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访学交流 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 朱玲生孩子
第172章 ,访学交流 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 朱玲生孩子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五日,大不列颠剑桥大学。
“博纳文,你来看看这篇论文,我死定了”塞维鲁布克哭丧着脸,拿着一本杂志来到了博纳文图拉皮尔斯面前,沮丧地说道。
他们两人都是剑桥大学的数学博士研究生,其中塞维鲁布克的研究课题赫然就是费马猜想。
早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参加了王多鱼的报告会。
所以他们还记得当时丘成桐跟王多鱼打赌谁更快证明费马猜想这件事。
万万没想到,现在才十一月份,王多鱼的论文就已经发表了。
如果不是塞维鲁布克看到了新闻,然后才托人购买了一份《哈工大数学期刊》的话,那么他都不知道这件事呢。
“不要那么悲观,七月份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了,让你换课题,你不乐意,现在其实还来得及”
博纳文图拉皮尔斯开口‘安慰’道,好吧,他其实是幸灾乐祸。
谁让他们两人关系还不错呢?
塞维鲁顿时更加伤心了,他不想换课题啊,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努力,打水漂了。
写一篇论文,容易么?
当然不容易,不仅仅需要查资料,还需要进行推进解决论文的问题,这可是数学不是文科,随便瞎编都可以。
博士论文就更不容易了,一道题目就卡了他将近半年时间,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便在这个时候,奥古斯丁莱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塞维鲁,这是你必须经历的事情,就像我一样,看开点不就行了吗?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这些顶级课题了,还是脚踏实地,先解决那些小问题吧”
奥古斯丁莱顿的安慰,确实起到了一点效果。
因为奥古斯丁莱顿之前也被迫更换过论文课题,谁让王多鱼这位来自东方大国的数学天才,实力太恐怖了呢?
博纳文图拉:有道理!
另一边,已经从剑桥大学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研究员的安德鲁怀尔斯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他的心思瞬间就活跃了起来。
为什么?
原因也很简单,王多鱼这个人太不可思议了。
安德鲁怀尔斯已经看完了王多鱼这个人发表在《数学年刊》的所有论文,并且还托人从中国国内购买了《中国科学·数学》等杂志关于王多鱼的论文,并且在《哈工大数学期刊》出现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订购了。
因为他跟罗伯特朗兰兹通过信件,从后者口中得知了关于《哈工大数学期刊》将会刊登王多鱼求证费马猜想的论文。
从最早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计算机近似解》到《分配格上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再到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四篇论文,又到现如今的费马猜想的阶段性证明。
王多鱼这个人的论文产出十分惊人,不仅数量非常多,质量还非常高。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创作出了超过五十篇的高质量论文。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同样是数学领域的研究学者,安德鲁怀尔斯百思不得其解。
此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没有机会跟王多鱼面对面地交流,或许他应该前往中国,而不是留在普林斯顿大学。
“什么?你说你要前往哈工大访学交流?”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办公室内,安德鲁怀尔斯跟朱承武、简香兰他们进行沟通,希望后两者能够把这个消息传递回哈工大。
朱承武和简香兰两人听完之后,瞳孔震惊,完全无法理解。
就是安德鲁怀尔斯说的这些单词,他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尽管是地道伦敦腔,但他们也能够听得明白。
可是组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就无法理解了。
这个所谓的访学交流,是认真的么?
毕竟所谓的访学交流,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必定是因为哈工大那边有安德鲁怀尔斯想要得到的东西,否则的话,他不会主动提起前往哈工大。
如果安德鲁怀尔斯都需要前往哈工大进行访学交流的话,那么朱承武和简香兰他们留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意义何在?
很快,这则消息传回到了国内,李瑞和刘德本都还不知道这件事呢,七机部的方礼和已经收到了消息。
于是李瑞和刘德本他们两人也马上知道了这个消息,并且跟领导表示,肯定会招待好来自美国的英国数学专家。
安德鲁怀尔斯能够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肯定不是简单人物。
实际上,此君对费马猜想也有想法,只不过还没付诸行动而已。
费马猜想这道世界三大难题都已经困扰全球数学界几百年的时间了,也没见有人能够证明他,所以安德鲁怀尔斯一直都不急。
现在他确实是坐不住了。
不仅仅是迫切想要知道王多鱼究竟有没有彻底证明费马猜想,而且他还想跟王多鱼多多交流,或许他也能够有所成就。
跟安德鲁怀尔斯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罗伯特朗兰兹、博切尔兹、让布尔盖恩等人,他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数学博士或者研究员,能力天赋等都不差的一群人。
哈工大计算数学系教学楼,当王多鱼得知安德鲁怀尔斯等人要来哈工大访学交流时,顿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缓过神来之后,笑着说道:
“校长,孔子不是说了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就让他们来呗.”
刘德本闻言,马上笑着应道:
“好,没有问题,我这就安排.”
但很快,王多鱼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对了,校长,他们什么时候到?哦,十二月下旬?行吧,那个时候朱玲肯定已经.”
朱玲是今年四月份的时候确定了孕期五周,那么按照二月底三月初这个时间点的孕期,到十二月初就到了预产期。
所以安德鲁怀尔斯他们十二月下旬过来,那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此事并没有被王多鱼放在心上,他也没有太在意,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已经有将近三十名老外要前来中国这边,目的不尽相同,但都是因为他的关系。
美国安全局特别事务所所长提奥多尔瓦格纳,对布鲁图斯弗雷克隐瞒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派遣行动队第一小队前往中国。
这支小队是特别事务所的王牌小队,借着此次安德鲁怀尔斯他们的访学交流,趁机前往哈工大。
而这一切,王多鱼并不知情。
随着时间进入十一月底,《哈工大数学期刊》国际版对外销售出去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三百份,作为一份专业顶级期刊,能够销售出去一千三百份,已经是非常成功了。
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可思议。
但这份期刊当中有一位风头正盛的顶级数学家的论文,并且这篇论文还涉及到了世界三大顶级数学问题的话,buff近乎叠满,它备受关注也就十分正常了。
南非、欧洲地区、北极熊帝国、园城市、日本东京、美国、加拿大、南美洲等,几乎全世界各主要大国地区,都纷纷订购了《哈工大数学期刊》。
费马猜想的阶段性证明论文对全球数学界来说,绝对是一大盛事,甚至它比庞加莱猜想还要引人注目。
只因为费马猜想大名鼎鼎,困扰了大家几百年的时间。
王多鱼没有关注《哈工大数学期刊》的销量,因为它本身的售价就没有多少,仅仅只是两美元的售价而已。
它注定不可能跟通俗杂志一样,一卖就是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份。
而且此时的王多鱼,工作还是非常多的。
一是存储器项目的筹备工作。
从十一月初开始,哈工大就对外招聘大量的研究人员,另外还从其他项目抽调部分人手来搭建框架。
到现在十一月底,存储器项目已经筹备完成,现在是由左玉河、奚广安和蔡佳航他们三人来负责,因为需要开发的技术有很多,所以项目人数直接突破了一百人。
按照存储器介质来看,那么存储器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其中光存储器也就是光盘存储器,这玩意儿的成本十分低廉,并且携带方便,目前由牛瑞山他们这个项目组来负责。
半导体存储器和磁存储器这两大介质存储器的话,就只能交给左玉河他们来完成了。
而研发存储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技术,比如磁阻随机访问存储器,这种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因为它是通过磁状态来写入和存储数据,从而实现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其特点就是待机状态下的功耗较低,并且具有高速、存储容量增加和耐用性增强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存储器来说,存储数据容量越大越好,读取数据的速度越快越好,功耗越低越好,保持数据越稳定越好。
要求很高,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因此,王多鱼才会如此重视这个存储器项目,也是为什么要在光盘存储器项目之外再重新创立一个新的存储器项目的主要原因。
二是论文编写工作。
是的,王多鱼在整理好了之前跟杨振宁等大佬们的交流笔记之后,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准备开始对杨米尔斯理论下手了。
他之所以没有继续深入挖掘朗兰兹构想,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他想换换脑子,仅此而已。
长时间在某一道狂奔,而且又没有什么大收获,人是很容易疲惫的。
为什么很多获得了菲尔兹奖的人,在之后就很少有突出的成就了呢?
除了心态变化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派对、迎来送往等,致使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注科研工作。
王多鱼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到过一个奖项,不过他已经被两年之后的菲尔兹奖给预定了,比丘成桐等其他候选人更加具备这个资格。
一个庞加莱-王多鱼定理就已经足够预定菲尔兹奖了,更何况他现在还有费马猜想的阶段性证明论文?
“杨教授引入了数学上的新观念,杨米尔斯方程所处给出的非阿贝尔对称群这一特殊规范场与动量mv的并集.”
只见王多鱼在稿纸上面一边写,一边想。
该说不说,杨米尔斯理论非常深奥,即便王多鱼已经理解并吃透了这一理论,但想要解开它,依然非常困难。
谁让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个问题,它并不仅仅只是数学问题呢?
要知道,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预言和物质的波粒二象性都能够描述基本粒子的客观存在性,用客观存在或者形成的场来具体解释以上数学新观念的现实存在性。
德布罗意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速度v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跟粒子动量mv的比,即λ=h/mv。
这个关系式也就是德布罗意公式。
在p=mv中,当m为0时,mv就等于0,也就是不存在动量,从而证实了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在无质量粒子的情况下具有存在意义。
而规范场和动量描述的的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所以采用规范场与动量并集的方式和方法,并用客观存在或形成的电场和磁场加以证明这一数学新观念的现实存在性和可行性。
仅仅只是物理层面的理论就消耗了王多鱼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推进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道顶级数学难题,将会是王多鱼重生以来,所遇到过最艰难的一道题目。
而且他还是在空闲时间才进行相关研究,所以他是断断续续的思考,并不是持续性。
他可不是陆家羲,必须一直思考这道题,熬夜也必须要把它给解答出来。
王多鱼没有那样的习惯。
相反,他更喜欢换换脑子,因为他很多时候的灵感都来自于触类旁通。
因此,他还有其他事情需要跟进处理,比如雕牌公司的一些技术指导,比如蹲守在掌上游戏机项目办公室内指导殷文杰等人的工作。
掌上游戏机项目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国方块》游戏卡带的软硬件工程。
软件项目还好说,由王多鱼亲自指导,周思彤、赵嘉伟、范洪庚等人来编程完成整体的系统框架设定等工作。
硬件方面的话,就只能够依靠国外的先进设备了。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正现在哈工大有钱,外汇司不会卡这方面的外汇支出。
随着十一月二十九号的到来,王多鱼离开了冰城,乘坐飞机来到了京城。
朱玲的预产期就在未来半个月时间内,谁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提前,所以王多鱼提前过来就是了。
锡拉胡同六号院,王多鱼到家之后,又亲自给朱玲准备了晚饭。
“我吃不下了”
一桌子的好饭菜,朱玲挺着大肚子,却是不想吃,因为她刚才都已经吃了两大碗米饭,仅仅只是鸡腿她就吃掉了俩。
“再吃点你不想吃,你肚子里的小家伙也要吃啊.”
方贞忍不住劝说道,朱玲却是可怜巴巴地看向王多鱼。
后者有点懵,这不是真正的朱玲。
有道是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可是到了朱玲这里,似乎反过来了。
以前的朱玲,直接跟她母亲硬刚,性子倔强,也不低头。
可是现在,也不知道是因为有段时间没见王多鱼,还是什么情况,所以这会儿居然跟他撒娇了。
放在过去,怎么可能呢?
“妈,玲玲她应该是吃饱了,不用再逼她了.”
见女婿都这么说了,方贞只好不再吭声了。
接下来几天时间,王多鱼都待在锡拉胡同六号院,白天在家做题,偶尔外出买菜或者买饭。
他现在有钱,所以除了偶尔心血来潮,否则不会每天都给朱玲做饭。
毕竟他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浪费一点时间为朱玲做饭,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可能每天都给她做饭。
转眼时间进入十二月三日,哪里都没去的王多鱼,在今天却是有人来拜访他了。
“王教授,你来了京城怎么都不吭声啊?”
陈景润、陶方起、杨乐、陆启铿、关肇直等人全都来了。
看到这些意外来客,让王多鱼十分惊讶,“我好像没有跟别人说我来京城了吧?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快请坐”
他来京城是秘密前来,已经叮嘱过刘德本他们,让他们不要跟外界泄露风声。
毕竟他是来照顾他媳妇的,陪伴她生产,可不是来这边工作的。
京城有很多人都想找他交流,他肯定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
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王多鱼就非常信奉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
但已经出名之后,王多鱼却又想躲清净,因此他又开始信奉那句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话了。
此时的他就是怕被陈景润他们打扰,所以他没让外界知道他来京城这件事。
可世界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陶方起率先开口解释道:
“多鱼啊,我们也不是故意要来打扰你,只不过我们是想着你难得来一次京城,想着你也有段时间没有参与我们数学所的交流会了.”
较真来说,陶方起勉强算是王多鱼的伯乐。
但如今的王多鱼,地位已经不同往昔,导致陶方起说话的时候,也都谨慎许多。
“陶教授,我清楚明白的,我只是好奇而已,呵呵.”
王多鱼挤出笑容,随意说道。
既然他们都已经来了,那王多鱼肯定没办法继续自己的课题研究了,结果陈景润已经看到了他桌子上的稿纸。
“王教授,你是在证明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个问题么?嘶.”
听到陈景润的话,在场的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从这道题公开以来,也有很多人想要尝试一番,结果无一例外,都撞了南墙。
杨振宁是凭借宇称不守恒这一理论获得诺贝尔奖,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米尔斯方程。
其中就提出了关于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缺口这道数学问题。
虽然诺贝尔并没有数学奖,但没关系,如果能够有所突破的话,那么拿到一枚菲尔兹奖,很合理吧?
所以很多人冲着这一点,也想试一试。作为中国人,陈景润、杨乐、关肇直等人自然都很关注这道数学题。
正是因为研究过,所以陈景润他们都十分清楚明白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这道题,究竟是怎样恐怖的存在。
连杨振宁都需要和罗伯特米尔斯这位数学家合作一起完成相关的证明,结果王多鱼自己一人单挑这道顶级题目?
难道王多鱼在物理理论层面的积累也同样非常恐怖?
陆启铿突然开口问道:
“王教授,难道你真的已经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吗?”
此话一出,屋内再次响起一片吸气的声音,陶方起等人的瞳孔纷纷地震了起来。
众人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王多鱼,怎么会有如此天才的人物呢?
其实他们在看完《哈工大数学期刊》上面的那篇论文之后,特别是作为审稿员的陈景润,他更加清楚王多鱼应该是已经证明了费马猜想。
但没有得到王多鱼的亲口承认,或者是看到那篇论文的话,大家其实并不太相信。
就算是天才,也终究有个限度吧?
可按照他们看到的情况来看,只怕是真的。
王多鱼错愕半晌,无奈点头承认了这一点。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他就算是否认,那也没用。
毕竟大家都看过他的论文,而不是凭空猜测,跟之前陈省身那次又完全不同。
见他真的已经证明了费马猜想,陈景润他们顿时连忙催促,想要看看那篇论文。
而他们的来意,早就被他们抛之脑后了。
“论文还在哈工大呢,没有带过来。”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不过你们既然已经来了,不如我们讨论一下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这道题吧?”
大家一听,好悬没翻白眼。
半天之后,陈景润他们离开了,就算王多鱼邀请他们留下来一起吃饭,他们也坚持离开。
假客气而已,他们又不是看不出来,何况王多鱼本来跟他媳妇聚少离多,陈景润他们可不会傻乎乎地真的留下来打扰人家小两口的二人世界。
隔天一早,段学复、姜伯驹、赵访熊等清华北大的数学教授们都来了。
他们似乎是约好了,集体过来。
一时间,整个小院热闹非凡。
锡拉胡同六号院的邻居们,一个个都瞪大双眼,咋突然这么热闹了呢?
王多鱼没来的时候,他们这个条胡同,几个月都会有什么汽车来。
结果昨天和今天,不仅仅来了很多汽车,而且来的都是大人物啊。
是不是大人物,王多鱼不知道,他现在只知道自己是没法安宁了。
下午的时候,有人过来通知他,他媳妇快要生了,喊他赶紧去卫生研究所。
卫生研究所就在附近,而且协和医院也在两公里范围内,都非常近。
“爸,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等王多鱼抵达卫生研究所的时候,没想到产房门口,朱启正居然已经在等着了,却是没有看到方贞,估计是在里面吧。
方贞和朱玲母女俩都在卫生研究所上班,虽然方贞并不是产科大夫,但那是她女儿,她也是医生,加上又都是卫生研究所的同事帮忙接生,她出现在产房内,很正常。
“我下午没课,就在你妈办公室看书”
听到老丈人的话,王多鱼点点头。
如果朱启正是从京城工业学院过来的话,没半个小时都不行。
锡拉胡同到卫生研究所,走路也只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因为真的很近。
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产房内传来朱玲痛苦的嚎叫声,令门口的王多鱼和朱启正两人都揪心不已。
都说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圈,这话是真的不假。
朱玲不乐意生孩子,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嚎了将近十分钟的朱玲,终于是停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产房内传出婴儿的哭声,还别说,哭得很大声。
王多鱼两人顿时欣喜不已,总算是度过难关了。
紧接着过了许久,一名护士抱着一个小宝宝走了出来,方贞就在旁边看着。
“多鱼,是儿子.”
“啊?我还以为是女儿呢.”
听到是儿子之后,王多鱼顿时有些失望地说道。
说实话,他不是重男轻女,也没有重女轻男的思想。
单就养孩子这件事来说,女儿可比儿子省事多了。
大部分儿子都是调皮捣蛋居多,女儿会乖巧可爱一些。
所以王多鱼喜欢女儿多过儿子。
其他人喜欢男孩,大概率是他们家有皇位需要继承吧。
“我去看看玲玲。”
说罢,王多鱼就进了产房,但被里面的产科大夫给赶了出来,因为里面还没有清理干净。
方贞哭笑不得地女婿,别人是重男轻女,怎么到了王多鱼这儿,变成了重女轻男呢?
朱启正倒是笑呵呵地看着他媳妇怀里的小家伙,有点随孩子他母亲,肤色比较白,没有其他婴儿皱巴巴的那种感觉,非常可爱。
眼睛、鼻子这些倒是像王多鱼,大眼萌娃自然是可爱到爆。
而王多鱼也抱到了自己的儿子,此时老丈人和丈母娘也询问关于起名字的事情。
“就叫王君宏吧,我和玲玲之前已经选定了几个名字,既然是儿子,那就取这个名字.”
其实按照家族辈分来说,应该是建字辈,叫王建宏才对。
只不过老王家早就不完全按照这个辈分来取名了,比如说他大哥家的小儿子王向东,实际上就应该叫王建东才对。
谁让老王家都已经搬到了大红沟村,跟原来的祖籍那一脉,已经很多年不来往了。
如果是以前,家族观念是非常强的,很多人取名的时候,都会参考辈分来取名。
但建国之后,也就南方那边的宗族观念还会那么强,北方的话,早就不是这样了。
“这个名字好,君宏,笑一个,跟外婆笑一个.”
方贞顿时大喜,立马就开始喊了起来。
而王君宏这个小家伙,还真的就冲他外婆笑了起来。
这治愈的笑容,让方贞更加开心了。
逗弄了小家伙一会儿,王多鱼他们这才终于能够进入产房去看朱玲。
此时的朱玲,虽然面色苍白,但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
“玲玲,辛苦你了。”
王多鱼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说道。
朱玲轻微摇头,表示想要看孩子。
见她还想自己坐起来,王多鱼都傻眼了,赶忙制止她的行动。
生了孩子之后,难道她就不撒娇了?就坚强起来了?
当天晚上,朱玲就吵着要回家,王多鱼没辙,方贞和朱启正老两口都劝不住她,所以王多鱼只能够托人帮忙借来手推车,把她给推回家。
让她走路,或者是乘坐汽车,那肯定不行。
只能是推车。
院子里的邻居们,一个个都十分好奇,得知朱玲已经生产了,纷纷想要知道是儿子还是女儿。
这时代的人,重男轻女居多。
得知是儿子之后,居然还有不少人面露失望。
因为王多鱼家多了个儿子,他们就没什么好八卦的了。
倒也不是见不到王多鱼家欣欣向荣,而是人的心思都很复杂。
不管邻居们是什么想法,王多鱼把朱玲母子二人送回家,安顿好之后,已经很晚了。
这时代没有奶粉,但有牛奶。
而眼下最要紧的是催奶,不过这事儿用不着王多鱼操心,因为方贞就是医生,她来处理就好。
所以他和老丈人两人就是打下手,忙里忙外。
小院子还有房间,老丈人今晚肯定是回不去京城工业学院那边了,所以就在院子里住下来。
总共是五间房的小跨院,除了书房、主卧、客厅和厨房之外,也还有一间客卧。
更何况,书房本身就还有一张床,也可以住人。
再不济,老丈人跟丈母娘睡在客卧就好了,反正肯定能够住得下。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朱玲就可以下床走动了,虽然只是在屋子里走两步,但也确实把王多鱼惊得不轻。
而上午的时候,陈省身、吴文俊他们过来了,他们并不知道朱玲生产了,所以都没有带礼物。
不过他们很快就包了红包,然后在书房坐了半个多小时,就急匆匆离开了。
其实王多鱼还是有时间跟陈省身他们交流的,因为丈母娘留在家里帮忙照顾朱玲,并不完全需要他来亲自照顾他媳妇。
只是陈省身他们没有那么厚脸皮,没有选对时间,只能先撤退。
隔了两天时间,王多鱼抽空出去,来到数学所跟陈省身他们见面。
陈省身他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跟王多鱼交流,二是想邀请他去南开大学参加一个交流活动。
成名之后就是这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邀请,完全会打乱以前的科研节奏。
王多鱼委婉地拒绝了,并且表示道:
“陈教授,实话不怕跟你说,其实我在十月份就已经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之所以当时没有直接发表两篇论文,一是我自己需要再三检查,二是我希望能够帮扶一把新生的《哈工大数学期刊》.”
“从十一月开始,到现在的十二月,过去这段时间内,我都在整理之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交流的一些心得体会,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还需要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
“如果是在冰城的交流,那么我可能会去一趟,但如果不是的话,我就不会抽时间了,而且我给自己立了规矩,最多每半个月参加一次类似的交流会,次数多的话,就会影响到我的日常科研了”
他的意思非常明显,任何外界事物是不能够影响到他自己的科研项目,他自己的事情必须是放在首位的。
排名第二的则是他家人的事情,所以他来到京城都是秘密前来,并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毕竟他待在京城锡拉胡同六号院,除了陪伴家人之外,就是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数学所办公室内,陈省身听完之后,十分遗憾。
其实陈省身是非常能够理解王多鱼的,也知道后者不是敷衍或者随便找理由搪塞他。
要知道王多鱼在如此短时间内就发表了那么多篇高质量的数学论文,除了自身天赋之外,自律和不忘初心才是他成功道路上最坚实的助力。
“好,我知道了。”
陈省身点点头,微笑着说道:
“费马猜想既然已经被你证明了,不知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发表第二篇完整的证明论文?还有就是你计划什么时候再召开报告会?还是说你准备等两年之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再作报告?”
马上就是八一年了,而八二年六月份,将会是国际数学家大会。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么明年才有可能再发表费马猜想第二篇论文,然后再等半年时间过后再举行报告会的话,那么还不如等后年呢。
可王多鱼却是清楚明白,到了一九八二年的时候,波兰那边却是因为政治原因被迫推迟一年,也就是到了八三年才会进行举办第十九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因此,他肯定会提前做一次报告会,如果有需要的话。
现在还无法确定其他人是否有这样的需求,因此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陈省身的提问。
为什么?
原因也很简单,去年四月份他在北大召开了一次报告会,今年七月份,又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了一次报告会。
如果明年又召开一次,那么几乎是每年都召开一次报告会,他王多鱼这位数学界新秀比很多成名多年的数学名宿都要牛逼了,号召力也更强。
所以,王多鱼肯定不会主动去提这件事,必须是要等普林斯顿大学等其他数学名宿来提这件事,要不然的话,到时候来的人寥寥无几,那就不仅仅是贻笑大方那么简单了。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论文都还没发表呢.”
听到王多鱼的话,陈省身等人纷纷点头。
略过这件事,众人则是聊起了旁的事情,也就是正式的讨论了。
在数学所待了一整个白天,午饭都是在办公室解决的,王多鱼直到晚上六点五十分才终于离开。
数学所内有很多研讨班,他们都很希望能够跟王多鱼进行交流,尽管前些天陈景润他们已经来过了,但还有很多研究人员可是没有来过呢。
听讲座、报告会等,远不如这种关起门来的研讨会。
不少数学所的研究人员、硕士研究生等,他们是更偏向于这种研讨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面对面交流。
反观报告会,那是大佬们的专利,普通数学研究人员或者是硕士研究生,他们就只能够被迫接受大佬们的观点输出。
可类似之前王多鱼做过的几次报告会,都太高端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得明白的呀。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呀?”
锡拉胡同六号院,朱玲笑吟吟地问道。
王多鱼蹲下来,逗弄了一下小家伙,应道:
“数学所的那些教授们,一个个都太热情了.”
中午没回来吃饭,数学所这边有安排人帮忙给家里打过电话,朱玲是知道的。
但她不知道的是王多鱼在数学所究竟有多受欢迎。
小两口聊了一会儿,老丈人也回来了,而丈母娘早已经做好了饭菜,于是一家人开始吃晚饭。
“多鱼,你来到京城都已经小半个月的时间了,你长时间离开学校,你们学校那边的项目可怎么办?”
饭桌上,老丈人朱启正突然问起了这件事。
王多鱼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到京城的,朱玲是在十二月八日生下王君宏这个小家伙,这里就已经过去十天了。
马上就是半个月的时间了,王多鱼再不回哈工大的话,只怕殷文杰、张继康、牛瑞山他们要罢工了。
“爸你就放心吧,我有跟他们进行通电话的,不会耽误事情的.”王多鱼笑呵呵地应了一句,结果这时候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