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3章 ,护犊子,参与期末考试的出题?几封信件,亲自编撰航天专业教材

      第123章 ,护犊子,参与期末考试的出题?几封信件,亲自编撰航天专业教材
    “多鱼,你怎么突然想到要报名航天专业呢?难道你在计算数学系待得不好么?”
    吴从炘等人十分紧张,把王多鱼团团围住,也不是质问,就是想要搞清楚后者的想法。
    王多鱼表情略微无奈,摊了摊手,道:
    “主任,航天专业就是我的兴趣爱好而已,我就想着多学一点知识,没有其他想法”
    “再说了,我现在在计算数学系也就是看看书写写论文,时间勉强还算充足.”
    航天专业可以说是哈工大的王牌,当然现在的航天专业,啥都没有,百废待兴呢。
    而王多鱼的想法确实是多学习,短时间内来说,肯定以数学为主。
    他现在的威望可以说是没有的,他连单独带项目的资格都没有,自然是以积累经验和学习为主。
    见他这么说,吴从炘还是不太放心,“你不打算继续深入研究数学了么?”
    “肯定会啊,主任,我没说不继续深入研究数学了,我只是想多学点知识,仅此而已。”王多鱼差点无语,他刚才的话说的还不够清楚么?
    感觉到王多鱼的语气有些不耐烦了,刘桃顺笑呵呵地打圆场道:
    “多鱼,我们肯定是支持你的想法,你想要多学习是没有问题的”
    吴从炘也反应过来了,连忙附和着表示,他会亲自过去航天工程系那边,跟马思介主任聊一聊这件事。
    “主任,我跟你一起过去吧。”
    王多鱼闻言,顿时笑着说道。
    他毕竟要报名航天专业,肯定要主动一些。
    航天专业目前还没自己的独立办公楼,跟机械系在同一栋教学楼。
    所以吴从炘和王多鱼两人刚上楼,迎面就碰到了劳远昌教授。
    “吴教授,王同学,你们是来找人的么?”
    看到王多鱼的时候,劳远昌挺意外的。
    虽然王多鱼入学哈工大有小半年了,但他本人很忙碌,劳远昌就更不用说了,更加忙碌。
    因此两人根本没有碰过面,一次都没有。
    “对,劳教授,我们过来这边找马主任,呵呵,下次再聊。”
    吴从炘笑容有点勉强,他本来就是护犊子的性格,现在却是主动将王多鱼送给马思介,多少有点讽刺。
    而之前,劳远昌还想让王多鱼当他的学生呢,因此吴从炘也是尽量不让王多鱼跟前者说话,生怕被对方给拐带走了。
    望着吴从炘两人离开的背影,劳远昌顿时摇头失笑了起来,然后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办公室内,马思介跟吴从炘两人寒暄客套过后,得知王多鱼要来他们航天专业旁听的时候,顿时面露喜色,特事特办地就通过了。
    在哈工大这所学校,几乎没有哪位老师没有听说过王多鱼的名字。
    高考状元的名号还是很响亮的,何况最近这段时间,刘德本校长和李瑞书记两人忙碌的事情都跟王多鱼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七机部之所以通过哈工大航天专业的申请,据说也跟王多鱼有关系。
    马思介当即亲自帮王多鱼办理手续,火速处理好了这件事。
    当王多鱼离开机械系教学楼的时候,手里已经抱着好几本教材了。
    回去的路上,吴从炘想起学术报告会的事情,不由跟王多鱼提议道:
    “多鱼,要不明年你帮忙开个班,讲一讲你那篇论文?”
    “什么论文?哦,四维空间那篇论文啊,主任你也知道这篇论文还是有点难度的,拔苗助长的事情是不是不太好?”
    “多鱼啊你可能还不知道,刘校长已经和李书记商量了,明年六月份就给你颁发本科毕业证,但在此之前就先给你申请讲师待遇等你毕业之后就给你申请副教授待遇”
    王多鱼闻言,不由疑惑地看向对方。
    此时天气还是挺冷的,可吴从炘这么一说的话,他真的就不困了呢。
    提高待遇这件事,他当然非常高兴了。
    不过明年六月本科毕业这件事,嗯嗯,虽然快了一点,但其实也还好。
    “主任,那我需要准备一下毕业论文吗?”
    “你都写了那么多篇论文了,到时候随便挑一篇就是了,不需要额外准备.”
    顿了顿,吴从炘推开门,等王多鱼走进教学楼之后,他才接着说道:
    “其实刘校长的意思是今年就让你毕业了,不过李书记却想着太快了,也怕你毕业之后就跑了.呵呵,多鱼你应该不会去国外留学吧?”
    吴从炘问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随意,但眼神却一点都不随意。
    “主任你这句话都不知道问了多少遍,我不想说了。”
    王多鱼翻了个白眼,这时候已经回到办公室,坐下来之后,跟吴从炘详细了解情况之后,他还是没有答应是否在春节后开课的事情。
    他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到时候再说。
    转眼时间,元旦假期到了,王多鱼没有回老家,而是准备在教师寝室简单吃顿饭。
    但是元旦这天,除了303寝室的七人之外,简香兰、代义安和薛晓玲等人都来他家做客,一群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吃饭,但是没喝酒。
    众人聊的还是关于学术报告会、论文等方面的事情。
    性格活泼一点的薛晓玲,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问道:
    “多鱼,你应该不参加期末考试了吧?”
    她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哀嚎,特别是祝汉廷他们几人,纷纷打趣王多鱼,如果他参加期末考试的话,那他们肯定会被吊打的。
    谁不知道王多鱼的数学专业一流啊?
    就在这个时候,简香兰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或许不是参加考试,而是可能会参与出题。”
    客厅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将近二十平米的客厅内,十多人齐刷刷地看向王多鱼,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祈祷着后者不要参与出题。
    为什么?
    因为王多鱼写的论文,连苏正淮、杨秀华等老师们都看不懂,更别说他们这些学生了。
    所以,如果真的让王多鱼出题的话,他要是把难度系数提高,那他们这一次的期末考试,岂不是要糟?
    一九七九年一月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向王多鱼走来。清晨的阳光并不猛烈,好吧,说是清晨,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上午了。
    冬日的冰城,白天十分短暂,撑死了也就是八九个小时而已。
    元旦过后,期末考试就差不多快要到了。
    因为今年除夕在一月二十七日,寒假肯定是在二十号之左右开始放假,那么期末考试当然也要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王多鱼并没有参与期末考试的出题,而是抱着航天教材开始啃。
    只不过,偶尔的时候,他还是被苏正淮他们打扰,因为他们需要研究那篇庞加莱猜想论文,以期到时候在报告会的时候,能够听得懂。
    很多细节方面的内容,王多鱼并没有在论文上面写出来,苏正淮他们根本就弄不懂,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计算。
    因此,王多鱼偶尔指导他们一下,算是放松一下脑子吧。
    当时间进入八号这天的时候,期末考试正式开始,王多鱼并没有参加。
    办公室反而冷清了很多,因为苏正淮他们都去当监考老师了。
    这天中午,王多鱼去了一趟学校附近的邮政局,拿回来了几封信件。
    周老太太给他写信了,吐槽说他的读者又给他寄来了三大麻袋的信件,而且还闹出了一点小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门口保卫科队长傅吉祥闲着无聊,去了一趟卫生间。
    回来的时候,发现垃圾桶有一封被撕碎的信封。
    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里是《京城文艺》编辑部,信封这玩意儿还是很常见的。
    可傅吉祥特别无聊,看了一眼信封,碰巧看到了信封碎纸里有誉王两个字,就好奇地将信封捡起来。
    因为傅吉祥他知道王多鱼并不在京城,而且一般寄给后者的信件,大部分都是读者写来的。
    那么是谁拆掉誉王的信呢?
    很快,傅吉祥通过信封确认了是读者写给王多鱼的信,而拆掉这封信的人则是他们保卫科的小朱。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拆了也就拆了。
    可是没过几天,小朱又接连拆掉了好几十封读者来信,让一直帮王多鱼收信的傅吉祥有点纳闷:怎么最近的读者来信突然少了那么多呢?
    一番观察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小朱又拆信了。
    所以傅吉祥猜测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果不其然,小朱最近都阔绰了不少,还被周老太太发现了。
    周老太太发现小朱连续好几天都去西单那边下馆子,吃得满嘴流油。
    小朱的工资是四十多块钱,并不算少,但他家五口人,就靠他一个人支撑。
    所以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呢?
    于是周老太太让傅吉祥调查一下这件事,很快就确定了是小朱偷偷拆读者写给王多鱼的信。
    而那些信件足足有六十七封,其中有十九封信都是有读者寄钱来,大部分都是一块两块,但也有几个土豪,其中一个土豪居然寄来了十张十元大钞票呢。
    那可是一百块钱,在这时代绝对算得上是巨款了。
    这样一笔巨款,小朱当然按耐不住,所以成了惯犯。
    周老太太写信给王多鱼,就是希望他能够改一改收信的地址,就放在哈工大,不要再让《京城文艺》编辑部帮忙收信了,否则的话,很容易出事。
    看完老太太的来信,王多鱼神情顿时无比复杂,这事儿还真是难办。
    他暂时搁置了这封信,等下思考清楚之后,再给老太太回信。
    刘晓俪也来信了,她在信上说她即将在二十号回冰城,让他不要那么早回他老家,她还想去他的寝室看看呢。
    提起寝室,刘校长分配的房子是两室一厅,其中一间是主卧,另一间卧室则是被他当成了杂物房和书房。
    之前从京城带回来的读者来信全都搬回杂物房了,并没有继续留在计算数学系办公楼那边。
    前后两次,总共八个麻袋的读者来信,堆满了一个角落。
    除此之外就是那五百多本书,都被他存在书架上。
    书架是吴从炘安排人帮忙送过来的,哈工大这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书架。
    而刘晓俪来信就是想要完成之前他们两人的约定,也就是拆那些读者来信。
    或许她还有其他想法,但信里面并没有表现出来,王多鱼也没有多想。
    本来两人就聚少离多,精神交流远胜现实的交流。
    朱玲也来信了,不过只是一封信,还是王多鱼回到哈工大之后收到的第一封来信。
    信里面说她很忙,絮叨了不少忙碌的内容,又询问他春节前会不会再来京城一趟?
    马上就是春节了,王多鱼还真的不去京城。
    夏培肃在前些天就已经来过信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他出力。
    高速阵列处理机最重要的就是数,而这个所谓的是数,则是由存储器来提供。
    此前王多鱼已经将存储器样本完成了,并且也通过了测试,而处理机系统结构中所采用的并行技术,同样由他来完成。
    因此目前来说,大方向上面已经没有问题了,存储器、编程等就靠夏培肃他们来解决了。
    如果后续还遇到其他技术问题,那就再另行通知王多鱼呗。
    中科院数学所也没什么事情,作为一名兼职的实习研究员,王多鱼平日里并不需要前往数学所打卡上班。
    至于论文的话,呵呵,他早已经超额完成了,陶方起早就心满意足了。
    除此之外,京城那边也没什么事情了。
    所以,除非是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这边有什么技术问题,要不然,他大概率不会在春节前去京城。
    看完这些信件之后,王多鱼坐在办公桌前,叹息了一口气。
    收拾一番心情,他就拿出纸和笔,开始给周雁如等人回信。
    读者来信的地址肯定不能够改,这点毋庸置疑,至于说被保卫科拆信这件事,王多鱼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只能靠周雁如和傅吉祥他们帮忙管理了。
    写完信之后,王多鱼这才将目光投向航天专业的那些教材,他的眼神带着无奈,这些教材他都已经看完了,但却是感觉不太对劲。
    要不,自己亲自编教材?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