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5章 力热光电声,统统失效!天才折戟!

      第385章 力热光电声,统统失效!天才折戟!华夏不败!
    威尔逊在教室内的巡视过程中,看到了众人脸上的古怪神色。
    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呵呵,你们这些小伙子是真够倒霉的。”
    “比赛是布鲁斯亲自出题。”
    “那要是你们能顺利地答题,才怪呢。”
    “现在都被最后一道题搞懵圈了吧。”
    威尔逊当初在第一眼看到这道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表情。
    在李奇维的指点下,包括他在内,这些指导老师才明白这道题的诡异之处。
    短短一句话,有三个关键词。
    “绝对光滑”、“球形”、“刚体”。
    学生必须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第一,绝对光滑。
    意味着物体表面完全没有摩擦力的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用手去摸这个球体,那么不会对球体造成任何的影响。
    即,不能通过施加力的方式,来判断球形刚体是否在旋转。
    第二、球形。
    意味着无法通过它的视觉运动形态,来判断是否在旋转。
    第三、刚体。
    刚体是一个假象中的物理学概念。
    它的定义是:物体在运动中或受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不变,并且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变。
    绝对的刚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注意,对于刚体这个概念,普通人非常容易出错。
    认为“坚硬”的物体,就是刚体。
    比如钢铁,用力去拍,都不会发生变形。
    所以钢铁是刚体。
    但是,这是错误的。
    你用手哪怕轻轻去拍钢铁,它依然会发生变形。
    只不过变形的程度太小了,肉眼无法察觉而已。
    只要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组成的系统和物质,那么它一定就会发生变形。
    因为分子之间是有作用力的。
    这是物质变形的基础。
    而刚体,就可以假想为,其是由一整块“材料”构成的。
    它浑然一体,内部没有分子和原子。
    举个形象的例子。
    一根弹簧,只要轻轻一按,弹簧就会压缩。
    手松开后,弹簧又会反弹。
    这就是我们客观世界,物质变形的规律。
    但现在,这个弹簧是实心的,你再用手去按,就不会发生变形了。
    这就是刚体的概念。
    如果物体具有刚体的属性,那么它就会具有很多有意思的性质。
    可以说,对刚体概念的理解,就是解答第三题的核心。
    威尔逊脑海中想着这些,微微一笑。
    他的目光依然随意地观察着众人。
    忽然。
    威尔逊看到自己右手处有个学生,竟然在疯狂书写。
    他定睛看去,答题的地方正是第三题的位置。
    他内心掀起巨大震动。
    “哦,上帝啊,难道这么快就有人会这道题了吗?”
    “看他的样貌,竟然是亚洲人。”
    “这里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威尔逊被成功引起了好奇心。
    不过,他是监考老师,不能露出明显的表情和动作。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走到那名学生旁边,装作不经意地看对方的答案。
    此刻,炸鱼哥正奋笔疾书,嘴里小声嘀咕,念念有词。
    “嘿嘿,恐怕谁都想不到,我会用四种方法来解这题吧。”
    “别人都是一种方法,而我是四种。”
    “那我或许能得到额外的分数。”
    炸鱼哥充满了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威尔逊也有点不太敢相信。
    “这道题有四种解法?”
    “你比布鲁斯还牛逼啊。”
    只见,他朝试卷上看去。
    【解法一:热力学方法。】
    “使用加热装置,对该物体上某固定点加热。”
    “然后用手去摸该点。”
    “若摸的地方温度升高,说明刚体没有在旋转。”
    “若摸的地方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刚体在旋转。”
    【解法二:光学方法】
    “向球体表面发射一束光。”
    “若球体不旋转,则是正常反射。”
    “若球体旋转,则反射光会发生散射状现象。”
    【解法三:电学方法】
    “.”
    【解法四:声学方法】
    “.”
    威尔逊在看完炸鱼哥的第一个解法后,就没有继续往后看了。
    因为全部都是错的。
    这个亚洲小伙子根本没有理解清楚刚体的含义。
    “哎,我本以为会出现一个真正的天才。”
    炸鱼哥的四种方法,对于刚体来说都是没用的。
    因为刚体不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所以加热后,内部并不会振动。
    即加热对于刚体没有任何影响。
    同理,电、光、声,这些物理手段必须与刚体发生相互作用,才能起到测量的目的。
    但是刚体无法与他们作用。
    刚体只有运动学的性质。
    比如,你往刚体上倒一瓶颜料。
    那么因为没有摩擦力,颜料既不会粘在刚体上,也不会刚体在转动而被甩的飞溅起来。
    颜料只会正常地流淌下来。
    转动和不转动都是一样的。
    所以无法区分。
    刚体也无法传导电和光。
    所以,以上这些方法,全部都是无效的。
    这也是第三道题的陷阱所在。
    一旦没有深刻理解刚体的性质,就会容易想到这些“可行”的方法。
    威尔逊面无表情,轻轻地走开了。
    留下炸鱼哥在那暗自窃喜,他已经在想象取得第一名后的场景了。
    吴有训、伊蕾娜、兰彻等人,看到威尔逊站在炸鱼哥旁边,驻足了几十秒。
    心中大惊。
    “难道菲律宾队真的出现超级天才了?”
    一般来说,监考老师在某人的位置停下,说明一定是被吸引了。
    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太差,要么是太好。
    但是通过威尔逊的表情和动作,大家都猜不到是什么情况。
    这也是威尔逊刻意保持的,不然那就不公平了。
    于是,吴有训等人便不再多想,还是赶紧想办法解题最重要。
    他们几人作为本次竞赛实力最强的存在。
    拿到试卷后,很快就明白了第三道题的关键所在。
    绝对光滑和球形,这两个条件很简单。
    在场的80名选手,每个人都知道手摸肯定不行。
    所以,关键就是刚体。
    这个被物理学家假想出来的概念,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型。
    传统的声、光、电、热,对于测量刚体是没有意义的。
    吴有训几人作为真正的天才精英,对刚体这个物理学概念理解很深。
    但是理解的深,只能让他们知道,传统方法不可行而已。
    那真正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一时间,几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现在,偌大的教室内,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擦“沙沙”的声音。
    大部分选手都放弃了最后一道题。
    因为前面两道题如果想完全做对,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与其浪费时间在最后一道题上,不如把前两道做好。
    说不定到最后,谁都不会最后一题。
    那比赛就看前两题的成绩了。
    此刻,众人才感受到,这次的物理奥赛真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
    考验选手们的实力,但更考验选手们的心态。
    尤其是最顶尖的那几人。
    他们现在是最纠结的。
    前有菲律宾炸鱼队,疯狂微笑,也不知道到底做没做出来。
    但压力是给的满满的。
    叶企孙的手中甚至都出汗了。
    后有其他大部分选手们直接放弃,如此果断的策略,也让人非常佩服。
    前两题虽然也很难,但大家至少都能下笔。
    无非是得一分和五分的区别。
    而且舍弃了最后一题,就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做前两题了。
    在座的众学生,虽然实力有差距。
    但是每个人都依然是最顶尖的人才。
    只要给他们时间,总归能写出来。
    所以,这场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一分钟
    三分钟.
    五分钟.
    伊蕾娜经过了十分钟的挣扎后。
    她放弃了。
    她实在找不到答案了。
    这个球形刚体根本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那要怎么测量。
    此刻,她的前两题还没有全部完成。
    她是一边做题,一边在想最后一题。
    “算了,看来我还是不够优秀。”
    “我本以为在班里每次都是第一名,对于这场比赛我信心十足。”
    “现在看,我还需要努力啊。”
    “不过,布鲁斯叔叔,等比赛结束后,我一定要去当面问你答案。”
    “嘿嘿。”
    爱因斯坦这时正好看到了伊蕾娜的表情。
    他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选择。
    不得不说,这个小姑娘也是很果敢的。
    他没有因此看轻伊蕾娜。
    因为这道题,确实“超纲”了。
    当然,严格而言,其实也没有超纲。
    “伊蕾娜,你恐怕想不到吧。”
    “哪怕是各国代表团的老师们,也只有两个人第一时间做出来最后一题。”
    “一个是我,另一个则是玻尔。”
    “剩下的都是在布鲁斯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的。”
    “这道题本身的计算难度并不大。”
    “只要想到了,可能十五分钟就够了。”
    “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跳出来的思维。”
    “你如果把目光一直局限在刚体上,那么肯定想不出答案。”
    想到这里,爱因斯坦莞尔一笑。
    当时他们这些指导老师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别提有多欢乐了。
    最后还是玻尔说道:
    “也只有第一届物理奥赛可以出这种题。”
    “因为大家都不熟悉。”
    “我想在后面几届,这种题可能就是基础题了。”
    爱因斯坦对此很认同。
    所以,他认为以后的物理奥赛难度会越来越大。
    因为出过的题型,再出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出题者要绞尽脑汁。
    后来在众人的建议下,物理奥赛的时间改成了四年一次,和奥运会一样。
    大家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比赛太频繁,不利于题目的创新。
    李奇维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
    现在这个时期,确实不适合高密度举办比赛。
    1918年,欧洲战争都还没结束呢。
    所以,第二届的物理奥赛,时间就改在了1920年7月。
    这时,离比赛结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了。
    爱因斯坦已经逛了好几圈,没有发现一个人解答出了第三题。
    “看来要全军覆没了。”
    “哈哈,不过能理解。”
    “毕竟是第一次,解不开很正常。”
    “下次肯定单手就能解开了。”
    忽然,爱因斯坦却发现,一个印度小伙子面露喜色。
    浑身散发咖喱味的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他和威尔逊一样,不经意靠了上去。
    此时,兰彻依然表现的很无所谓,看的他的队友干着急。
    不过,喜欢天马行空的他,很快眉头舒展。
    “咦?有了!”
    “如果可以把题目稍微变动一下,或许就可以解出来。”
    没错,胆大的兰彻竟然直接修改题目。
    在他看来,这场比赛就是一场游戏。
    既然是游戏,那就不能被牵着走。
    或许修改题目才是隐藏条件呢?
    “如果假设存在两个相同的球。”
    “一个旋转,一个不旋转。”
    “这时,再假设这两个球都有各自的转轴。”
    “那么根据力学分析。”
    “如果球体在转动,就像陀螺仪一样,掰动转轴就会更加困难。”
    “这样就能区分是否在转动了。”
    此刻,爱因斯坦哭笑不得。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位印度选手了。
    对方简直比这道题还要天马行空。
    “不过,就算你修改题目,你还是有漏洞啊。”
    “你这个掰动,是怎么掰呢?”
    “即便它有转轴了,但是还是无法施加力啊。”
    “所以,不够严谨。”
    “不过,能想到这点,也算足够优秀了。”
    于是,爱因斯坦便不再驻足观看。
    对方的答案,也许会被评个0.5分。
    当初讨论时,团长们制定了非常详细和严格的评分标准,精确到0.5分。
    爱因斯坦叹了口气。
    “这下应该是真结束了。”
    “时间上也很快就来不及了。”
    然而,奇迹总是在最后时刻降临。
    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
    此刻,吴有训的前两题已经做完了。
    基础深厚的他,解决前两题非常得心应手。
    不管是计算还是公式推导,都是他的强项。
    当然,吴有训自忖,这两题想拿到满分,估计也有点玄。
    但是现在,他已经顾不得尽善尽美,仔细检查了。
    最后一题才是他的目标。
    “估计现在应该没有人能解出最后一题。”
    “而这就是我的希望。”
    “我想要代表国家超越西方,那就不能仅靠前两题。”
    “就算满分又如何,本质上而言,根本还是没有差距。”
    “所以,我不能放弃。”
    “这一次,我要让世界重新认识华夏!”
    吴有训疯狂给自己打气,甚至血液都开始沸腾了。
    他的心脏有力地跳动着,仿佛有某种封印在解除。
    炎黄血脉之力!
    苏醒!
    但是他此时却冷静的可怕。
    吴有训仿佛置身在一片黑暗寂静的虚空之中。
    他没有了形体,没有了各种感觉,只是一团思维在飘荡。
    在他意识的前方,不,这片虚空中没有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
    一颗散发着银白色光芒的球体静静悬浮。
    它好像亘古存在一般。
    不知道是在旋转,还是在静止。
    思维吴有训绕着银色光球运动。
    迸发出智慧之光。
    “现在可以确定,这个球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那要怎么测量呢。”
    “这片空间中,除了我,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能影响到球本身了。”
    “但是,这道题肯定是有答案的。”
    “以校长那浩瀚如海的智慧,他一定会在所有人想不到的地方,留下一线生机。”
    “到底会是什么呢?”
    这片空间中仿佛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思维吴有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但此刻,他已经全然不在乎了。
    所有的意志之光,全都集中在银球之上。
    忽然!
    嗡!
    一声轻响,好似空间在震动,让吴有训的思维猛然一惊。
    “怎么可能有声音。”
    “不!”
    “不对!”
    “不对!不对!”
    “这片空间中除了我,银球,还有第三样东西。”
    “它被我忽视了。”
    “对!”
    “对了!”
    “哈哈哈!”
    “我明白了!”
    “我知道答案了!”
    轰!
    吴有训睁开了双眼!
    眸光通天彻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