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连我都要防着?
第182章 ,连我都要防着?
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北方冰城,哈工大校园内,仿真软件项目办公区域会议室内,一场决定这个项目走向的关键会议正在进行中。
坐在正中央主位上的王多鱼,正侃侃而谈。
对于仿真软件这个项目,王多鱼一直都在等,而且即便到了现在,时机也并未成熟。
但如果不是要截断fluent这款软件的命运,那么王多鱼甚至都不会这么早就让仿真软件出现。
从一开始,仿真软件便是为了能够对设计飞行器有所帮助,所以暂时性地忽略了其他。
要知道后世的cfd可是涉及到了航空航天、化工、汽车与船舶、暖通空调工程、石油化工等。
在化工工程当中,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技术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工过程中的流体流动、混合和传热规律,并且逐渐耦合到化学反应中。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结合使得非理想反应器的数值模拟成为可能,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力。
“我们都知道所有所有飞行器在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风洞测试,如果我们能够让这些科研单位或者企业减少风洞测试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节省很多钱?”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先挖掘航空领域的气动设计和控制规律验证这两大项目,我相信全世界各飞行器公司对这两种技术,会非常喜欢.”
听着王多鱼的话,姜伯驹、斯维森班克、范洪庚等人都不由默然点头。
这款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有很多核心技术,比如之前已经开始的几何引擎、网格划分器、后期处理器、四面体网格生成器、攀爬求解器等,都已经完成了小半或大半。
而目前王多鱼则是明确了率先挖掘气动设计和控制规律验证这两大项目,一旦成功,那么就可以马上实现商业化。
反倒是化工、汽车与船舶、暖通空调工程等其他领域,则是暂缓项目研发。
实际上,一同暂缓研发的也还有航天航空领域的气动弹性、等离子主动控制、多物理场耦合、数字化飞行等。
王多鱼倒是想着能够同时启动航天航空领域的所有小项目,但不现实,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人才。
时机非常重要!
虽然林德洪非常支持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项目,但是想要有真金白银,并且是有求必应的那种支持,难如登天!
特别是涉及到美金这方面的外汇支持,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现如今,这个项目招聘了十八名老外技术专家,已经让上面领导急得跳脚了。
如果这个项目达不到预期的话,那么肯定会胎死腹中了。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一点: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机翼迎角及偏转幅度,对提高飞行器飞行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而我之前设计的嵌套网格技术则完全可以应用在这种空气动力学模型当中,比如旋翼飞行器、翼型摆动等的振动和噪声控制分析”
“范组长,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分析震荡翼型运动吧?如果我们开发好了现在这两个项目,就可以使用这款软件,按照飞行器公司的需求设计出几何模型,然后模拟运动中的翼型偏转.”
“并且利用嵌套网格技术生成单独的翼型贴体网格,对大尺度的运动网格进行流体力学仿真模拟”
被点名的范洪庚莫名有些紧张地点头。
他自然还记得这个所谓的分析震荡翼型运动技术,这简直就是魔鬼啊。
因为太难了!
在计算机软件上面设计一款翼型几何模型倒是不难,甚至说有点简单,因为过去几个月的时间,范洪庚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干。
当模型被设计好之后,首先需要使用非结构化网格生成工具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这种网格是嵌套网格,分为背景网格和翼型贴体网格。
而这些网格当中有最大纵横比、最小体积、最大歪斜率等指标体系来衡量这款飞行器模型。
其次就是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等分析和模拟,紧接着才是求解器设置,最后才会到后置处理器的最后分析。
整个过程中都会应用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分析等,这些技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高深的,所以想要设计出这样一款应用软件。
不仅仅需要拥有高性能的计算机,还要求有大量的研发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相对应的项目工程。
简单的技术分析过后,王多鱼这才开口说道:
“接下来我们整个项目的所有资金和人员,都集中在这两个小项目上面,最好能够在八月份之前完成开发,到时候就可以找那些飞行器科研单位进行合作”
商业化推进这一步,王多鱼就先走这么多,后续只能够等八月份再说了。
这场会议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罢了,便结束了会议。
走出会议室的王多鱼,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但这时候大家都起身准备离开了,他便没有再回去。
而是把范洪庚几人喊到一旁,叮嘱道:
“今年八月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营,也就是说八月份之后,仿真软件将会迎来不一样的发展”
“我计划在八月份成立一家公司,到时候整个项目将以企业形式运营,盈利模式将会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如果你们当中有想要从纯技术岗转到行政岗的想法,那么我非常支持你们,而你们自己也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更加关注整个大项目.”
“未来我们将会启动多个现场团队的运营模式,每个团队专注于特定行业领域的销售.”
范洪庚他们几人顿时面面相觑,精神头忽然就绷紧了。
王多鱼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而是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项目的费确实太大了,人才也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因此按照企业方式来进行商业化运营,那么就只谈钱,不谈其他。
“王教授,什么是现场团队的运营模式?”
刘启刚开口询问道,范洪庚他们也是好奇不已,王多鱼便笑着应道:
“很简单,我们开发出一款专门为航天飞行器领域的仿真软件,那么肯定需要有专门的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支持和咨询人员组成”
这种运营模式更有利于管理,毕竟专职服务于飞行器领域的仿真软件,对这款软件内的其他需求肯定不同。
比如航空飞行器领域,以一款普通飞行器为例子,翼身组合体算例采用嵌套网格,以提升翼身结合部等区域的网格质量,网格单元数可能就需要五百万左右
同时还需要采用特定的湍流模型,而这种湍流模型不仅仅需要计算,也需要设计编程出来。
对流项则是采用特定格式,数值迭代采用隐式王多鱼算法,以及多重网格法以加速收敛。
分别测试气流马赫数m=0.75、0.95等两个工况,气流攻角为1.23°,re=3.0e6,其中m=0.75时标模气动阻力和升力系数、机翼标模压力系数分布曲线等仿真结果,可以跟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参照以上例子,那么一家公司在设计飞行器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仿真模拟技术支持,这时候那些企业肯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咨询。
所以少不了需要派遣技术团队进行现场指导,而这就是技术支持。
在一九八一年的今天,英国就有一家仿真软件公司cham,全名是concentration heat and momentum limited,是在一九七四年成立的咨询和软件公司。
cham目前就是专门从事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主要提供软件开发、模型构建和应用咨询等服务。
而这家cham就是未来仿真软件的商业竞争对手。
原时空的fluent就害怕跟cham这家公司正面竞争,所以他们在进行市场推广的前期,直接将重点放在了燃烧领域,特别是燃气轮机。
当时fluent公司他们是添加了处理夹带液滴和颗粒运动的物理模型,并且将这些模型集成到交互式用户界面中,使得他们这款软件才能够脱颖而出。
除了cham之外,还有流体分析商用软件包公司也是一大劲敌。
不过现在聊这些竞争对手都还太早,不急。
听完王多鱼的话,范洪庚、刘启刚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地点头。
确实如此,这样的管理模式确实会非常好。
不过销售又怎么说呢?
“不急,等你们真的开发出来启动设计和控制规律验证这两大项目的所有技术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也不迟啊”
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说罢之后,又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关于销售这方面,王多鱼显然有很多想法,只是现在还不急罢了。
回到数学系教学大楼,王多鱼看了一眼已经完成建设的暖廊,不由连连点头。
等到冬天的时候,这些连接各大教学楼、寝室、食堂等地方的暖廊,那可真是帮老大忙了。
冬日的冰城,那可不是一般的寒冷啊,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呼口气都能够直接冻成冰碴子,加上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凛冽北风,刮起来的时候,好家伙,那可真的是能把人冻得直哆嗦。
而夏天的冰城,气温一般都是十四度到二十五度左右,并不会很热。
或许一年当中,有那么几天三伏天,气温能够上到三十多度,但仅限于白天,到了晚上,还是会下降到十多度左右的。
踏步走进办公室,王多鱼坐下来之后,开始思考一件事:接下来要干嘛?
并不是说他最近很闲,而是期末考试很快就要过去了,那么他也快要前往漠河那边狩猎,等他从漠河回来之后他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呢?
也就是说,除了忙活那些项目之外,他必须得有自己的事情干呀。
作为一名数学教授,王多鱼肯定不会甘于平凡,只领着博切尔兹、杨念真他们这六名学生,然后完全没有自己的事情。
换做是其他人,现在其实完完全全可以躺平摆烂了。
但是王多鱼不愿意也不会就此躺平,主要是一眼望到头的人生,那就真的太没意思了。
何况,他在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道顶级难题上面遇到的麻烦,实在是太意难平了。
他作为数学爱好者,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遇到的数学问题其实并不少,很多问题他也都放过了,但唯独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个问题,他无法放过自己。
这个问题的正式表述应该是:证明对任何紧的、单的规范群,四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杨米尔斯方程组有一个预言存在质量缺口的解。
在这个难题上,藏着微观粒子世界的奥秘,也藏着宇宙大一统的钥匙。
众所周知,将引力与其他三种力统一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即便是爱因斯坦穷尽三十多年,也依然没有完成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然而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问题的解决,将有可能解开微观粒子世界物理学家们尚未了解的奥秘,将引力纳入基本模型之中。
因此,王多鱼想要推导证明完成这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难度系数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算了,过些时间再说吧,眼下我还是去解决其他问题吧.”
王多鱼看着稿纸上面他很想完成的未解决的数学问题,目光从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这个问题移开,在转悠了一圈之后,最终锁定在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平滑线问题这道题上面。
为什么要对这个问题下手?
首先要知道一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数学史上最复杂的公式,它的外衣下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在直系坐标中,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矢量形式可以表示为:=-p+pf+μΔv,其中,p是流体密度,p是压力,u、v、w是流体在t时刻在点(x,y,z)处的速度分量,μ是动力粘性系数,这一个方程描述了流体微元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众所周知,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提供了一种非常准确的方法来计算流体的运动方式,它的解是流速场,是一个矢量场。
对于流体中的每一个点,在任何时刻,它都会给出一个矢量,表示流体在该点该时刻的速度。
与经典力学不同,研究速度可能意义不大,但是速度场的流线是流体粒子行进的路径,通过流线可以直观地看到向量场在某个时间点的行为。
计算出速度场之后,可以利用动力学方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如压力、温度、密度等其他场。
自从一八八三年雷诺实验以来,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就被誉为经典物理学中的未解之谜,甚至海森堡还将其与相对论并列为他心中的两大不解之谜。
尽管它被广泛应用于描述湍流,且在工程应用中表现良好,但是其强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仍未得到数学上的确认。
所以它很难,但王多鱼依然想着要解决它。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在的仿真软件项目正在进行当中,目前他对这个方程的了解更加深入且直观,所以他想着先推导解决这个问题。
确定了接下来需要完成推导的问题之后,王多鱼便开始进行安排。
第一,那就是找资料!
不过这一次找资料就不能够随随便便地自己去找资料了,因为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在推导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勒雷在一九三四年就已经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弱解的存在,但强解,即在流场任一点都能满足方程的解,至今仍然是数学家们追求的目标。
强解意味着能够从初始状态精确预测任意时间点的流动状态。
这玩意儿如果真的已经证明了,那么对于外国来说,特别是美国,那就是插上翅膀,彻底飞翔了。
要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方法便成为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重要工具,多种数值方法被广泛应用,提高了求解复杂流动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强解都还没有被证明的情况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就已经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推动西方世界的科技发展。
如果王多鱼真的侥幸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并且还被欧美、北极熊帝国等国家知道,那么他必定不得安生,并且他们这些国家的工程相关科研项目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或许王多鱼因此在欧美国家当中名声大噪,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一幕。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真的能够证明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
第二就是申请独立办公室。
这一次的数学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他需要全身心投入进去,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还会需要用到计算机。
拿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来说,这玩意儿需要持续性进行更新,那就是因为流体力学太复杂了。
王多鱼知道很多科研用来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数值方法,比如伪谱法、有限元法、谱方法、离散法、递推法、构造法、近似替代法等。
所谓数值分析方法,其实就是通过将空间划分为离散网格,时间离散化,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数值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的解,如此有助于理解流体运动的湍流、边界层等行为。
然而想要去验证这些方法,就需要模型来进行验证,当然王多鱼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最强大脑来进行这些运算,可他是人,不是机器啊。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一些复杂验算,或者说多一个路径来确保自己的验算是正确的。
而这种计算自然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所以不仅仅需要申请独立办公室,更是需要拥有高性能计算资源才行。
简而言之,一个字:钱!
明确目标之后,王多鱼一个电话就找到了林德洪。
后者得知王多鱼有项目需要找自己商量的时候,顿时瞳孔放大,高兴得不行。
半天之后,王多鱼来到了距离哈工大好几公里之外的一处办公楼,见到了林德洪。
“领导,好久不见,我现在来找你帮忙.”
见面之后,王多鱼就开门见山,直接提及让对方帮忙找资料的事情。
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相关的书籍、论文、著作等,都是在外国居多,国内确实是非常少。
谁让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呢,落后是最让人无奈的事情。
“多鱼,你说的这个纳什么方程,作用很大吗?这些资料搜集起来,很麻烦?”
林德洪好奇问道。“找起来应该不难,但问题是我不想自己去找,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找这些资料,甚至我不准备让别人知道我在钻研这道题.”
“为什么?”
听到这里,林德洪顿时更加好奇了。
似乎有什么秘密啊!
王多鱼简单解释了一下,林德洪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这个纳什么方程,真的那么厉害?”
“当然,领导你也知道我之前不是成立了一个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项目嘛,我应该跟你说过,如果这个软件项目成功的话,那么必然会对现有工程体系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英国有两家流体力学的相关咨询公司,一家是叫cham,另外一家则是流体分析商用软件包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最近七八年内成立的企业”
“这就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部分应用,只不过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还没发展起来,所以这样的竞争对手并不多,而且利润点来说,并不算非常高,但也依然是非常前沿的科技应用”
“最关键的是,一旦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真的被证明,那么将会颠覆整个计算流体力学的现有格局,推动多个领域的发展”
“我们国家的前沿科技和工业基础本来就非常落后,所以在这方面有着强大应用的数学理论方程不应该被其他国家知道,隐藏起来才是最好的事情”
“我信得过领导你,并且我也需要你帮忙搜集资料,同时还需要你帮我准备计算机等相关物资的采购,关于资金方面的话,则是走我们哈工大的渠道”
话都说到这里了,林德洪如果还听不明白的话,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既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问题那么重要,自然是需要严格保密。
“多鱼,你放心,我肯定会帮你搜集好这些资料,并且做好保密工作”
“不过,关于资金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单位这边肯定能够帮忙你解决.”
王多鱼闻言,顿时笑眯眯地问道:“领导,你确定么?”
林德洪瞬间被问得心里发毛,但仔细一想,好像这个数学纯理论研究也没有多少钱啊,当即便点头表示他非常确定。
“领导,我给您算一算哈,我这个项目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哪些.”
当即,王多鱼就掰着手指给对方算了起来,林德洪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僵硬了起来。
按照王多鱼采购的处理器、显示屏等计算机配件,没个几百万美金,根本买不到。
就这还仅仅只是计算从国外进口的这部分零配件,还没计算国内采购的呢。
这时代的计算机零部件,就没有一个是不贵的。
拿之前的ibm3380来举例,1gb的硬盘存储器而已,如果是在三十年之后,撑死了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东西。
结果在如今这个时代,ibm3380的基础款售价便高达四万美金,就这还没计算其他款式呢。
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那么就必须要等哈工大存储器项目改进硬盘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如此王多鱼才有可能拿到物美价廉的硬盘存储器。
“.根据以上这些数据,大概可能需要三百万人民币和五百万美金左右的资金吧,领导,您确定要投资吗?”
林德洪瞠目结舌,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说道:
“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居然敢看我的笑话,哼,要这么大的资金干嘛?你就不能再等等么?你不是说你们存储器项目部门已经在研发相关产品了么?那么急干嘛?”
“而且你不是搞计算机研发的么?这些昂贵的处理器什么的,你就不能自己研发么?”
王多鱼闻言,马上回怼道:
“领导,你可是从七九年开始,一直催促我,让我赶紧帮你设计研发战斗机,呵呵,你倒是别催呀,要不然我完全可以慢慢来”
两人关系莫逆,日常互怼,领导没领导的样,下属不像下属,所以眼前这情况,很正常。
林德洪是七九年七月份当上主管的,之后就一直催促王多鱼,希望能够帮他的忙。
结果现在都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然而,王多鱼依然没有帮到他。
成立所谓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项目,至今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项目都还没成功呢。
所以,林德洪尽管火气大,但也没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林德洪:“.”
一整个大无语啊!
“行了,不聊这个话题了,我们聊一聊其他吧”
非常僵硬地转移了话题的林德洪,心中却是非常无力。
王多鱼的要求太高了,他的权限,还是做不到啊,除非他的职位还能够提升。
然而他在两年前才刚升职,过去这两年时间里,又没有多少功劳,所以想升职,那就是在想屁吃。
在林德洪这边吃了一顿饭,王多鱼这才回到哈工大,但在前者转移话题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关于项目资金的事情。
接下来几天时间,除了在处理项目等工作之外,王多鱼就窝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
大量的数学符号,就好像道门的鬼画符一样,令人难以理解。
有人常说科学的尽头就是玄学,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办公室,约翰康威拿到了最新一期的《哈工大数学期刊》,看到了王多鱼发表的那篇关于马提厄月光猜想的论文。
新的月光猜想居然又被提出来了,看来魔群月光猜想真的是备受瞩目啊。
作为全球顶级数学家,王多鱼最新的研究方向是月光猜想,这令很多人完全没有想到,同时魔群月光猜想这个数论领域的问题,一下子就成为了全球数学界的热门课题。
谁让现在的王多鱼太火爆了呢?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王多鱼的智商和数学天赋在目前全世界来说,排名十分靠前。
但是很多天赋绝佳的数学天才们,并不甘心认输,如果他们能够在王多鱼求证月光猜想之前,推导证明了这个问题,那岂不是说他们比王多鱼还要牛逼?
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
不是谁都有勇气去死磕黎曼假设、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平滑线等十八层地狱级难度系数的数学问题。
很多人在死磕了几年之后,青春都浪费了,最后不得不放弃。
就好像当初的庞加莱猜想一样,不也有很多人死磕十几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么?
如果不是王多鱼将这个猜想变成了定理,那么依然还有很多人一直死磕下去,那么这辈子真的就浪费了。
所以,人生必须有舍有得才行。
作为英国人,约翰康威自认为也是数学天才,但他自从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就再也不敢这么认为了。
此次,他看到王多鱼的论文之后,果断放弃了月光猜想。
约翰康威并不仅仅在数论当中有很多科研成果,在组合博弈论、群论等多个领域有颇有建树,所以选择放弃月光猜想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何况,他是一九三七年出生的人,他今年都已经四十四岁了,人生都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并没有什么看不开的。
没过两天,康威就接到了一封从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寄过来的信件。
这是他那位好朋友西蒙诺顿写给他的信,询问他关于马提厄月光猜想的事情。
“经过慎重考虑,我已经暂时放弃研究月光猜想了,这道题太难了,我的朋友,很抱歉,我不得不放弃”
在写给对方的回信上,约翰康威如是写道。
他非常诚恳地解释了情况,月光猜想确实太复杂了。
魔群跟j函数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存在联系的,但是这种联系究竟如何,以及在对称群的阶数和一些特殊函数的系数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原理未知的奇妙对应,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或许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魔群月光猜想,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月光猜想’。
约翰康威年龄已经很大了,他以前或许只是跟其他数学家进行竞赛,但现在还加上一个王多鱼,那么他肯定不敢继续冒险。
因为王多鱼太年轻了,天赋绝佳,数学能力与世无双。
这种人来求证推导魔群月光猜想,或许就跟abc猜想一样,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他推导结束。
对于一名四十四岁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来说,绝对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或许其他人能够接受得了这样的结果,但是约翰康威绝对接受不了。
一周后,牛津大学的西蒙诺顿接到了约翰康威的信件,一时间整个人都沉默了。
后者已经四十四岁了,但是他西蒙诺顿才二十四岁呀,他比王多鱼还要小一岁,目前即将硕士毕业。
“或许我应该去哈工大读博士?”
想到这里,西蒙诺顿不由开始准备起来。
他知道王多鱼在过去的五月份,刚刚收了六个学生,新闻有报道过这件事。
托约翰史迪威这位澳大利亚人的关系,王多鱼在全球范围内都挺出名的了。
尽管很多报纸都没有报道王多鱼的照片,但有部分报纸还是详细转载报道了去年七月份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作报告时的照片,同时介绍了他的身份。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王多鱼的个人信息,也有很多人在八卦他跟其他大学教授之间的故事。
人家娱乐圈吃瓜吃的是出轨等新闻,结果那些新闻记者关注王多鱼的点居然是在新理论新科研成果,以及他跟其他教授之间的‘恩怨情仇’的事情。
真是服了!
时间一闪而逝,六月过去了,七月才过去没几天时间,期末考试也正式结束了。
刚从考场走出来,袁吉刚就直奔办公室,找到了王多鱼。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多鱼的办公室门口,居然有两名警卫持枪守着,不管他怎么说,就是不让进去。
没辙,那就不进去呗。
前些天,王多鱼找刘德本商量过了这件事,所以申请了单独的办公室,并且还让保卫科帮忙安排人守着门口。
同时他住的那套房子,门口也有人守着。
总而言之,从六月开始,似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明明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但王多鱼就是这么小心翼翼。
听到袁吉刚的声音,王多鱼开口让前者进来,保卫科职员这才放行。
走进来之后的袁吉刚,马上就抱怨道:
“多鱼你这是什么情况啊?连我都要防着?”
“老袁你在部队里待过,应该比我更清楚部队的保密条例吧?”
王多鱼笑呵呵地问道,不等对方回答,他又马上说道:
“你看看这里,是不是跟之前不一样了呢?”
被王多鱼这么一提醒,袁吉刚立马点头。
眼前的办公室确实跟之前不一样了,有会客室了,还有办公桌,以及另一边完全看不透的一面墙。
这面墙背后到底是什么,袁吉刚并不知道,也无法得知。
而且听王多鱼提及部队保密条例,袁吉刚就更不会去问这么多了。
“多鱼,期末考试已经考完了,我们是不是明天就出发?”
“没问题啊,只要你们休息好了,那我随时都可以出发。”
对于接下来的狩猎活动,王多鱼也是期待已久。
参加狩猎活动并不仅仅是收获那些猎物,对王多鱼来说,更是一次心灵放松之旅。
他作为数学教授,本来就是常年待在校园内,平时偶尔有时间会去跑跑步,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待在办公室内,运动量并不大。
也就是过去半年多,因为研讨班的关系,他倒是经常站在讲台上分享,这也算是有一定运动量了。
因此,王多鱼很期待去狩猎,去森林里走一走,看看那些动物草树木,跟大自然接触一二。
“好,那我们晚上在食堂集合,到时候边吃饭边聊这事儿。”
袁吉刚风风火火地又离开了,王多鱼摇头失笑,然后埋头继续自己的工作。
林德洪从国外收集回来了好几本资料,但是王多鱼看完之后,却是发现这些都是科普性质的文章,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王多鱼跟林德洪叮嘱,一定要搜集那些专业杂志或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业著作,而不是科普性质的文章或书本。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平滑性问题就跟杨米尔斯的问题一样,十分难解。
王多鱼已经做好了走长征的心理准备,但是开局就如此令人沮丧,还是让他难免心累。
半小时后,他的办公室再次来人了,这一次来的是约克兹他们六人。
六名学生都是一起过来,应该是约好了。
虽然他们六人各自都是不同的学历,什么硕士、硕博连读或者博士之类的,但其实都是牛马。
当然,王多鱼也不是真的把他们当牛马使唤,可他们现在研读的难题,一个比一个难。
基础最差的李骏还在学习庞加莱猜想的四篇论文,基础最好的杨念真,在王多鱼的指导下,已经看懂了abc猜想证明论文的四十四页,说实话,这个进度已经非常牛逼了。
abc猜想证明论文非常难,比庞加莱-王多鱼定理的论文要难多了。
不管如何,杨念真应该是可以帮忙指导李骏的,可他们这个时候却一起过来了,或许真的有很难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