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7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417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尽快媒体已经兴奋起来,感觉灵感充沛,恨不得立刻就写几篇爆款新闻稿件出来。
    但是林源知道还不够。
    比起他之前的那几部电影,《大唐英歌》需要更高的关注度,需要有更多的话题性,从现在就立刻开始吊足观众胃口。
    于是他接着说道:“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有三个‘最’。”
    “最昂贵,最危险,最期待。”
    “最昂贵不仅仅体现在那史无前例的4亿美元制作成本上,也在于我动用了整个动作电影界最顶尖的人才。辰龙大哥,李仁杰先生,都是动作电影领域的巨星,也是我的前辈。
    很感激他们愿意支持我这部电影,请允许我对他们二人表示感谢。”
    说完,现场又是一片掌声,林源可谓是给足了两人面子。
    辰龙和李仁杰红光满面,也是笑着鼓掌,向林源致谢。
    “能够动用这么多资源,来制作一部电影,是功夫电影领域的一次盛宴,对我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我称之为‘最昂贵’。”
    听到林源这么说,现场的记者们纷纷表示同意:
    “4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太高了,万一亏损了,可能林源电影公司的现金流都会出问题,甚至有彻底垮塌的风险。”
    “钱只是一方面。辰龙和李仁杰齐聚在林源的影片之中,仅仅看这一个卖点,都值得走进电影院中去观看了。这个‘最昂贵’真是物有所值。”
    “最昂贵,对应的也是最棒的效果。我看到工作人员发的服化道表格,才知道他们光马匹就租赁了1000多匹。还不算几千套铠甲武器道具,以及服装什么的。真的是诚意十足,怪不得成本会那么高。”
    林源笑着望向台下,绝大多数时候,你先告诉别人你的东西有多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他有多贵。
    在2003年,消费主义思潮泛滥的欧美地区,越贵就等于越好,这个观念深入人心。
    因此,林源不用干巴巴的硬吹自己的电影有多好,只要摆数据说自己“最昂贵”就好了,大家自然就会自我联想这么贵的电影,效果一定很不错。
    林源接着往下说
    “为了这部电影,我动用了所有的资金和人脉,这是我电影生涯中的又一次豪赌。因此我向观众承诺,一定会拿出最有诚意,视觉震撼力最强的动作戏。但对我来说,也是‘最危险’的一次。
    面对这几场动作戏,我也一度感到恐惧,甚至质疑自己是否能完成挑战。
    我会努力的克服拍摄者过程中的这些危险,假如我成功了我希望作为观众的你们,在影院中和我一起分享这些奇迹,你们一定会很满意的。”
    听到林源的话,台下的记者们也愣住了。
    这是林源第一次公开说自己在拍摄时感到恐惧,甚至怀疑是否能够完成挑战。
    以前从未有过,哪怕是林源挑战肉身穿越雷暴云时,他都是信心满满,直言毫不担心。
    于是,现场的记者们好奇心立刻被拉爆了:
    “到底是什么危险程度的动作戏,才会让林源都感到恐惧,并且担忧自己无法完成?”
    “以林源的拼命程度,一定会有生命危险的。我好矛盾,既想要看到他的精彩动作戏,又担心他出意外。”
    “好想知道答案啊,但是这肯定是商业秘密,现在问他肯定不会回答。被这样吊着,真是太难受了!”
    林源知道,大众看到新闻报道后,反应一定也是和现场的记者一样。
    想要成功的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并走进影院。
    只靠《大唐英歌》中的东方元素,肯定是不够的,因为那样只能吸引一部分观众,但林源想要全民层面的轰动效应。
    那就只能靠他的动作戏了。
    “最后就是‘最期待’。在投入了‘最昂贵’的成本,经历了‘最危险’的拍摄后,我肯定也会‘最期待’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
    说到这里,林源停了一下。
    以他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媒体肯定是想听他放炮,大众也肯定喜欢。
    于是林源说道:“说个预期值吧,我希望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能超过《谍战之王》,最好能超过10亿美元。”
    话一出口,现场的记者立刻沸腾了。
    《谍战之王》的票房是23亿美元多,已经堪称是票房奇迹了。
    林源不仅希望能超过《谍战之王》,甚至还希望能超过10亿美元!
    按照东方人的性格,喜欢把事情做在前面,说大话放到后面。
    电影还没有拍摄,就开始直白的说希望票房再创新高,而且还要超出10亿美元,这样的言论放在国内,肯定是会引起一部人的反感,认为是大言不惭。
    或者是觉得一点都不稳重谦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立flag必死的行为。
    可是这种表达方式,完美的契合了欧美观众的喜好,他们就是喜欢有人把那些听上去不切实际的计划说出来。
    只要你为之努力,并表现出成功的可能性,他们甚至会愿意帮你实现这些听上去夸张的梦想。
    而林源的“三个最”,在逻辑上就是一体的,也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待。
    场上立刻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林源的这一段话说完后,他们脑中无数的新闻标题,都已经完全压不住,自己开始不断往外蹦了:
    《世纪豪赌,不成功便成仁,林源压上所有的一役!》
    《三代功夫之王齐聚一堂,精彩到你无法想象!》
    《亿万富翁坦言,豁出性命也要讨你欢心!》
    《林源的狠话:我必将再创更高巅峰!》
    ……
    这些新闻标题看上去肯定很夸张,但是也绝对吸引眼球。
    但这些新闻又不是文不符题的标题党行为,而是真正标题和内容能完全对得上的。
    林源的发言,就是为了把这些弹药提供给到场的记者,让他们能内心底气十足的尽情发挥。
    而观众在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必然会增加对《大唐英歌》的关注。
    可以说,这是林源和媒体的双赢,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林源做完开场白之后,正式进入了记者提问环节。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交给《纽约时报》的记者来提问吧。”主持人孟涛说道。
    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白人男性记者,站起来问道:“我想请问林源先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拍摄?您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吗?”
    林源笑着答道:“深层次的考量肯定是没有的,我的初衷很简单,那就是做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桥梁。”
    在记者们若有所思的目光中,他继续往下说:“众所周知,我是一名华裔。对于东西方的文化,我都略微了解一些。对我来说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几年我拍摄《加勒比海盗》,《谍战之王》,《侏罗纪公园》这些好莱坞电影,把他们带到东方。
    我也拍摄《卧虎藏龙》,《英雄》,向西方世界展示东方的文化。”
    “想要拍摄《大唐英歌》的初衷,是有一天我和朋友在唐人街吃饭,她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被称为‘唐人’?我一直听到‘唐’这个词,可是‘唐’是什么?”
    “她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哪怕欧美不少人对于‘唐’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依然没有半点了解。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古代东方文化的巅峰,这么恢弘的一个时代,我想在电影中展现给大家。于是就有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
    林源用的“她”是“she”,提问的人当然是霉霉。
    刘语菲当然听出来了,但是她笑笑,却没有放在心上。
    “其实不少华语电影人,也有着和我一样的想法。比如说辰龙大哥最新开拍的电影《神话》,讲述的就是中国另一个伟大朝代,秦朝的故事。好了,我的问题回答完了。”
    按照记者提问计划,下一个问题应该是辰龙回答了,所以林源也投桃报李的把话题引到他的身上,顺便帮他宣传了一下《神话》。
    回答完问题以后的林源坐下,孟涛接着说道:“下一个问题请《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来提问。”
    “我想请问jackie chen,你作为一名前辈,如何看待林源这几年的崛起?你会对他的成功感到眼红吗?”记者问道。
    这个问题看似有些不友好,有点挑拨林源和辰龙关系的意思。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前几个回答,都是半命题作文。
    也就是先选定由哪些媒体记者提问,也同时确定提问对象是谁。
    然后被选中的记者,会准备几个感兴趣的问题,事先交由提问对象选择。
    因此,这个问题能公然问出来,就是辰龙自己选择的结果。
    只见辰龙拿起话筒,认真的回答道:“我知道在有些人的观念中,认为我们这些动作演员们,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关系必然就很不好。仿佛他多吃一口,我就会少吃一口似的。”
    “这个想法的前提:动作电影市场是一个固定大小蛋糕的零和博弈。”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像林源这样的天才动作巨星,突然出现并一飞冲天,一下子把蛋糕做的很大。我们只会因此而受益,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如果没有林源这几年在动作市场上的开拓,我的新电影《神话》在制定票房目标时,可能只敢缩水到三分之一。这就是林源对所有动作电影做出的贡献。”
    “回到你的问题,我很高兴看到林源的崛起,一点都不眼红。我很庆幸在我逐渐变老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天才能继续扛起动作电影的大旗。我的问题回答完了,谢谢。”
    场下的记者,再次给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辰龙的回答相当大气,他用开阔的心胸表达了对林源崛起的喜悦,自然是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感。
    “感谢辰龙大哥的回答,下一个问题,我们请《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来提问。”孟涛接着说道。
    “我想请问李仁杰先生,出演林源的电影你有什么感受?”
    李仁杰拿起话筒:“爽!拍摄一部预算如此充裕的电影,自然是非常爽的!”
    “哈哈哈哈~”现场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有钱的快乐,自然大家都懂。
    “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其实真正让我感到爽的,是我能学到东西。”
    “以前总有人开玩笑的称呼我为‘功夫皇帝’,那时我不太介意,也不太看重这个虚名。毕竟就是个玩笑,别人怎么叫我也管不了,当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见到林源以后,再有人这么喊我,我就感到十分的羞愧了。”
    “一起拍摄《英雄》时,林源在武术方面的造诣,就完全折服了我。那场经典的秦宫对决,是我从影以来拍出的最好动作戏,远超以往任何一部电影。”
    “我就一直期待能再和林源合作一次,如果能再有一段这样精彩的动作戏,那岂不是太爽了?”
    “说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要炫耀一下,上道具!”
    随着李仁杰的话,工作人员推着早已准备好的武器架,来到台上。
    只见武器架上挂着一长一短,两把刀。
    长的那把刀,刃长1米2,刀刃下方有一根1米长的握柄,整体长度在2米2左右。
    短的那把整体长度在1米2左右。
    现场的记者也没想到,李仁杰竟然会直接让工作人员上武器,感到十分的惊讶。
    但是这两把武器的外形,又让他们忍不住议论起来:
    “这是什么刀?长的那把好威猛,一看就是猛将使用的。”
    “短一点那把刀长得好像日本刀啊,只不过刀刃没有日本刀那种弯曲弧度。”
    李仁杰说道:“这两把刀,都是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刀具。长的叫陌刀,短的叫横刀。陌刀是一种步兵武器,利于斩马。而唐横刀,是日本刀的鼻祖,日本人根据唐横刀进行本土改良,从而诞生了日本刀。”
    其实关于陌刀的数据众说纷纭。
    长度上有说3.3米甚至3.6米的,也有说1.6米的。
    重量上有说15斤的,也有说30斤,甚至40斤的。
    之所以会存在争议,一方面是出土的文物在尺寸方面就有差异,史料记载上也有较大出入。
    在林源看来,武器一直都存在着礼器,工艺品,猛将特别定制,通用标准制等各种不同版本。
    这也造就了出土文物的巨大差别。
    不管考古界怎么看,对于林源这样一个顶级武者来说,只要经过他的手,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武器才是对的。
    在复刻了几个版本后,林源认为2米2的版本,才是对于普通人最可能的制式武器。
    李仁杰走到武器架前,对着台下的记者说道:“我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武术。看到这些唐朝的兵器,我肯定是忍不住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使用,才能展现出史书上那种风采。”
    “镪!”
    李仁杰取下唐横刀,宝刀出鞘,寒光闪闪,令人感到不寒而栗,而又带着一种致命的美丽。
    “在我看来,它是如此的动人美丽,远比日本刀更加吸引我,可惜我不知道该怎么用它。”李仁杰说道。
    “我原以为,这些武器放到现在,早已没人会用。可是林源立刻就给了我惊喜!这些武器到了他的手中,马上就被玩的出神入化。”
    “我恳求他能教我,可以扣我的片酬当学费。”
    “哈哈哈哈~”听到李仁杰的话,台下记者一阵哄笑。
    但是他们也深刻的感受到了,李仁杰对于习武的热爱和渴望。
    “林源笑着和我说,不用扣钱,他本来就准备教大家的。这些唐朝的武器,将出现在电影中。”
    “我一想到能重现唐朝大军,手持陌刀斩劈敌人骑兵,造成人马俱裂的效果,就立刻感到热血沸腾起来。”
    “而我又想到,自己可能手持唐横刀,和林源进行生死搏杀的场面,更是兴奋的整晚睡不着觉,巴不得立刻就开拍电影。”
    “所以,你问我拍摄林源电影是什么感觉?那自然就是‘爽’!从里到外,全方位全身心的爽!”
    “我相信你们将来在影院中,一定会很喜欢我们呈现的战斗场面。”
    “好的,这个问题我回答完了。”
    说完,李仁杰重新坐回到位子上。
    结束了三个记者提问后,下一步就进入了记者自由提问环节。
    在场的刘语菲和张紫玉等演员们,又回答了好几个记者的问题,场上的气氛相当轻松愉快。
    直到《福克斯新闻》的记者站了起来:“我想采访一下这位高媛媛小姐。”
    “啊?”今晚第一次被提问的高媛媛,立刻紧张了起来。
    “前几天,我看过了你和林源主演的剧情短片《临终前的电影》,那个故事很棒,我也非常喜欢。”福克斯新闻的记者说道。
    “谢谢你的夸奖。”高媛媛笑着答道。
    林源的眉头皱了起来,以福克斯新闻对他的敌视程度,肯定不是来说几句好话的。
    果然,那名记者继续说道:“能和林源一起拍摄这么精彩的短剧,是非常优质的资源。你还获得了《大唐英歌》中的重要角色,甚至戏份比张紫玉小姐还要重一些,请问你是如何获得这样一个天赐良机的?”
    果然,又是这么下作的一招!
    潜台词就是:你做了什么美色交易,才拿到这么好的资源的?
    林源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上次他们就拿同样的问题恶心过刘语菲。
    那次林源选择了直接官宣恋情来回答,那么这次要怎么办?
    (本章完)