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3章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求

      第383章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求订!求月票!】
    燕京,总c,军训部。
    作为总c辖下的二级部,从级别上来讲,军训部仅仅是一个正jun级的机关单位,还没有科大的级别高。
    但在日常工作中,各jun兵种,部队院校,都要在军训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哪怕是副大jun区级的科大,也不例外。
    从这就能看出来,军训部在部队建设体系之中的超然地位。
    这也意味着,军训部的日常工作,极为繁忙。
    5+2,白加黑,那是常有的事,一年到头极少能有闲下来的时候。
    并且由于直接面向基层,以及各大院校的缘故,军训部还需要经常处理许多突发的,计划外的工作。
    “来新活了。”
    话音落下。
    军训部,兵种建设处一科科长拿着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神情疲惫的走进了办公室。
    这位科长的面相,看上去非常年轻,最多也就是三十出头。
    然而他的肩膀上,赫然顶着两杠两星的中校军衔!
    作为军训部这个正jun级单位的科长,他本人更是正团级的干部!
    三十出头的中校正团级干部!
    “前途无量”四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为具象化的体现。
    而他科里的其他面孔,看上去也都非常年轻,丝毫没有地方上大机关单位那种死气沉沉的“暮色。”
    “科长,什么任务?”
    “是要准备多兵种联合演习预案,还是.”
    “跟基层兵种没关系,是院校那边的事。”
    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这位年纪轻轻的科长,语气里充满了“加班人”特有的那种怨气。
    “科大和常陆指,联名送来了一份信息化部队建设理论基础的教材初稿,得赶在年前赶紧完成初审,年后好送给各大专家进行终审。”
    “科长,不对吧?这任务安排下去,才几个月啊?”
    “初稿就已经搞出来了?”
    “而且这份编写任务,当初不是交给常陆指了吗,怎么还和科大扯到一起去了?”
    看着下属一脸惊愕的模样,科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表示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
    “这事我还想知道知道呢!”
    “谁不知道科大和常陆指是多少年的老冤家?”
    “要不是文件上,他们两家单位的联合落款写的清清楚楚。”
    “我可不信他们两家,居然会合伙编写同一部教材!”
    有些烦躁的点了根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将近日来连续加班所积累的疲劳,驱逐出身体。
    科长亲自上手,撕开了牛皮纸文件袋外的封条,小心翼翼的将经过整理,修订后,足足四十多万字的初稿,拿了出来。
    简单的翻阅了两眼,科长先是将初稿的正式内容,按照章节分段,小心翼翼的放到了一旁,随即拿起了只有薄薄一张纸的“后记。”
    说是后记,实际上是编写团队,对于教材本身和编写队伍的简单介绍,让军训部能够清楚都有谁参加了这部教材的编写工作,省得在进行终审环节时,将初稿送到编写团队的工作人员手中,出现“自己审自己”的情况。
    【信息化部队建设基础理论,是经由总c军训部委托,由国防科技大学,常山陆军指挥学院(排名不分先后)合力编写的一部面向大学阶段,指挥类专业学员的基础教材】
    看着括号里,“排名不分先后”的字样,科长的嘴角抽了抽,心头瞬间便被浓浓的无语所占满。
    不用想。
    科长可以肯定,这句“排名不分先后”,一定是排在后面的常陆指要求加上去的!
    如果是科大排在后面,也是一个道理。
    明明都已经合力编写出了教材,却还是要在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真不愧是争了几十年的老冤家,老对手!
    很是感慨的摇了摇头,科长继续往下看去。
    【本教材由赵卫红主编,编写人员有赵卫红(第一,二,三十三章)。王光,刘雄世,廖九章参加审稿.】
    科长:“???”
    将指尖即将燃尽的烟头,送到嘴里又狠狠地吸了一口。
    表情格外复杂的科长沉默片刻,忽然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科大教务部吗?”
    “对对对,是这样的,我发现你们送来的初稿,存在一点问题.”
    手脚麻利的翻出教材的目录,确定了这本教材,一共就只有十三个章节。
    科长压制着心中浓浓的吐槽欲望,有些蛋疼的表示道。
    “这主编只有一个人,也就罢了.”
    “怎么编写人员也只有一个?还和主编是同一个人?”
    “合着你这一整本教材,全都是靠一个人编写的?”
    “倒也不是只靠一个人。”
    此言一出,科长顿时非常欣慰的点了点头。
    “我就说嘛,咋可能.”
    “那不还有其他人负责提供意见,外加审稿,校正啥的吗。”
    “我记得他们应该写上去了,你没看到吗?”
    下意识看了看后记剩下的内容。
    真别说,往后的人名还不少。
    什么审稿,校正各个板块都有不少人负责,还特别感谢了一下没有加入编写团队,但为编写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
    科长大概估算了一下,直接参与编修工作的,足足有二十多人。
    要是再把那些“致谢”的人算上,那就直奔四十人去了。
    这么一看,这部教材还真是“群策群力”的产物,属于是团队奋斗而出的结晶.
    除了赵卫红之外,少了谁貌似都没什么影响.
    “我看到了.”
    “但编写工作,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编写吗?”
    “主编是一个人,这没啥问题”
    “编写人员也只有一个?还是赵卫红?一个人负责了十三个章节的编写?”
    “目录我看了,你们这本教材一共也才十三个章节吧?”
    “你确定你们没搞错?”
    不怪科长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
    属实是这种情况,着实是有些离谱了.
    一个人,完成了整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许多科长非常熟悉,信息化部队建设领域的专家,在这份名单上只能是提提建议,有些甚至干脆就是负责审稿校正,“打下手”的人员!
    要知道,如果这部教材能够通过审查。
    那么这篇“后记”,将来可是要跟随教材一起,印刷下发至全jun所有院校的!
    整这么一份离谱的“编写人员名单”交上去要是和事实不符,第一个吃挂落的肯定就是负责第一批审查的科长,容不得他不上心,必须得刨根问底,弄个清楚!
    “这玩意咋可能搞错呢?”
    “就是卫红一个人编写的,没问题!”
    “你的意思是除了这个赵卫红以外。”
    “名单中剩下的人,有他们没他们都一样呗?”
    “说啥呢!”
    此言一出,科大教务部的负责人立马非常激动的嚷嚷道!
    “要是没有其他同志的帮助,卫红咋可能那么快完成修订,校正之类的工作!”
    “编写团队的每个人,都为这本教材的诞生做出了贡献,你不能就这样无视他们的付出!”
    “你叫什么名字?军官证号是多少?”
    “对于你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要向军训部反应抗议!向总c反应抗议!”
    科长:“.”
    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科长又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这才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听着电话里突然传来的忙音,科长揉了揉脸,心头突然充满了深深的无奈。
    他很想问问这份名单上,除了赵卫红之外的每一个人。
    跟赵卫红比起来,不觉得自己很“多余”吗
    他要是名单上剩下的人,是绝对不会想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的!
    丢人!
    谁不知道编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编写?”
    这个赵卫红,一个人负责了全部的编写工作,这岂不是显得剩下的人都非常的可有可无,完全就是打酱油的么!
    “赵卫红”
    凝视着赵卫红的名字,科长的眼神闪烁了片刻,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直接深深的倒吸一口凉气!
    “喂?”
    见科长又把电话,打了回来。
    电话那头科大教务部的态度,隐隐有些不太客气,似乎还在为对方“实话实说”的言语而感到愤慨!
    真是这种事就算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你也不能说出来啊!
    编修团队剩下的那么多教员,人家不要面子的么?
    然而科长却是直接无视了对方的态度,转而用微微有些颤抖的语气,对着话筒十分敬畏的开口道。
    “我问一嘴.”
    “这个赵卫红应该不是你们学校今年才刚刚入学的那个赵卫红吧?”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
    “你这小同志怎么回事?”
    “.”
    尽管对方并没有直接回答科长的问题。
    但那一声声怒斥与喝骂,已经在无声之中,告诉了科长答案。
    神情复杂的挂断电话。
    刚刚还兴致勃勃,要分配工作的科长忽然起身,拔腿便朝着办公室外走去。
    “科长,您干啥去?”
    “不是说来新活了吗?”
    “都别管我.我回宿舍睡一觉。”
    “可能是这几天加班加太多了.”
    “这大白天的,我特么都开始幻听了!”
    赵卫红还不知道,他随手撰写的一份“后记”,给军训部,兵种建设处一科科长“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震撼!
    此刻。
    他正充当着“导游”,陪着谢国良,在科大的校园中漫步。
    “卫红,恭喜你啊。”
    “按照军训部的效率,年前就能结束审查,并将范本印刷出来,送给各院校,机关,研究所的专家提意见。”
    “这个环节,你就不需要担心了。”
    “单论信息化部队这一领域的造诣,国内比你还高的所谓专家,我看已经没几个了!”
    一听这话,正亦步亦趋的跟在谢国良身后的赵卫红,立马十分谦虚的表示道。
    “谢校长,谬赞了!”
    “你这小子,明明是咱们陆军的人,身上却沾满了姓晏的那种假客气的德性!”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再过不久,你可就是全军各大院校之中的名人了!”
    “谦虚过头了,那可就要变成虚伪了!”
    其实赵卫红并不是在客气。
    他本来就是一个十分低调,不爱张扬的人。
    见谢国良这么说,赵卫红也不好反驳他,只得报以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至于谢国良的“劝告”,赵卫红那是一点都没打算听。
    人呐,谦虚,低调一点没坏处。
    更何况,现在的赵卫红,已经过了需要所谓的“夸赞”,来证明自己的阶段。
    对于赵卫红来说。
    外人的评价,根本无足轻重。
    可能是跟在谢国良,魏副首长等老一辈人的身边,太久了。
    本就根正苗红的赵卫红,在他们的熏陶下,深受影响。
    明明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赵卫红心里,却是渐渐地多出了许多神圣而又庄严的负担,而他也会为了这些“负担”,持之以恒的奋斗,努力下去。
    见在自己的试探下,赵卫红依旧维持着不卑不亢,虚怀若谷的模样。
    谢国良对赵卫红的评价,顿时更高了,心中也愈发坚定了要将赵卫红“带走”的念头!
    “卫红,你那个模型,还有教材中裁减的部分深度内容,真的不打算继续研究下去了吗?”
    “我是建议你围绕现有的理论内容,继续摸索。”
    闻言,赵卫红抬起头来,忽然有些愕然的看了谢国良一眼。
    “谢校长,这个问题,您和校长不是和我讨论过吗。”
    “在这次教材的编修工作结束后,我的精力,不会再着重放到理论领域的探索中去了。”
    “毕竟.我还是一个学员嘛!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不把各领域的知识,都弄精弄透,将来怎么上基层带兵嘛!”
    很是幽默的开了玩笑,赵卫红的语气,忽然便变得沉重下来。
    “而且再研究下去,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事实上,这次教材提到的许多内容,尤其是我的那个模型,已经远远超出了咱们国家现有的体系建设水平.”
    “再往下继续研究,除了能为我个人博取一点虚名,所总结出来的理论,内容,根本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转化出来.”
    “让我继续沉迷在这种脱离实际的‘荣光’中”
    “我,做不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