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1章 新的索尔维会议

      第211章 新的索尔维会议
    伦敦,肯辛顿区。
    这里是英国最著名的富人区,精致优雅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林立。
    位于区域核心位置的,是自17世纪起就是英国皇室住所的肯辛顿宫,其背面就是海德公园。
    连接肯辛顿宫的园大街,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皇室加成,成为了英国最贵的一条街。
    这里住的都是英国乃至全球的上层人物。
    在后世,沙特皇室、文莱苏丹、印度钢铁大王、华夏首富等大佬们都在这条街上有豪宅。
    虽然现在是1909年,这里远没有后世那样寸土寸金,繁华无比。
    但依然是此刻伦敦的中心之一。
    园大街16号,这里是李奇维在伦敦的居住地。
    房子是他以先锋投资集团的名义租的,专门给自己使用。
    自从他被聘为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系主任后,就和李三从剑桥搬到了伦敦,并最终选择租住在这里。
    此时的园大街两边,可没有那么多豪宅,都是普通的英国房屋。
    只不过这里草木茂盛,靠近海德公园,在伦敦这样一个雾霾之城,算是难得的净土了。
    连空气都带有一丝香甜,而不是刺鼻的化工味。
    所以,这里成为了富人趋之若鹜的好地段。
    李奇维个人不喜欢囤积房产,甚至他就是个宅男。
    他要是想通过房子致富,坐在家里都能成为世界首富。
    不过,那不是他的追求。
    玩房子哪有玩火箭逼格高。
    以后他可以跟妹子说:“走,到我房间去,给你看看我的大火箭。”
    然而此刻,来到他房间的不是妹子,而是盛景然。
    盛景然从1902年来到英国,如今已经7年了。
    这7年间,他疯狂工作,兢兢业业,为李奇维的商业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是最大功臣也不为过。
    毕竟他是背井离乡,一个人在欧洲单打独斗,不像胡喜忠在国内,地利人和,办事更方便。
    今年37岁的盛景然,西装革履,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一丝当时来到英国的那种束缚感。
    但他依然对李奇维恭敬有加。
    因为这7年来,正是董事长在国内远程操控,才让先锋投资集团成功完成了几笔超级投资。
    回报甚至达到了百倍,被公司的所有职员传为神话。
    “董事长,截至目前,先锋投资集团的员工有102人,业务遍布欧洲诸国和美洲。”
    “集团总资产规模突破了300万英镑,流动资金”
    李奇维静静听着盛景然汇报公司的情况,他想的则更多。
    300万英镑在这个时代,虽然算不上最顶尖的财富阶层。
    若单论工商业群体,此时英国的首富,其个人资产就达到了600万英镑。
    更不用提,现在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他的资产是以亿英镑计算的。
    与这些超级巨头们相比,总资产300万英镑的先锋集团只能算中小公司。
    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英国境内,300万英镑资产的公司,肯定也是在英国政府那里挂上名的。
    李奇维心里很清楚,英国政府早都把先锋集团的底给摸清楚了。
    毕竟一个华夏人运营的公司,做到这样的规模,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李奇维很放心,他不担心英国人会觊觎自己的财产,直接没收。
    第一,自己的公司都是合法投资经营,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第二,英国肯定能查出来,先锋集团的钱都流向了婆罗洲的科学之城。
    这反而是英国喜闻乐见的,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他们的殖民地。
    李奇维愿意把钱在那里,替他们大英帝国建设殖民地的基础设施,英国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所以,当权者肯定不会限制财富转移。
    第三,此时的李奇维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
    对待这样的精英,英国政府即便可以不用在乎,但也不能过于明目张胆地破坏规则。
    否则,以后其他国家的人,谁还敢来英国做生意。
    因此,李奇维给先锋投资集团定下基调,可以更快更高调的发展。
    更快,自然靠他的小纸条,上面写的公司和业务绝对都是超级潜力股。
    更高调嘛,李奇维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盛经理,你做的非常出色,我代表公司会给你颁奖。”
    接着,他话锋一转,笑着说道:“好了,公司的正事聊完了,接下来我们聊私事。”
    “盛大哥,我要是不强制让伱休假,你是不是都不愿意走啊。”
    “嫂子在国内跟我诉苦好几回了,问你什么时候能回去。”
    没错,李奇维在伦敦安稳下来后,就找过盛景然,让他赶紧交接一下工作,回国内好好休息,与家人团聚。
    他给对方放了将近一年的长假。
    现在先锋集团已经走上了正轨,盛景然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累。
    盛景然笑着说道:“哎,老娘们就是事多。”
    “我每个月都给家里写信,还嫌不够啊。”
    话是这样说,但盛景然脸上的笑意难以遮掩,激动的肌肉颤动。
    离家7年,再硬的汉子也会想家。
    “对了,董事长,这位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张茂东。”
    “我走之后,他会暂时接任我,有任何吩咐你都可以找他。”
    说着,一位看起来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董事长,你好,我是张茂东。”
    李奇维点点头,他有点印象。
    当初他在回国后,就按照盛景然的要求,让家族几年内陆续从国内派了几个人过去。
    看来这个张茂东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么年轻就深得盛景然的信任。
    据说对方和国内的实业家张謇有远方关系,难怪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
    “好,那你们俩就在我这里一起吃个饭。”
    “吃完后,盛大哥你就赶快回国吧。”
    “茂东,你留下来,我有一件事还需要你去办。”
    很快,四人就胡乱吃了一通,然后干正事。
    李奇维吃着李三做的饭,很想哭,他太怀念香岚在的时候了。
    看来是时候找个保姆了,不然两个糙汉子,过的简直是非人的生活。
    书房内,张茂东坐在李奇维对面,表面平静,但内心激动。
    见到这个传奇般的董事长,让他有见到偶像的感觉。
    对方的任何一项成就,都超过了普通人的想象。
    而现在,自己能面对面和对方交谈,简直是莫大的荣幸。
    李奇维开口道:“茂东,接下来我会以先锋投资集团的名义,组织一场学术会议。”
    “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场地、人员、住宿餐饮等,全部由公司承担。”
    “记住,公司要大力宣传这场会议,越高调越好。”
    张茂东拿起纸笔开始记录。
    总经理私下和他说过,董事长要是直接吩咐任务,而不是讨论,那你就照做就行,不要多问。
    不打折扣地完成董事长的任务,是上升的不二法门。
    李奇维看着自己说一句,张茂东就记一句,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想咱也不胖啊。
    他撇开脑子里乱入的东西,开始给张茂东仔细讲自己的计划。
    原来,李奇维准备在物理学界召开一场会议。
    自从开尔文勋爵的两朵乌云演讲以来,短短九年间,物理学领域就爆发出无数新的理论和成果。
    这种璀璨的发展让人眼缭乱,目不暇接。
    哪怕是很多物理专业领域的从业者,也被突然到来的知识爆炸搞得晕头转向。
    现在大家需要有人能把物理学好好梳理一遍。
    总结过去,回顾当下,展望未来。
    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理论有什么缺陷,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
    真实历史上,这就是1911年举办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初衷。
    当时的爱因斯坦、洛伦兹、居里夫人等大佬都参加了这场会议。
    居里夫人的绯闻也是那场会议爆发出来的。
    而这一世,因为李奇维的原因,物理学的发展程度比历史上的还要激烈。
    所以,这场会议迫在眉睫。
    李奇维在私下里和汤姆逊、普朗克都说过这个事情。
    两位老师很支持他的想法,觉得这是对物理学界的一次伟大整合。
    甚至比开尔文勋爵的那次总结还要重要很多倍。
    因为如今的物理学完全可以用狂飙来形容。
    不少老教授环游世界一圈回来后,发现已经看不懂最新的论文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自媒体,瞬间知道所有信息。
    因此,需要有专业人士总结和分析。
    而且两人都支持让李奇维来发表演讲,他的资历足以压服所有人。
    于是,李奇维便开始准备这个计划。
    既然由他发起,那就不能再找索尔维了,白白便宜了那老小子。
    反正自己现在也算百万富翁了,一场会议还是能办的起的。
    所以李奇维干脆让先锋集团来承担这次会议,作为它高调面世的开始。
    又能给自家公司打广告,自己又能控制各种细节,保证会议顺利进行,一石二鸟。
    李奇维心中感叹,以后大名鼎鼎的索尔维会议就要消失喽。
    不过,也只是改个名字而已。
    李奇维相信,自己能让会议变得更加举世闻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茂东越记越心惊,这场会议的规格也太高了。
    按照董事长的设想,被邀请到这次会议的,至少是知名物理学家,普通教授都没资格参加。
    毕竟会议是要讨论物理学的大事,非物理大佬不行。
    张茂东作为专门投资高科技公司的资深人士,自然对科学界有了解。
    他知道本次会议的份量。
    于是,他决定在公司内成立小组,专门负责这件事,一定办的声势浩大,漂漂亮亮。
    让董事长看到自己的能力。
    而李奇维已经开始畅想,这场会议将带给物理学界怎样的震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