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24章 收服老导演,水上贫民窟见闻

      第524章 收服老导演,水上贫民窟见闻
    “我们就乘坐这种船?”伊斯特伍德导演指着眼前这艘独木舟大小的小船,
    “这艘已经算是比较好的船了。”林源率先跳上船,gakki酱二话没说跟着他上了船。
    这种小船除了船夫之外,最多只能乘坐三人,剩下一个位置刚好给伊斯特伍德导演。
    此时是傍晚时分,天色已经逐渐暗沉。
    再过一会儿,等到天色全黑以后,就要开始在巴卡维贫民窟播放电影了。
    作为放映主持人的布塔,已经提早赶去参加准备工作,林源他们没有现场的工作,所以去的晚一些。
    “你看,还有凳子可以做,是不是挺好的?”林源指着船上的几个废旧的空油漆桶说道。
    在这种贫民窟的小船上,固定椅子肯定是没有的,有几个空油漆桶当凳子用就已经很不错了。
    林源拿起一个锈迹斑斑的油漆桶,吹掉上面的灰尘以后,示意gakki酱坐。
    gakki酱毫不嫌弃这样的凳子,笑容满面的坐下。
    林源又清理好一个凳子,向伊斯特伍德导演招招手:“快来,不然赶不上电影的播放了。”
    老导演叹了一口气坐上船:“林源,我真是佩服你。”
    “这有什么好佩服的?”
    “你对于贫穷的生活条件,真的是一点都不介意。
    正常情况下年轻人都吃不了苦,更何况你还是世界首富。
    像你这样活的这么纯粹的人,我七十多年的人生都不多见。”伊斯特伍德导演说道。
    在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社交圈,接触的都是手握重金的富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日入斗金的大明星,他见惯了这些人对于奢侈生活的追求。
    出门必须是豪车,穿衣必须是高级定制,吃饭必须是高档食材……
    而像林源这样,已经是世界首富了,还活的如此简单纯粹的人真的不多。
    再结合之前林源在乞拉朋齐的表现,伊斯特伍德导演已经越来越难以掩饰对林源的喜爱了。
    一开始,老导演刚关注到林源的时候,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崭露头角的影坛新星。
    虽然林源拍摄的电影非常的惊险刺激,但是在伊斯特伍德导演看来,也就和辰龙为代表的华人动作巨星没多大区别。
    很敬业,很敢拼,很值得敬佩,但时代毕竟在变,这种不要命的拍戏方式终究会被特效制作所淘汰。
    可随着林源的电影票房成绩越来越好,他个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伊斯特伍德导演惊讶的发现,自己不经意间林源已经成长为了一棵参天大树。
    这时伊斯特伍德导演再去关注林源时,发现他已经拍了那么多部了不起的电影了。
    从那时起,老导演有了和林源合作的想法,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出了合作的邀请。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在那时的林源已经是好莱坞的超级巨星,咖位独一无二。
    但在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心中,他看待林源的心态还是平视的。
    林源有多少财富他并不看重,论起电影成就虽然林源拍了很多部好电影,口碑和票房双双炸裂,但伊斯特伍德导演认为自己也不差。
    从影半个世界,他同样也拍出过许多历经岁月检验的经典电影,拿过各大电影节的奖项。
    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比林源差,这是他作为一名老电影人的骄傲。
    可是后来林源的电影,继续肉眼可见的在进步中,每一部电影都比之前的更加危险刺激。
    除了动作戏的进步之外,在电影制作和内核表达上,水准也在不断地提高。
    于是有了那部代表林源巅峰之作的《大唐英歌》。
    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伊斯特伍德导演的想法,他再也没法用平视的眼光来看待林源了。
    他问过自己,这样的电影他拍的出来吗?
    哪怕是自我评估时,总是容易自视甚高,但老导演还是得出了他拍不出来的结论。
    不仅他拍不出来,当今影坛没有任何的导演拍的出来,这是专属于林源的电影。
    但看过了这么好的电影,从影一生的伊斯特伍德导演,就再也没法保持平静了,不能在自己手上也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将来岂不是要带着遗憾进坟墓?
    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伊斯特伍德导演终于实现了和林源的合作。
    其实合作之初,老导演的内心也是忐忑的。
    他不知道早已功成名就的林源,是否还能保持初心,继续踏实的前行。
    这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在老导演的一生中,他看到了太多人在发迹以后,整个人都变了的例子。
    更何况林源从事的,还是极度危险的特技动作电影。
    扪心自问,伊斯特伍德导演觉得如果自己有林源的财富和名气,躺着享享福不香吗?
    在片场拼命拍戏,不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人生吗?
    可现在已经什么都有了,还要去拼命,万一出了点意外,美好的生活不就戛然而止了?
    但在乞拉朋齐拍摄期间,林源用他的行动,彻底的征服了伊斯特伍德导演。
    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
    英俊,富有,聪明,勇敢,谦逊,温和,善良……
    上天仿佛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灌输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这让伊斯特伍德导演对林源的喜爱与日俱增,今天林源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像是压垮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他下定了决心:自己剩下的日子,都准备和林源一起干了。
    于是伊斯特伍德导演从包中,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协议,递给林源道:“早就想和你谈谈这件事了。”
    林源疑惑的接过,翻看了几页后,他知道这是一份长期合作协议。
    大致意思是约定了伊斯特伍德导演将和林源影业签约,成为专属导演。
    合作期间,林源影业只要承诺每两年给他拍摄一部电影即可。
    对于电影的拍摄成本没有提出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电影需要由林源来立项。
    不要求一定要林源出演,但至少要由林源来编写剧本。
    剩下的对于酬劳等事项的约定,都是相当的宽松。
    可以说,这是一份不太公平的协议,伊斯特伍德导演的要价太低了。
    林源看着手中的协议,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他想要把伊斯特伍德导演纳入麾下已经很久了,原本他打算等拍完这部电影以后再提,但没想到今天老导演竟然主动提了出来。
    看到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协议,说明有这种想法已经很久了。
    林源自然是很高兴看到伊斯特伍德导演的加入,在他的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中,老导演代表的是当下的五到十年。
    而诺兰导演代表着是未来的二十年。
    这样一个传承有序的人才梯队,才是林源影业能够持续保持业绩的根基。
    但是林源也知道,老导演愿意加入林源影业,看重的不是利益。
    如果是利益就很简单了,在商言商,钱给到位了他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可老导演要的是更多的人生可能性,这一点和艾森先生没有区别。
    林源倒是不担心自己给不了伊斯特伍德导演想要的,大不了就是多开几部电影就好了,虽然这样会让他很累,但这也没有办法。
    在《丛林恶霸》拍摄完毕后,他就必须马不停蹄的去拍摄下一部电影《谍战之王2》,剩下的新电影也要尽快规划起来了。
    林源感到现在自己的身后站着太多的人,他们在逼迫着林源不断往前奔跑,片刻不能停息。
    也许这就是他在达拉维贫民窟,土坎巴村,乃至今天的巴卡维贫民窟,都感到无比的放松自在的原因吧?
    只有在这些地方,林源才感受到那种接地气的生活气息。
    看到林源在思索,伊斯特伍德导演有些着急的问道:“你不会看不上我这个老头子吧?”
    “说什么呢?导演你是老当益壮,和你合作以来的这些天,我完全被你的导演能力所征服。只是这份协议的内容,不太合适。”林源说道。
    “怎么不合适了?我们都觉得ok,不就行了吗?”伊斯特伍德导演说道。
    “这关系到公司的报酬体系,要是给你的这么少,别的导演会怎么想?”林源答道。
    听到林源的话,伊斯特伍德导演意识到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他犹豫的问道:“要不我再改改?”
    林源没有把协议交回给伊斯特伍德导演,而是伸出手说道:“合作的意愿我们是达成了,祝我们合作愉快。具体的协议条款还是我来吧,我让公司的法务团队做一份协议给你。”
    “好的,那就交给你了,我们合作一定会很愉快的。”
    伊斯特伍德导演伸出自己满是皱纹的右手,用力的和林源握在了一起。
    此刻的林源相当的满足,在机缘巧合下他又收下了一名大将。
    伊斯特伍德导演不同于科恩导演,范.迪塞尔,这些老班底。
    他是和诺兰导演,孟涛指导一样,在公司能起到鼎足轻重作用的核心人才。
    如果再有几名这样的人才加入,林源就可以慢慢的进入半退休状态了。
    虽然彻底退休是不可能的,他还年轻而且林源影业要是每年不出品至少一部他主演的电影,恐怕也就和普通的电影公司没有区别了。
    终于可以出发了,三人在独木舟的油漆桶凳子上坐好后,船夫就用撑杆带着他们向远处而去。
    从基桑加尼位于刚果河的码头出发,大约十多分钟独木舟就驶入了一个狭窄的水道。
    这条水道虽然只有二十多米宽,但是进出交错的小船相当的多。
    据船夫介绍,这些都是进出巴卡维贫民窟的船只,毕竟那儿住着八万多人,全部依靠船只进出,怎么可能船不多呢?
    好在通往巴卡维贫民窟的水道有八条,才使得这条水道没有堵死。
    林源乘坐的独木舟不断前行,船下的水肉眼可见的从清澈变得浑浊,然后变得黄中透着黑色。
    这水不仅极为肮脏,还发出一阵阵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基桑加尼位于赤道地区,这不知道混杂着多少排泄污水的河道,在炎热气候的炙烤下,味道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据船夫说,现在是傍晚了,气味已经算是好多了。
    一方面是因为气温降低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每天的“午后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河道。
    要是在正中午的时候过来,味道至少是现在的三倍臭。
    对此林源也是无奈,没想到还没到巴卡维贫民窟,就已经先吃了一个下马威。
    不过从水质来看,林源知道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果然,独木舟再往前驶出四五分钟,巴卡维贫民窟的轮廓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林源第一眼看到巴卡维贫民窟的印象就是:黄,特别黄的一大片。
    浑浊的湖水是黄色的,水上建造吊脚楼的木板是黄色的,用来铺房顶的茅草是黄色的,停靠在吊脚楼边的独木舟也是黄色的……
    当大片的黄色连在一起时,就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像是末世沙丘中的人类定居点,充满了破败感。
    当独木舟继续靠近,正式驶入巴卡维贫民窟时,林源一行人可以近距离的观看这些木制吊脚楼了。
    水上这些搭起来的高脚楼棚屋,一座紧挨着一座,有的木头都已经断裂,有的干脆只用木头做出一个框架,用塑料布胡乱围上,就算作是一个棚。
    吊脚楼之间,用来连接各处的“桥”是木制的。
    更准确来说,是用一些破旧木板参差不齐地拼凑起来的,走上去颤颤巍巍,还能透过拳头大的木板缝隙,看到下方的水道,显得相当的不靠谱。
    其中一栋看起来非常破旧肮脏的棚屋,却四通八达的通过木桥,联通着一大堆吊脚楼,俨然是一副区域中心的模样。
    “那栋房子是什么?”伊斯特伍德导演好奇的问道。
    “你们猜猜看?”船夫笑着问道。
    “我猜是小卖部,这么交通便利的地方,肯定是为了方便大家买生活必需品。”伊斯特伍德导演答道。
    “林先生你猜是什么?”船夫接着问道。
    “让新垣小姐替我回答吧。”林源说道。
    gakki酱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厕所。”
    船夫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新垣小姐答对了,你怎么猜到是厕所的?”
    “我听说过贝蒂小姐说,她和林源一起入住过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我自己前几天也和林源一起乘坐过‘地狱之船’。
    这些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挤的贫民窟生活,似乎总是以厕所为核心布局的。”gakki酱说道。
    “看来你们是懂穷人的生活方式的。”船夫感叹道:“在巴卡维贫民窟,平均每20户家庭,共用这样一个厕所。排泄污水就这样直接排到棚户之下的水道中。”
    伊斯特伍德导演看着水道上漂浮的各种厨余和生活垃圾,还有大量不可名状的烂泥状物质。
    他的心中涌出一个想法:巴卡维贫民窟不是建立在湖泊之上,而是建立在下水道之上!
    “啪!”林源突然用力的伸手,在gakki酱耳边用力一拍。
    “怎么了?”gakki酱问道。
    “蚊子。”林源展开手掌,一只被拍烂的大蚊子,出现在他的掌心。
    他从背包中拿出驱蚊水,交给gakki酱和导演:“你们多喷一点,这儿蚊子多。”
    众所周知,有水的地方就有蚊子,更别说这么大一片下水道。
    而蚊子会传播疟疾,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各种疾病。
    林源和gakki酱不用担心生病的问题,可伊斯特伍德导演毕竟是老人了,免疫力肯定比不上年轻人。
    要是在这儿得一场大病的话,那就真是够呛了。
    眼前的环境可以说是糟糕透了,从居住条件,到卫生情况,可以说每一样都令人难以忍受。
    哪怕是对于经历过这么多的林源来说,也要承认比起这儿,达拉维贫民窟和大平板船都像是天堂了。
    一想到有超过八万人,长年累月住在这种地方,大家的心情就忍不住变得沉重起来。
    就在此时,突然水面上传来了一阵扑腾声。
    “哗啦~哗啦~”
    在这样漂浮着数不清的垃圾的水面上,几个孩子们游来游去。
    他们憋一口气就钻进了水里,游出很远才重新回到水面上换口气。
    “他们这是在干嘛?就算是学游泳,不能去外面干净一些的水域吗?”伊斯特伍德导演惊讶的问道。
    这儿的水质有多糟糕就不用说了,要是他不小心喝一口水,估计要去住院。
    就算是在这儿长大的孩子免疫力足够强,但肯定也不会喜欢这儿水的味道。
    “应该是抓鱼吧。”船夫答道。
    “抓鱼?这儿有鱼?”伊斯特伍德导演不敢置信的问道。
    “当然,而且还不少。毕竟对于人类来说是恶臭的垃圾,对于鱼类来说和打窝也没什么差别。别忘了,这儿曾经是一片渔村。”船夫说道。
    像是验证了船夫说的话,不一会儿,就有个九岁左右的男孩,开心的抱着一只大鱼浮上了水面:“你看我,抓到了一只大家伙。”
    其它的小伙伴游过来:“羡慕死我了,这足足有两公斤吧?可以卖钱换点灯油了。”
    几个黑人孩子一起爬上一旁的棚屋,小心的把鱼放好。
    “我会分半只鱼给你们的,你们也好几天没吃到过肉了吧?”抓到鱼的那个孩子说道。
    “不用卖钱吗?”几位孩子问道。
    “嗯,我妈妈答应我,今天捉到的鱼可以自己吃掉。我会分一半给你们的。”
    “太感谢你了!下次如果我抓到鱼,也会分给你的!”其它孩子欢呼道。
    林源望着这群不到十岁的孩子,他们大多都只穿着一条裤衩,赤裸的上半身可以清楚的看到肋骨。
    他们瘦的皮包骨,但是肚子却大大的挺着。
    这样因为极端营养不了而导致的肚子肿大,在刚果的孩子身上很常见,林源这些天已经看到过太多这样的孩子。
    但对于伊斯特伍德导演来说,却是从未见过的,这给了他极大的冲击震撼感。
    “天哪,他们都饿成了这样。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吗?”老导演问道。
    老人总是见不得孩子受苦,更别说是这样的饥饿。
    “今晚的电影播放,不就伴随着义诊和食物发放吗?但是我们的力量有限,这儿有超过八万民的贫民。
    要是放到整个刚果,恐怕就是4000万贫民,放到整个非洲就是10亿贫民。
    靠我们这点救济,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林源无奈的说道。
    但既然看到了,什么都不做也会感到难过。
    于是林源从钱包中,掏出几张崭新的十美元钞票。
    他把钞票稍微对折,就变成了一个简易的纸镖。
    随着林源用力一掷,美元飞镖划出几道优美的弧线,插入了他们的裤兜之中。
    相信等他们一会儿回到家中,这份意外的惊喜,能给他们带来一点慰藉。
    不是林源小气,只肯给十美元。
    而是给的太多,反而会惹出不少事端。
    救急不救穷,这样的系统性贫穷,绝不是靠救济一两次就能够解决的。
    看到林源的行为,伊斯特伍德导演的洗清好些了,他开口问道:
    “我们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拯救自己,但巴卡维贫民窟的居民,靠什么生活?”
    “巴卡维以前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们打鱼卖给基桑加尼的市民,收入还算是相当不错。
    但是后来随着基桑加尼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里打鱼赚钱,所以整个贫民窟也就越来越大,后来居民就只能靠外出给人打工,以及收拾处理废品生活了。
    据说这儿居住着八万人口,但是我感觉至少有十万人在这儿。
    人口太多了,所以大家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艰难。”独木舟的船夫继续介绍道。
    “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伊斯特伍德导演指着这些棚屋说道。
    此时天色已经更加黑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棚屋内透露出电灯光,只有昏暗的油灯光线。
    这种光线对于老导演来说,已经是相当熟悉了。
    在土坎巴村的那段时间,他们也是使用这样的油灯。
    借助着水道两旁昏黄的灯光,独木舟缓缓的向前移动着。
    突然,前方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响。
    这种感觉不仅只是很多人在说话,而且是带着喜庆的氛围感,有种国人熟悉的庙会热闹感。
    有交谈声,叫卖声,欢乐的笑声,以及各种乐器的声响……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显得是相当的热闹。
    “听到声音了吧?我们就快到了,你看就在那儿。”船夫指着远处说道。
    顺着船夫所指,远处一个搭建在水中央的大平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