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天仙的戏里戏外
第436章 天仙的戏里戏外
见到林源在钱柜取钱的这一幕,副导演好奇的问道:“唐朝时期,中国就有银行的雏形了吗?”
诺兰导演点点头:“是的。虽然这种钱柜并不具备发放贷款的功能,主要还是解决大额金钱携带不便的难题。毕竟商业上有需求,金融业自然就会孕育而生。”
“那我们欧美地区的银行起源呢?”副导演好奇的问道。
“你知道的,地中海地区是海洋贸易文明。”诺兰导演回答道。
“什么意思?”副导演问道。
“既然是海洋贸易文明,自然会诞生配套的制度啊。最早的银行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那时的寺庙就已有经营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的活动。”诺兰导演说道。
“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帝国,都可以找到原始银行的雏形。
古罗马还诞生了《物权法》,法人制度,海运提单等一系列匹配商贸的虚拟制度。”诺兰导演继续说道。
“好吧,客观现实决定社会制度,唯物主义有时候真有道理。”副导演怂肩道:“不过既然长安的银行雏形,并不算先进,为什么林源还要在电影里展示这一段?”
“我想这就是自信和大气吧,无论先进与否,都真实的呈现出来。不像某些国家,喜欢扭曲事实,这反而是不自信的体现。”诺兰导演答道。
大荧幕前,林源和刘语菲来到了胡坊。
这儿有大量的胡人商铺,各种有别于中原物产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展现在他们面前。
两人走到一个卖香药的商铺前,这儿摆着各种装满了香药的香囊。
“你看,那个刺绣香囊好漂亮!”刘语菲笑着说道。
“那就买下吧。”林源答道。
“你这样说被老板听到了,我还怎么砍价?”刘语菲不满道。
林源表示很无语……
你上来就夸刺绣香囊漂亮,这样不同样会被老板拿捏吗?
女人购物时,乐趣往往不在于买到什么,而是在于砍价便宜了多少。
最终,刘语菲以45文的价格,买下了原本那名波斯商人开价50文的刺绣香囊。
根本就没砍多少价格,但是她就是乐此不疲。
“买了两个?准备换着用吗?”林源好奇的问道。
“另一个是给高妹妹的。”刘语菲笑着答道。
“高妹妹?”林源感觉不妙。
“高媛妹妹啊,人家在云州这么照顾你的生活,我总要送点礼物,表示一下感谢吧。”刘语菲没有和他眼神对视,扭头望向其它商铺。
“你知道她?”
“当然了!我们时常通信来着,每次你冒着危险出征时都不和家里说,我只能问高妹妹了。”
林源也不用猜刘语菲的信息来源了,毕竟整个云州城都在传高媛媛是他的外室,这消息只要妻子有心,总是能知道的。
看到她并没有生气,林源顿时感到安心许多。
“再去买点珠宝吧,听说胡人擅识宝,做珠宝生意可有诚信了,卖的首饰物美价廉。”刘语菲拉着林源来到一个珠宝摊前。
林源笑着点点头,胡商确实相当可靠。
唐朝有大量关于胡商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胡商识宝”系列故事,其中有《水珠》,《青泥珠》,《昆仑奴》,《李勉》等故事都相当有名,堪称传世佳作。
如果你仔细看这些作品,会发现使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模板:
即唐朝人眼光不足,认不出某一件看似平凡的东西其实是宝物。
但是胡商却一眼看出了这个宝贝的稀有,然后出高价买下了这个宝物,并且展现了宝物的神奇妙用。
矛盾,反差,反转,奇闻,这几个元素一应俱全,怪不得能成为古人津津乐道的创世故事。
举一个例子,就会更清晰一些。
比如说有一个故事叫《水珠》。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大唐皇帝赐予大安国寺一枚宝珠,名为“水珠”,据说价值亿万。
只是寺庙里那些不识货的僧人们,以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破石头,认为皇帝是忽悠他们的,这个“水珠”根本就不值钱。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僧人们拿着这个名为“水珠”,外形像个破石头的东西,到市场上叫卖,开价亿万。
结果所有的看客都在嘲笑僧人,以为他们想钱想疯了。
恼羞成怒的僧人们,一气之下想要把石头丢掉。
这时一名西域的胡商出现了,他叫住准备丢石头的僧人,表示自己愿意以四千万贯的价格买下这个石头。
大唐1贯铜钱等于2000元的购买力,1万贯就相当于2000万。所以经常形容人很有钱时称为“腰缠万贯”。
可是这个西域胡商,竟然能开价四千万贯?
相当于现在800亿的购买力了,这显然是故事中夸张的手法。
和印度神话中,亿、兆、京这些夸张的数字到处乱一个意思。
回到故事,胡商以四千万贯的价格买下“水珠”后,围观的众人都表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愿意这么多钱买个破石头?
胡商的回答是:“我的故乡在大食国,这颗‘水珠’就是我故乡的宝物,不知为何流落于此。大食国王曾经公开宣布,找到这颗宝珠的人,就能封为丞相,所以我能买下这颗宝珠,其实是赚大了。”
大家又问他:“这颗破石头到底有什么用?让大食国王愿意拿丞相的位置来换?”
大食商人笑着说道:“传说中大食军队在沙漠行军时水喝完了,都快要渴死了。国王在地上挖了一个二尺深的坑过,把宝珠埋了进去。不一会儿就有泉水涌出,足够几千人引用。”
大家听了表示不信,怎么可能有这么离谱的事?
于是胡商当即就在地上挖了一个坑。
当他把宝珠埋进土坑时,立刻水如泉涌,坑中流出了清澈甘甜的泉水。
大家这才知道这颗宝珠的神奇,当他们再找那位胡商之时,发现他早已不知所踪。
《水珠》这个故事,只是“胡商识宝”系列故事中的一个。
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是套用同一套模板来讲述的。
在这套模板中,胡人和唐人做交易时,并没有因为唐朝人不识货而趁机压价,以极低的价格骗走宝贝。
而是以相当合理的高价把宝物买走,这反映出了胡商诚实互利的商业道德。
这样一系列的故事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被普遍认可,就说明了一件事:
在唐朝大众的眼中,胡商确实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模样,而是诚信经营的形象。
因此,刘语菲才会说:听说胡人擅识宝,做珠宝生意可有诚信了,卖的首饰物美价廉。
而林源也点头表示赞同。
这也是之前50文的刺绣香囊,仅仅只能砍价到45文的原因。
刘语菲从胡商的珠宝摊中,又挑选了几件饰品,每一件她同样买了两份,一共也就了400文不到。
转了一圈下来,刘语菲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是还不到500文钱。
她笑着和林源说道:“想要的东西,都已经买齐了。我们去吃饭吧。”
“好,我们这就去‘醉霄楼’,希望今天上元夜不会满客,那样就要排队了。”林源说道。
刘语菲一把拉住他:“去‘醉霄楼’太贵了,我觉得这家店就挺好的!”
她指着不远处,街边的一家胡人酒肆。
除了香药和珠宝,胡商在长安经营最多的就是餐饮业了。
李白在《少年行二首》道:“落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还在《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写道:“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由此可见,胡人酒肆的最大卖点是——胡姬。
口胡,说错了。
重来一遍,应该是葡萄美酒。
但不管怎么说,看着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胡姬跳舞,喝着甘甜可口的葡萄酒,吃着异域风情的西域美食,综合起来都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而这种享受,只有在强大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才能感受到。
见刘语菲确实对“醉霄楼”不感兴趣,林源也不是非要去那儿浪费钱。
于是两人走进这家胡人酒肆之中。
此时,位于摄像头后方的诺兰导演感慨道:“我一直很担心这场戏拍摄不顺利,没想到进展超出了我的想象。”
副导演感慨的说道:“是啊,这场戏的群众演员太难凑齐了,要不是我不合适,都准备自己上了。”两位导演说的群演,当然不是指饰演唐朝平民的国人群演,而是指饰演胡人的外国群演。
想要筹集这些群演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在诺兰导演的要求中:
波斯商人就必须找伊朗人来演,大食商人就必须找阿拉伯人来演,西域商人则必须是中亚那几个斯坦国的人。
这并不是诺兰导演太挑。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老外长得都一样,只要你找几个高鼻梁的来演这些西域胡商,都差别不大,反正看不出来。
可是《大唐英歌》是要全球上映的,中国观众看不出来,欧美观众可就不是这样了。
你要是找个德国人来演西域商人,英国人来演波斯人,那么欧美观众一眼就能看穿。
不少好莱坞的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在老外看来已经很标准了,可国内用户看来就是会觉得怪怪的。
因此,诺兰导演竭力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这段戏筹备这么久,就是因为胡商的群演,是真难找。
可是这个难题最终还是接解决了,靠的是——林源的号召力。
当《大唐英歌》剧组,以林源的名义,向在南粤市以及广粤省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发出招募群演的公告时。
大量满足条件的群演立刻出现了。
他们纷纷表示不需要演出费,只需要和林源合影签名。
于是,这个困扰诺兰导演许久的难题,就被这样解决了。
让诺兰导演不禁感叹,现在林源的人气和号召力,真的是无敌了!
总之,这段长安上元夜的戏很难拍,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是再难拍,诺兰导演也坚持要用最优的品质来完成,这样才能展现出盛唐都城长安的风华,向世界观众展示那个时代世界最大都市的雄姿。
摄影机前,林源和刘语菲走进这家胡人酒肆之中。
他们立刻就看到了坐在门口不远处的孟涛。
他正独自喝着酒。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喝酒,嫂子呢?”林源和刘语菲坐下。
“嗯?好巧啊,竟然遇上了。”孟涛喝的有点迷迷糊糊的。
他含糊着说道:“你嫂子说和其他女伴约好了,要出门去做头发。所以我就一个人来这儿喝酒了。”
做头发?
上元夜做什么头发?
林源虽然感觉不对劲,但还是说道:“那我们就凑一起吃晚饭吧。”
“只要你不介意我碍眼就好。”孟涛笑着,又把一杯葡萄酒灌入嘴中。
“哪会,热闹一点更开心。”林源笑着答道。
说完,他又叫来店小二,点了一堆吃喝。
不一会儿,各种具有西域特色的美食,就被端上了桌子:
葡萄酒、胡饼、水盆羊肉这老三样自不用多说。
还增加了馕包肉、椒麻鸡、胡辣羊蹄、肚包肉等新的特色美食。
三人一边吃喝,一边看着胡姬曼妙的舞姿,心情相当愉悦。
可是吃着吃着,孟涛的笑容突然凝固了。
他双目喷火,死死的望着门口处,眼神中满是悲怆,又带着一丝解脱。
林源和刘语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只见张紫玉饰演的孟妻,正和一名俊俏的和尚,勾肩搭背的走进酒肆之中。
看张紫玉拿满眼桃,恨不得挂在和尚身上的模样,是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噌!”
孟涛起身,快步冲向门口。
林源和刘语菲见势不妙,跟了上去。
“你这贱人!骗我和女伴去做头发,结果却是背着我偷男人!”孟涛冷冰冰的说道。
此刻的他并不愤怒,因为对于妻子的离心离德,他早有预感。
尽管以为自己早已看开,但是此刻他的内心还是刀绞一般的疼痛。
张紫玉被撞破了奸情,却丝毫没有心虚,而是大声的问道:“你这窝囊废!被你看到了又怎样?你准备休了我?还是报官?”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是万邦来朝。
盛世吗,这自然就开放一点,包容一点。
因而唐律规定:“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二年。“
这里的“和奸”应该是指女方主动出轨,奸夫获同罪罚。
“我宰了你们!”林源愤怒的上前。
“啊!这事和小僧无关啊。”那名俊俏和尚吓得躲到了张紫玉背后,全然没有男人的担待。
孟涛一把拉住林源:“别冲动,为了一个贱女人不值当的。”
“我贱?你这一年到头不在家的,所有的重担都往我一个人身上压。你想过我的感受吗?”张紫玉愤怒的吼道。
“不怕告诉你这个窝囊废,我和你成婚十年,还不如和他在一起三晚快活!”
“你想怎么来,我都接着!老娘早就受够了这种日子!”
听到妻子的怒吼,孟涛面如死灰。
他无力的低声道:“你走吧,我们就此恩断义绝,一刀两断。”
张紫玉死死的盯住孟涛,过了一会儿,她拉住那名俊俏和尚,转头就走出了酒肆,消失在人海之中。
此时,林源才问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了?报官他们绝对脱一层皮。”
孟涛摇摇头道:“算了,我累了,就这样吧。”
“你们慢慢吃吧,我先回去休息了。”说完,他拍拍林源的肩膀,独自向外走去。
背影是如此的落寞,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战场上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猛将。
“cut!”
诺兰导演满意的喊道。
“很完美,今晚这段戏我很满意,可以收工了。”诺兰导演说道。
“我休息一下,有点累。”孟涛神色有些落寞,显然刚才那段戏让他过于代入了。
他一个人走到一旁坐下。
大家都没有去打扰他,把空间留给他,让他自己调整情绪。
而林源,则被一群外籍群演围在中间,忙着陪他们拍照,并签名留念。
刘语菲独自站在场中央,笑着看向四周。
其实今晚这段戏,她也相当的感同身受。
对于女主的所有心态,她都是完完全全的能感受体会的。
但是克制了一晚的她,此时心情却并不差,相反还挺好。
因为,她今晚代入了女主之后,感受了一把跨越千年的上元夜约会,这种感觉真好,冲淡了她所有的惆怅。
自从林源红了以后,她和林源是再也不可能一起去逛街了,也没法去公众场合约会,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今晚虽然是演戏,但是林源陪着她逛街购物,看表演吃美食,这和真的约会也没多大区别啊?
而且体验的还是唐朝时期的约会,完全不同的体验。
刘语菲就是这样一个不争不抢,容易满足的人。
这一夜各自悲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