    “这已经超越了最好质谱仪的精度,我认为结果是可靠的。”
    话音刚落。
    轰!
    会场内爆发出巨大的倒吸冷气声。
    所有人都被李奇维的结果震撼了。
    “布鲁斯教授当场给出了一种新的原子核模型。”
    “而且比卢瑟福教授的模型还要精妙。”
    “因为质子-电子模型解释不了的问题,新模型却可以解决。”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吗,果然恐怖如斯!”
    这一刻,李奇维再次征服了所有人。
    两位原子大佬,两大原子模型。
    布鲁斯教授胜出!
    在汤姆逊的提议下,李奇维的手稿传递出来,被众人依次观看。
    这也方便大佬们检查结果是不是有误。
    当汤姆逊看到上面的计算过程后,心中极为骇然。
    因为上面不仅仅有简单的加减乘除过程,甚至还有质子和新粒子之间作用的思考。
    卢瑟福的模型和李奇维的模型,其实都没有解释原子核内部的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这样情有可原。
    因为以目前物理学的探测手段,还无法深入到质子水平。
    忽然,汤姆逊看到新粒子旁边有一个单词:neutron。
    “布鲁斯,这是你对新粒子的命名吗?”
    李奇维回道:
    “没错,既然这种新粒子是电中性的,同时又是和质子类似的微观粒子。”
    “所以,我就称呼它为【中子】了。”
    汤姆逊点点头。
    这个命名和卢瑟福的质子一样巧妙形象。
    质子,中子,电子。
    多么和谐统一。
    卢瑟福在听完李奇维的理论后,心中翻江倒海,犹如地震一般。
    布鲁斯竟然在他的基础上,大胆地把质子-电子这个二元系统,假想为一个中子。
    如此一来,原子核的模型就变得更加简洁。
    而且避免了电子这个难以琢磨的存在。
    卢瑟福不得不佩服,从任何方面看,【质子-中子模型】都要比【质子-电子模型】更好。
    这是物理学家的直觉。
    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对称和谐美,有一种天然的敏感。
    “这果然是布鲁斯的风格。”
    卢瑟福很自然地就把新模型往其它问题想。
    “如果要证明【质子-中子】模型优于【质子-电子】模型。”
    “那么前者不仅要能解决后者解释不了的问题。”
    “后者可以解释的问题,前者也得解释。”
    “嗯,这样的话。”
    “元素周期表没问题。”
    “放射性.也没问.不对!”
    “不对!”
    “有问题!”
    “哈哈,布鲁斯,我同样找出你的模型存在的问题了。”
    “看来我还没有输。”
    “谁胜谁负得看最终的实验了。”
    此刻,卢瑟福生出一股豪情壮志。
    面对李奇维的犀利攻击和全新理论。
    他没有被打倒,反而要同样反击了。
    在大佬们窃窃私语议论着新模型时,卢瑟福朗声道:
    “布鲁斯,你的模型虽好,但同样存在问题。”
    轰!
    众人震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