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奏功(下)
第131章 奏功(下)
下朝之后,内官早得了旨意,引着杨林前往甘露殿。殿外廊下,值殿的宦官,垂手而立,见杨林到来,内宦连忙挑起明黄的湘竹帘。
甘露殿内,沉香袅袅,杨坚换下冕服,身着常服,斜倚在蟠龙榻上,身边案几上摆着征北的捷报与江南舆图。见杨林进来,他抬手示意,道:“皇叔,快坐。”
杨林撩袍,坐在杨坚的身旁,目光扫过案上舆图,指尖在扶手上轻叩两下,道:“陛下,今日朝堂上虽说定下三年平陈策,但江南陈朝坐拥长江天险,麾下尚有不少精兵良将。”
“陈叔宝虽然昏聩,但陈顼治国十四载,终究是给陈叔宝留了不少家底,更是给陈叔宝留下了几个良臣大将,有他们辅佐陈叔宝,不做万全准备,根本不可能拿下江南。”
杨坚伸手拨弄着案头烛火,道:“皇叔所言极是。朕虽已吩咐贺若弼,让水师在长江沿岸增设岗哨,日夜巡查,等待时机。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他指了指舆图上南陈的几处重镇,道:“伪陈水军以建康、京口、采石为要地,这三地互为犄角,易守难攻。要取南朝,必要先取采石,采石的得失,关乎征南的成败。”
“这采石矶地势险要,突兀江中,乃扼守长江咽喉之要冲,伪陈必然在此重兵布防。若是不能一战而下,伪陈便可依托此地,源源不断从京口、建康调遣援军,夹击我军水师。”
杨林淡淡道:“要破采石,必要想办法除掉萧摩诃,有这个再世关公坐镇采石,长江天险固若金汤。我大隋便是集结百万水师,也很难攻破采石矶。”
“萧摩诃,”
杨坚目光一凛,缓缓道:“可惜了这个忠正之将,此人若能为我所用,平定江南就可事半功倍。”
萧摩诃,这是个真正的猛人,他被称为再世关公,不只是因为他的忠直,更是因为他武力之强,几如关张在世,号称南北朝第一猛将。
杨坚虽看不起南人的孱弱,但他第一次见萧摩诃时,却是称其为真壮士。
杨林捋须,沉吟片刻,道:“陛下虽有惜才之心,奈何萧摩诃对伪陈忠心耿耿,除非陈叔宝自断臂膀,不然,想让他为我大隋所用,根本就不可能。”
杨坚目光在烛火上定了定,忽展笑颜,道:“皇叔,陈叔宝这人,不能以常理度之,自断臂膀之事,未必不会发生。”
他指尖划过舆图上的采石矶,道:“现在的伪陈朝堂,奸佞横行,陈叔宝又昏庸猜忌,我们只需略施手段,就能让萧摩诃不得不转投我大隋。”
杨林了然,摇头道:“陈叔宝终究不是陈顼,没有陈顼的精明干练,身边尽是些阿谀奉承之徒,要是重金贿之,必见成效。”
杨坚悠悠道:“是啊,陈叔宝可比陈顼,好对付的多!”
说这话时,杨坚心中也有些戚然,子孙不肖,任父祖积攒下再大的基业,也会转眼成空。陈顼就是个教训,他的子孙可不能重蹈陈叔宝的覆辙。
如此想着,杨坚的目光从烛火上收回,转头看向杨林,道:“皇叔,此次征北,吕尚率部深入金山,大破敌营,为大隋立下赫赫战功。朕欲封他为大将军,鲁县公,您看如何?”
杨林想了想,道:“依我看来,凭吕尚的本事,给他个柱国、上柱国,亦或郡公、国公,都绰绰有余。”
“只是,他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未免日后功高难赏,封他大将军、鲁县公,已是陛下爱惜人才了。”
杨坚笑道:“知我者,皇叔也!”
天子杨坚所封的大将军、鲁县公,当中最具分量的,应该是鲁县公这个爵位。
只因,这里面的大将军,与北隋十二府真正执掌兵权的大将军不同,他们虽然都是正三品,但这是勋官体系的大将军,名大于实。
所谓的勋官,是西魏时的宇文泰首创,他为奖励作战有功者,创设了勋官制度,奖励作战有功的将领。
至杨坚时,他又对勋官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勋官体系,设置了上柱国到都督共十一等勋官。
分别是从一品上柱国,正二品柱国,从二品上大将军,正三品大将军,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正四品开府仪同三司,从四品上仪同三司,正五品仪同三司,正六品大都督,从六品帅都督,正七品都督。
杨坚给予吕尚正三品大将军的勋官,只是为了帮助吕尚积累资历,为这个未来女婿铺平以后的仕途。与正三品勋官相比,那个鲁县公的爵位,才是对吕尚真正的酬赏。
要知道,大隋爵位,设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县公有一千户食邑,享两千石俸禄,世袭名爵。
杨林目光微闪,道:“陛下对吕尚的安排,可谓深思熟虑。”
杨坚闻言,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吕尚这孩子,不仅武力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对我大隋忠心耿耿,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朕将兰陵公主许配于他,也是看中了他的品性与潜力。”
杨林微微欠身,面上浮起一抹笑意,道:“陛下圣明,阿五与吕尚堪称佳偶。二人成婚后,陛下得一佳婿,依此子的年纪,可扶三朝社稷,我大隋江山无忧矣。”
杨坚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轻抿一口,热气在他眼前氤氲,模糊了神色,道:“希望如此。”
“此次征北,吕尚的确让朕刮目相看。不过,眼下征南之事迫在眉睫,他虽年轻有为,却还需历练。”
杨坚放下茶盏,目光重新聚焦在舆图上,手指沿着长江水脉游走,最终停留在瓜洲渡口,道:“皇叔,瓜洲渡口是南北漕运要冲,又毗邻京口。”
“此地商贸往来频繁,是兵家大争之地。伪陈在此同样布有重兵,且与采石矶、建康遥相呼应,你说朝中有谁,可担重任,驻兵瓜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