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帝王之家
第230章 帝王之家
高有道带着王及善来到书房,两人分宾主坐下。
王及善也不再藏话,开门见山道:“高校书,我来找你,是为了杜复。”
高有道道:“他怎么了?”
王及善便将大食细作找上杜复的事说了。
高有道听完后脸色大变。
“他已被大食人买通了吗?”
王及善沉声道:“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他们关系越来越紧密,继续放任不管,那就说不准了。”
高有道道:“那能否趁现在就阻止呢?”
王及善平静道:“您如果执意要求的话,我可以答应你。”
高有道听出他话中有异,道:“王将军,有什么话,您能直截了当的说明白吗?”
“好,那我就直说了,我从安西就发现了这帮细作,却一直没有动他们,反而费大量精力监视他们,您说我是为了什么?”
高有道怔了怔:“为何?”
王及善沉声道:“因为我想知道大食人来长安的目的,从而推断出他们想要做什么,再上奏陛下。”
“眼下我朝在吐蕃作战,大食军队也进入吐蕃,我们暂时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若是能探听到一些机要,也许就能让前线将领,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避免更多伤亡。”
高有道此时也听明白了。
若是直接阻止大食人接触杜复,必定打草惊蛇,内领府的一番布置也就白费了。
他沉默良久后,说道:“那您准备怎么做,又需要我做什么?”
王及善伸出三根手指。
“眼下有三个选择,第一,直接抓捕大食人。第二,任由大食人接触杜复,暗中查探他们的目的。第三,让杜复配合我们,假装大食人的内线,探听大食情报。”
高有道忙道:“在下以为,第三种选择最好。”
王及善缓缓道:“若是选这一种,便需要一个人与杜复接触,将情况跟他说明。”
高有道终于明白对方为何跟自己说这么多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我去跟他说。”
深夜,高有道躺在床上,抱着杜蓉,脑海中思索着要不要和妻子说杜复的事。
忽然,他怀里的杜蓉微微动了一下,抬头道:“夫君,母亲病了,我明日想回杜府一趟。”
高有道道:“病了?可请了郎中?”
“请过了,只是偶感风寒。兄长最近非常忙碌,每天都要亥时(晚上九点)之后才能下衙,只能由我去照顾了。”
杜复原本有一妻四妾,他的妻子是武功苏氏,杜门垮台的那天,苏氏便上门交涉,让杜复休妻。
后来杜复买醉之时,四个妾室跑了三个,杜复恼怒之下,把最后一个也赶走了。
所以他现在光棍一条。
高有道道:“也好,明日我告个假,陪你一起去看望岳母。”
杜蓉忙道:“你不是要帮陛下审阅奏章吗,哪能轻易告假,我一人去就行啦。”
高有道笑道:“没事,前阵子卢照邻也告过假,影响不大,偏殿内有五个人,少我一个也没什么,陛下不会怪罪的。”
杜蓉只当他是为了自己才告假,感动道:“夫君,你真好。”
次日一大清早,夫妻两人便坐着马车来到杜府。
杜母病情并不严重,只是因心情抑郁,服药也不积极,故而一直卧病在床。
她见杜蓉二人来看望自己,非常喜悦,陪二人说了会闲话,精神头好了些后,便开始诉苦。
“哎,蓉儿,你这次可要帮我劝劝你兄长。”
“兄长怎么了?”
杜母苦着脸道:“那孩子又犯了犟,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嘴里嘀嘀咕咕的,说什么要把杜正伦扳倒之类的话,你说我能不担心吗?”
杜蓉皱眉道:“兄长还想向杜正伦报仇?”
杜母道:“是啊,他也不想想,人家四品大员,得圣人器重,他连九品都没有。人家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他,何必去跟人家斗呢?”
杜蓉跺脚道:“兄长怎么能这样,当初明明答应我们,好好在中书省当值的!”
杜母说着说着,掩面而泣,道:“我有时候,真想什么都不管,去下面找他爹。”
杜蓉赶忙劝道:“您别多想,我一定好好劝说兄长。”
话是这样说,杜蓉也知道她说的话,杜复根本不听,所以只能将这个艰巨任务,交给自己丈夫了。
高有道也正合心意。
他隐隐觉得,杜复忽然要找杜正伦报仇,跟大食细作有关。
杜复下衙果然很晚,直到亥时中牌,才终于回家。
他神情很疲惫,瞧见杜蓉夫妻来访后,也没有太大表示,进屋向杜母问候一句,便去厨房弄晚膳去了。
高有道跟到了厨房,靠在门檐上,默默望着杜复生火。
“高承奉,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杜复冷淡的道。
高有道年初时升了品,虽然实职官依然是校书郎,本阶官却升为了从八品上阶,承奉郎。
高有道沉声道:“听说你又想对付杜正伦,伯母很担心你,所以让我来劝劝你。”
杜复眼中多了一丝奇异的笑容,道:“劝我?我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你凭什么来劝我?”
高有道皱眉道:“大功告成?”
杜复呵呵一笑,道:“高有道,你知道我为何每天晚上回这么晚吗?”
高有道道:“我正觉奇怪,两省吏员下衙确实要晚些,也不该这么晚才对。”
杜复冷笑道:“不错,别的令史戌时就下衙了,只有我要多忙一个时辰。”
“有人在故意为难你?”
杜复道:“并没有,贵妃娘子曾派一名内侍来中书省找我问话,多亏她,中书省没人敢给我穿小鞋。”
“那你为何比别人下衙晚一个时辰?”
杜复哼了一声,道:“是我主动要求的。”
“啊?”
“你该知道,最近朝廷在吐蕃用兵,后勤供应很不容易,负责对接此事的户部令史和中书省令史,每天都要整理一百多份后勤供应清单。”
高有道参与机要,自然知道后勤艰辛,听杜复语气,似乎主动接过这苦差,所以才忙碌到这么晚。“杜兄,你接下此事,不会是因杜正伦的关系吧?”高有道试探道。
杜复冷冷道:“你说对了,我就是为了对付他,才主动接下此事!”
高有道盯着他,道:“你想造成后勤混乱,让陛下处置杜正伦?”
杜复哼了一声,冷冷道:“杜某身为大唐吏员,怎会干出这种事来。高有道,你这是在羞辱我!”
高有道听他如此说,心中反而松了口气。
“既非如此,你如何能利用此事对付杜正伦呢?”
杜复将一根柴火放入灶内,缓缓道:“前段时间,我遇到一名商人,从他口中,得知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高有道目光闪动。
杜复道:“据他说,安西都护府最近发生一件怪事,有很大一批物资,从长安输送过去,却离奇失踪了。”
“失踪?”
“不错,那批物资有大量粮草、数万马匹、骆驼,进入安西都护府后,便失踪了,所有州县、军镇,都没有接收到这批物资。”
高有道道:“这和杜正伦有什么关系?”
杜复哼道:“户部负责运调这批军粮马匹之人,就是杜正伦。”
“所以你怀疑是杜正伦贪污了这笔物资?”
杜复厉声道:“不是怀疑,而是肯定!我趁着与户部对接的机会,想尽办法,从户部令史口中套出话来。”
“他们果然知道此事,然而,却无一人知道物资到底去了哪里。一个个鬼鬼祟祟,讳莫如深,显然是被警告过,封了口!”
“你怀疑他们是被杜正伦封口?”
“不错,难道还有其他可能吗?”
高有道沉默了一会,缓缓道:“杜兄,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西域商人,为何会知道如此机密之事?”
杜复道:“他说自己从安西过来的路上,听安西百姓们议论的。”
高有道冷冷道:“这话你信吗?如果真是杜正伦所为,会闹的人尽皆知?”
杜复变色道:“他没理由骗我!”
“我来问你,你认识他后,他可向你打听过什么消息?又或者对什么情报很感兴趣?”
杜复脸色陡然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高有道缓缓道:“杜兄,你本是个聪明人,只是被仇恨冲昏头脑,你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杜复阴沉着脸,道:“你是想说,他们故意利用杜正伦为借口,从我这里探听情报?”
“你觉得呢?”
杜复沉默良久,咬牙道:“难怪他们总在打听中书省的事,高有道,他们到底是谁?吐蕃细作吗?”
“不,他们是大食细作。”
……
十月初三,小雪。
温泉宫,九龙汤。
只听“噗通”一声,李勇跳入池中,溅起一大片水。
不一会,他从水中冒出脑袋,朝李治看了一眼,见父亲并没有斥责自己,顿时欢快的玩起了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全国放假。
李治带着一家人来到温泉宫泡温泉。
皇子们跟自己一起泡,公主们则跟着武皇后、嫔妃们一起。
帝王之家,亲情最是难能可贵。
李治也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生骨肉相残的事,至少趁他们年纪还幼小,给他们留下些美好和睦的回忆。
李治正在替李贤洗身子,一旁的李显由李弘抱着,好奇的望着这边。
不一会,李贤洗完后,李治又帮李显洗。
李贤年纪太小,不能独自下水,王伏胜等内侍在他身上绑好几个羊皮球,这才让他下池。
在羊皮球的浮力下,李贤漂浮在水面,玩的十分欢快。
这时,也不知李治给李显洗头时,哪里把他弄得不舒服,小李显哇哇大哭,哄半天也没哄好。
李治没法子,只能让王伏胜把他抱到武媚娘那里去,让武媚娘哄他。
不得不说,带这么多孩子过来,光顾着照顾他们了,自己都没怎么泡温泉。
李治正准备下水泡一会时,又有内侍来报,王及善在外面求见。
李治摆手道:“让他等一会。”
说完下入水中,闭上双目,整个身子浸在温暖的泉水里,只露出一颗脑袋。
李弘小小年纪,已颇有兄长风范,陪在李贤旁边,防止弟弟出现意外。
李忠则老老实实待在李治旁边,学他一样,身子沉入水下,只露出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李勇三人拿着一个羊皮球,在水上玩耍着,他们也不敢太吵到李治,在很远的地方玩着。
一个时辰后,李治起身离开了池子,披着一件大丝巾,来到一间暖室,召王及善觐见。
不一会,王及善来到暖室,见礼之后,说道:“陛下,臣已查出大食细作的目的了。”
李治道:“哦,他们什么目的?”
王及善道:“他们打探的全都是吐蕃消息,比如我朝有多少军队进入吐蕃,还有咱们打下吐蕃后,会有哪些后续政策。”
李治道:“如此来看,他们还是在打吐蕃的主意?”
王及善道:“臣琢磨着,他们是想探出咱们出兵吐蕃的战略目标,从而派人来跟我大唐谈判,共分吐蕃领土。”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暂时别动他们,如果真如你所言,大食人应该很快会派一支使节团过来了。”
王伏胜道:“是。”
大国之间,除了战争,也有外交。
眼下唐军还未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李治必须留下一条外交解决吐蕃问题的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