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7章 李勣面圣

      第187章 李勣面圣
    次日清晨,李勣早早进宫。
    过了朱雀门后,骑着小马穿过承天门大街,过承天门,到两仪门时,方才下马步行,很快来到甘露殿外。
    李治昨晚宿在承香殿,刚起床在殿内和刘充嫒一起用膳,便听到李勣求见后。
    他也顾不得再吃东西了,快步来到甘露殿。
    李勣平日一向很少入宫,每次入宫都有大事,更何况这么早入宫。
    李勣叙礼毕,直接向李治说道:“陛下,老臣昨日去了昭陵,见过长孙无忌。”
    李治已经听陵令汇报过了,并不吃惊,先让王伏胜给李勣搬了张椅子,这才问道:“不知李公因何事去见元舅?”
    李勣叹道:“吐蕃之事,陛下虽未怪责老臣,老臣却心中有愧,让陛下几个月功夫白费。所以去请教长孙无忌,关于禄东赞之事。”
    李治目光一闪,他最清楚长孙无忌的能力,若不是碍于两人关系,很多事情上,他其实也很想请教一下长孙无忌。
    “元舅怎么说的?”
    李勣遂将长孙无忌利用苏毗女王的谋略说了。
    李治沉吟半晌,点头道:“此法倒可以一试,纵然无法收服苏毗贵族,只要让他们与吐蕃赞普离心,也不吃亏。”
    李勣又道:“长孙无忌还说,禄东赞经过此事后,很可能出手报复,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安西都护府。”
    李治脸色微变:“安西?”
    李勣疑惑道:“陛下,怎么了?”
    李治表情凝重,沉声道:“昨日朕刚刚收到安西都护元守礼的一份奏章,他说龟兹国君臣不和,国王和宰相剑拔弩张。”
    李勣身子前倾,缓缓道:“老臣没记错的话,龟兹宰相叫那利,国王叫布失毕吧。”
    李治道:“李公记得一点不错,就是这两人不和。”
    李勣皱眉道:“那就奇怪了,老臣记得那利一直忠心耿耿的辅佐布失毕,两人因何生隙?”
    那利是龟兹国宰相,又被尊称为贤相,贞观二十二年,跟随龟兹王布失毕一起叛唐,投靠突厥,最终被大唐击败。
    龟兹国都城被攻陷后,那利依然不肯死心,暗中联络突厥人,来了个里应外合。
    郭孝恪就是死于那一战。
    唐太宗为收揽人心,赦免了两人,让他们返回龟兹国。
    自那以后,龟兹国也从大唐属国,变成大唐的安西四镇之一,需听安西都护府命令。
    “据元守礼说,那利与龟慈王妃私通,还被龟兹王知道了。如今君臣猜忌,元守礼不知如何处理,便派人把他们送到长安,让朕来裁决。”李治缓缓道。
    李勣沉声道:“不对劲,那利素有贤相之名,怎可能与王妃私通?”
    李治原本并不当回事,这时也察觉出不对,目光闪动,道:“你怀疑是吐蕃人搞鬼?”
    李勣道:“龟兹王残暴,不得国人之心,全靠那利支持,才能稳固王位。陛下,您想想,等他们到了长安,您会如何处置?”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此事是那利的责任,况且郭孝恪当年之死,他也要负上责任,朕应该会把他关起来吧。”
    李勣道:“到时布失毕独自回国,必定不被国人承认,吐蕃人再暗中挑拨,龟兹国定会大乱!”
    李治点点头。
    龟兹处于安西都护中心,称得上安西都护府最重要的地区。
    龟兹国若是混乱,整个安西都护府都得乱起来,到时突厥人再被挑动反叛,吐蕃军队趁势北上,后果将非常严重。
    李治深吸一口气,道:“伏胜,立刻传旨,让护送龟兹王和那利的军士,带着他们前往碎叶城,朕再给裴行俭传一道密旨。”
    李勣忙问道:“陛下准备让裴副都护怎么做?”
    李治很快写下一份旨意,递给李勣瞧了瞧。
    李勣看完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
    裴行俭站在碎叶城东门的城墙上,极目远眺。
    这座城池还在修建中,因东门在计划中修的最晚,到现在还没动工,城墙显得非常低矮,距离地面只有一丈不到。
    碎叶城又名素水叶城,因其北面有一条素水叶河环绕,故而得名。
    素水叶河在碎叶城东边,向南而拐,东边的商队要来到碎叶城,就必须先过一座木桥。
    裴行俭来到碎叶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木桥旁边重新修建了一座宽阔的石桥。
    石桥还在动工之中,不过只要修建好了,裴行俭相信会有更多商人从碎叶城经过,而不是选择南边的叶支城。
    碎叶城的人口虽还不多,却有很多唐人,其中还有一支是陇西李氏的旁支,也不知是何原因,迁移到碎叶城居住。
    裴行俭带领大军驻守碎叶城后,最高兴的就是这些唐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积极配合裴行俭发展碎叶城。
    裴行俭又凭着自己渐渐抬高的威望,让西域一些国家国王,将本地的唐朝奴隶释放,安置在碎叶城。
    这些奴隶多是庭州百姓,被突厥人卖到西域,还有一些是跟随商队来到西域,因某些变故,落魄成奴隶。只要是唐人,裴行俭来者不拒,都会妥当的安置好他们,就连混血唐人,他一样欢迎。
    总而言之,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提高碎叶城的人口。
    碎叶城驻扎一万唐军,裴行俭还会细心的给军中的单身汉找媳妇,让他们赶紧生出娃来。
    裴行俭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他已经嗅到了战争的风险。
    大食人在长安表现的非常安分友好,与唐朝的协议也让步很大,仿佛在示好。
    然而裴行俭来到碎叶城后,对他们的感观很快发生变化。
    大食国攻击性很强,而且他们以宗教立国,凡是打下一片地方,就会强迫所有人信仰他们的宗教。
    石国国王将大食人的古兰经给裴行俭看过,里面的教义非常极端,他们的目标是让所有人成为他们宗教的信徒,大唐肯定也不例外。
    只不过他们发现大唐很强大,暂时没把握击败大唐,所以才表现出爱好和平的一面。
    他们侵略其他国家不需要理由,按理来说,如此残暴之师,应该很快四分五裂才对。
    然而大食国内部并无分裂迹象,唯一的争端也不过是宗教方面的争端,并无普通平民起义。
    这也让裴行俭认识到大食国宗教的可怕之处。
    虽然大食国现在还没有对大唐庇护的小国出手,但裴行俭相信这一天用不了多久,到时大唐势必要跟他们动手。
    在战争到来之前,准备的越充分,取胜的机会才更大。
    正当裴行俭思索之际,他瞧见远处有一支马队穿过木桥,正朝着碎叶城而来。
    这支马队与别的队伍不同,随行有唐军护送。
    裴行俭快步下了城墙,来到城门外等候。
    没过多久,马队终于驶近,一辆马车上下来两个人,正是龟兹国王和宰相那利。
    龟兹国王四十多岁,留着褐色的大胡子,他冷哼一声,朝裴行俭道:“裴副都护,皇帝陛下这是何意,为何又让我们来碎叶城,难道让你来处死那利吗?”
    那利淡淡道:“处死我?若是没有我,你以为你的国王还当的成吗?”
    龟兹王哼了一声,道:“我是大唐天子册封的龟兹王,你不过是我的臣子,还是个偷腥的臣子!”
    那利沉声道:“我已说过,没有跟王后私通,你为何就不信呢?”
    龟兹王骂道:“我亲眼所见,你还想狡辩吗?”
    “你见到的不过是个背影,那人并不是我……”
    裴行俭打断道:“两位不必争执,你们的事我已尽知,陛下也已知道,做好所有安排,你们听命行事便是。”
    两人大眼瞪小眼了一会,都哼了一声,各自别开脑袋。
    裴行俭当即带着一支军队,护送两人朝龟兹国而去。
    到了黄昏时分,终于到达龟兹都城,四周尽是黄沙,龟兹都城也不过是一座小土城。
    裴行俭让军队在两里之外停下,只让龟兹王一人回城,他和那利乔装打扮成侍从。
    龟兹王道:“裴副都护,您这是何意?”
    裴行俭道:“你回到都城就知道了。待会别人问你那利在哪,你就说被我大唐皇帝处死。”
    龟兹王虽不太明白,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王位是唐人给的,不敢违抗唐人命令。
    几人很快来到城下,却发现城门紧闭。
    龟兹王抬头望着城墙,大声怒吼道:“我是大王,快开城门,让我进去。”
    城墙上出现一名龟兹将领,大声道:“那利丞相呢?”
    龟兹王怒道:“他私通王后,已被唐朝皇帝处死了!”
    龟兹将领厉声道:“你这昏君,竟将我们尊敬的那利丞相害死,你没有资格再当我们国王!”
    龟兹王惊怒道:“羯猎颠,你疯了,敢对本王说这种话?!”
    龟兹将领大声道:“将士们,你们还认不认他当国王?”
    城墙上的龟兹军士纷纷道:“他杀了那利丞相,不是我们国王!”
    龟兹将领道:“大唐皇帝杀了那利丞相,我们何必再追随他。将士们,随我追随吐蕃吧,吐蕃赞普仁慈,会善待我们!”
    裴行俭朝那利打了个眼色。
    那利拿下头上的兜帽,大声道:“那利在此,众将士,立刻拿下叛徒羯猎颠!”
    羯猎颠其实还有不少亲信,不过那利威望太高,城墙上还在混战时,守门士兵已打开城门。
    裴行俭射出响箭,唐军策马奔来,很快平定了龟兹国这场叛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