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3章 ,聚餐 位置分析 天明和暮光(求订阅)

      第133章 ,聚餐 位置分析 天明和暮光(求订阅)
    哐当!哐当!
    火车朝着北方冰城这个目的地行驶而去,王多鱼坐在下铺位置,低头看书。
    前天他见过朱玲父母之后,下午他就跟朱玲一起,把房子的事情给敲定下来了。
    隔天他又跑了一趟《京城文艺》编辑部,把存放在杂物房的读者来信全都带回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这处房子。
    读者来信这件事,王多鱼只是简单跟朱玲提过一嘴,并没有展开来说。
    这种全凭读者心情信件,打赏金额也不一定,王多鱼就没有多说了。
    反正信件放在家里,上好锁,也不需要担心有人来撬门,因为隔壁就是友谊宾馆,没人敢乱来。
    搞掂这件事之后,王多鱼也没有继续在京城多待,而是启程返回冰城了。
    这一次来京城,原定只是待几天的,结果后来发生了许多事,又待了十来天。
    乘坐火车一路哐当了将近二十个小时,不算晚点地回到了冰城。
    晚点半个多小时,真的不能算晚点。
    把行李搬回教室寝室楼的家里,王多鱼了半个多小时,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卫生,正准备休息一下,结果门口就来人了。
    “王多鱼,我想请教你一下.”
    来人是薛晓玲,一个让他非常意外的客人。
    说实话,他跟数学一班的同学,关系都很一般。
    尽管之前元旦节的时候,薛晓玲来过他家做客,但那算是班级聚会吧,只不过举办地放在他家而已。
    而他跟薛晓玲根本没有单独相处过,所以他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就自己找了过来,并且还是在他前脚刚到家的这个时间点。
    “你怎么知道我回家了?”
    来者是客,王多鱼还是把对方迎了进来,只不过大门开着,并没有关上,这是在避嫌。
    人言可畏,王多鱼当然不会不注意这一点。
    虽然他在大家眼中就是一条单身狗,毕竟没多少人知道他跟朱玲或者刘晓俪谈对象的事儿。
    甚至他跟朱玲都快谈婚论嫁了,这事儿就更没多少人知道了。
    “我刚才上厕所的时候,碰巧看到你了”
    薛晓玲闻言,顿时眼睛一亮,微微拘谨,又有些雀跃地走了进去。
    找地方坐下来之后,她就拿出论文,开始请教。
    王多鱼一看,脸顿时黑了下来:
    “薛晓玲同学,你确定你要我来帮你讲这个?这篇论文我前两天不是在清华已经讲过了么?你是参加过这场讲座的”
    “可是我弄不懂嘛,我到现在也才读懂前面两页,从第三页开始就不会了.”薛晓玲低头委屈地说道。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王多鱼欺负了对方呢。
    还好现在大门没关上,要不然王多鱼是真的有理都说不清了。
    “如果你是请教其他问题,我或许还会跟你讲一讲,但是这篇论文的话,我不能跟你单独讲,因为太浪费我的时间了”
    顿了顿,王多鱼严肃地拒绝道:
    “你要是想要读懂这篇论文,那么你需要多看拓扑学相关的书籍,我记得我们计算数学系办公室有不少这些论文和书籍,明天我会专门把这些书名给列出来,到时候让祝汉廷交给你们.”
    薛晓玲闻言,顿时黯然地点头,旋即才拿出另外的教科书,认真地请教了起来。
    那篇论文确实很难,她想着自己跟王多鱼是同学,加上她自认为长的还不错,加上王多鱼又没有对象,所以她想试试看,有没有可能让王多鱼给她讲一讲这篇论文。
    结果她根本没有这样的优待。
    委屈不?
    是挺委屈的,但没办法,王多鱼就是这样的直男。
    他的温柔和耐心,只是给到朱玲和刘晓俪她们这样的女同志,跟她们这两位一眼万年的芳华气质女生比起来,薛晓玲确实没有可比性。
    真不是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而是实话实说,薛晓玲是常人眼里的美女,朱玲和刘晓俪是美女群体当中的顶级美女,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怎么比?
    非要形容的话,那就是闵行老破小的房子跟浦东高大上大平层的区别。
    所以,这完全就是两码事!
    瞅了一眼薛晓玲拿出来的题目,王多鱼听完她的问题之后,差点又忍不住翻白眼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拿出来问?
    真不知道薛晓玲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还好,王多鱼忍住了,没有继续再说她。
    过了一会儿,给她讲解完之后,王多鱼就准备开始赶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居然来人了,是刘桃顺教授。
    “原来你回来了呀,我还说你家怎么敞开着门,我还以为进小偷了呢.”
    刘桃顺站在门口,看到了薛晓玲,有点惊讶,又看到王多鱼离她还挺远的,差点笑了出来。
    王多鱼眼光高这事儿,刘桃顺很清楚,因为他没记错的话,王多鱼好像谈了一个对象,春节前后那段时间,他还隔着几十米的距离碰到过两次,只不过没有靠近前打招呼罢了。
    薛晓玲长得还不错,可惜了。
    老刘在门口站着聊了两句,便离开了,不过他刚走,祝汉廷、莫若高、袁吉刚他们都来了。
    看到薛晓玲在他家里,袁吉刚他们的目光顿时就不那么纯粹了,暧昧得很。
    他们几人的目光让薛晓玲羞涩不已,但她居然没有离开,因为祝汉廷提出了想要让王多鱼帮忙讲一讲那篇论文的要求。
    结果没有例外,直接就被拒绝了,王多鱼当场拿出纸和笔,然后写了一串书单:
    “喏,你们拿着这个书单去看书吧,等你们把这些书都弄懂学会之后,那么到时候你们再来看我那篇论文,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困难了.”
    “好了,接下来我要开始干我自己的事情了,你们要么留下来安静看书,要么就该干嘛干嘛去吧,反正不能再打扰我了”
    回到哈工大,王多鱼的目的就是为了做自己的事情。
    薛晓玲很失望,但她也没有办法。
    袁吉刚他们却是盯上了王多鱼带回来的糕点和酒,然后表示今天晚上聚一聚。
    聚餐这件事嘛可以有,直接打火锅就可以了,买菜之类的事情就交给楼建国和余新耀他们两人来完成,其他人负责处理食材。
    结果薛晓玲表示她也想加入进来,她可以出钱。
    王多鱼想拒绝,毕竟这是他们303寝室聚餐,薛晓玲加入进来的话,那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几个小时之后,到了晚上的时间,王多鱼家中,已经有十多人了,简香兰、代义安等人都来了。
    整个数学一班,几乎来了一大半同学。
    说好的寝室聚餐,最后变成了班级聚餐,也是没谁了。
    因为是打火锅,并且人也很多,所以最后跟隔壁的老师们借了两个锅。
    屋内的众人,虽然饮食习惯不同,但全都会做饭,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来的,都会做饭。
    所以就晚饭这一顿,大家一起忙碌,还是很快搞掂的。
    十多人一边忙着晚饭,一边聊着天,倒是挺欢快的。
    众人聊天的时候,当然会提及讲座、论文的事情,然后又提及了那些书单的事情。
    “多鱼,是不是真的看完这些书单的话,就能够完全读懂你的那篇论文了?”
    这是简香兰提出来的问题,王多鱼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只不过有句话他没说清楚。书单上面的书,看完之后,确实可以读懂他那篇论文,但想要读懂那篇论文,如果仅仅只是靠自学的话,最少需要半年以上,才有可能读懂那篇论文。
    何况,想要看完书单上面的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拓扑学这门科目原名叫位置分析,是十九世纪形成的一门数学分支,属于几何学的范畴。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多面体欧拉定理、四色问题等都是拓扑学发展史的重要问题,仅仅只是弄懂这些就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拓扑学在泛函分析、李群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和其他许多数学分支都有广泛应用。
    而四维空间中的庞加莱猜想论文,虽然不如三维空间那么难,但其难度系数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天赋,那么仅仅只是王多鱼列出来的那些书单,他们都未必能够看完学会。
    “那要看哪些书,才有可能跟你一样,写得出这样的证明论文呢?”
    简香兰继续提问,而这才是她的目的。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全都停下手中的活,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王多鱼看。
    因为他们也都很想知道,王多鱼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谁不想被人瞩目?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亲自邀请前往美国留学?
    屋内的众人当中,估计就王多鱼这个奇葩不乐意,但简香兰、代义安、祝汉廷他们这些人都会非常愿意前往美国留学。
    即便是老实巴交的川蜀汉子楼建国,他肯定也非常想去美国留学的,只不过他还没离开基础班呢,跟专业班的同学还有点差距呢,留学美国就不要想了。
    而且不仅仅只是去美国留学,甚至听那些老一辈数学家们说,王多鱼这篇论文是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的。
    这年代的信息闭塞,没那么畅通,但是简香兰他们去过一趟京城,在京城短短两天多的时间里,他们也听说了不少事情,其中关于菲尔兹奖的信息,就知道不少。
    总结一句话,那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就足够证明菲尔兹奖的逼格了。
    因此,祝汉廷、代义安、薛晓玲、荣光夏他们都很想跟王多鱼一样,年纪轻轻就发表论文,然后有可能竞争到菲尔兹奖。
    “这个就不仅仅是看书的了,还需要你们足够努力,加一点点天赋和灵感.”
    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王多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他确实是在颠三倒四,纯属一派胡言。
    庞加莱猜想这样的顶级数学问题,但凡有人能够证明其中一个小问题,就已经非常牛逼了,绝对是全球顶级数学家了。
    中国国内目前能够在这个领域内,称得上是顶级数学家的并不多,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苏步青等都是这类数学家。
    当然,还有不少人并不是纯粹理论数学研究者,比如秦元勋、周毓麟等人,他们都是半道离开了数学,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
    拿秦元勋举例,他在一九六零年之前,一直在数学所任职,从副研究员开始,再到方程室副主任,然后到常微分方程组组长。
    六零年五月,上面一纸调令,秦元勋从此隐姓埋名,遁入二机部九院理论研究部工作。
    难道秦元勋不厉害么?
    当然非常牛逼,要知道他在一九四六年进入哈佛大学读书,次年他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创造了哈佛大学校史上最快获得博士学位的记录。
    后来七二年的时候,有不少美籍中国学者跟着一起来到京城,点名要见秦元勋,于是他就再度回到了数学所工作,现在是应用数学推广办公室副主任。
    所以,不少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数学家,真的不少。
    简香兰他们这一群人当中,究竟有没有可能会出现一批这样的人才,现在还不敢说。
    反正王多鱼就是拼命忽悠就对了,鼓励他们朝前看,不要想太多,努力奋斗就对了。
    祝汉廷他们被王多鱼的话,弄得热血沸腾,仿佛菲尔兹奖近在眼前了。
    “我们系办公室不是有很多书和专业期刊嘛,这些你们都可以借来看,不过你们看归看,不能盲目,还是脚踏实地好一点,选定一个方向前进.”
    王多鱼忽悠了一会儿,然后才劝说他们赶紧先吃饭吧。
    这一顿饭下来,十多人几乎都被忽悠瘸了。
    不过就在快结束的时候,代义安突然问了一句,为什么王多鱼不愿意去美国留学呢?
    此话一出,祝汉廷他们都纷纷附和,表示美国有多好多好。
    而且陈省身他们这些数学教授在美国那边不是生活的很好嘛,为什么王多鱼那么排斥呢?
    “这个就不要问了,我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这个问题,王多鱼已经有些免疫了,也不太想回答,连敷衍都不想应付一下。
    或许在代义安他们看来,美国很牛逼,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且现在上面也说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嘛,王多鱼却那么排斥美国。
    这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见王多鱼并不想多说这件事,大家也都识趣地没有继续聊。
    回到哈工大之后,王多鱼的生活开始变得规律了起来。
    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即将春暖开的三月份,北国风光也都开始进入万物复苏的季节了。
    刘晓俪没有给他写信,他也没有当一回事儿,似乎两人都在斗气,就看谁先憋不住。
    朱玲倒是给他写了一封信,聊起了锡拉胡同六号院的那些邻居,或者准确来说是那些租户的事儿。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王多鱼第一次到朱家,而且还是以朱玲对象的身份登门,买了不少礼物。
    虽然没有领证结婚,也还没有开始谈这件事,但房子已经买下来了。
    她父亲朱启正支援了一千块钱人民币,王多鱼拿出两千块钱,朱玲出了三百块钱,合计三千三百块钱拿下了锡拉胡同六号院。
    并且之后,朱玲也搬进了这套四合院的小跨院居住,从此就不住在医学科学院宿舍。
    王多鱼之前送了一辆二六自行车给她,让她现在每天可以骑自行车往返锡拉胡同和医学科学院之间。
    当然,这两个地方也就是一公里的距离,非常近,就算不骑车,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房子已经被买下来了,所以朱玲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包租婆,这个月就体验了一把收租的感觉。
    尽管只是十块钱,但把她给高兴坏了,所以写信跟王多鱼分享这件事。
    其实王多鱼知道,她之所以高兴,并不仅仅只是收租,更是因为她父母不再催促她结婚了,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
    毕竟现在王多鱼跟她已经算是绑定在一起,等四月王多鱼去京城作学术报告的时候,估计就会正式提结婚这件事。
    甚至到时候直接领证结婚得了。
    王多鱼是二婚,他跟朱玲坦白过这件事,甚至她还见过陈清婉这个前妻,就是之前那次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在北大燕园游玩时偶遇的。
    不过朱玲已经没有印象了,她也不是很在意这件事,反正王多鱼也没有跟他前妻生孩子,而朱玲自己也都是二十七岁了,当然不会再拖沓了。
    只是王多鱼没有想到的是,朱玲让他隐瞒了他有前妻的事情,没告诉她父母,就是怕节外生枝。
    看完朱玲的信件之后,王多鱼微笑着拿起纸和笔,给她写了回信,提及了他最近在哈工大忙碌的事情。
    虽然未来老丈人朱启正支援了一千块钱,并且告知他和朱玲两人,这笔钱不急还。
    但是王多鱼还是在最近这段时间,疯狂写稿,直接将《雪城第三卷天明》和《雪城第四卷暮光》给写了出来。
    每卷都是十六万字,总共三十二万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