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53章 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

      第353章 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小说发布,举世震动!
    随着欧洲的战争愈演愈烈,其影响也终于传到了亚洲。
    华夏也受到战争的波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一个纷乱残酷的大世,终于缓缓拉开帷幕。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普通老百姓。
    他们的财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而且罗曼罗兰的经历,让很多人明白,反战不是那么容易呼吁的。
    德国甚至已经开始抓捕反战团体了。
    当然,这种抓捕不是抓罗曼罗兰那样发表文章的人,而是抓那些秘密策划活动的人。
    爱因斯坦所在的反战团体,就被迫转入地下,人员也损失好几位,其中不少都是科学家。
    对待本国的科学家,德国可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虽然不可能杀了,但是直接关押到战争结束,让这些聪明人闭嘴。
    当李奇维看到爱因斯坦给自己的来信后,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爱神,你这一世没有广相傍身,可要猥琐点啊。”
    “万一因为搞活动被抓了,哪怕是我也救不了你。”
    爱因斯坦在来信中,还顺带询问李奇维的小说什么时候发表。
    现在舆论界人人自危,敢于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需要李奇维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发声。
    而且最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认为李奇维是华夏人,所以能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地评价。
    毕竟,一个欧洲人提出反战,必然会受到本国人的抨击。
    ——
    1915年1月10日。
    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大厦。
    《自然》期刊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这里也是其母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部。
    成立于1843年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是现在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国际性出版机构之一。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当地设有分部。
    其出版的各种高质量图书和期刊,赢得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和拥戴。
    而且因为《自然》的大获成功,让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更上一层楼,成为科学界最权威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的刊物,除了科学期刊,还有百科全书、辞典、小说、诗歌、音乐、教育等等内容。
    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由该公司出版的。
    可以说,只要是文字领域的内容,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都有涉及,是一个绝对的文化领域巨头公司。
    在后世,纸媒出版社被互联网打的落流水,似乎毫无存在感。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出版社绝对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此刻,公司大厦最高层,总裁办公室内。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裁亚历山大,手里正拿着一本没有封面的书籍。
    在他对面,坐着的正是《自然》的总编格里高利。
    对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潮红,显然非常激动。
    亚历山大掂了掂手里的书,凭借重量,他估计这本书大概在50万字。
    他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格里高利博士,你确定这是你的导师,布鲁斯教授的作品?”
    今年才40岁的亚历山大,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公司,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
    他锐意改革,勇于进取,想要让公司创造更大的辉煌。
    所以,他非常看好像格里高利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大力扶持。
    《自然》改革期间,曾经历过利润下滑的阶段。
    是亚历山大在董事会上为格里高利发声,力挺他的改革计划。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格里高利的改革大获成功。
    所以,亚历山大就更喜欢格里高利了。
    但是《自然》毕竟是专业学术期刊,利润再大,其营收总额,还是没法和通俗读物相比。
    所以,亚历山大还要布局更多的领域,尤其是通俗文学,比如小说等。
    一本火爆的小说,甚至可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出版社起死回生,一跃成为知名公司。
    而现在,他手里就有这样一本小说,当然这是格里高利说的。
    亚历山大本人还是有点不信,心里嘀咕道:
    “人家写小说,都是先连载看读者喜不喜欢,然后根据读者口味调整剧情。”
    “等到连载完了,再刊印出版,集中发售。”
    “布鲁斯教授倒好,先写完本,然后直接发表。”
    “他是对自己的内容有多自信啊。”
    “小说不是学术论文啊,动辄几十万字,怎么可能没有瑕疵。”
    他只是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当然不会说出来。
    格里高利沉浸在激动中,没有听出亚历山大话语中的质疑,他兴奋地说道:
    “没错,布鲁斯教授为了这部作品,已经写了快5年了。”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我可以对上帝发誓,这绝对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
    “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惊艳。”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作品。”
    “亚历山大先生,请您务必要读完。”
    “布鲁斯教授委托我,想要让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他的作品。”
    “我认为这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亚历山大看着格里高利吹得牛逼哄哄的样子,心中不禁有点意动了。
    他很了解格里高利,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但是亚历山大还是有点不敢置信。
    “布鲁斯教授竟然还会写小说?”
    “上帝啊,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亚历山大不明白李奇维为何要找他出版。
    以对方的财富地位,创建个出版公司难度应该不大。
    毕竟论实力,布鲁斯集团比自己的出版公司要强出很多。
    亚历山大觉得布鲁斯教授可能就是为了学生吧。
    传闻布鲁斯爱学生如子,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小说这种东西,跟科学智力水平可不是正相关。
    亚历山大必须慎重,于是他说道:
    “你放心,格里高利博士,我最近几天就会读完这本小说。”
    “如果质量真的如你所言,那么公司一定会出版。”
    格里高利大喜,他已经忍不住想要看到众人震惊的样子了。
    五天之后,顶着黑眼圈的亚历山大,立刻召开了核心员工大会。
    在会上,他右手举起《虫子》,慷慨激昂地说道:
    “诸位,改变公司命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我手上的这本小说,是当今科学界第一人,布鲁斯教授的处女作品。”
    “这是一部关于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你们千万不要把它想成是《海底两万里》那种类型的小说。”
    “我敢保证,今天你们把小说拿回家,明天就得请假。”
    底下众员工发出一阵笑声。
    亚历山大继续兴奋地打鸡血:
    “这本小说必将风靡整个世界。”
    “甚至它还会开创一个文学流派和时代。”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这本小说带给我的震撼。”
    “而现在,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暂时拿到了它的出版权。”
    “虽然我很不喜欢独裁,但是今天,为了布鲁斯教授的《虫子》,我不得不独裁一回。”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任务,全力加入《虫子》的出版之中。”
    “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天赐良机,让这本小说畅销全世界!”
    亚历山大大声嘶吼着。
    “吼!”
    台下的众员工们恰逢其时地给出回应。
    《虫子》即将发布!——
    1915年2月1日上午。
    今年49岁的威尔斯,刚刚让女仆泡好一杯醇香的红茶。
    他坐在院子里,正准备开始一天的阅读工作。
    如今虽然战争爆发,但是对于像他这样的上流作家来说,还用不着去上战场。
    威尔斯和其他反战作家一样,每天忙于发表文章,组织活动,呼吁和平。
    今天是难得的空闲。
    所以,他需要把时间交给文学。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书的日子,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还不如去死。
    真实历史上,威尔斯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一战期间,他投身社会运动,变成了政治家、社会学家,发表了很多评论时局的文章。
    在后世,他和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威尔斯的代表作品有《时间机器》、《隐身人》、《星际战争》等。
    他的科幻小说包含了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科幻元素概念。
    和凡尔纳那种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幻想不同。
    威尔斯的作品更加天马行空,他不拘泥于现有的科学技术,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怎么牛逼怎么来。
    小说里面有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技术。
    因此,他的小说相比凡尔纳的更接近“科幻”这个概念。
    当然,如今的科幻小说发展较为缓慢,属于文学中的小众类别。
    一直要等到几十年后,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开启,那才是科幻小说腾飞的开始。
    20世纪赫赫有名的“科幻小说三巨头”: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
    他们每个人的作品,都影响了好几代人,被改编成无数经典的电影,经久不衰。
    尤其是阿西莫夫,这位俄裔美国天才小说家,是黄金时代的巅峰代表。
    其三大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更是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当然,未来的科幻三巨头,现在要么是小孩子,要么还未出生,属于他们的时代还未到来。
    在现在这个时代,威尔斯才是科幻小说界的大佬。
    凡尔纳已经于1905去世了,所以威尔斯现在就是科幻小说界的最权威人物。
    而且他交友广泛,和萧伯纳等传统文学大佬都是至交好友。
    尽管受时代所限,现在的科幻小说属于小众领域。
    但是由于其天马行空的题材特殊性,科幻小说即便很小众,其受众群体也非常庞大。
    毕竟相比晦涩深沉的名著,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说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兴趣。
    读者读书是为了寻找爽感,而不是为了真的想知道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现在,威尔斯拿起今天刚送来的一本科幻小说。
    对于他这样的大佬,麦克米伦公司都是派专人来递送最新的作品。
    他轻轻喝了一口红茶,带上眼镜,看了起来。
    “虫子?”
    “挺有意思的书名,让我有翻开的冲动了。”
    “嚯!”
    “作者是布鲁斯·李?”
    “是那个男人吗?”
    威尔斯连忙翻开作者简介那一页,发现竟然真的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李教授。
    当今科学界第一人,提出相对论,与牛顿比肩的伟大存在。
    威尔斯最近就正在构思一本以相对论为基础的小说呢。
    “开什么玩笑!”
    “布鲁斯教授竟然还会写小说?”
    “虽然科幻小说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就能写出好的科幻小说啊。”
    威尔斯瞬间来了兴趣,嘴角还带着一丝轻笑。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科学第一人的小说会是什么样。
    不会是大佬心血来潮的玩物吧。
    但是很快,威尔斯就笑不出来了。
    “三恒星文明。”
    “原子二维展开覆盖地球,锁死基础科学。”
    “物理学不存在了!”
    “水滴!”
    “拯救者计划!”
    “冰冷森林法则!”
    “舞者文明!”
    “二向规律武器!”
    “降维打击!”
    “宇宙重启!”
    “.”
    不知不觉,天空早已暗了下来。
    竟然过去了一整天。
    直到女仆又一次小心翼翼出声提醒,威尔斯才从小说中回过神来。
    旁边的红茶丝毫未动,早已没了热气。
    威尔斯的脸上依然充满着无尽的震撼。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在炸响,内心宛如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激动的早已忘记了饥饿。
    没有食物,人的身体会饥饿;但没有书,人的灵魂会饥饿。
    现在的威尔斯就是灵魂早已充盈,所以完全忘记了身体的反应。
    “嘶!”
    “上帝啊,我不是在做梦吧。”
    “这真的是人能写出来的科幻小说吗?”
    “与之相比,我之前写的引以为傲的星际战争,简直就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幼稚。”
    威尔斯的星际战争还停留在地球人与火星人,靠火枪大炮对轰的阶段。
    甚至最后火星人登陆地球,在即将胜利时,因为感染地球上的细菌而灭亡。
    这也确实够科幻的。
    当然,他的想法还是比后世的光剑对轰、长矛绑芯片要高端无数倍。
    “可怕,太可怕了,科幻小说竟然还能这么写。”
    “这篇小说完全超越了时代,甚至超越了百年。”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吗?真是恐怖如斯啊!”
    “我本以为他只是在物理学上有天赋,没想到他在文学上的天赋丝毫不比物理差。”
    “文理双全,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
    威尔斯何许人也,毕竟是未来称为科幻之父的大佬,他的眼光何其毒辣,文学素养何其深厚。
    他一眼就看出了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层次思想。
    那就是反战!
    尤其是最后大结局,舞者文明的规律武器,简直让人震撼到无以复加。
    那种宇宙、广阔、黑暗、冰冷、深邃的超级文明形象,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不可抗拒的伟大
    在这种文明存在面前,人类确实算是虫子,还是那种毫无反抗之力的虫子,连臣服为奴的资格都没有。
    威尔斯的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
    没有人能体会到他此刻心中的感受。
    作为科幻小说家,他深深地知道这篇小说意味着什么。
    “它将开始一个新的科幻时代。”
    “科幻应该是冷峻严肃的!”
    “就如广袤无垠的宇宙一样。”
    此刻,威尔斯彻底被李奇维折服了。
    他虽然没有参加过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但是也知道李奇维的影响力。
    不过,科学和文学毕竟是两个差异巨大的领域。
    李奇维即便想出几个好句子,但是在真正的文学大佬眼中,还是属于爱好者的水平。
    因为他的身份加持,让大佬们相信,若是李奇维真的弃理从文,肯定也能写出好作品。
    但是那毕竟是设想,不是真实。
    然而现在,再也没有人敢说李奇维是文学爱好者了。
    一篇《虫子》,足以让他跻身最顶级的科幻小说作家行列。
    至少威尔斯就认为,自己的所有作品加在一起,也不如《虫子》。
    甚至加上凡尔纳的也不一定能超越。
    当然,凡尔纳是鼻祖级人物,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不是李奇维能比的。
    大概相当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关系。
    虽然文人相轻,但是当差距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再轻那就是狡辩了,自损脸面。
    威尔斯兴奋地自言自语。
    “不行,我今天看的太快了,有很多细节还没有搞清楚。”
    “我还要至少再读三遍。”
    “而且,这篇小说的反战角度极其独特,非常适合宣传。”
    “我得找萧伯纳他们好好商议,大力推广《虫子》。”
    ——
    第二天一早,威尔斯快速地吃完早饭,连衣服都没让女仆打理,就急匆匆离开家了。
    伦敦一处偏僻的街道,这里是“费边社”的活动地点。
    该社由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主旨是关注社会建设,倡导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
    如今欧洲被战火覆盖,社团的主要任务自然就变成了呼吁和平,倡导反战,提倡人文关怀。
    社团的成员主要都是英国文化历史领域的人物,有知名小说家、诗人、大学教授等等。
    今天是社团的集社日子,大多数的社员都过来了。
    本来今天的主题是讨论如何善待战争中的平民。
    然而,社长萧伯纳忽然临时改了主题,并且让威尔斯发表一番演讲。
    这让众多社员都不明所以,有点懵逼。
    威尔斯兴奋地走到前面,开口道:
    “各位,自从欧洲爆发战争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都公开发声,呼吁和平解决事端。”
    “但是事与愿违,如今战争反而愈演愈烈。”
    “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
    “但我认为,反战文章宣传力度不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大多数人的文章都太晦涩了,偏离了普通人的理解水平。”
    “甚至就连科学界第一人布鲁斯教授的《告全世界科学家书》,普通人中看过的也不是很多。”
    众人都点点头。
    反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普罗大众形成合力,才能产生影响力。
    “然而现在,事情终于有了曙光,有一种新的可能。”
    “刚刚布鲁斯教授发表了一篇小说,名为《虫子》。”
    “我今天带来了十几本,大家可以互相传阅一下。”
    “我向上帝发誓,你们一定会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撼。”
    在场的诸多文学大佬们面面相觑,他们被威尔斯的激情演讲所感染。
    虽然还是一头雾水。
    “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了?”
    “而且还值得威尔斯这么夸赞。”
    但也打开了手中的小说,开始阅读起来。
    嘈杂的房间内,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随即就爆发出无数道倒吸冷气的声音。
    于此同时,《虫子》中英版本也终于全球出版发布了。
    于是。
    轰!
    举世震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