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7章 ,哀嚎遍野,哈工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第147章 ,哀嚎遍野,哈工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日,北大数学系主任办公室。
    “冯主任,我这边真的没人,你来找我也没用啊,大家都在忙呢”
    段学复满脸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冯康,后者今天又来北大这边,希望前者能够帮忙,出点人。
    主要是因为最近计算中心人手不足,弹项目很急,冯康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只好跑来北大这边求人。
    “段主任,我知道您肯定是有办法的”
    两人鸡同鸭讲地对话了一会儿,这个时候,办公桌的电话响了起来,段学复顿时大喜,因为他很迫切地需要有借口来赶跑冯康。
    电话响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了。
    冯康没辙,只好一步三回头地看着段学复,但后者却是等对方走出办公室之后,这才接起电话。
    “段主任,刚才哈工大那边传来最新消息,王多鱼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论文已经交给邮政局传递来京城了,今天晚上就可以送到”
    三篇论文被华罗庚的一通电话打出去之后,邮政局这边马上安排人把论文送上飞机,乘坐当天航班抵达京城。
    这是庞加莱猜想的论文,重要性非常高,所以华罗庚这边必须要第一时间看到这篇论文。
    与此同时,为了更快速度地审核这三篇论文,段学复等人都将收到了数学所的电话,所有接到电话的人齐聚中科院数学所。
    “好,我知道了,我会准时到的。”
    电话挂断,段学复的表情瞬间复杂了起来,欣喜、皱眉、疑惑等心情全都出现了。
    因为很简单,他担心这一次是空欢喜一场。
    前些日子,印度那边的库纳勒就宣布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尽管目前还没有被求证他的论文是否正确。
    但是段学复却非常担忧,王多鱼可能是受到库纳勒的影响,所以才不得不提前公布论文。
    段学复担心的是,王多鱼心乱了!
    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丘成桐、斯梅尔、约翰米尔诺等人的消息,这才是最大的好消息。
    至于说库纳勒这人嘛,说实话,段学复并不认为对方是一个威胁。
    跟段学复满脸担忧不同,陶方起这边却是满脸欣喜若狂。
    因为他对王多鱼信心十足,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对王多鱼最有信心的人,这个信心甚至还超过了王多鱼本身呢。
    傍晚六点二十分,数学所门口,一辆汽车稳稳地停了下来。
    很快,三篇从冰城那边空运过来的论文就送进了办公室,华罗庚、陈景润、陶方起、陆启铿等人全都在这里。
    除此之外,程民德、赵访熊、吴文俊等全都靠近了过来。
    论文被第一时间刊印多份,然后分发给其他人。
    晚上八点的时候,数学所已经人手三份论文了,而审核工作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其实,最适合审核王多鱼这三篇论文的人不是华罗庚等人,反而是丘成桐、斯梅尔等人。
    但丘成桐他们现如今在美国呢,并不在国内,所以他们只能够等了。
    不过丘成桐不在,他老师陈省身却是在国内,下午的时候,陈省身也接到了消息,当即便从南开大学那边着急忙慌地赶了回来,他必然想要第一时间看到这三篇论文。
    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一通越洋电话从港岛打出去,然后顺利接通了远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市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正在家中看书的丘成桐,听到他妻子郭友云的声音,才知道有人给自己打了电话。
    “是港岛霍家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丘成桐冲自己妻子点点头,接起电话之后,才知道对面并不是霍英东,而是华润公司的杨宗礼。
    “杨领导,你是说王多鱼他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总共三篇论文?他是用了什么数学工具吗?难道是他创新的几何工具么?子流形是什么结构的?黎曼度量是多少?”
    听到丘成桐的话,杨宗礼顿时眼睛都直了。
    他哪里懂这些呀?
    还什么子流形,又什么黎曼度量的,他上哪知道这玩意儿啊?
    “邱教授,我真不知道这些,我还是从大陆那边得知的消息,上午哈工大那边就通过邮政局寄出了那三篇论文刚才通了电话,确认三篇论文已经送到了京城中科院数学所”
    杨宗礼赶忙说道:
    “同时另外三篇英文版的论文也已经运往港岛的路上,一旦抵达港岛,那么我将会安排人以最快速度将论文送往丘教授府上.还请丘教授帮忙审核一下.”
    丘成桐闻言,欣喜地点头应了下来。
    这是一件好事儿,甚至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那三篇论文了。
    等他挂断电话,跟他妻子郭友云分享这个消息之后,却听到他妻子这么问道:
    “别人已经先你一步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你怎么还这么高兴呢?”
    “为什么不应该高兴呢?你知道的,庞加莱猜想已经困扰了我们全球数学界大半个世纪了,现在能够解决掉这样的问题,我当然应该高兴.”
    对于这一点,丘成桐并不嫉妒王多鱼,毕竟后者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天才人物。
    “尽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的确不如王多鱼,但你应该知道,我成名也很晚啊,属实大器晚成而王多鱼是属于少年天才,这是属于他的时代”
    “如果是其他方面的话,我并不认为我不如他啊,只能说我接触庞加莱猜想比他了很多,仅此而已”
    同为数学领域的天才,丘成桐绝对不如他现在说的那么轻松自如,没有丝毫的压力。
    无可否认的一点,那就是王多鱼非常优秀且年轻。
    但要说丘成桐嫉妒王多鱼,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说别的,仅仅只是王多鱼不愿意来美国这边留学,他就知道对方永远也不可能过上好的生活。
    最起码,物质享受这一块,王多鱼永远也不可能比得上他。
    至于说妻子这一块,呵呵,朱玲长相确实举世无双,但却只是普通人,甚至当时在北大学术报告会时,她还表现出不耐烦等态度,没格局,也不是一个学术研究者应该娶的老婆。
    相反,丘成桐娶的妻子郭友云,她可是宝岛物理学家,学识、格局、见识等都是上上之选。
    因此,在丘成桐看来,王多鱼除了在数学天赋上面可能会比自己强那么一点,其他方面都是被他碾压。
    郭友云见状,便知道自己丈夫的心思,便好奇地多嘴问了一句关于王多鱼的事情。
    结果,就是这么一句,却是让丘成桐心里隐隐不快。
    毕竟不管是哪个男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老婆打听一个陌生男人吧?
    丘成桐在其他方面都相对大气,但在爱情这方面,他可小气多了。
    隔天,公共办公室内,丘成桐见到了斯梅尔,便顺嘴跟对方说了关于王多鱼已经求证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事情,同时论文已经寄过来伯克利分校的路上了。
    “上帝啊,简直难以置信,丘教授你说的是真的么?”
    斯梅尔顿时满脸惊叹地问道,说是问,实际上他自己内心已经相信这是真的了。
    为什么?
    因为这是王多鱼,不是印度那位博士生。
    库纳勒这位印度理工大学的博士生,虽然水平还不错,但他宣布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斯梅尔在没有看到论文之前,只是选择惊叹。
    可如果是王多鱼的话,斯梅尔却已经隐隐有些相信了。
    要知道,四月份在京城的时候,他就不止一次跟王多鱼交流了关于三维空间的证明工具。
    不仅仅是丘成桐提出了关于里奇流的工具,王多鱼也说出了利用几何工具进行切割三维空间的方法,这些都是非常成熟且有可能证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方法。
    加上王多鱼年轻,脑子也非常好使,因此他证明了三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斯梅尔还是比较愿意相信的。
    “肯定是真的,他们应该不至于跟我开这样的玩笑,要不了几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论文了。”
    丘成桐笑着应道,斯梅尔如此激动,在他意料之内。
    就在这个时候,他办公桌前的电话响了起来。
    “丘教授,我们已经接到了那三篇英文版的论文,一个小时前已经送到了一架由日航承运的航班.”
    电话是杨宗礼打过来的,告知了航班编号等相关信息,让丘成桐十分欣喜。
    这个时代,从港岛前往美国,都是需要在东京进行中转,然后再飞往旧金山。
    否则的话,那就是乘坐国际邮轮了。
    但国际邮轮的时间非常慢,少说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抵达美国,所以,有钱人会选择飞机,没钱的话,就只能选择邮轮了。
    “好的,谢谢!”
    丘成桐笑着说了句谢谢,斯梅尔见他挂断电话,便迫不及待地追问。
    得知论文已经在前往美国的路上,斯梅尔更加开心了。
    两天之后,论文顺利送到了丘成桐手中,斯梅尔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三篇论文被重新打印,留下打印出来的论文,原件则是被重新寄往《数学年刊》。
    远在普林斯顿小城的维克多金,他在接到丘成桐的电话时,满脸的惊讶和不敢置信。
    跟前些日子的库纳勒不同,王多鱼的论文来得可是真的快啊。
    而且王多鱼非常自信,这也让维克多金的内心产生了一些怀疑。
    从去年证明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到今年四月份,才刚刚完成一场学术报告会,没想到才过去两个月的时间,王多鱼又宣布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管维克多金怎么想,木已成舟,他作为《数学年刊》的主编,他的工作就是找好相关的审核人员,完成对王多鱼投稿过来的三篇论文的审核工作。
    这一次是丘成桐这边寄过来的信件,所以不需要再通知丘成桐和斯梅尔两人。
    但不等维克多金接到这封空运速递文件,安德烈韦伊、约翰米尔诺、查尔斯费夫曼等人全都打电话给前者,询问关于王多鱼最新论文的事情。
    安德烈韦伊他们这些人要么是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教授,要么就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
    作为全世界唯二数学中心之一,普林斯顿大学的底蕴当然是非常深厚的。
    约翰米尔诺是六二年获得菲尔兹奖,安德烈韦伊证明了对于所有曲线的黎曼猜想,以及提出了韦伊猜想,查尔斯费夫曼跟丘成桐同岁,但查尔斯费夫曼在去年获得了菲尔兹奖。
    所以,普林斯顿这个美国数学中心,不管是老一代还是中青代,顶级数学家都层出不穷。
    王多鱼证明了三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在安德烈韦伊他们看来,都是非常震撼的事情。
    在王多鱼和库纳勒之间,安德烈韦伊他们肯定选择相信前者。
    至于库纳勒这位印度理工大学博士生,是不是小丑,留待时间的证明。
    反正约翰米尔诺他们并不太在乎这些旁枝末节,他们反而更加迫切想要知道王多鱼这边的论文,究竟是不是真的已经求证出来了。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迈克尔弗里德曼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研究员,今天从安德烈韦伊口中得知王多鱼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顿时脸色铁青了起来。
    因为他就是研究庞加莱猜想的一员啊!
    如果王多鱼真的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那么他过去这些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并且他还得尽快改变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否则的话,他晋升教授的时间还会继续拖延。
    “安德烈,我可以申请加入审核团当中么?”
    “不可以!”
    安德烈韦伊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了,尽管这事应该由《数学年刊》主编维克多金来说明这件事,但能够参与论文审核的人必然都是教授级别,甚至都必须是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才行。
    迈克尔弗里德曼只不过是一名副教授罢了,而且还是今年才晋升的,肯定不符合要求。
    失望透顶的迈克尔弗里德曼没办法,只能够静一静,抓紧时间转移自己的科研课题方向才行。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也都收到了相关小道消息,得知王多鱼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甚至可能已经完成了封顶,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时,部分数学博士、教授等,他们顿时觉得天都塌了。
    很多人跟迈克尔弗里德曼一样,都是庞加莱猜想的研究人员。
    因为庞加莱猜想是数学界过去十多年来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一切都是因为斯梅尔在十多年前证明了五维空间和五维以上的庞加莱猜想,导致这个课题更加火爆。
    大家都很喜欢选择热门课题来研究,于是现在就遭殃了。
    从加州大学到斯坦福大学,再到麻省理工学院,最后到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这些学校的数学系都是一片哀嚎遍野。
    有关系的人都纷纷联系到了《数学年刊》的主编维克多金,想要求证消息是否为真。
    可惜,维克多金也不知道啊,因为论文到他手里之后,很快就被安德烈韦伊等教授给抢走了。
    就算他手里头还留有打印件,那也没用啊,因为他只是主编,根本没办法审核出具体的结果。
    庞加莱猜想这样的顶级问题,只有那些顶级数学家才有可能论证清楚,其他人的话,能看懂论文就很不错了。
    印度,新德里,理工大学。
    库纳勒还沉浸在欢喜之中,这一天拉哈尔拿着从美国那边传递过来的电报,来到了库纳勒跟前:
    “库纳勒,美国那边传来了消息,中国数学天才已经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三篇论文已经送到了《数学年刊》,现在由丘成桐、斯梅尔等顶尖数学家审核当中”
    言外之意,人家中国数学界那位天才王多鱼才是真正的高手,人家已经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所以库纳勒之前提交的论文,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哼,他肯定是假的,他怎么可能那么快就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库纳勒脸色难看地冷哼道。
    但就在这个时候,库纳勒接到了他导师嘉莱瓦教授的电话,后者表示其在美国的朋友已经收到了《美国数学学会杂志》那边的通知,之前库纳勒提交的证明论文不被通过。
    《美国数学学会杂志》是非常严谨的期刊,既然审核过后不被通过,说明库纳勒的那篇证明论文就是假的。
    就算不是假的,那也是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总之不被刊印发表出来。
    库纳勒失魂落魄地挂断了电话,拉哈尔什么时候离开的,他也不知道。
    现在这样的情况,只怕他的博士毕业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美国的媒体并没有关注这件事,反倒是港岛这边,有几家小报纸报道了这件事,因为他们这些小报社就喜欢这样的新闻。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北大学术报告会的关系,致使很多人都格外关注数学界的新闻。
    特别是王多鱼这位大陆数学天才又写了新论文,媒体都在报道这件事,小报纸自然也就找这样的热点新闻,以此来增加销量。
    还别说,印度数学博士成小丑的新闻,还是很有市场的。
    因为同样是庞加莱猜想的相关事件,印度数学博士先一步通报全世界,说他已经证明了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
    结果被《美国数学学会杂志》证实,论文无法通过审核。
    相反,王多鱼的三篇论文,从六月二十二号传出来到现在的七月初,虽然还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但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三篇论文,以丘成桐他们的实力,这么长的时间,肯定已经审核完一篇了吧?
    如果论文不行的话,肯定会被拿出来讨论的。
    外界纷纷扰扰,丘成桐、斯梅尔等数学教授们则是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审核王多鱼的论文。而此时的王多鱼却是被袁吉刚他们拉着去了山里狩猎。
    六月二十日那天,王多鱼把论文寄出去之后,就回到了计算数学系办公室,下午的时候,则是跟袁吉刚他们约着一起踢足球。
    隔天他们都跑来他家聚餐,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到了王多鱼没有藏好的子弹。
    足足三百发子弹啊,袁吉刚他们两眼放光。
    一番‘友好交流’过后,袁吉刚他们从王多鱼口中得知,这些子弹都是从一位领导那边得来的,于是便怂恿他再整点子弹,到时候暑假去打猎。
    王多鱼当然没有继续要子弹,反正三百发应该够用一段时间了。
    于是,在袁吉刚他们完成期末考试之后,一群人就出发前往王多鱼老家狩猎去了。
    七月八号这天下午,王多鱼他们一群人在打完了两百发子弹之后,终于从山里出来了。
    这一次的狩猎结果并不如人意,只狩猎到两头小野猪,其他的都没有。
    什么野兔、山羊、野鸡等之类的,都没有狩猎到。
    当然,有两头小野猪也算是很不错的了,毕竟不是空手而归嘛。
    大红沟村,村尾王多鱼家,祝汉廷看着不远处正在忙碌着的工地,满脸羡慕。
    “多鱼,你这套房子到底多久能够建好啊?我们进山两天,居然也没有什么进展啊”
    王多鱼闻言,看了一眼祝汉廷,正准备回答对方来着,袁吉刚已经抢先说道:
    “老祝你就别想那么多了,你都是马上要去美国留学的人了,这套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你也得四年之后才能够见得着”
    虽然期末考试成绩还没全部出来,但袁吉刚并不认为祝汉廷去不了美国留学。
    整个哈工大,去美国留学的名额并不多,但祝汉廷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还在《数学学报》发表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是五月底才发表的。
    两篇论文,再加上平时的成绩,那么祝汉廷拿到一个留学名额,完全没有问题。
    简香兰是祝汉廷的有力竞争者,但她能否去留学,这个也不好说。
    “谁说一定是四年之后才能够回来?我就不能每年回来一次么?”祝汉廷仰着脖子,硬气地说道。
    袁吉刚撇撇嘴:
    “老祝,不是我打击你,来回一趟机票钱,你还真不一定能够拿得出来呢”
    这句话不假!
    公费到美国留学,国家不太可能给那么多钱,再说了外汇紧张得很,所以不可能让祝汉廷每年回来国内一次。
    除非祝汉廷自己有钱,但在美国那样的地方,想要赚钱的话,除非刷盘子。
    可他是去留学,不是去美国刷盘子的呀。
    再说了,就算他去刷盘子,那得刷多少个盘子,才能够赚到来回国内的机票钱啊?
    被怼到没话说的祝汉廷,转过身去,懒得搭理对方。
    王多鱼笑着摇头道:
    “这是纯木屋,建造起来肯定费时费力,等这些木头都处理好之后,才会开始建造地基.反正今年入秋之前,肯定能够建好.”
    纯木屋计划是四月底开始的,不过五月中旬之后,王向东他们才开始进山砍伐树木,六月之前才将这些树木陆续运出来。
    也就是老王家这个家族十分庞大,二十到四十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超过十人。
    比如王向东、王多石、王建超等,如果再算上郑宝印、徐权华等人,这个数量还会超过十五人。
    他们都是在老家这边生活,砍伐树木的工作,当然是交给他们来完成了。
    六月初开始,这些木材就开始预处理,到现在七月八号,也才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当然没那么快开始建造木屋。
    众所周知,木料的干燥处理通常都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是软木,比如松木、云杉等,往往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即可。
    在王多鱼老家的后山,适合用来建造木屋的木材有很多,比如红松、落叶松、樟子松、胡桃楸、椴树、榆树和桦树等等。
    由于王多鱼希望今年就可以顺利入住,所以选取的木材都是松木。
    红松这些松树都是非常笔直的树木,运回来之后,就可以去皮晾晒了。
    等到八月中下旬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建造了。
    如果到时候木料依然不符合建造标准,那就等到九月份再建造呗。
    反正材料必须提前准备好,否则的话,到时候耽误了工期,那就麻烦了。
    “其实我有一个疑问,到时候冬天的时候,你就不怕被冻死么?”
    楼建国忍不住提出了疑问,余新耀他们闻言,一个个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即便是袁吉刚这位北方人,他也不知道纯木屋的话,冬天会不会冷死。
    “当然不会,脑子是用来干嘛的?这点问题都想不到么?”王多鱼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大脑说道。
    冬季的东北,零下三十多度跟玩似的,呼一口气都能冻成冰碴子,就算袄裤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还是会冻得直哆嗦。
    而在东北过冬必须得取暖,只不过取暖方式五八门,农村最常见的就是烧火炕、火炉、火墙等。
    城里的话则是集中供热,以及未来的电热炕板、电暖风、电暖气、地暖等。
    但是现在的话,在大红沟村就只有烧火炕和火炉这些方式了。
    所以王多鱼能够选择的当然也只有这些取暖方式了。
    “行吧,你知道这一点就好,我还以为你没有想到这些呢”
    楼建国的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呢。
    以王多鱼的脑子,他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些呢?
    东北的冬天有多冷,楼建国肯定没有王多鱼那么清楚,毕竟前者他只是在东北这边过了一个冬天而已,王多鱼可是度过了很多个冬天呢。
    “管它暖和不暖和,反正到时候冬天我们来这边体验一下就知道了.”荣光夏突然笑着说道:
    “对了,多鱼,你之前写的那三篇论文,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审核完呀?我到现在都还没读懂你那篇四维空间的论文呢,要不趁现在有时间,你给我们上上课?”
    此话一出,祝汉廷、余新耀、田茂华、莫若高他们全都欣喜地点头,期盼地看着王多鱼。
    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论文,有多么牛逼,祝汉廷他们一清二楚。
    即便没能够去北大参加报告会的楼建国等人,也都从祝汉廷他们口中得知了当时现场有多么壮观、震撼。
    所以,研读这篇论文,已经是成为他们的任务之一了。
    只因为他们跟王多鱼可是同寝室室友,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情谊。
    “又要开小课堂?”
    王多鱼无奈地摇头,还是没有开这个头。
    因为即便是同一间寝室的室友,他们各自的进度也不一样,有些人已经读到了第八页,甚至是第十页,但还有人只读懂了前面两页。
    所以他要是开讲的话,不管讲哪一页,对其他人来说,都不公平。
    索性他不讲。
    等过些日子,他回到哈工大之后,再把计算数学系的同学们召集起来,然后再开课就是了。
    到时候他从第一页开始讲起,能领悟多少,就全看个人了。
    隔天,王多鱼他们吃好喝好,终于返回哈工大了。
    刚抵达哈工大,王多鱼就去找吴从炘说这件事了。
    后者一听,顿时大喜。
    “你终于愿意开课了,太好了,我这就安排下去!”
    六月底的时候,李瑞和刘德本两位哈工大的家长,便找王多鱼谈过话了,想要聘请后者为哈工大的副教授。
    尽管他只是本科毕业,甚至他是四月份才毕业的,隔了两个月的时间,哈工大居然要聘请他为副教授,一步登天,跟刘桃顺同等职位了。
    啧!
    不过当时王多鱼拒绝了,毕竟他连硕士都不是,更别说博士这些了。
    而且去年期末考试之前,刘德本就已经给王多鱼申请了讲师待遇,但他并没有去领过这些待遇,因为他都没有上过课。
    何况,他如果领了这些待遇的话,那么每月二十四块钱的大学生国家补贴就不能拿了。
    就因为这件事,吴从炘他们一直都挺无奈的,因为他们就怕王多鱼跑了。
    现在他提出要给计算数学系的同学们讲一讲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这篇论文,吴从炘当然十分高兴。
    半小时之后,王多鱼还在办公室里翻看航天方面的书籍时,李瑞、刘德本、韩绝等人全都过来了。
    “多鱼同志,刚才吴主任跟我们说,你要给大家讲课,这件事是真的么?”
    办公室里,除了王多鱼之外,就只有杨秀华在,其他人都出去了。
    杨秀华看到校领导全都来了,一时间都有些惊讶。
    她知道学校非常重视王多鱼,没想到王多鱼只是说了一句要开课,李书记他们就如此兴师动众,会不会有点太过了?
    王多鱼也觉得刘德本他们过于小题大做了,就这点事,值得这么麻烦吗?两大家长都亲自跑一趟,不至于啊。
    “嗯,李书记,刘校长,这当然是真的!”
    “好好好!”
    李瑞和刘德本他们顿时大喜,连声说好。
    等高兴过后,刘德本马上说道:
    “多鱼,我这就给你安排,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哈工大计算数学系的副教授,享受七级工资待遇.”
    听到对方的话,王多鱼顿时惊讶地问道:
    “刘校长,你也知道我在中科院数学所担任实习研究员,拿的是十二级工资,如果我现在又拿七级工资,应该是不允许的吧?”
    “现在已经不讲究这些了,而且你这是不同单位,这个不需要你来操心了。”
    刘德本一句话,让王多鱼果断选择沉默。
    既然这样,那就由他们自己来安排好了。
    虽然这样一来,他可能会让很多知道内情的人不爽,但只需要做好保密工作,那么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哈工大史上最快的教授聘请书,几乎是光速出现在王多鱼面前,而哈工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就在七月九日这一天诞生了。
    成为哈工大的副教授,王多鱼的任务也不多,每年可以讲课也可以不讲课,看他自己的喜欢,但科研项目是一定要有的。
    只不过,考虑到王多鱼现在刚完成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所以刘德本他们直接表示今年的科研任务暂时不需要完成。
    如果有讲课的安排,王多鱼还是需要提前跟吴从炘这边申请,毕竟这需要提前进行安排。
    现在是暑假,期末考试成绩也刚出来。
    有很多学生并没有离开学校,所以同学们很多都已经知道结果了。
    所以现在王多鱼想要开课讲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有些已经离校的同学,那就非常遗憾了。
    简香兰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她在全系排名第一,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稳地拿下了一个留学美国的名额。
    祝汉廷排名第三,第二的则是代义安。
    然而代义安却不是很高兴,因为他即便排名第二,也未必能够拿到名额。
    排名第五的是荣光夏,他嘴角苦涩,这一次肯定没戏了。
    即便荣光夏他也发表了一篇论文,可没用啊。
    薛晓玲排名仅仅只是第九,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而她也已经不去想留学美国的事情了,因为她早已经想好了要‘曲线救国’,并且坚定无比地要走这条路。
    寝室内,薛晓玲刚回来,就听到她们室友的最新通知:王多鱼即将开课,会在这个暑假内讲关于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这篇论文。
    具体开课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明天上午。
    每天上午讲两个小时,其他时间自由活动。
    听到这个消息的薛晓玲,顿时尖叫了起来。
    而简香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因为她没记错的话,七月十三号,他们留学美国的学生将会离开哈工大,前往bj集合,然后再前往港岛。
    跟她一样,心情复杂的还有祝汉廷。
    他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一个名额绝对跑不了。
    既然如此,那么他就无法听王多鱼的课程了。
    所以是留学美国好一点,还是留在哈工大好一点呢?
    至于说埋怨王多鱼不提前开课?
    呵呵,不管是简香兰还是祝汉廷,他们两人都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如果王多鱼没有完成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相关证明,或许他也不会开课。
    303寝室,荣光夏本来还挺失落的,这会儿看到脸上没有笑容的祝汉廷,不由安慰道:
    “老祝,你都要去美国留学了,以后回来肯定比我们牛逼,去那边可要多学习,把老美的那些技术都学回来.”
    袁吉刚却是嘿嘿直乐:
    “老祝你看到了没有?多鱼明天开课,而且他现在可是副教授了,嘿嘿以后我们可不能这么没有礼貌,不能喊他多鱼了,得叫王教授!”
    瞅他这嘚瑟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教授呢。
    楼建国、余新耀、田茂华、莫若高等人也都纷纷附和了几句,祝汉廷闻言,摇头苦笑。
    虽然他坚信自己去美国留学,一定能够混出一个人样来。
    但是现在,他却突然没有了这个自信,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让他别去美国,而是应该留在国内。
    只是这个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余新耀他们等人羡慕嫉妒的夸赞之中,消失不见了。
    隔天,七月十日上午九点半,计算数学系教学楼,阶梯大教室,人满为患。
    这才九点半而已,阶梯教室就已经坐满了人,现场来的人最少有三百人了吧?
    因为挤得很满,上一届的学生跟这一届的学生全都来了,还有其他系的学生,都慕名而来,专门想要旁听。
    毕竟王多鱼可是哈工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现场不少同学的年龄都比王多鱼还要大,可王多鱼的名气却是比大家所有人的年龄加起来都还要大得多。
    很快,门口还来了不少人,有学生认为不应该在阶梯教室,而是改其他地方。
    闻讯赶来的吴从炘,跟着苏正淮他们刚走进阶梯教室,就被眼前的一幕给吓了一跳。
    于是,十分钟之后,紧急通知:授课地点改为大礼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