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71黑市榜单,龙华菩提(六千已发,
第172章 171黑市榜单,龙华菩提(六千已发,晚上还有六千)
白刺史?
白香山?
李存孝先是一愣,随后带着疑惑推开了房门。
发赏这种事情,也值得一州刺史亲自跑一趟?
府衙最近有这么闲吗?还是说,自己的面子真有这么大?
“师弟,快跟我一同.嗯?”
圆参正打算带人离开,鼻翼忽然抽动几下,眼神自然而然越过李存孝,看向了后方屋中,敞开的丹炉。
“这个味道,师弟,你在炼丹?”
闻到丹药的味道,圆参脸上的匆忙都少了几分。
他也算是炼丹好几年,称得上一句熟手了。
都不用上手去看,只是闻这味道,都能模糊判断出,今日李存孝这一炉,必然是比昨日那一炉要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语重心长地道:
“师弟有恒心是好事,不过炼丹切忌操切,耐心是最重要的。”
李存孝对于白香山的到来倒是没那么急切。闻言,索性把方才炼制的丹药拿出,
“师兄言之有理,还请看看这一炉丹药成色如何?”
圆参看他面色平和,心中也不由暗自赞赏,只是接过丹药一看,眼神便好似被固定住了,死死锁在那十颗圆润的丹丸上。
“中上?这,师弟,真是一炉所出?”
“自然。”
“那就是五成的成丹率”,圆参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为什么偌大宋州,只有一个德聪打响了炼丹大师的名头?
无他,炼丹师的后期收益的确很高,但前期投入更是不少。
一般的势力,根本就无力支撑其前期的成长。
圆参当初,已经是德聪在天鼓寺众多年轻俊杰中精挑细选得来。
即便如此,他炼制气血丹,也是经过一个月才达到合格的成丹率,中间烧毁的药材少说也是几万两银子。
后面尝试炼制三阶丹药,那就更不用说。
可是李存孝开炉炼丹才两天,这才是他炼制的第二炉丹药,就已经达到眼前的水准。
五成的成单率,中上的丹品,这实在有些
李存孝看对方这反应,就知道自己这一炉丹药应该是炼制得不差,
见圆参神游太虚的模样,他也不打扰,径自往住持禅房而去。
最近他来这很是频繁,已然轻车熟路。
还没走得太近,耳中已经听到一阵阵笑谈声,不由觉得稀奇。
德正住持修为冠绝宋州,据说连刺史白香山也不是对手。
所谓高处不胜寒,够资格和德正往来的人不多,之前每次来,禅房都是静悄悄。
可如今站在门外,李存孝心中隐隐能感受到两人的笑语都很自然,并不像是逢场作戏的样子,心中越发好奇。
‘传言住持和白刺史交情不错,看来不是假的。’
正这么想着,眼前房门已经无风自动,开门的刹那,一道温和中带着探询的视线便落到身上:
“这就是贵寺的俊杰,李存孝?”
“不敢当您夸赞。”
李存孝一边行礼,一边也在悄悄打量这位官声极好、爱民如子的白刺史。
白香山相貌儒雅,颌下留着长须。
上次见他,还是在盂兰会上,对方身穿四品官员的深红圆领袍,革带上挂着银鱼袋,不怒自威。
今次见面,对方只是便装出行,湖绿色的圆领襕衫,朴素的革带,上面挂一个茄(jia)袋。
脚下乌皮六合靴,头上丝巾幞头,两根巾脚长长,在他起身时轻轻在后腰摆荡,显得飘逸儒雅,和寻常所见的粗莽武人截然不同。
“年纪轻轻,修为出众,更难得是有一颗为民除害、伸张正义之心。”
“我听苏参军说,此次悲田院一事,就是你上报的,对吗?如此,确实该论你一个首功的。”
李存孝暗道这苏参军还真是会做人,别人争功他推让,以后的前途必然光明。
“刺史谬赞,我也是受过净月师太的帮助,知恩图报,理所应当。破获妖人阴谋,还是多靠苏参军和众多府衙僚属,我只是出了一点绵薄之力。”
“知恩图报.当此乱世,仅此一条,已经难能可贵了。”
白香山不知想到了什么,唏嘘不已,对于话中的谦让客套倒是浑不在意。
“来,此次你随军剿灭魔教妖人,斩杀四个坛主、十三个香主、二十六个筋肉境界的教众。”
“有功当赏,按白银来算,计有七万两。”
“我自作主张,给你换成了蓄气丹,我个人再添补一点”
“此处共是十瓶,拿去吧”
白香山说着,便从那巴掌大的茄袋中掏出一个人头大的盒子来,上面还封着府衙的印信。
李存孝见状略微吃惊,随后又是释然。
大秦天下,道州县三级,一州刺史已经算得上紧要职位,毕竟在“道”这一层,实际并没有事实上的军政一把手。
一般来说,在安史之前,“道”上都只有为了处理政务临时设立的官职,比如“江南道总管”、“江南道大使”“江南道巡察大使”等等,
不过如今天下,军阀割据,就连监察官职都已经不存在,除了少数几个已经占据一道的节度使,剩下的地方,其实刺史便是最位高权重之人了。
所以白香山能拥有一件储物的宝贝,倒也不足为奇。
但是值得在意的是,对方话里的意思,原本自己的赏格只有七万两白银。
按照市场价,蓄气丹一万两一瓶,那对方就相当于倒贴三万两银子。
这可不能算是“添补了一点”啊。
德正注意到李存孝探询的目光,微微点了点头,后者这才拱手谢过。
“不过我此次过来,倒也不全是给你送东西,还有一个消息带给你。”
“消息?”
白香山说着,从那茄袋中又掏出一个小卷轴,递给李存孝。
这个卷轴并不大,只比巴掌大一些,一端的轴木用的材料普普通通,纸也不是什么好纸。
李存孝当即心中就有些疑惑,因为眼前这位白刺史喜好诗画人尽皆知。
其身居高位,用的东西必然不会差,这卷轴看上去并不像是出自对方的手笔。
带着疑惑,李存孝缓缓打开卷轴,一点点读下去,表情不禁微妙起来。
这卷轴确实不是出自白香山之手,而是出自州城黑市,实则是一种类似悬赏的任务榜单。
上面悬赏人的有,悬赏物的也有。
但细细数下来,还是前者更多。
而李存孝的名字,赫然在列。
“天鼓寺药王院弟子,李存孝”
“曾于盂兰会打败会善寺真传普宁,疑似修炼绝学”
“黄庭小成境界,随军斩杀明教坛主四人”
“悬赏十万两白银”
李存孝看着看着,不由皱起眉头。
“白刺史,这悬赏是明教的人发出的吧?”
他这么猜测当然是有依据的。毕竟盂兰会的事人尽皆知,但剿杀明教的事之前府衙都是严格保密,事成之后才传播开来。
而他个人在这一战中的功绩,除了当事双方,很难为外人知晓。
相比之下,杀了这么多明教精锐,后者必然恨之入骨,悬赏倒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了。
“八九不离十”,白香山看李存孝神情变化也大,心中也有些讶异,随之便是赞赏。
若是换一个人知道自己被魔教中人盯上,甚至还上了悬赏,即将面对无数刺杀,怕是即刻就要心急如焚了。
可是李存孝看上去非但不急,甚至仔细看的话,甚至还有些.期待?
“黑市的背景,盘根错节,我到任之前,这帮老鼠就已经存在。”
“虽然不能一举根除,但是安插几个眼线还是不难。”
“十万两白银的悬赏可不低。一般来说,只有黄庭圆满的武者才值这个价,你近日最好都留在寺中,不要外出。”
“至于你的家人,我会让苏参军帮忙照看。”
“黄庭境界之上的妖人,绝对进不了州城。”
白香山之前的神情都颇为儒雅随和,但说到这一句,便忽然有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自信流露出来。
“多谢刺史。”
李存孝闻言躬身一礼,心里放松几分。
张力士和木叉他们是自己最大的软肋,如今白香山未雨绸缪,早做安排,他自然能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那些杀手.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还不好说呢。
“三郎随军剿灭妖人,便是义士。我白香山麾下,可不许义士流血又流泪。”
白香山谈吐自然,并无半分造作,李存孝对其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
前者又和德正随意寒暄了几句,这才起身离开,后者带着李存孝,亲自将其送到寺门口。
不知是不是错觉,李存孝发现这位白刺史的眼神一直在寺中逡巡,似乎在寻找什么。
但直到走出大门,他似乎也没找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最后有些失望地转身离开了。
“李存孝呢?诶,师兄,你怎么在这?”
德正闻言眉头一挑,只见德聪一手抓着圆参,一手捏着几颗丹药,步履匆匆而来。
看见的弟子都赶紧合十行礼,但后者视而不见,只是径直朝着李存孝奔过来,神色中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惊疑:
“你方才那一炉,成丹多少?”
“五成”,李存孝见状便知道,一定是圆参将自己炼制的丹药拿去给德聪看了,点头答应。
德聪一路上都在期待怀疑之中,此时亲耳听到对方承认,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愣愣地说不出话来。
他现在的心情着实复杂。
有些惊喜,有些挫败,又有些后悔。
惊喜的是,李存孝在炼丹上的天赋比他想的还要高;
挫败的是,他这一生醉心丹道,少年成名,至今甲子光阴。
然而天才如他,也不曾像李存孝一般,头一次摸丹炉,便能成丹;
第二次便能炼得像模像样,无论成单率还是品相,都已经称得上合格。
后悔之处,则是当初没有赶在契此之前,抢先认识到对方的惊人天赋。
如今李存孝已经是契此看中的人,板上钉钉的亲传衣钵,自己最多擦擦边,教一点炼丹手法,骗人来给自己打工。
但要想更进一步.唉。
德正难得见师弟露出这样一副懊恼表情,强忍笑意,心情愉快地转身离开。
李存孝则是跟着德聪师徒,重又往药王院走去。
路上德聪许诺,那间丹房和丹炉暂时都划拨李存孝使用,还有.
房檐上,契此看着众人走入天鼓寺,轻柔地摸着白胖的肚皮。
与德聪猜测的不同,他倒是不介意弟子多学一门手艺。
不过前提当然是要以保证武道修为为第一,然后是武学技艺,最后才是炼丹。
乱世将至,只有强大武力,才能保证立足,然后才是除魔卫道。
他秉性刚强,却不迂腐。
“明教还有胆子发悬赏不过这黑市,倒是一个历练的好去处。”
“太乙那牛鼻子蠢蠢欲动,我可不能一直藏身暗处,到时候为别人做了嫁衣。”
大胖和尚思忖着,不知想到什么,眼神游移,远远地似乎看到了山下,策马离开的白香山。
想到对方在寺中的举动,微微一笑。
“每月三瓶蓄气丹展露了天赋,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落日余晖斜射屋中,李存孝看着桌上一字排开的十三个瓷瓶,心中涌出满足感。
早上回到丹房后,德聪并没思考太久,便决定要提高李存孝的待遇。
在后者展露天赋后,原本说的什么“经过我的考验才能重回屠宰房”自然成了戏言。
开玩笑,以李存孝目前表现出来的天分和修炼速度,怕不是很快就要和圆参的炼丹水平平齐。
到时候德聪要炼制七阶灵丹,少不得倚仗二人。
不同的是,圆参是自家徒弟,随便怎么使唤都行,可李存孝却是借来的帮手。
是借来的都不说,其未过门的师父来头更是大的吓人。
德聪是不喜人情来往,不是不懂人情来往。
对这种原本就该亲近的天骄,他也很是朴实地表达了善意:
蓄气丹。
只要李存孝还在药王院,每个月保底都能拿到三瓶蓄气丹。
而如果他做了更多的贡献,那待遇自然还要水涨船高。
至于什么样的贡献才算贡献,那就全看德聪一个人说了算。
“这下修炼真气的资源有了,剩下的就只剩修炼武学。”
李存孝摩挲着光滑的下巴,他向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今天看了那黑市的榜单,心里难免生出了一些想法。
惯例是打坐修炼,直到月上中天。
有了充足的丹药,再有火蛇加持,哪怕不靠金刚杵,最后一条心火所属的手太阳小肠经打通起来也不会太多时间。
可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对应的金行武学从哪里找呢?
正在这时,一股困倦之意涌入心头,李存孝心中一喜,昨日的梦境结束得莫名其妙,他正好还有许多事要问。
武学的问题,说不定东王木公也能够一并解决。
只是再睁开眼,李存孝看着眼前的景象,顿时一愣。
“这这不对吧?”
“昨日被契此那秃驴耽误,今日我早些来,免得误事。”
月光如水,太乙真人悄悄摸到天鼓寺外,靠近药王院的一侧围墙。
正当他打算拉人入梦之时,另外一股气息忽然闯入了感知。
太乙真人面色一变,还以为是自己被发现了,立刻就要跑路。
但是缓了一缓,他却又发现了不对劲。
思索片刻,悄悄来到高处,视线好似穿透了层层的红墙琉璃瓦,看到了平躺在精舍床上的李存孝。
还有其身边,敞胸漏乳的大胖和尚。
“他娘的!”
太乙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收回了感知,以免被对方发现了自己的存在。
“死秃驴,晚上这一点时间也要和我抢?!”
“这,给我干哪来了,这还是青华妙严宫吗?”
李存孝看着雾气缭绕的山体,心下又惊又疑。
粗略一看,此处似乎也是仙气飘飘的样子。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比起青华妙严宫那规整宏伟的殿宇和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大排场,此处可称空空荡荡。
放眼望去,只能隐约看到自己是在一处大概是山腰的地方,四处能见度不高。
雾气当中,隐约好似有鸟雀的影子,但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山间好似有风,但这些雾气却不怎么飘动,李存孝尝试后退,也被这些看似柔软的雾气阻隔。
“这又是什么地方?”
李存孝心中有些不安,在东王木公的梦境中待了个把月,不说一草一木都记得清清楚楚,至少一些标志性的东西他是认得出来。
然而眼下所见,虽然还不是全貌,但他心中已经有些预感,自己怕是来到了另一个梦境当中。
可是最近他也没有去地摊捡漏啊?
难道说,那一件金环当中,藏有两个梦境?
东王木公那个真的被自己刷爆了?
李存孝心中思忖,面前的雾气也在变换形状,不知不觉,竟然现出一条道路,隐隐能看到其尽头处,有一株大树。
这样的提示已经足够明显,李存孝在心中悄悄呼唤风火轮,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无奈之下,只好顺着湿润的泥土小路前行。
一边走,一边试着调动体内的真气,熟悉的血玉色泽覆盖在双手之上,心中悄悄松了口气。
无论对方什么来意,打得过还是打不过,身上至少要有反抗的力量。
没有走得太久,大概也就是一二里地,视线便陡然开阔,那棵好似长在悬崖上的大树也近在眼前。
李存孝仔细感应,发现自己在现实当中的能力都带了过来。
他双目金瞳泛光,隔着十米,便停下脚步打量那除了大树,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山崖。
最后,视线又回到大树身上,并很快认了出来。
“菩提树?”
这树上的叶子呈心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有光泽,背面有绒毛。
颜色从深绿到浅绿不等,隐约好像能看见几朵零散的小朵。
佛经当中,菩提树总是被赋予许多神秘色彩,尤其出名的便是释迦在菩提下成道。
此后诸佛成道,就都和菩提树离不开关系,菩提更是成为了智慧和觉悟的象征。
佛经言,过去未来诸佛之证悟成道,皆如同释尊,而各自有其‘菩提树’。
所以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惟树、佛树。
譬如已经衰亡的净土宗当中,弥勒净土一脉就宣称,弥勒菩萨居于兜率天,于佛陀入灭后五十七亿六千万年,自兜率天下生于人间,于龙华树下成道,为众生三度说法。
此说法之会座即称龙华三会,而此菩提树因为枝如龙头,树枝如宝龙,故称龙华树。
“莫非是”
李存孝自从到了天鼓寺,佛经也读了快百本,自然也知道这些掌故。
此时走近了,眼中菩提树越发清晰,心中也生出不少猜测来。
“佛有慈悲之相,亦有怒目金刚”
树叶沙沙,树干之上,忽然有淡金色的文字勾勒而出,李存孝见了,越发肯定自己心中的猜测。
佛菩萨以大悲力利益众生,通过自他互换的立场培养慈悲心,这是佛法修行的原动力。
而金刚怒目也并非暴力或愤怒,而是以威猛姿态震慑邪魔、破除无明。
其本质仍源于慈悲,旨在消除阻碍众生解脱的恶缘,如末法时代的魔障诋毁,这便是佛经中所谓的“勇猛心”。
沙门弟子,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对愚痴者示现慈眉善目以感化,对顽劣者显现金刚威严以震慑。
可以说,这一句话,便是佛门中的一阴一阳、刚柔相济,乃是僧人秉持的正理。
但是现实当中,如今僧人多数只有怒目,没有慈悲。不独佛门,武者大都仗着武力,为所欲为。
尤其大厦将倾,江河日下,道德的败坏不可避免。
等到帝京的那位“禅位”或者落水而死之后,这天下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除魔卫道,便是善功”
“十件善功,一门武学”
李存孝默念树上新呈现出的淡金色文字,这明显是那位不知名的梦境主人对自己说的话。
尤其是善功,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天鼓寺中弟子做任务积累善功,然后换取资源的事情。
难不成,这就是德正住持所说的那位,传我《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和《火狱无间枪》的前辈?
‘就是这传功的方式,有点老派啊,像话本故事里的遇仙故事一样.’
李存孝暗自嘀咕,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心态出声询问:
“敢问前辈,这除魔卫道、十件善功,是怎样评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